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动汽车
热管理
系统
项目简介 本成果针对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启动预热、运行散热、玻璃防雾供热、驾乘空间供热 等问题,以水为传热工质,以电热水器为热源,以散热器为热汇,以专用的自动控制系 统为依托,实现电池组的预热启动、运行中的余热利用及排放,驾乘空间舒适性保证, 以及驾乘安全性保证等功能。不仅可以解决电动汽车冬季没有传统发动机余热可资利用、 夏季缺少可靠散热手段的难题,而且可以最大限度收集利用电池组、逆变器、控制器、 电动机、通风装置等部位的余热资源。本成果源自江苏省及镇江市相关科技资助项目, 相关专利申请
江苏大学
2021-04-14
汽车冷却
系统
热管理
分析
可开展冷却风扇模块 CFD 分析、基于一维和三维的冷却系统热管理分析、 HVAC 蒸发风机 CFD 分析、风窗玻璃除霜效果分析等。为车辆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或在研项目:高强韧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铝合金复合汽车轮毂制造关键技术研发、车身变截面板轻量化的 CAE 技术研究、汽车冷却模块的优化匹配分析、专用车轻量化设计、轿车前风窗除霜效果的 CAE 分析性能指标满足工程要求。所处阶段成熟
江苏大学
2021-04-14
新型电池
热管理
及安全防护
系统
成果创新点 该系统主要创新点是将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安全防护系 统一体化,具有散热快、安全高效的优点。 技术成熟度 关键技术研发阶段。 市场前景 新型电池热管理及安全防护系统技术领先,应用前景 较好。核心技术一旦突破、可望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转化计划 计划三年内完成实验室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制备填 补行业空白的样品,两年实现行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以 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新型电池
热管理
及安全防护
系统
该系统主要创新点是将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安全防护系统一体化,具有散热快、安全高效的优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9
极端
热管理
与应用技术
本技术以在高温井下(>200℃)作业的测井仪为研究对象,采用绝热-储热-导热三种技术联用的方式,对井下电子进行热管理,保障其正常作业。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在国防、航空航天、石油勘探等领域,电子器件常面临极端的高温环境(150℃以上),常规热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其散热需求,亟需开发一套极端环境下的电子器件热管理系统。本技术以在高温井下(>200℃)作业的测井仪为研究对象,采用绝热-储热-导热三种技术联用的方式,对井下电子进行热管理,保障其正常作业。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针对井下电子数量多且分散特点提出了分布式储热均温系统,设计了导热储能一体集成模块并成功实践;2)新型相变材料的研制、封装、可靠性测试及其在极端热环境下的应用;3)极端环境下热管理系统的热学建模及实时温度预测算法开发。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带蓄热加热功能的燃料电池
热管理
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蓄热加热功能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小循环水路系统、大循环冷却系统和去离子水循环系统等水循环系统和以控制器ECU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小循环水路系统采用蓄热器实现对燃料电池的低温加热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电加热器技术,具有控制精度更高、更节能高效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的去离子水循环系统巧妙地将离子交换器设计在大循环水路的除气管路上面,将系统除气功能和去离子功能完美的结合起来,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高水阻离子交换器对主循环水路的影响。
浙江大学
2021-04-13
大功率 LED 封装及
热管理
技术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对于大功率白光 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工作电流大和工作电压高, 在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在现有的封装技术下,不能提供足够的散热能 力来维持极限条件下的可靠运行,大功率 LED 连接成为瓶颈,而解决这一问题 的根本方法在于改善芯片级互连材料的散热能力。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采用纳米银焊膏的低温烧结技术,利用其纳米银低熔点的性能,使烧结温度 降低到 280℃,而烧结后银连接具有高熔点(960℃)、高导电和高导热性能,非 常适合高温功率电子器件的长期可靠性运行。 以大功率 1W LED 芯片封装为例,测试表明对于三种热界面材料银浆(silver epoxy),锡银铜焊膏(solder paste),和钠米银焊膏(silver paste),由于钠米银焊 膏的高导热性,在大电流下发光效率提高 7~10%,说明散热效率提高,有效地 降低了结温。目前课题组已完成 25W 的 LED 模块封装。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获发明专利“以纳米银焊膏低温烧结封装连接大功率 LED 的方法”,发明专 利 ZL200610014157.5,授权日:2008.11.19。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此项技术可以用于大功率 LED 芯片的封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进一步 可以推广到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封装中。 应用领域:电子封装 技术转化条件: 本项目组在电子器件的热管理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可进行电子封装的热 分析及热管理设计。 合作方式及条件:根据具体情况面议 20 耐高温、耐高湿电子封装材料
天津大学
2021-04-11
传热
风洞
发动机热管理是汽车及发动机行业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是研发低能耗、低排放发动机的主要手段,而传热风洞又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手段。我们研究团队从 80 年代起,就开始为该行业服务,提供传热风洞。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先后为国内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设计制造了各种传热风洞数十套。2009 年又起草了传热风洞的标准,并且于 2014 年正式发布:《JBT 11798—2014131内燃机 换热器 风洞试验装置》。 按照标准,传热风洞可以有两种基本形式,风筒式和风室式。可以有五种基本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风洞
演示仪
宁波华茂,TJ-JS69,气压、阻力、升力传感器自动检测,风速可调0-25m/s;风速仪精度:≤3%。具有:1、轴流风流罩、风速调速器、风速检测装置、风速平衡装置、气压检测装置以及风阻检测装置;功能:1、可模拟小型模型在高速运动状态下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形态;2、可对此形态下模型的稳定性的性能进行测试;3、可观察作用在模型上的气体紊流状态,可用于直观显示气流压力的变化,风速可多级调节,并可量化显示。4、既可用于定性测量,也可用于定量测量。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动力电池模
热管理
性能模拟
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包提供能源,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充电速率以及极端条件下的使用性能。项目开发了高精度的模型并数值模拟了动力电池包在不同充、放电,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电池温升及电池包内温度分布,与试验数据对比表面模拟精确,可替代试验。
厦门大学
2021-04-11
1
2
3
4
5
6
...
583
5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