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吸收与成骨速率匹配骨修复材料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组织工程是近来备受关注的交叉领域, 其 潜在市场巨大。其中可吸收手术缝合线和人造皮肤都已进入市场,而骨移植材料 及杂化骨组织将是下一个实现临床应用的高科技产品。磷酸钙、碳酸钙和硫酸钙 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无机骨修复材料。其中硫酸钙骨基植入物是目前进入国际市场 的骨组织主导产品之一,也是唯一兼具生物相容性又可被完全吸收的骨修复材料, 国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其产品 OsteoSet 已进入临床应 用,国外产品价格约为 40 元/片(每片约 100mg)。硫酸钙基骨植入物可用来填 充骨缺损部位,提供良好的骨生长支架和环境;也可载活性因子或药物,兼具缓 慢释放治疗作用。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硫酸钙具有凝结性,在凝结过程中而逐渐成型, 而显现出高的力学性能。硫酸钙具有骨传导作用,植入到骨缺损部位后,它起到 桥梁作用,允许细骨胞粘附爬行。随着材料的吸收,骨细胞不断前进,最后形成 新骨。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医用硫酸钙制备 → 配料 → 成型 → 检验 → 包装 → 灭菌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本研究得到了天津市科委的资助,相关的研究 189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成果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5 项,其中 1 项已授权。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硫酸钙骨修复材料既可用作植骨材料,也可用作 骨髓炎用植入型药物局部释放体系。硫酸钙作为植骨材料 1998 年在美国的市场 份额为 470 万美元(价格为 5cc: $240),排在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第 2 位(21%), 仅次于来源于珊瑚的植骨材料。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认可度的提高,人工骨的 应用会越来越普及。 德国默克公司的 Septopal 为载庆大霉素的聚合物局部释放体系(价格为 30beads:74 欧圆),在治疗骨髓炎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欧洲早已临床应 用。硫酸钙载药植骨材料将克服 Septopal 存在的严重不足,推向市场后其经济效 益相当可观。 我们所制备的上述产品的成本大约在 6 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大,为高回报 产品,属于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应用领域: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制品、组织工程制品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原材料 均为国产,价格低廉。所需设备投资不大。常规医药行业的厂房基本上能满足要 求,主要生产车间 100 平方米。 合作方式及条件:面谈
天津大学 2021-04-11
多孔钛基骨修复材料
钛及钛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经表面生物活化改性的多孔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还可具有骨诱导性。中心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下,利用独特的多孔金属制备技术及表面电化学改性技术制备出骨诱导多孔钛材料,其力学性能与人体自然骨匹配良好,在应用于承力部位骨修复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四川大学 2016-04-20
可吸收性骨缺损修复填充颗粒
生物可吸收性骨组织缺损修复填充颗粒主要应用在牙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骨科和骨病科,用于手术修复填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骨组织缺损或强化萎缩的人体硬组织。当这种骨内植入材料填充于骨缺损后,它的作用类似于骨组织的临时支架,它能够与宿主骨产生骨性结合,在新生骨组织生长的同时被生物降解吸收,最终被新生长的骨组织替代,达到迅速恢复骨骼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目的,再生性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3D 打印技术制备骨修复植入材料
针对生物陶瓷、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采用 3D 打印技术制备 符合个性化、结构/强度/降解特性可调节、多组分协同的骨修复植入材料,包括 生物陶瓷植入材料和生物陶瓷/高分子复合长效药物缓释植入材料。生物陶瓷植入材料功能:骨缺损占位支撑;修复各种骨性空隙、空洞及缺损; 负重部位骨折、骨缺损修复(在固定器械和材料辅助下);植入器械表面修饰, 提升生物活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颌骨修复材料研发团队揭示纳米表面性能对骨免疫的调控机制
 纳米表面结构引导骨再生是当前骨替代修复材料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表面结构对成骨细胞系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而对成骨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甚少。本研究系统比较了巨噬细胞对不同纳米颗粒大小(16,38,68 nm)和不同表面化学成分(富含胺基的丙烯胺及富含羧基的丙烯酸)的纳米表面结构生物材料的免疫应答差异,发现纳米表面结构可以改变巨噬细胞的形态,将胞外的理化信号转入胞内,激活自噬反应,从而调控免疫微环境,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该研究从骨形成免疫微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纳米表面引导成骨”的新机制,提示通过精准控制生物材料的纳米表面结构,可靶向调控免疫细胞,营造有利于骨形成的免疫微环境,最终实现纳米成骨,为纳米骨生物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策略。
中山大学 2021-04-13
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用作为骨修复材料
用于骨修复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 吸收性能的生物材料,制备成具有特定形状和三维连通的多孔细胞支架。在临床上已应 用的以硅酸盐为基质的 45S5 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一定的骨诱导性,但是,硅元素在组 织体内较难降解,而且该类型玻璃难以加工成强度高的骨组织工程的支架。前期由同济 大学材料学院开发了一种以硼酸盐为基质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硼酸盐玻璃,能制作成高 力学强度的大孔海绵状,并兼有生物活性和完全的、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特性,可用作为 细胞或基因活化的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植入生物体内,能按照临床上不同部位骨组织 的生长速度要求,能可控地调节降解速度,最终能完全降解,具有第三代生物材料的各 种特性。前期,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并证实, 该材料能满足临床上骨修复和骨替代材料需要。
同济大学 2021-04-13
生物活性氧化钛骨修复陶瓷材料
项目通过微纳米陶瓷烧结技术, 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氧化钛陶瓷, 可以与骨组织形成生物活性结合, 表现出优良的生物活性, 同时其光催化效应赋予其抗菌抑菌性, 可预防植入体污染引起的感染。该项目获得的氧化钛陶瓷兼具生物活性与抗菌抑菌性,可显著提高植入体的体内修复成功率。同时为提高纳米氧化钛的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大学 2016-04-20
自组装构建具有生物响应性的骨修复材料
课题确定了具有我国资源优势的封闭群内江猪为异种骨供体,初步摸清楚了猪骨异种抗原的分布规律,探讨了酶消化和超声等技术手段在脱异种抗原方面的优缺点,从体内和体外等途径比较上述方法处理后的猪源异种骨理化特性和成骨活性,为下一步实验研究积累了关键数据。
四川大学 2016-04-21
适合骨再生修复的生物活性多孔结构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骨再生修复的生物活性多孔结构支架,该支架包括内、外支架两部分,内支架被外支架包围,所述的内、外支架均是内部孔道结构完全贯通的多孔支架,其中所述的外支架具有高的孔隙率和高的力学强度,所述的内支架具有比外支架慢的降解速度,同时又具有高的力学强度,本发明的支架具有好的力学匹配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骨组织修复性能,而且支架的形状,尺寸可控,孔径大小可控,支架中的内支架、外支架的材料组成和材料的分布可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多孔结构支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能够实现按骨缺损修复的需求个性化定制相应的按需求分级降解的多孔支架。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上颌骨模型上颌骨放大模型
XM-160上颌骨放大模型   功能特点: ■ XM-160上颌骨放大模型显示放大上颌骨的形态和结构。 ■ 前面观:示牙槽轭、犬牙窝、切牙窝、眶下孔、眶下切迹、鼻切迹、鼻前棘、鼻脊、额突、牙槽突、颧突。 ■ 内侧面观:示上颌窦、泪沟、鼻甲脊、翼腭沟、筛骨脊、切牙管、腭突。 ■ 下面观:示腭沟、切牙孔、牙槽缘、牙槽、牙槽间隔和内隔。 ■ 后面观:示颞下面、颧下脊、牙槽孔、上颌结节。 ■ 上面观:眶面、眶下沟、眶下管、泪切迹、泪前脊。 ■ 尺寸:放大,14.5×14×16.5cm ■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1 2 3 4 5 6
  • ...
  • 24 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