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 MEMS 系统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 微型温度传感器及监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 MEMS 系统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微型温度传感器及监测方法,包括两组 V 型弯曲梁组件,其中每组 V 型弯曲梁组件包括若干上下叠放的 V 型梁,所述每组 V 型弯曲梁组件的所 有 V 型梁同中心,且同时固定在一个固定块上;两组 V 型弯曲梁组件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在一个杠杆的 一端,所述杠杆另一端设有压电陶瓷,压电陶瓷的上下断面分别是接电的上电极和下电极。本发明可以 感应极其微小的温度变化并且将之转换为较大的电信号输出,能够显著
武汉大学 2021-04-14
全球风速变化研究成果及其对风能产业的影响
团队首次发现,在经过几十年的静止后,全球地表风速从2010年开始快速反弹,并已在短短8年间恢复到1980年左右的水平。最近的增长速度是2010年以前下降速度的三倍,其中北美、欧洲和亚洲三个区域增长最为显著。 团队还研究了全球地表风速静止逆转的潜在原因。此前有假设认为,植被生长活动增强或城市化引起的地表粗糙度增加导致了全球风速静止。但是,团队根据相关研究,依次否定了植被生长变化和城市化的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风场三维风速测定的便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场三维风速测定的便捷装置,包括由上、下端面和中间部构成的工字型支撑架,所述的工字型支撑架中间部为流线型壳体,上、下两端面均设置有盖板,盖板与流线型壳体密封固定设置,所述的流线型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探头安装板,所述的探头安装板与卡槽卡接固定;还包括有壳体安装板,壳体安装板上方紧贴设置有水准板,水准板与壳体安装板一端铰接;所述的探头安装板上设置有刻度和多个探头安装孔,所述的多个探头安装孔上方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槽。本实用新型装置制作简单、安装便捷、适用范围广、造价低廉,能够对复杂山体、峡谷等微地形风场和以下击暴流为代表的非良态风场进行三维风速的快速测定。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雷达回波中线谱强度估计海面风速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回波中线谱强度估计海面风速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通过建立一阶峰 和二次谐振峰强度随风速变化的经验模型,先用现场浮标实测风速数据或者在雷达近距离单元上由常规 二阶谱方法估计的风速作为标准进行拟合估计出模型参数,然后利用回波多普勒谱中的一阶峰和二次谐 振峰强度估计出风速,对二者进行加权组合给出最终的风速估计值。解决了高频地波雷达现有基于回波 二阶谱的风速估计方法不够准确这一难题,将回波多普勒谱中一阶布拉格峰和二次谐振峰的强度与风速 值联系起来,实现直接从一阶峰和二次谐振峰等线谱中提取风速,以大幅度提升利用高频地波雷达估计 海面风速的精度
武汉大学 2021-04-13
江西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22年度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揭榜挂帅”(人工智能交互终端设备、高端智能传感器)榜单的通知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科技体制改革攻坚三年行动的要求,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经研究决定,启动实施2022年度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揭榜挂帅”(人工智能交互终端设备、高端智能传感器)项目,现公开发布榜单,征集遴选揭榜方(以下统称项目申报单位、申报人)。
江西省科技厅 2022-10-25
高可靠忆阻器件及其视听觉传感应用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传统CMOS工艺的图形处理器通常是由探测、存储、处理等多个分立系统构成,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集成电路的复杂性、功耗和成本,忆阻器在新型信息存储器件、存算一体化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         研发团队发展的感存算一体化新型光电忆阻材料与器件能够解决传统人工视听觉系统在容量、集成度、速度等方面的技术瓶颈问题,是实现高效智能视听觉传感系统的基础。研发团队首次在基于氧化钨材料忆阻突触器件的视听觉系统中模拟了速度检测的多普勒频移信息处理,进而实现高通滤波和处理具有相对时序和频移的尖峰数据。这些结果为视听觉运动感知的模拟提供了新机会,促进了其在未来神经形态传感领域的应用。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一种基于气液交界面耦合的调压室通气洞风速模拟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液交界面耦合的调压室通气洞风速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调压室水位液 面与通气洞气体分界面的气液耦合模型,将通气洞内的气体与引水隧洞内的液体耦合在一起,再通过特 征线解法,实现通气洞内的气体与引水隧洞内的液体在过渡过程中非恒定流动的联合模拟,精确地得到 通气洞内风速的变化过程。本发明方法理论依据充分,实现方式简单:通过气液交界面的耦合,实现引 水隧洞液体与通气洞气体的同时、联合模拟,能够真实反映管道液体及调压室水位波动对通气洞风速的 影响,得到的风速模拟结果可信、精度高,并且计算稳定、速度快,模拟结果可直接用于指导调压室与 通气洞的设计,为通气洞的体型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武汉大学 2021-04-13
特种传感光纤
本成果重点开展多材料集成的特种传感功能光纤、微纳尺度及高性能光纤传感器研究,重点开展半导体、晶体、金属、纳米粒子材料混合集成传感功能光纤制备、三维微结构光纤传感器件等理论和核心技术研究,在电力系统特种传感光纤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从“传感机理”到“特种光纤研制”、“关键传感器件”再到“光电探测系统”及“工程化应用技术”的原创性整体突破。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针对高温、高压、强辐射等恶劣环境及微纳尺度环境的微弱多参量检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成果重点开展多材料集成的特种传感功能光纤、微纳尺度及高性能光纤传感器研究,重点开展半导体、晶体、金属、纳米粒子材料混合集成传感功能光纤制备、三维微结构光纤传感器件等理论和核心技术研究,在电力系统特种传感光纤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从“传感机理”到“特种光纤研制”、“关键传感器件”再到“光电探测系统”及“工程化应用技术”的原创性整体突破。 针对高压局部放电微弱荧光可靠探测难题,首次提出了铈铽掺杂石英荧光光纤传感技术,研制出铈铽共掺荧光增强石英光纤,解决了荧光探测灵敏度低、传感材料可靠性差的问题。针对高压环境下高灵敏温度探测难题,首次提出了硫化铅纳米掺杂温敏传感光纤技术,并研制出高灵敏度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关键装备的在线监测及故障预警。研制出高压电缆及关键设备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攻克了信号衰落误报、局部放电声发射信号增敏检测等难题。
上海大学 2022-08-16
一种考虑风速和负荷不确定性的风机准入容量检测优化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考虑风速和负荷不确定性的风机准入容量检 测优化方法,属于含风机的配电网安全稳定研究领域。现有技术中, 都没有考虑风速的不确定性,并且网络中的负荷处于波动状态,与风 速结合起来,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的维度,本申请基于快速解耦法和 鲁棒优化理论,通过确定风速和负荷的波动范围,提出了鲁棒优化方 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在风速和负荷不确定下的单点风机准入研究, 还可以计算多点接入时组合风机的容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红外传感器用高性能热释电陶瓷材料与高精密宽温区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
2020年我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近 1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0%,作为核心元件材料的热释电陶瓷材料相关技术获得了业内的普遍关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用于遥感、制导、 夜视、主动雷达、热成像、气体分析、辐射计、测温等军事和工业领域,随着近年来消费电子的功能多样化,其在消费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应用正迅猛增长。本团队在高性能热释电陶瓷材料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发了多种不同体系的高热释电系数陶瓷材料,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在宽温区范围内(-55 ℃-150 ℃)进行多样品热释电系数(衡量热释电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的精准测量是热释电材料研 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本团队搭建的热释电系数一体化精密测量装置,可以在-55 ℃-150 ℃宽温区范围内一次同时测量 8 个样品的热释电系数,样品最小测试面积低至0.5mm2,可最大程度保证测 量数据的精准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2020年我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近 1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0%,作为核心元件材料的热释电陶瓷材料相关技术获得了业内的普遍关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用于遥感、制导、 夜视、主动雷达、热成像、气体分析、辐射计、测温等军事和工业领域,随着近年来消费电子的功能多样化,其在消费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应用正迅猛增长。本团队在高性能热释电陶瓷材料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发了多种不同体系的高热释电系数陶瓷材料,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在宽温区范围内(-55 ℃-150 ℃)进行多样品热释电系数(衡量热释电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的精准测量是热释电材料研 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本团队搭建的热释电系数一体化精密测量装置,可以在-55 ℃-150 ℃宽温区范围内一次同时测量 8 个样品的热释电系数,样品最小测试面积低至0.5mm2,可最大程度保证测 量数据的精准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9 50 51
  • ...
  • 317 3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