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力与机械(一)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英语能力与考试
英语入门、新概念、零至四六级、商务英语BEC、口语翻译、雅思托福。
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太空与机场套装
  开启激动人心的新奇游戏世界!使用太空与机场套装,孩子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创作和搭建关于交通和太空旅行的故事,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听说和精细运动技能。这一套装中包含的积木和特殊零件,可以让孩子们轻松搭建出新奇有趣的建筑物和交通工具。
乐高教育 2021-08-23
教学评价与诊断
麦可思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将专业数据挖掘技术与先进信息化手段结合,为管理部门提高效能,充分发挥教评数据价值,为高校诊断教师教学问题,支撑教师教学考核,指导教师教学进步,让教评数据既能作为学校内部管理抓手,又能支撑外部评估考核。
麦可思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2021-12-20
智慧教学与校园
智慧教学 以科技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以AI+大数据构建智慧教学生态,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义务教育双减,基于智慧教室、教学云平台、移动应用,形成以教学大数据为核心的感知、采集、监测、挖掘和分析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支撑高质量个性化人才培养。 智慧教室 根据学校教学模式和学科特点构建双屏教室、三板教室、研讨型教室、MOOC教室、VR/AR/全息教室等多形态智慧教室,实现常态化直播录播、可视化督导评教、跨校区互联互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打造无边界课堂,让每一堂课实现智慧化升级。 教学大数据 聚焦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全过程、多维度的教、学、管、评、考大数据采集、汇聚、展示、分析、挖掘,构建科学化、精细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辅助支撑平台,赋能传统智慧教室,为提高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提供支撑。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依托虚拟仿真、裸眼3D显示、全息影像、数字孪生、体感交互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可互动的沉浸式虚拟实验环境、实验平台和实验课程,有效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高危或极端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操作、学生数量多实验设备少等多种因素限制的问题。 工程训练中心 建设实施工业基础教育和工程创新素质教育的工程训练中心,涵盖机器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无人机、5G等领域,为学生的实习、设计、竞赛等实践环节提供实验及工程实践训练环境,培养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智慧校园 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校园内人、事、地、物、干的万物智能互联,实现全校域感知、全空间打通、全流程采集、全数据互联、全过程保障、全智能服务,服务智慧教学、智能安全、智慧科研、智慧后勤等多业务场景,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智慧后勤 以智能感知终端为基础,基于超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服务学校能耗监测、资产统计、宿舍管理、车辆调度、人员值排班等后勤业务,实现学校后勤人、事、物精细化、网格化管理。 平安校园 基于AI与网格化引擎,实现校园视频监控、消防报警、综合值班、师生求助、远程会议、应急指挥6位1体的联动管理,全面把控学校人员、车辆、设备动态,通过安稳大数据互联互通、主动防御与风险预警,打造全方位、全天候的平安校园。 智慧校园 基于物联网与数字孪生,实现一张网全校域智能感知、一张图可视化管理,构建校园大脑,为各业务体系提供能力输出,整合实现微观全面感知、宏观全局掌控、信息精准采集、态势立体展现、实时分析预警、联动应急指挥、事件接诉即办、决策科学高效。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7
诊断与改进平台
安徽卓智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2-09-13
一种基于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3-MCPD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3‑MCPD检测方法及装置,将待测油脂与有机相介质体系混合以形成电化学介质体系,采用CNTs/SiO2‑MIPs修饰电极直接检测所述电化学介质体系中的3‑MCPD含量;其中,所述有机相介质体系包括极性或弱极性有机溶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对3‑MCPD进行检测时,其对待测油脂的前处理过程过于复杂、处理效率低,本发明的基于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3‑MCPD检测方法及装置,其检测效率高、检出限低。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鱼类生长的内分泌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发现鱼类GH分泌活动受多种神经内分泌因 子的调控,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多巴胺及其激动剂等都 能刺激GH分泌,而生长抑素(SRIF)则抑制GH分泌;发现刺激GH分泌的神经内分泌因子等通过口服途 径能显著促进GH分泌和提高鱼体生长速率,且这些因子共同使用,其叠加作用产生的促生长效果更为显 著;构建了斜带石斑鱼等鱼类cDNA文库,克隆了生长激素(GH)及其受体,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Ⅱ (IGF-Ⅰ,IGF-Ⅱ)及其受体,脑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神经肽Y(NPY)、生长素释放 素(ghrelin)等生长相关功能基因;研制了基因重组GH,采用投喂方法证明它能为鱼消化道吸收而促进鱼 体生长。
中山大学 2021-04-10
抗肿瘤分子靶向新药 BZG 和光热消融-化疗靶向治疗新模式的研究
抗肿瘤分子靶向新药 BZG 和光热消融-化疗靶向治疗新模式的研究是以提高抗肿瘤效果,降低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为研究目的,以抗肿瘤分子靶向新药的研发和现有化疗药物靶向治疗新模式的创新这两个关键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系统研究。科研团队经多年攻关,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合成筛选得到具有全新化学结构的激酶抑制剂已完成其产业化合成路线的优化。本项目以靶向治疗为主导研究模式,集产学研于一体,提高了临床转化的可能性。
浙江大学 2021-04-11
有机溶剂超深度脱水分子筛膜和成套装备
本项目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分子筛膜材料的连续化合成。解决了无机分子筛膜材料生产的品质稳定性难题,保障了超低缺陷分子筛膜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应用。 本项目基于国际首创的微波介电合成技术,通过微波连续镀膜装备的自主研发,进一步强化微波合成过程中的非热效应(如Maxwell-Wagner效应,选键活化效应等),弱化热效应,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高质量分子筛膜材料的连续化生产。专家组鉴定意见为:项目自主开发了连续化微波镀膜技术、自动化膜管后处理技术、分子筛膜管质量在线检测技术,并研制了相关生产与检测设备,形成了自动化分子筛膜连续生产线,年产量大于2万平米,合格品率大于99%,优级品率大于90%。这些指标与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日本三井造船和三菱化学的数据相比,具有5倍以上的单线产能提升和15%以上的合格品率提升,解决了分子筛膜材料生产的品质稳定性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微波合成技术将分子筛膜的构成晶体从微米级缩小至纳米级,极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系统缺陷,优级品分子筛膜表现出世界领先的分离选择性,为分子筛膜超深度脱水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宁波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9 90 91
  • ...
  • 408 4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