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实验教学与操作考评系统
  近年来教育部接连发布多项通告以期提高中学实验教学水平,各省市亦相继出台多项法令将实验加试纳入中考,实验教学考评开始步入新的纪元! 1.实验考试系统的定义   实验学科教室考试系统是依托新科核心实验室装备技术打造的集理化生实验教学、考试、评价为一体的软硬件集成创新实验室,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教育装备再组合、再定义基础之上构建的新型产品,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推动教学和装备技术深度融合的方案之一。 2.实验学科考试系统教室效果图 实验加试模式(理化生实验考场) 尺寸:L1260XW710XH790(1160)mm   实验加试模式能实现参考学生、学校、考题、考场等所有数据信息化管理,可用于实验考试时的视频监考,一位两机,360°无死角监控考场,解决了监考师资不足、“看不过来”的问题;实验过程视频记录,供老师进行考后阅卷打分,以及后期追溯,提高了阅卷公平度。 普通授课模式--理化生实验室 电子授课模式--理化生多媒体实验室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WSN/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JX200系列 WSN/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   系统介绍 公司在JX100系列产品基础上,嵌入了zigbee功能开发推出最新一代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一体化开发、教学、实验、通讯、竞赛高级平台——JX200系列 WSN/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 泰格瑞德JX200系列 WSN/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平台由传感器和RFID子系统组成,能够完整的完成最新一代WSN相关传感器和射频识别,微功耗网状无线网络,无线互联和将采集数据送往互联网的全过程多种教学实验,相关网络通讯技术开发,适合现场教学和参加各种竞赛;是学习开发最新WSN技术和RFID技术的一体化最佳平台。 泰格瑞德JX200系列 WSN/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平台在原有的JX100 RFID教学实验系统平台上加入了ZIGBEE无线通信功能,应用IEEE 802.15.4无线通讯标准,在RFID教学的基础上与无线传感技术、局域网技术结合;将zigbee部分的传输功能应用到实际实验操作,对小范围的物品、人员等进行定位,从而模拟室外物流运运输的实时定位等功能。 泰格瑞德JX200系列平台RFID教学实验系统是由UHF超高频部分和HF高频部分、LF 低频125K部分组成的,目前这个平台支持 125K ID、ISO14443、ISO/IEC 15693 (ISO18000-3)、 ISO18000-6C标准协议。这些部分都能任意组合,与zigbee物联网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完成电子标签读写、信号检测、软件开发、对国标指令的剖析等基本功能,而且在JX100系列的基础上更加贴近实际操作应用;通过zigbee模块实现数据传输、实时定位等功能,使JX200的功能更加完善。 UHF超高频部分工作频率为915MHz,输出功率功率可以调整,在小功率和连接小增益天线的情况下,可以稳定可靠读取1米距离范围内的,兼容EPC GLOBAL 第二代(Gen2)标准和兼容ISO-18000-6标准的各种无源电子标签。 HF高频部分工作在13.56MHz频道,能够实现对符合ISO15693 (ISO18000-3)的标签进行读写,同时通过示波器能够提取、展现出教学实验系统中的射频信号,并且可以对国标指令一一进行解析让学生了解到国标指令的内容。 RFID教学实验系统是基础系统,我公司将提供相关软件的API和相关控制样板源代码以及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让用户能快速入门和使用最新的RFID技术。 LF 125K低频部分工作在125KHz频道,与目前ID门禁卡读卡器协议一致,完全支持EM、TK及其125K兼容ID卡片的操作。 JX200系列平台 ZIGBEE网络子系统包括最新ZIGBEE网络协议栈,多个ZIGBEE为功耗传感器网络节点,实现网状网络和物品、人员的实时监控功能演示,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功能和相关样板源代码等等。 产品特色: 1、硬件方面: 1、拥有15个强制指令和可选指令的执行,能提取、展现出WSN系统中整个的射频信号,包括:编码信号、载波信号、调制信号、调制载波信号、功率放大信号、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FSK解调信号、ASK解调信号。就像一个透视镜,通过信号测量点连接到示波器上能够非常直观地看清楚RFID系统中的射频信号,使我们对RFID射频方面不再陌生。   2、本公司通过使用更底层的技术,采用分立器件,使发射器和接收器分立,并与该读写器的其他组成部分可拆装的连接,可以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发射、接收功率进行独立配置,使得我们公司的WSN RFID教学实验产品能够发出能量高、功率大的信号,标签返回信号检测性能更高,读写距离可以达到30cm以上,为现有高频读写器的三倍以上。   3、公司独立研发的编解码技术,也使本公司WSN RFID教学实验设备一次同时能读取的标签数量达到数百个,是普通读写器能读取标签数量的10倍甚至几十倍,在需求同时大量标签读取的应用方面,独占优势。 2、RFID国际标准指令方面 我们的WSN RFID实验产品,囊括了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标准指令。把RFID际标准下的技术标准的ISO18000(ISO18000-3,ISO18000-6),ISO15693,ISO14443下面的相关指令拿出来一一进行了解析。把指令包,按照功能作用,一一拆开进行讲析。并且提供大量的实验通过平台,执行指令,直观的告诉使用者,指令里面不同地方的指令内容的作用。使用者可以直观、形象地感受RFID国际标准指令执行的情况,掌握这些指令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这两项功能在目前全世界相近产品里面,只有我们的产品能提供。 3、RFID软件方面 我们WSN RFID教学实验产品,提供了全部的应用系统的源代码,包括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枪支管理系统。让使用者能非常迅速的掌握了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通过实验,可以帮助使用者,不仅使用API接口函数实现RFID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而且还培养使用者从更底层,通过直接命令更加直接的控制读写器,模拟实现实际系统的功能,模拟整个系统的开发流程,实现整个应用系统的功能。 平台规格 频率:125KHz/13.56MHz/900MHz/2.4GHz 传输协议:Zigbee(IEEE 802.15.4) 协议:ID/ISO/IEC 14443/ ISO/IEC 15693 /ISO/IEC18000-6 自动应答类型:ID(125K)/近场(13.56MHz)/远场(900MHz) 感应区域:10cm以内(125K、ISO 14443)/30cm( ISO 15693)/ 1m以内(900MHz) PC接口:RS232C 电源:9V DC / 12V DC  
泰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WSN 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JX200系列 WSN/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   系统介绍 公司在JX100系列产品基础上,嵌入了zigbee功能开发推出最新一代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一体化开发、教学、实验、通讯、竞赛高级平台——JX200系列 WSN/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 泰格瑞德JX200系列 WSN/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平台由传感器和RFID子系统组成,能够完整的完成最新一代WSN相关传感器和射频识别,微功耗网状无线网络,无线互联和将采集数据送往互联网的全过程多种教学实验,相关网络通讯技术开发,适合现场教学和参加各种竞赛;是学习开发最新WSN技术和RFID技术的一体化最佳平台。 泰格瑞德JX200系列 WSN/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平台在原有的JX100 RFID教学实验系统平台上加入了ZIGBEE无线通信功能,应用IEEE 802.15.4无线通讯标准,在RFID教学的基础上与无线传感技术、局域网技术结合;将zigbee部分的传输功能应用到实际实验操作,对小范围的物品、人员等进行定位,从而模拟室外物流运运输的实时定位等功能。 泰格瑞德JX200系列平台RFID教学实验系统是由UHF超高频部分和HF高频部分、LF 低频125K部分组成的,目前这个平台支持 125K ID、ISO14443、ISO/IEC 15693 (ISO18000-3)、 ISO18000-6C标准协议。这些部分都能任意组合,与zigbee物联网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完成电子标签读写、信号检测、软件开发、对国标指令的剖析等基本功能,而且在JX100系列的基础上更加贴近实际操作应用;通过zigbee模块实现数据传输、实时定位等功能,使JX200的功能更加完善。 UHF超高频部分工作频率为915MHz,输出功率功率可以调整,在小功率和连接小增益天线的情况下,可以稳定可靠读取1米距离范围内的,兼容EPC GLOBAL 第二代(Gen2)标准和兼容ISO-18000-6标准的各种无源电子标签。 HF高频部分工作在13.56MHz频道,能够实现对符合ISO15693 (ISO18000-3)的标签进行读写,同时通过示波器能够提取、展现出教学实验系统中的射频信号,并且可以对国标指令一一进行解析让学生了解到国标指令的内容。 RFID教学实验系统是基础系统,我公司将提供相关软件的API和相关控制样板源代码以及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让用户能快速入门和使用最新的RFID技术。 LF 125K低频部分工作在125KHz频道,与目前ID门禁卡读卡器协议一致,完全支持EM、TK及其125K兼容ID卡片的操作。 JX200系列平台 ZIGBEE网络子系统包括最新ZIGBEE网络协议栈,多个ZIGBEE为功耗传感器网络节点,实现网状网络和物品、人员的实时监控功能演示,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功能和相关样板源代码等等。 产品特色: 1、硬件方面: 1、拥有15个强制指令和可选指令的执行,能提取、展现出WSN系统中整个的射频信号,包括:编码信号、载波信号、调制信号、调制载波信号、功率放大信号、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FSK解调信号、ASK解调信号。就像一个透视镜,通过信号测量点连接到示波器上能够非常直观地看清楚RFID系统中的射频信号,使我们对RFID射频方面不再陌生。   2、本公司通过使用更底层的技术,采用分立器件,使发射器和接收器分立,并与该读写器的其他组成部分可拆装的连接,可以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发射、接收功率进行独立配置,使得我们公司的WSN RFID教学实验产品能够发出能量高、功率大的信号,标签返回信号检测性能更高,读写距离可以达到30cm以上,为现有高频读写器的三倍以上。   3、公司独立研发的编解码技术,也使本公司WSN RFID教学实验设备一次同时能读取的标签数量达到数百个,是普通读写器能读取标签数量的10倍甚至几十倍,在需求同时大量标签读取的应用方面,独占优势。 2、RFID国际标准指令方面 我们的WSN RFID实验产品,囊括了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标准指令。把RFID际标准下的技术标准的ISO18000(ISO18000-3,ISO18000-6),ISO15693,ISO14443下面的相关指令拿出来一一进行了解析。把指令包,按照功能作用,一一拆开进行讲析。并且提供大量的实验通过平台,执行指令,直观的告诉使用者,指令里面不同地方的指令内容的作用。使用者可以直观、形象地感受RFID国际标准指令执行的情况,掌握这些指令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这两项功能在目前全世界相近产品里面,只有我们的产品能提供。 3、RFID软件方面 我们WSN RFID教学实验产品,提供了全部的应用系统的源代码,包括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枪支管理系统。让使用者能非常迅速的掌握了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通过实验,可以帮助使用者,不仅使用API接口函数实现RFID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而且还培养使用者从更底层,通过直接命令更加直接的控制读写器,模拟实现实际系统的功能,模拟整个系统的开发流程,实现整个应用系统的功能。 平台规格 频率:125KHz/13.56MHz/900MHz/2.4GHz 传输协议:Zigbee(IEEE 802.15.4) 协议:ID/ISO/IEC 14443/ ISO/IEC 15693 /ISO/IEC18000-6 自动应答类型:ID(125K)/近场(13.56MHz)/远场(900MHz) 感应区域:10cm以内(125K、ISO 14443)/30cm( ISO 15693)/ 1m以内(900MHz) PC接口:RS232C 电源:9V DC / 12V DC
泰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大数据教学科研实验平台
集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预测、评估为一体的一站式大数据智能分析挖掘平台,提供丰富的大数据教学资源,交互式图形接口及高质量的算法库,满足高校在大数据分析教学、实验、科研等典型场景的应用。
中科天玑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实验教学与操作考评系统
      目前国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察日趋重视,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将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考的体系当中。针对这一现象,广视通研发出了实验教学与操作考评系统,系统分为实验教学和实验考评两部分。       实验教学系统拥有单科版、终端机版、网络版多个版本,整合海量教学资源(同步实验视频资源+仿真实验资源+创新实验资源+名师讲堂+实验管理+考评系统),打破了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实验、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校量身打造一个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老师教学效率,优化学校实验教学资源的智慧实验教学环境。       考评系统分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一是终端摄像机,二是考试终端,三是便携箱子。同时,系统配备可在现场打分的平板电脑,可以在考试现场进行快速评分,保证了阅卷效率。         软件部分,考试系统后台采用多级别分层管理机制,内置多种角色权限,可以对考试流程从市级平台到考场考点等每一个环节管理和控制,对于各种管理员的权限都可以从系统统一分配,做到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和有效把控。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变温教学霍尔测试系统霍尔效应教学实验仪器
JH50变温教学霍尔测试系统 概述: 本系统由JH50变温教学霍尔测试系统、TESK301控温仪、液氮恒温器和转向磁体四个部分组成,可完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霍尔片样品霍尔效应的教学实验。该系统可与计算机连接,配合相应的软件实现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也可配合我公司其他设备使用。变温教学霍尔测试系统霍尔效应教学实验仪器  本仪器系统由可换向永磁磁铁、T9015W变温恒温器、TESK301控温仪、JH10霍尔效应仪等组成。本仪器用于霍尔效应及其应用、载流子类型、载流子类型转变的演示和学生实验。也可使用恒温器内预留的样品引线,安装上用户样品,用于科学研究;例如变温磁阻、超导、电阻温度特性、变温光电或变温磁光(需另购带光学窗口的尾套)等。具有用途广、造价低、使用方便等特点。为本仪器系统专门研制的JH10霍尔效应仪(以下简称JH10表)将恒流源、四位半微伏表及霍尔测量中复杂的切换继电器——开关组合成一体,大大减化了实验的连线与操作。JH10还可单独做四位半数显恒流源和微伏表使用。 变温教学霍尔测试系统霍尔效应教学实验仪器  主要技术指标: 磁    场:大于3900高斯 样品电流:10纳安~199.99毫安 测量电压:1微伏~19.999伏 测温 *小分辨率:0.01K 测温误差:<0.5K 变温范围:80~320K 恒温器液氮容量:450毫升 系统的安装与连线: 用户收到货物后,经开箱检验无明显运输损伤后即可开始安装调试。先将永磁磁铁放置在工作台上,再将恒温器插入永磁磁铁正中的孔中。实验时实验者将可换向永磁铁的不锈钢座平放在工作台上,顶部长圆滑动孔横置在实验者左前方,转动中间黑色的磁体,使上面的商标面对实验者。此时磁场方向与商标垂直,N极在靠近实验者一边,S极在对面。将中间黑色的磁体转动180°即可使磁场反向。将恒温器在长圆滑动孔中向左滑动平移就可以将样品移到无磁场区域。 将恒温器与控温仪及JH10表用专用信号电缆连接,将JH10表的电压表量程置于20伏档,电流源置于2毫安档,插接上仪器电源线并打开电源供电。为防止漏电伤人,所用电源要有可靠的专用地线。供电后如果控温仪的输出指示灯亮,温度将持续上升,可通过面板更改设定温度,以调低设定温度。如果温度失控,请立即断电重新启动控温仪,如果故障现象重复出现,请联系北京锦正茂。 测试样品: 本仪器中的样品: 1号样品(S1):美国Lakeshore公司HGT-2100高灵敏霍尔片,              *大工作电流≤10 mA,室温下的灵敏度为 55-140 mV/kG              2号样品(S2):客户可以按照接线定义,安装自己的样品。 仪器使用与实验方法: (1)磁场的标定    系统中的S1为已在室温下标定过的霍尔探头,在室温下用开关选择样品S1,并使恒温器位于可换向永磁磁铁的中心,恒温器真空抽口垂直于标签面。开机后快速将恒流源输出调到  mA,此时JH10表的微伏表电压读数即为磁场的特斯拉数。此时的JH10相当于一台探头装在恒温器冷指上的高斯计,可用来测空间磁场。霍尔探头 *大电流不能超过10mA! (2)室温下的霍尔测量   将19芯电缆与恒温器连接好,样品开关选择样品S2,调整样品电流到10.00mA,开机预热半小时。测量时,将恒温器放置在磁场正中心,按下开关VH,测霍尔电压VH1,如果电压较小,改到2V或200mV档;为了确保磁场垂直于样品,应该用双手各扶左右支撑板,微转黑色方铁轭磁路,使VH *大。按电流换向开关,测VH2;将黑色的永磁磁体转180°后再测VH3;电流换向,测VH4;将恒温器水平左移,使样品处的磁场为0,按VM开关,测VM1;按电流换向开关,测VM2。按VN开关,测VN1;按电流换向开关,测VN2。 (3)变温测量    取出恒温器中心杆,注入液氮(依测量点的多少决定加液氮量),具体注意事项请参见T9015W低温恒温器使用说明书。如不想从80K低温测起,可先将控温设定在270K,再加液氮并及时插入中心杆,进行较高温度的控温 实验。控温时顺时针转动中心杆至 *低位置,再回旋约180°~720°即可通过控温仪设定控温了。等温度控制稳定后,重复测量过程2,测得此温度点的各项霍尔参数。改变设定温度,测另一个温度点的霍尔参数。中心杆旋高则冷量增大,适于快速降温和较低温度的实验。控温精度与PID参数有关,请适当调整中心杆高度,以提高不同温区的控温精度。 (4)安全注意事项 ①经常检查并保证仪器电接地正常。 ②湿手不能触及过冷表面、液氮漏斗,防止皮肤冻粘在深冷表面上,造成严重冻伤!灌液氮时应带厚棉手套。如果发生冻伤,请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并按烫伤处理伤口。 ③实验完毕,一定要拧松、提起中心杆,防止中心白色的聚四氟乙烯塞子因热膨胀胀坏恒温器。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10-21
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的通知(第二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赛主办单位、牵头单位,学会各分支机构,有关高校: 根据《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高学会〔2025〕12号)及《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的通知(第一轮)》要求,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全国赛现场评审定于2025年8月16-19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同期举办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交流活动(以下简称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5年8月16-19日(16日报到) 地点: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东路8-9号院 二、整体安排 三、参加人员 (一)入围全国赛588个参赛课程的主讲教师和大赛官方网站报名信息中的团队成员(每个团队限1人随行);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赛(以下简称省赛)领队(各赛区不超过2名); (三)各赛区主办单位、牵头单位负责人(各赛区不超过5名); (四)大赛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 (五)参加系列活动、比赛观摩人员。 四、比赛组别 全国现场评审按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以及参赛主讲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或任职高校主管部门归属分组,并根据参赛课程数共分27个组,各参赛教师的场次与赛序通过抽签确定。 五、材料报送及准备 (一)现场汇报课件提交 8月11日17:00前,参赛主讲教师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提交教学设计创新汇报课件(课件不超过400M,命名形式为“参赛组别(按大赛官方网站显示组别)+作品编号+课程名称”,格式应为.PPT或.PPTX,版本为Microsoft Office 2021,全屏显示比例16:9)。提交的汇报课件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及所在单位等相关个人信息(产教融合赛道行业企业信息不做硬性要求),提交时间截止后不可更改。 (二)准赛证打印 8月13-15日,参赛主讲教师在大赛官方网站查询所在组别并下载打印准赛证(含随行团队教师成员信息),请妥善保管。 六、比赛流程及相关要求 (一)参赛场次抽签与模拟 1. 参赛场次抽签(线上) 时间:8月17日09:00-12:00 方式:参赛主讲教师登录大赛官方网站进行随机抽签,确定大赛的场次。逾期未参与抽签者,将由系统自动分配场次,参赛主讲教师可于当天13:00后登录大赛官方网站查看所分配的场次。 2. 现场模拟 时间:8月17日09:00-14:00(具体时段安排详见报到时发放的《大赛活动手册》) 方式:赛场测试多媒体设备、熟悉场地 说明:赛场为长方形教室,讲台区配有86寸触屏一体机,教室采用粉笔书写黑板。汇报时使用的电脑操作系统为Windows10专业版,Office版本为Microsoft Office 2021,翻页器品牌为:得力(deli),型号2801。赛场及翻页笔示意图详见附件2。现场模拟期间不得修改PPT内容。 (二)比赛当日抽签与签到 8月18日全天为比赛日,依据各组参赛教师(团队)数,分不同场次。8月18日各场次的正式比赛开始时间分别为08:00、10:10、13:40、15:50、19:00。每一场次参赛教师(团队)需要在该场次正式比赛开始前30分钟到场检录,随后进行签到、赛序抽签及候场。 签到时须持身份证、准赛证,佩戴参赛证(胸卡),如有随行团队成员,须与参赛主讲教师同时签到方可进入赛场。参赛教师需在规定的检录时间准时到场,若正式比赛时段开始前15分钟未能完成检录,原则上视为弃赛。例如,08:00比赛,需07:30开始检录,07:45未完成检录的原则上视为弃赛。 (三)全国赛现场评审内容与要求 全国赛现场评审内容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必须由参赛主讲教师本人汇报,随行团队教师成员可联合汇报,原则上不得携带教具入场汇报,汇报总时长不超过12分钟。汇报后评审专家对参赛教师进行8分钟的提问交流。汇报和提问交流环节均不得泄露参赛教师(团队)姓名及所在单位等相关信息(产教融合赛道行业企业信息不做硬性要求)。 七、奖项设置 (一)个人(团队)奖 依据大赛通知实施方案,本次大赛全国赛个人(团队)奖,原则上按15%、35%、50%的比例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二)优秀组织奖 对大赛开展过程中教师参与度高、大赛成绩突出、影响力大的赛区组织单位和参赛高校,授予“优秀组织奖”。 八、领队相关工作 (一)领队信息报送 8月7日17:00前,各赛区牵头高校负责将本省(区、市、兵团)推选的全国赛现场评审阶段领队(限2名)的相关信息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报送,省赛管理员登录账号后,在“大赛管理——领队上报”模块添加领队。领队住宿酒店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按赛区安排。 (二)领队负责事宜 1. 报到、住宿信息确认 通知并确认本赛区参赛主讲教师、随行团队成员等在8月7日17:00前完成大赛官方网站或小程序上的参赛、住宿信息填报。 于8月16日在入住酒店报到处统一为本赛区参赛教师(团队)报到、领取并发放相关材料。 2. 参加赛前领队会议 组委会将于8月17日召开领队会议,各赛区领队须准时参会,明确赛程与注意事项。 3. 做好联络、协调工作 负责本赛区参赛教师(团队)在全国赛现场评审阶段的联络、协调等工作,确保比赛有序开展。 4. 组织参赛教师(团队)参加总结交流大会暨闭幕式 负责组织本赛区参赛教师(团队)准时参加8月19日的总结交流大会暨闭幕式。 九、报名及报到 (一)参赛主讲教师及随行团队成员 8月7日17:00前,参赛主讲教师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报送参赛信息。一位主讲教师最多可带全国赛申报书中的一位随行团队成员(产教融合赛道建议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现场参赛。各赛区管理员可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查看本赛区参赛教师、随行团队成员的报名信息。 报到时间:8月16日09:00-21:00 报到地点:所在住宿酒店 报到方式:赛区领队统一报到 (二)系列活动及比赛观摩人员 参加系列活动及比赛观摩,请于8月7日17:00前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同时可选择组委会推荐酒店。 报到时间:8月16日09:00-21:00 报到地点:指定酒店,具体安排见附件3 报到方式:自行报到并领取材料 (三)赛区嘉宾 各赛区牵头高校负责邀请本省(区、市、兵团)主办单位、牵头高校负责人(不超过5名),并在8月7日17:00前将嘉宾相关信息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报送,省赛管理员登录账号后,在“大赛管理——嘉宾上报”模块添加。嘉宾住宿酒店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 十、系列活动及比赛观摩 (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交流活动 大赛围绕智慧教育、素质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等内容举办系列活动,助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提升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参加系列活动人员凭胸牌进入会场。因会场容量有限,本次报名按照“先报先得,报满为止”的原则进行自由报名,每人可选一项系列活动,具体安排见附件1。 (二)观摩比赛 领队和比赛观摩人员凭胸牌进入观摩室。参赛教师(含随行团队成员)需在完赛后,方可进入观摩室。观摩室仅直播参赛教师创新汇报环节(12分钟),不直播提问交流环节(8分钟)。观摩时不可录音、摄像和拍照。观摩室容量有限,请根据比赛时段和实际满员程度,合理选择观摩场次。 十一、后勤保障 (一)住宿安排 大赛组委会提供推荐酒店。领队和参赛教师按赛区入住推荐的18家酒店,系列活动及观摩人员自选推荐酒店,赛区嘉宾入住推荐酒店,住宿费用自理,推荐线上支付。酒店信息详见附件3。大赛组委会为入住推荐酒店的人员提供交通等会议服务。如自行预订酒店,请在北京昊天假日酒店(地址:北京房山区良乡拱辰北大街1号)报到点领取资料。 (二)住宿信息填报 请于8月7日17:00前预订酒店,其中参赛主讲教师可通过大赛官网,在个人中心“随行团队成员上报和住宿酒店预订”模块预订酒店。参加系列活动及比赛观摩等人员扫描本文件第九部分“报名及报到”二维码,通过“系列活动、观摩人员报名和住宿预订”模块,完成信息填报和酒店预订。 (三)车辆安排 大赛组委会为参赛教师、领队以及参加系列活动人员提供指定酒店、赛场、食堂之间定时定点的摆渡车,大赛期间,校内各点安排循环车辆(具体安排详见现场发放的《大赛活动手册》)。全国赛期间,原则上乘坐大赛摆渡车进入校园。 十二、大赛官方网站 网址:nticct.cahe.edu.cn 十三、其他事项 (一)参赛教师(团队)应主动联系各赛区领队,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所有提交的参赛材料须保证原创性、真实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团队)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如发现造假,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未尽事宜,将通过大赛官网、领队微信群和其他渠道进行发布。 十四、联系方式 (一)北京理工大学 联系人:蒋旻炜、孙锦茹 联系电话:010-68913023 (二)大赛官方网站技术支持 联系人:宁立霞、靳盼利、孔  岑 联系电话:15010870307、18911601757、18396834320 (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联系人:光  昊、薛晓婧 联系电话:010-82289129 附件:1.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交流活动安排 2. 赛场及翻页笔示意图 3. 推荐酒店信息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年8月1日 点击下载通知文件: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的通知(第二轮)
云上高博会 2025-08-04
学科教学化学实验室模式-化学实验室
   学科教学化学实验室模式独特之处:革新的顶装式集成系统使空间变得简单、灵活。实验桌可根据需求自由移动和组合,轻松实现各种模式的转换。做到“你的教室你做主”。     升降臂:化学升降臂可供应实验室以光、电、气、给排水、通风等系统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实验室学科教学模式-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学科教学模式独特之处:革新的顶装式集成系统使空间变得简单、灵活。实验桌可根据需求自由移动和组合,轻松实现各种模式的转换。做到“你的教室你做主”。     升降臂:化学升降臂可供应实验室以光、电、气、给排水、通风等系统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AR实践探究实验室/AR教学/创新实验室
AR实践探究实验室,综合应用AI和AR技术,通过3D建模虚拟再现真实的实验场景,借助先进的体感交互设备Kinect进行虚实互动,将真实的老师与虚拟仿真的实验器材结合到一个画面里,老师实现无需佩戴任何体感设备,纯手势就可以进行实验互动教学。AR实践探究实验室覆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适用于中学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 软件资源: AR探究实验资源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将中学难懂的抽象的复杂的实验运用3D建模及AR技术营造虚实合一的实验场景。老师无需佩戴任何体感设备即可进行手势操作,通过手势可以实现抓取、移动、添加、减少、旋转、拆除、组合等动作,从而进行探究实验操作。 AR探究实验资源库包含AR物理探究实验资源库、AR生物探究实验资源库、AR化学探究实验资源库 方案优势: 1、 纯手势虚实互动操作,便捷简单,真实有效。 云幻科教应用AR创新融合AI技术,精准识别动作互动,人体工学的手势操作,便捷简单,真实有效。学生及老师无需佩戴任何体感设备,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操控虚拟的器材,以互动操作的方式探索、研究更深层次的知识。AR与AI技术的融合,提升了实验的互动性、内容的有趣性、视觉的创新性。 2、 智能记录实验数据,以便进行实验数据验证。 AR实践探究实验室中,老师进行实验操作的数据均可智能记录形成实验数据表格。通过实验数据的总结分析,老师能分析实验数据的正确与否,偏差与否,通过系列数据进行总结验证实验原理,能有效辅助老师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讲解。AR直观立体的画面,放大化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容易进行理解实验原理。 3、 显示虚拟辅助线,弥补真实实验中无法观察的信息。 AR技术添加虚拟辅助线功能,提供正确的实验参考标准,协助老师轻松讲解实验原理。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程中,常规教学中,杠杆的平衡只能通过肉眼观察,或会存在些许的误差,AR添加辅助线后,可以通过水平线检查杠杆是否平衡,力与力臂的辅助线标识,方便学生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及公式。 4、 虚拟仿真特性使老师可以多次重复进行实验。 AR呈现的内容是将现实与虚拟相融合,虚拟素材的展示非常的生动、形象、直观,如电波、磁场、原子等那些抽象或肉眼不可见的内容,AR可以形象可视化立体化的展示出来,有助于教师知识讲解与学生知识理解。学生与老师可以通过手势识别操作虚拟的器材,课堂体验从2D平面跃升至3D立体,同时每个实验可以反复操作,操作数据可记录多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点评等, 活跃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30 2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