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插座、高频电源、高频电能发射端、高频电能接收端、车载充电机和服务器。智能插座用于测量交流输入侧的电参数,并上传至服务器,对系统进行一级保护;高频电源用于将工频电转换成高频电至发射端,并监测电流和红外传感器信息,对系统进行二级保护;发射端用于产生高频电磁波传送至接收端;接收端用于接收高频电磁波,并将高频能量输送至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用于将高频能量转换为电池充电电压;服务器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调度、状态监控以及对异常状态的应答。本发明在智能插座和高频电源形成了两级保护机制,为系统的智能、自动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东南大学 2021-04-11
迷你型精铸成套设备及系统教学方案
1. 痛点问题 目前,在我国工程与技术人才培养领域,大力提倡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劳动观念教育、工匠精神历练,为达到这一目的有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可以选择,但集现代技术、传统工艺、手工参与于一体的综合性成套实训设备尚无可供选用,大多实训环节只能单一学习某一种技术,不利于人才培养中系统化、综合性的学习要求。 2.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困扰工程与技术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总结训练中心几十年来的实践教学成果积淀及社会企业产品制造的经验,设计了一种迷你型精铸成套设备(系统)教学解决方案。本项目方案集成数字化三维造型设计、3D打印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手工雕刻技术、3D扫描技术、熔模铸造(精铸)技术、抛光技术、珐琅技术、电镀技术、激光打标技术等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实训内容和学生可选择的空间。 目前不足之处在于,该教学解决方案的设计还未形成系列化,以满足大学生、中小学生以及对创新制作有兴趣的成人。 3. 合作需求 本项目的成果转化已在国内10多所高校得到应用,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拟寻找有意向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市场化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开发、跟踪服务于一体的经营管理平台。
清华大学 2023-01-09
基于网络的设备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该项目重点研制了VXI/CPCI监测单元、基于LabVIEW的监测诊断平台和融网络诊断工具和故障数据于一体的专家会诊环境,构建了包含基于Intranet的监测诊断平台和基于Internet的虚拟诊断中心两个层面的监测诊断网络,不仅可以全面在线监测诊断企业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并可以对疑难故障实现异地多专家的网上多媒体会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事件最优重组的保时序摘要视频生成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事件最优重组的保时序摘要视频生成方法和系统,将事件最优重组问题建立在保持事件之间的时序关系的基础之上,将事件重组的问题转换为迭代判断当前事件与已发生的事件之间的轨迹相关程度以及已发生事件的疏密程度的方式来解决。通过迭代最后得到事件重组后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点,选取适当的背景图像与事件特定时刻的目标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最终的摘要视频。该方法能够避免现行的动态视频摘要生成方法中不能完全包含原始视频中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众核和 GPU 的网络视频流不良内容检测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众核和 GPU 的网络视频流不良内容检测方法,包括:在众核计算平台下获取网络数据包,对网络数据包进行分类,以提取网络数据包中的视频数据包,对视频数据包进行重组,按照网络视频流编码的语法对重组后的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以生成图像序列,GPU 采用基于纹理检测和肤色点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序列进行预处理,以确定疑似不良图像,GPU 采用 SVM 对疑似不良图像进行精确处理,以确定不良图像。本发明只需获取网络数据包,即可识别出视频流,直接对视频流进行解码后,采用图像匹配检测技术即可识别该视频流是否含有不良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MBIT设备
一、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MBIT(维护性自检测) 设备,是对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各个部件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故障检测、提供维护检测信息,并且在测试后进行日常维护和部件更换,确保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主要功能是对飞控计算机测试、导航传感器状态监控与标定、作动器的测试、交联系统的测试,发动机性能测试和下载飞中、飞前自检测故障等。主要应用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由维护人员在地面通过此设备对飞机部件进行检测。 二、特色及先进性: 1、能够对飞机作动器的卡死故障进行定位,并且提高了作动器的故障检测率。 表1 作动器故障检测率 序号 名称 助记符 检测准确率 改进前检测率 1 左外副翼作动器 LOAA 99.8% 98.6% 2 右外副翼作动器 ROAA 99.7% 97.7% 3 左内副翼作动器 LIAA 98.8% 96.9% 4 右内副翼作动器 RIAA 99.8% 96.8% 5 左外尾翼作动器 LOVTA 99.4% 96.6% 6 右外尾翼作动器 ROVTA 99.7% 95.5% 7 左内尾翼作动器 LIVTA 99.8% 96.5% 8 右内尾翼作动器 RIVTA 99.7% 97.4% 2、使用数字编码协议与地面设备进行通信,代替了字符串指令传输,更加可靠和快捷。 3、将MBIT设备软件模块化设计,提高了通用性,节省了内存空间,软件运行更加高效。 三、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能对无人机飞控系统进行故障检测,提高了飞控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飞机的维护费用和时间,通用性更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MBIT设备
MBIT(维护性自检测) 设备,是对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各个部件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故障检测、提供维护检测信息,并且在测试后进行日常维护和部件更换,确保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主要功能是对飞控计算机测试、导航传感器状态监控与标定、作动器的测试、交联系统的测试,发动机性能测试和下载飞中、飞前自检测故障等。主要应用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由维护人员在地面通过此设备对飞机部件进行检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MBIT设备
MBIT(维护性自检测) 设备,是对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各个部件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故障检测、提供维护检测信息,并且在测试后进行日常维护和部件更换,确保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主要功能是对飞控计算机测试、导航传感器状态监控与标定、作动器的测试、交联系统的测试,发动机性能测试和下载飞中、飞前自检测故障等。主要应用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由维护人员在地面通过此设备对飞机部件进行检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康复设备
一、神经-肌肉电假肢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患者1患者2 加拿大患者 机械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结构紧凑传动比大握力与速度的矛盾机械噪音要小传动效率高肌电假肢的控制模式和自由度电子开关控制比例控制模式控制(肌电信息量非常丰富,利用其不同特征可形成多种控制模式)简单实用的是电子开关控制单自由度肌电假手两自由度假手,多为单自由度肌电控制加被动/电动旋腕多自由度肌电控制上肢假肢要采用模式控制技术二、有力觉、触滑觉反馈的肌电假手(1)力觉的 测量原理(2) 触、滑觉(小闭环)三、骨植入假肢清华大学与四川大学合作承担了国家863重点项目:《生物活性经皮骨植入材料和植入式智能假肢研究》 骨植入假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植入体与残肢骨的骨性结合(用酸-碱火焰法、阳极氧化法进行钛表面生物活化处理)经皮密封问题(在生物活化钛表面喷涂类骨羟基磷灰石涂层技术)对植入体的防护问题(安全问题)传统的假肢装配技术—接受腔最大缺点:不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经软组织传力不透气有异味肌肉萎缩后需经常更换植入式智能假肢骨性结合, 进行了经皮植入体 表面生物活化技术研究 开发了基于酸碱火焰 法的 钛金属 表面生物活化技术,获 得了具有多孔纳米级氧化钛结构的表面 进行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桥接性研究---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实现2mm间隙的桥接     钛表面产生的纳米结构               新生骨长入2mm间隙                                               动物实验植入体结构和 表皮与植入体金属表面的结合                                        植入体结构                                                人表皮细胞与生物活性钛紧密贴附,材料与表皮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植入体保护技术(安全问题)骨植入式假肢是对假肢安装技术的根本性革命,是由瑞典发明种植牙的著名医生Branemark教授发明的,已在英国临床安装了几十例。采用医用钛合金材料作为植入体植入残肢骨内,经皮密封处理伸出体外与外假肢连接。没有传统假肢的接受腔,直接通过植入体传力于主干骨,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规律。骨植入式假肢是当代假肢技术革命性的变化,是21世纪康复工程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四、电动截瘫步行机每侧腿由一个小型直流伺服电机通过蜗轮机构驱动髋、膝关节联动。步行机构具有自锁功能 以确保安全,手动的解锁装置可使患者实现坐姿。行走时由控制系统协调双腿实现交替步态。为保证安全和身体平衡,行走时需借助轻型助行架或双拐。步行机构的主要部件由钛合金制造,整体重9.6公斤。五、各种膝关节矫形器共有4~5种,适应膝关节的不同症状:膝内、外翻、膝关节手术后防护装置,有膝屈角可调限位装置
清华大学 2021-04-13
MBIT设备
成果简介: 一、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MBIT(维护性自检测) 设备,是对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各个部件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故障检测、提供维护检测信息,并且在测试后进行日常维护和部件更换,确保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主要功能是对飞控计算机测试、导航传感器状态监控与标定、作动器的测试、交联系统的测试,发动机性能测试和下载飞中、飞前自检测故障等。主要应用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由维护人员在地面通过此设备对飞机部件进行检测。 二、特色及先进性: 1、能够对飞机作动器的卡死故障进行定位,并且提高了作动器的故障检测率。 表1 作动器故障检测率 序号 名称 助记符 检测准确率 改进前检测率 1 左外副翼作动器 LOAA 99.8% 98.6% 2 右外副翼作动器 ROAA 99.7% 97.7% 3 左内副翼作动器 LIAA 98.8% 96.9% 4 右内副翼作动器 RIAA 99.8% 96.8% 5 左外尾翼作动器 LOVTA 99.4% 96.6% 6 右外尾翼作动器 ROVTA 99.7% 95.5% 7 左内尾翼作动器 LIVTA 99.8% 96.5% 8 右内尾翼作动器 RIVTA 99.7% 97.4% 2、使用数字编码协议与地面设备进行通信,代替了字符串指令传输,更加可靠和快捷。 3、将MBIT设备软件模块化设计,提高了通用性,节省了内存空间,软件运行更加高效。 三、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能对无人机飞控系统进行故障检测,提高了飞控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飞机的维护费用和时间,通用性更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666 6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