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温
熔融
法生产不溶性硫磺
不溶性硫磺 (IS) 是硫磺的同素异形体,但它不溶于二硫化碳。随着环保法规、燃料清洁化 要求的日益严格,石油与天然气加工、煤化工、电力、金属矿业等行业回收的普通硫磺数量不 断增加,普通硫磺面临市场饱和。 我国车用轮胎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作为子午胎生产的不可或缺的专用硫化剂——不溶性硫 磺的市场价格是普通硫磺的近15倍,开发生产IS这种硫磺深加工产品,不仅可大幅提高产品的 附加值,还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工业上硫磺转化为不溶性硫磺多采用高温气化法,但该法易燃易爆、能耗大,因此, 近年来低温熔融法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二硫化碳对普通硫磺的溶解性很好、价格低、回收利 用较方便,因此,无论高温法还是低温法,目前均采用CS2作萃取剂来提纯产品。但是,CS2沸 点很低、挥发度极高、易燃易爆,毒性很大。生产过程损耗达10-20%,使得IS生产面临了严峻 的安全环保问题。国内生产的IS产品高温稳定性 (120℃/15min) 大部分低于40%,与国外同类产 品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高质量的IS产品近70%依赖进口。 目前,除了国外Flexsys品牌的IS产品占全球市场的近90%,其它IS产品质量都难以与它相 比。现有的生产工艺能耗大、设备腐蚀严重、易燃易爆,且萃取所用的二硫化碳溶剂存在相当 突出的安全环保问题。 目前,我们在该领域开展多年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以炼油企业的回收硫磺为原料,采用低温 (小于300℃) 熔融工艺法,可使得硫磺聚合转化 为不溶性硫磺的收率达到40%以上,这在低温熔融工艺法中属于高转化率。 针对现有IS生产中广泛使用的CS2萃取剂存在的安全环保方面的突出问题,我们开发了萃 取效果好 (除CS2外目前萃取效果最好) 、安全、环保、易回收有望替代CS2的新型萃取剂,成 为不溶性硫磺生产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属国内外首创。 针对国内不溶性硫磺产品普遍存在热稳定性不高的问题,研制了不溶性硫磺生产环节中的 系列高温热稳定剂,使IS的油浴法120℃,15分钟的热稳定性达到50%以上,与国外产品接近, 国内处于领先。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孔祥
飞
孔祥飞,主要研究方向: (1)中低温高效相变蓄能技术及其建筑应用;(2)健康建筑先进气流组织形式;(3)建筑能效诊断与节能运营技术;(4)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
孔祥飞
2021-12-31
杨永
飞
杨永飞,教授,博导,副院长,学校“光华学者”。2010年7月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2008.9-2009.8在英国赫瑞-瓦特大学 (Heriot-Watt University) 访问学习1年。入选国家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后获得InterPore Rosette贡献奖,首届“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青年突出科技贡献奖,第十二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第十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JCR工程学科Q1区期刊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期刊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编委,《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会主任、《石油学报》、《天然气工业》首届青年编委;国际多孔介质协会总部基金委员会(InterPore Foundation)委员,国际多孔介质协会主题会议委员会主席(The Chair of Thematic Workshops Committee),国际多孔介质协会中国分会(China InterPore Chapter)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渗流力学专业组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石油天然气专家组委员。
杨永飞
2023-03-31
孔祥
飞
长期致力于建筑节能及环境营造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围绕国家“双碳”目标,聚焦建筑能源与环境领域前沿问题,主要研究涵盖建筑低碳可再生供能技术、建筑低能健康环控技术、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技术等领域,实现建筑低碳蓄供协同及多质热能高效利用,最终形成建筑热能储纳及低能环控体系,服务于国家“3060 双碳远景”战略需求。主要研究范围如下: (1)研发高物性复合相变蓄热基材 创新性提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PCM)先进制备方法,具有高热焓且强热导功效。提出离子界面微植纳米 PCM、温湿复调 PCM 板材及建筑 PCM 生产装备等先进制备技术及生产工艺。面向建筑规模实用化,突破现有相变材料热物性低、蓄热能力与储释效率不兼容、封装液相易泄露等基础材料瓶颈。 (2)提出建筑被动热储纳方法与技术 基于所研发相变基材,开发被动式高效蓄热热工结构及建筑构件,提出多维非稳态相变蓄传热计算方法,从而形成“热能自然储释,建筑被动调温”等关键热工理论与技术。发展建筑自然热能储纳理论方法,增强建筑蓄存应用自然冷热源能力,为被动式建筑热容型热工结构提供设计依据。 (3)开发低质热能主动蓄供环控技术 提出“太阳能精准预测控制+多质热能精确蓄供输运+末端设备精细环控营造”等理论方法,形成源荷储联动技术闭环。研发了太阳能蓄热预测方法、相变智能联储装置、多质热能耦合蓄供暖系统、非均匀叠动热送风及高效辐射末端等实施装备。形成“白日极限利用太阳能光热,夜间有限补充绿电驱动制热”的主动供暖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和运营策略。主编技术标准《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建立和规范建筑热储供暖技术方法,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通过研发高释能密度相变蓄热材料,实现“被动自蓄调为保障前提+主动热储供为有效措施”,构成基于蓄能结构的建筑低碳热能储纳环控体系,形成独特研究特色。 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序 2)、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序 2)及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序 7)等省部科技奖 3 项。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优秀结题)、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0 万元)、天津市建设科技项目(到校 295 万元)、人社部香江学者资助项目(60 万元)、天津能源集团横向项目(到校 97 万元)、签订河北工业大学首个突破千万的横向项目(1100 万元),等 20 项课题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SCI 检索论文 80 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 56 篇(JCR1 区 47 篇),入选 ESI 热点及高被引论文 2 篇,他引 1583 次(单篇最高引用 166 次),H-index 为 20,参编《Phase change materials》英文编著 1 部。 申获发明专利 20 项,授权软著 2 项。主编技术标准 1 项(《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参编地方标准 1 项(《超低能耗交通附属建筑节能应用设计导则》),参编团标 1 项(《雄安新区高速公路房建工程装配式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入选天津市“131 创新型人才”第二层次、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社部香江学者、河北省优秀留学归国资助、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天津市候选人、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特聘岗)、天津市建筑节能先进个人及天津市红桥区优秀拔尖人才等省市人才项目 8 项。 担任天津市建筑供能技术工程中心常务主任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建成环境学会(ISBE)秘书、国际期刊 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Cities 副主编、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光电材料器件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工信厅被动房产业专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报告 6 次,担任 SCI 期刊 Energies 等 3 个期刊编委或客座编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天津市科委科研项目验收评议专家、青岛市科技奖通讯评议专家。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主编、欧洲化学工程联合会(EFCE)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Jiri Jaromir Klemes 教授肯定候选人储热材料先进制备方法,并用于支撑其后续研究。Applied Energy 期刊副主编 Luisa F. Cabeza 教授多次引用候选人理论建模方法,并认为相关成果对于 PCM 在建筑节能领域应用具有引领作用。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丁玉龙教授在论文中论述候选人研究成果在建筑热工性能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教授认为候选人太阳能耦合相变热质研究对开发低碳供暖系统具有启发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教授在研究成果中报道候选人相变热储先进方法,认为其具备规模化实践潜力。 基于自主研发黑曜石系列蓄热材料应用于津能集团太阳能蓄供热工程,实现年均节能 12W/m2,供热成本降低 40%,入选津能集团精品双碳示范项目,与申请人合作的二期示范项目已开始承建;所研发的蓄供热装备及生产工艺应用于河北温泰集团承担的北方清洁供暖系列项目,年新增营收 5600 万元,节支利润达 1500 万元,并达成 1100 万技术研发合作项目;候选人与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成果应用于大型开放式体育场馆供暖领域;候选人将热储技术应用于交通建筑,设计了国内首个高速公路超低能耗建筑(曲港高速公路博野服务区)的供暖系统。
孔祥飞
2023-02-24
战洪
飞
机械工程专业教授、电子科技与技术专业博导。宁波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宁波市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发明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新世纪 151人才。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6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2019 年获宁波科技创新推动奖。在《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Technology》《中国机械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科研管理》、《情报理论与实践》《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情报科学》等主流期刊发表SCI/EI/CSSCI 论文20 余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20 余项。 智能制造;工业企业大数据;知识管理;制造业信息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分散网络化制逸;科技管理;知识产权服务等。
战洪飞
2023-03-08
飞
博教育
飞博教育,成立于2012年专注提供在线外教课程服务,帮助机构打造线上外教英语项目,完善英语课程体系。致力于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在线上课技术、师资服务。
北京飞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灰
树花 GF-4
子实体肉质脆嫩,味清香,口感极佳。子实体氨基酸总量达 14.5%,其中必 须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量的 40%以上,子实体中水溶性多糖含量达 8%以上。 灰树花作为人工栽培的高档珍稀品种,价位较高,在一般山区或丘陵地区,可 充分利用该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进行灰树花生产。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飞
参读取装置
飞参读取用于某型战机的飞行参数外场读取及重现查看。装置不仅能够对飞参记录仪进行快速读取操作、快进和倒退操作、查找定位操作,数据读取稳定。本成果为校企联合研制,已完成熟化阶段。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水
飞
蓟籽脱壳及壳仁分离
技术
项目简介 采用循环喂入方式实现水飞蓟籽脱壳(即脱去果皮),在水飞蓟籽通过脱壳机的每一 次行程中,采用短程多次离心抛击方式在水飞蓟籽内积累微裂纹从而实现脱壳,脱壳能 量相对温和,脱壳率高,粉碎率低。同时,本技术采用特殊的分离技术,从脱壳机的脱 出物中分离出完整的未脱壳籽粒再次回流喂入脱壳,并从碎壳碎仁混合物中完全分离及 回收利用碎壳与碎仁。分离出的壳可用于提取水飞蓟宾,而仁可用于进一步开发。授权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010154670.0 性能指标 水飞蓟籽壳与仁(包括碎壳碎仁)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
熔融
沉积成型
技术
的3D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可简化打印机喷嘴结构、提高打印效率以及打印稳定性。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喷嘴和设置于打印机喷嘴下方的打印平台,还包括平台移动机构,所述打印机喷嘴固定设置,所述打印平台安装在所述平台移动机构上,所述平台移动机构可使所述打印平台分别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往复移动,其中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别为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三个坐标轴所对应方向。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仅由打印平台的三维复合移动即可实现3D打印过程所需的相对移动,可有效解决在打印时挤出物料不稳定的问题,进而提高打印质量和打印速率。
四川大学
2017-12-2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668
6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