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药“抗心衰复方”(胶囊剂型)
研制者在中医经典论著《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荣卫。”的治疗理论指导下,经二十余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终于研制出国家级抗心肌损伤新药心荣口服液(95)卫药证字Z-22号。同时发现心荣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动力学各项参数有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需要,重新组方为“抗心衰复方”于是1998年至今对该复方进行了新药审批的I期临床规定的主要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口服长效胰岛素软胶囊
本项目是利用胰岛素与高分子化合物结合形成的小于100nm 的纳米囊分散在某种含有添加剂的油相中而成的软胶囊。初步动物实验结果:在给空腹的糖尿病大鼠口服单一剂型的长效口服胰岛素软胶囊中的油溶液,对血糖浓度的控制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效果类似。给药后2小时血糖开始下降12小时出现血药浓度峰值,持续达3天,5天内完成清除。这比常规的皮下注射胰岛素起效慢,但作用持续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拟黑多刺蚂蚁乌梢蛇胶囊产品
拟黑多刺蚂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据科学家分析,蚂蚁体内含有蛋白质42%~67%,19种酶和辅酶,28种游离氨基酸、生长激素、干扰素,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蚂蚁还含有高能含磷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这是蚂蚁产生大力的源泉)及蚁酸、蚁醛等,含有多种维生素B1、B2、B12、A、D、E等与多种微量元素钙、铁、磷、硒、锌等矿物质,尤其以锌元素含量最高,每千克蚁含锌达230~280毫克,比植物含锌量较高的大豆高十多倍,比猪肝高四倍多。而这些成份正是抗风湿、抗炎、护肝、镇痛、平喘、抑制肿瘤所必要的,蚂蚁的高锌性正好是治疗严重缺锌──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贵成份。 我们研发的蚁蛇胶囊主要是针对风湿、类风湿患者人群而开发的。市面上现有蚂蚁产品的配方以单一蚂蚁为主,本产品的设计特点就是用蚂蚁和乌梢蛇再辅一些中药原料进行组方,在功效上互补使产品有更好的效果。 产品定位:增强免疫、祛风湿的产品。 针对人群:针对风湿、类风湿患者人群。
四川大学 2015-12-22
大蒜油微胶囊制备技术
本技术以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壁材的大蒜油微胶囊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将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和大蒜油制成均一乳状液,搅拌形成 微胶囊悬浮液;再调节 pH 值,加入谷氨酰胺转氨酶,搅拌使微胶囊固化,水洗 收集湿囊,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固态微胶囊。本发明中采用的壳聚糖和大豆分 离蛋白通过静电相互吸引作用结合包埋大蒜油,得到大蒜油微胶囊,既可以掩 盖大蒜油的刺激性气味,还可以避免大蒜油中的烯丙基硫醚类化合物在食品加 工过程中损失,从而可以提高大蒜油的稳定性;拓展大蒜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 用。 技术优点或者效益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医用胶囊微型机器人
传统的针对人体内部的检测以及治疗技术不可避免地对人体造成不适甚至创伤,因此寻找微创或者无创医疗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发展趋势。随着无线通讯以及微驱动技术的不断成熟,医用胶囊微型机器人已经受到各个国家的政府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近几年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项目组在医用胶囊机器人方面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将传统单一的胶囊内窥镜开发,拓展至医疗保健等多种用途,开发了相关的样机系统,并在动物体内进行了初步测试,效果良好。项目组在微驱动方面的技术积累也为胶囊微型机器人的相关研究和样机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发现类似的产品,因此相关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力。 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食品配料胶囊化包埋技术
食品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配料在初步混合阶段不宜直接接触的情况, 如焙烤制品生产时的山梨酸钾与柠檬酸(柠檬酸会作用于山梨酸钾生成山梨酸, 抑制酵母的生长而影响产品的体积、松软度及口感)、肉制品生产时用到的转谷 酰胺酶和食盐(食盐会降低转谷酰胺酶对肉的黏结作用),此时如果对其中的一 种配料进行包埋处理,就可以防止配料间的直接接触,避免他们相互作用。而在 食品加工过程中,当预期的作用已经发挥(如前述例子中的酵母发酵、转谷酰胺 酶粘合碎肉)、食品在烹制过程中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壁材(一般为粉末油脂)液化,被包埋的配料释放出来,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前述例子中柠檬酸会作用于山梨酸钾生成山梨酸,可以抑制面包中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产品保质 期;肉制品生产中的食盐释放出来,赋予制品适宜的咸味)。 创新要点 实现了食用配料(如有机酸、食盐等)胶囊化包埋/温度控制释放这一难题, 制备出了芯材含量达 90-92%、颗粒细度为 40-80 目的胶囊化产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使用方便,性质稳定。 
江南大学 2021-04-11
生猪屠宰副产物高效制备天然肉味香精核心基料技术
我国是猪肉生产、消费大国,平均年产量高达 0.6 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50% 以上。猪血作为生猪屠宰的副产物之一,年产量也高达几百万吨,猪血蛋白含量 高,素有“液态肉”之称,是宝贵的食物资源。生猪屠宰后会产生大量猪血、猪 骨、猪油等副产物,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污染了 环境。 目前,肉味调味食品主要以畜禽肉为原料,虽风味醇厚,成本过高。利用价 格低廉的禽畜血制备肉味香精的研究鲜有报道。该技术利用生猪屠宰下游产品猪 血、猪骨及猪油为原料,进行精深加工,降低血腥味,开发肉味浓郁的天然功能 性核心调味基料。 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方便食品调料包、汤包、火腿肠、罐头等多种产品。 南通金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南通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主要 从事生猪收购与屠宰。每日屠宰产生大量猪血、猪骨等,具有丰富的原料资源。本技术项目的实施是提升调味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重大突破,可提高生猪屠宰 副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我国食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技术水平: 该技术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技术指标与参数:原料预处理(猪血、猪骨、猪板油)→生物控制酶解 技术(酶的筛选、最佳底物浓度、酶添加量、适宜的酶解时间)→美拉德反应调 控技术(三种主要热反应底物的最适配比、外源氨基酸与糖类的选择与配比、适 宜热反应温度、时间、体系 pH)→真空浓缩、配料→天然调味核心基料。 
江南大学 2021-04-11
风味成分及香精油类的纳米乳化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针对风味成分、香精油类普遍存在的易挥发、易氧化损失等特性,本实验室 采用纳米乳化体系,在提高这两类物质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风味成分和香 精油类物质的水溶解性,并通过乳化体系的构建达到风味物质的控制释放效果。 同时,对于具有抗菌性的香精油类,提高并延长抗菌特性,可作为食品级抗菌剂,在食品体系中广泛应用。本技术加工手段温和,过程中无污染,非常适用于食品 中风味成分和香精油类物质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薄荷油为例的微乳化 产品,储藏期间粒径保持在 20 nm 左右,常温储藏 12 个月有效成分保留率分别 达 98.2%和 97.6%,损失率小于 10%。 
江南大学 2021-04-11
天然高分子基医用植物胶囊
Ø 传统胶囊囊壳基本由动物明胶构成,其易失水硬化、吸潮软化,遇醛类易交联,再加上国际穆斯林、犹太教和素食协会等特殊文化人群的抵制,使植物胶囊成为传统胶囊优选的替代产品。但国产的植物胶囊骨架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性能不达标。本技术解决了植物胶囊专用医药级HPMC研发、应用,及其胶囊母料复配技术与加工成型难题。胶囊的制备充分利用现有明胶生产设备与条件,在不改动或少改动胶囊加工设备的前提下,调整溶液浓度、成型工艺,控制烘干温度、风速、时间来调整胶囊的形状、厚度及透明度、脱模性能与切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农药微胶囊剂型的合作开发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农药微胶囊化的意义在于:可将油相和水相 隔开;抑制了因环境因素(如光、热、空气、雨水、土壤、微生物等)和其他化 215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学物质等造成的农药的分解和流失,提高了药剂本身的稳定性抑制农药的挥发性, 隐蔽其原有的异味,降低它的接触毒性、吸入毒性和药害,减轻它对人畜的刺激 性和对鱼类的毒性等;引入控制释放功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延长其持效期, 从而可减少施药的数量和频率,改善农药对环境的压力;为多种不同性能的农药 活性物质的有效复配提供方便,微胶囊囊膜的存在也改善了制剂的胶体和物理稳 定性。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农药微胶囊以合成高分子为主要囊壁材料,以各 种农药为囊心原料,通过分散、乳化、交联、成囊、固化等工艺制备而成。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小试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提高药效,避免毒害 应用领域:农药制剂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