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养阴益气活血颗粒
【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养阴益气活血方药配伍治疗血栓的分子机理研究”,编号:KJD360003。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资深专家临床经验方。以中医传统的治法理论和方药配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养阴行血“增水行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颖思路。据此遣药组方,进一步探寻有效部位群,制成颗粒剂。 【功能主治】养阴益气,活血破瘀。主治血瘀证、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 【主要技术指标】1.本研究结合现代医学关于VEC研究的新成果,从养阴药及配伍活血、益气药物后抗VEC凋亡和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凋亡第二信使及粘附分子等角度入手,可从分子水平深入揭示养阴药及其不同配伍保护VEC以防治瘀血形成的作用机理。 2.本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从细胞到分子水平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3.研究将采用血清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检测指标探讨养阴药及其配伍治疗瘀血的药效基础,更接近中药在体内环境中产生药理效应的真实过程,有助于揭示方剂中药物配伍的相互作用和中药真正的有效成分、有效活性部位。 【推广应用前景】传统的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大多局限在活血化瘀类中药,而对养阴、益气等药物治疗瘀血的作用较为忽视。本项研究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与方剂配伍理论,以及配合中医药临床的应用,为开发中药治疗血瘀证的新药打下基础。研究采用血清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技术,并结合了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水平上揭示养阴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瘀血证的作用机理。本项目率先提出了养阴行血“增水行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颖思路,从现代科学角度去诠释和理解中医的传统治则和方药理论,对促进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及其与现代医学间的相互沟通都具有重要意义。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的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CG止泻颗粒剂
【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G止泻颗粒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机理研究”,编号:JW970086;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CG止泻灵治疗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编号:97003。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临床有效经验方。 【功能主治】运脾化湿,止泻。主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主要技术指标】 1.临床研究: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共同对CG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湿热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对照试验,共观察168例,其中CG颗粒治疗组116例,思密达对照组52例。通过168例IRVE临床观察,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检测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5.69%,对照组92.3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天痊愈率治疗组78.45%,也显著优于对照组61.54%。②治疗组除呕吐外,在发热、食欲不振、上感症状等方面的治疗效果也均优于对照组。③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OD升高比对照组明显,血清LPO降低比对照组显著,说明CG颗粒有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作用。④治疗组平均停止排毒时间(3.41±1.70天)明显短于对照组(4.32±1.86天),说明CG颗粒抗轮状病毒作用优于思密达。 2.实验研究:本品对肠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对小鼠小肠运动功能亢进的影响、对离体小肠平滑肌的影响、对小鼠腹泻的影响)、调节免疫功能(对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对实验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对二硝基氟苯所致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抗病毒和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品具有抗腹泻、保护肠粘膜、促进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抗病毒、诱生干扰素、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最大给药量相当于60kg成人每日用量(18g)的1600倍,相当于10kg小儿每日用量(6g)的800倍。 【推广应用前景】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至今未发现切实有效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西医目前仍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中医药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优势,但至今尚未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成药问世。CG止泻颗粒剂具有诱生人干扰素以及抗口腔炎病毒(VSV)的作用,将成为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药新药,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补天育麟颗粒
【项目来源】南京市科技局项目“不育症治疗新型中药-补天育麟片的研究”,编号:200401011。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专家临床经验方。 【功能主治】补肾填精。主治男性不育。 【主要技术指标】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疗效比较确切。国内大量临床研究资料都表明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效果显著。但中医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是疾病的诊断不严格、方案设计不严密;另一方面是个人经验居多,缺乏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因此,我们选择经验方,在大量临床工作验证有效无毒的基础上,从传统的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活性成分,配合HPLC等精密工艺分析方法,配合先进的制剂工艺,按照国家SFDA有关中药新药研究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系统规范的研究,最终研制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固体6类新药。目前本项目已完成制剂工艺的研究,并进行了一批中试,药理毒理已完成主要药效学中二种动物模型(雷公藤、腺嘌呤致大鼠不育症)的复制及疗效观察,通过对精子数、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及顶体酶活性的检测,证实该剂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其作用机理与调节LH(促黄体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素)、T(睾酮)和LI-2等有关。 【推广应用前景】随着环境污染、性观念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精液质量及生育能力日趋下降,男性不育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病症。根据WHO(1986)人类生殖研究发展和培训特别规划署研究报告,在发达国家不育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5%,而男性不育又占不育夫妇的43%。国内据林宏益和曲锡萍1994年对河北省十个地区近十万对育龄夫妇(20~40岁)抽样调查发现不育率为11.47%,其中男性不育患者占不育症的33.15%,少精症、弱精症以及少弱精症约占男性不育的46%。而且有报道表明男性原因引起的不育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由于形成男性不育症的机制相当复杂,其中不明原因者很多,而采取西医疗法,只对其中部分患者有效,而对大多数男性不育症患者,其药物和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确切疗效。特别是对不明原因的特发性少精症等的治疗几无应对措施。补天育麟颗粒的研制成功必将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清络通痹颗粒
【项目来源】省教育厅基础研究“清络通痹颗粒干预关节炎大鼠破骨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教育部留学启动基金“清络通痹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RANKL表达和OC分化的干预研究”等。 【类    别】中药新药六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清络通痹颗粒根据国医大师经验方研制,并将无机陶瓷膜微滤技术用于制剂的精制。研究提出“阴虚络热证”是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的常见证型,肝肾阴虚是类风关“阴虚络热证”的病理基础,“经络蓄热”是病理变化的核心。其病机为肝肾阴虚,经络蓄热,风湿痹阻,痰瘀互结。据此确立养阴清热、宣痹通络为治疗大法,筛选有效方药,研制成中药新制剂清络通痹颗粒。 【功能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主要技术指标】 1.药学研究:按SFDA对中药六类新药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与初步稳定性研究。并以“清络通痹颗粒”为实验体系,围绕膜分离技术精制中药复方产业化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开展了较系统研究。 2.药效学研究:动物实验提示清络通痹颗粒能明显减轻佐剂关节炎、胶原关节炎大鼠的原发病变和继发性病变;降低血浆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烷B2(TXB2)、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明显提高机体内源性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及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TNF的水平,抑制淋巴细胞和滑膜细胞的增殖,抑制滑膜细胞IL-1、TNF和p53的表达,促进滑膜细胞的凋亡,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关节炎症和软骨破坏等病理损伤。 3.临床研究:应用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类风关阴虚络热证63例,临床缓解率为9.52%,临床缓解显效率为38.10%,总有效率为90.48%,疗效优于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55例)的0%、20%、83.64%(P<0.05)。在改善关节功能、关节压痛、晨僵、握力、15米步行时间等主要症状体征,降低类风湿因子滴度、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能降低患者外周血IL-1β与TNF-α水平,抑制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1βmRNA、TNF-αmRNA表达。 【获奖情况】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推广应用前景】研究表明清络通痹颗粒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紊乱、抗高凝、抑制肉芽组织增生等多种综合作用,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获一项发明专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滋肾清肝颗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咳立停甘草颗粒
商品说明书 甘草颗粒说明书 兽用非处方药 【兽药名称】 通用名称:甘草颗粒 商品名称: 咳立停 汉语拼音:Gancao Keli 【主要成分】 甘草。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略苦涩。 【功能】 袪痰止咳。 【主治】 咳嗽。 【用法与用量】 猪 6~12g;禽 0.5~1g。 【不良反应】 按规定剂量使用,暂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不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合用。 【规格】 【包装】 100g/袋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二年
德州京信药业有限公司 2021-09-10
生态驾驶行为培训平台及车载辅助装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出租汽车违法违章运营行为图像取证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业务行为学习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细菌群体趋化运动的“逃逸相变行为”研究
细菌通过多个趋化受体来感受周围不同的化学小分子,主动游动,实现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或者实现趋利避害。但不是强的正趋小分子都是很好的可利用营养物质—好闻的不一定有营养,同样,也不是容易代谢的营养就是强的趋化因子—有营养的不一定好闻。细菌在自然界中往往面临多种不同强弱的趋化小分子,多种不同可代谢程度的营养来源的复杂浓度梯度环境中,细菌群落是如何通过趋化行为抉择它们的去向,实现最优化它们的环境适应性与生长速度?细菌在个体与群体的选择上是否有不同?这一基于细菌的生物行为的研究也许对了解复杂的高等生物的群体行为也有所帮助。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欧阳颀院士领导的“生物物理”团队的罗春雄研究组在基于微流体细菌趋化分析芯片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反向不同引诱物浓度梯度下,细菌首先趋向聚集于强引诱物而少营养的一端, 但当细胞密度超过一个阈值时,细菌群落部分“逃逸”强引诱物浓度场,游向趋化因子相对弱但可代谢物质富集的一端。这一现象被刻画为细菌群体运动的“逃逸相变行为”。罗春雄研究组通过与美国IBM沃森研究中心的涂豫海教授(北大定量生物学中心资深访问学者)合作,对此现象涉及的趋化受体间的协作行为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发现营养物质通过数量较少的Tap趋化受体进行了响应行为,而且在较大的一个趋化响应参数空间均会出现由细菌密度超过临界密度而产生的逃逸条带(“Escape Band”)行为,该行为可以使得细菌群落在复杂的趋化物浓度场中获得更好的生长优势。相关的定量实验与理论研究以“The escape band in Escherichia coli chemotaxis in opposing attractant and nutrient gradients”为题于2019年1月23日在线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杂志上。细菌群体趋化运动的“逃逸相变行为” 文章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张玄麒,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定量生物学中心罗春雄教授及美国IBM沃森研究中心/定量生物学中心的涂豫海教授,参与人包括欧阳颀院士,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司光伟,董一名,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凯悦。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物理学院介观物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支持。 工作原文连接: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1/22/1808200116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