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35MPa 玄武岩纤维缠 绕复合材料高压气瓶
项目简介: 传统玻璃纤维(GF) 缠绕复合材料气瓶存在公称工作压力低、单程充满续航里程短、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此,本项目采用新型缠绕纤维   玄武岩纤维 (BF) 替代传统 GF 作为增强层,结合纤
西华大学 2021-04-14
航空及汽车用纤维-金属层板、夹层复合材料关键制造技术
依托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先进结构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轨道交通、汽车、建筑及航空等工业领域对层状复合材料及夹层结构的技术需求,长期开展纤维-金属混杂层板(管)、蜂窝及中空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轻量化设计、真空导流及热压罐等各种复合工艺、加工、连接、综合性能评价及预测关键技术研究,其应用领域包括高速列车车体、汽车内外饰结构、飞机蒙皮、拆装式营房等。在该领域出版专著1部,起草国家标准3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与中国中车、中航工业、中材科技、福特汽车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新型复合材料在地下工程抗燥加固技术研究
釆用理论、试验、数值模拟方法,对CFRP(版、布、网格)、聚脉等材料复合加固地下工程混凝土拱结构的加固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固方法。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基于聚类分析的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建立初始有限元分析模型,测得结构的实验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计算待修正参数的相对灵敏度矩阵,利用分层聚类算法对待修正参数进行参数分组,再对聚类参数进行相对灵敏度分析,选择各参数中相对灵敏度平均值最大的聚类参数进行修正,构造分析模型的模态频率和实测模态频率的残差向量,建立分析模型修正所需的目标函数,构建目标函数的优化反问题对复合材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本发明结合数值模拟、试验和优化技术,采用参数的相对灵敏度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减少待修正参数数量,提高修正程序稳定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准确的基于数值模拟、试验和优化相结合的复合材料等效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方法。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流延温等静压复合成型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流延温等静压复合成型制备方法。1)将钝化剂和溶剂混合起来得到钝化液,将钝化液和磁性金属粉末混合,搅拌,烘干,得到钝化粉;2)将钝化粉和有机溶剂,分散剂,粘结剂,增塑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并经过筛网过滤,除泡,制备得均匀弥散的浆料;3)流延成型;4)素坯温等静压压制。利用流延温等静压复合成型方法制备的金属软磁复合薄膜将固化和等静压工序简化为一道工序,电阻率高,机械强度好,密度和饱和磁通密度有很大提高。结合较成熟的流延工艺和温等静压工艺,使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简单化,成本降低,性能优异,在薄膜电感等电子器件的制备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储氢材料是由氢化铝锂(或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锂的混合物)和20~30wt.%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或高炉矿渣粉)组成;其通过机械球磨氢化铝锂(或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锂的混合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混合粉末而获得。本发明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来改善材料的储氢性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所提供的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具有低的放氢温度和高的放氢量。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分子基光催化产氢器件多相化
在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的催化剂研究上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工作借鉴自然界光合作用,在多个光敏中心多个催化中心产氢器件构筑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植入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模拟自然界酶催化环境中质子和电子的传输与转移,在有效规避分子基催化剂稳定性差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光催化产氢性能,为人工模拟光催化剂的设计和构筑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水制取氢气,是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的化学能,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在早期,我校化学学院苏成勇教授和石建英副教授研究团队发展了空间上相互独立、功能上相互等价,集合8个光敏金属有机钌中心和6个催化Pd2+中心于一体的金属-有机分子笼产氢器件[Pd6(RuL3)8]28+(MOC-16),在单一分子笼内构筑出多个相互独立的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通道,获得了高达380 μmol h-1的初始产氢速率和635的TON(48h)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 7: 13169]。虽然金属有机分子笼提高了分子基催化剂的产氢性能,但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仍然是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决定因素。       最近,我校化学学院苏成勇教授和石建英副教授研究团队又基于配位组装策略实现了Au25(SG)18纳米簇在金属有机ZIF-8主体框架内部和外表面的可控组装[Advanced Materials, 2018, 30,1704576]。采用相似策略,他们将MOC-16植入到ZIF-8主体内,进一步将ZIF-8转化为Znx(MeIm)x(CO3)x (CZIF),获得了MOC-16@CZIF催化剂。
中山大学 2021-04-13
长循环硅基复合薄膜负极
随着微电子行业等微型化科技的快速发展,薄膜材料得到广泛应用。薄膜电池作为微型电源器件具有广阔发展空间。薄膜材料对于硅基负极而言,其短程储锂深度和单向膨胀的优势能够有效克服硅基材料的本征导电率低和体积膨胀大的问题。开发无需粘结剂的硅基负极薄膜材料对于薄膜负极发展意义深远。项目通过物理沉积方法,实现电极结构设计与导电型材料复合,改善硅基材料低导电率问题,优化硅基材料体积膨胀缓冲空间,从而完成无粘结剂硅基材料制备和倍率、循环等性能的提高。
厦门大学 2021-01-12
超细/ 纳米 WC 基复合粉
原创性开发出 WC 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粒径分布为 60-500nm,成分为 WC-Co,WC-Co- Cr,WC-η 等含量可调。技术特色和优势为: (1)使用常规设备,显著简化了工艺路线和缩短了生产周期,且具有能耗低、排放少、节能环保的  突出特点,低成本、短流程。(2)复合粉的粒度及分布可控,物相纯净,易于控制缺碳相和游离碳。(3)粘接相在WC 基体中分布均匀,解决了纳米相极易团聚的问题。(4)复合粉热力学性质稳定,在加热中不易突发晶粒粗化。(5)技术路线的特点和要求易于实现工业产业化。超细/ 纳米WC 基复合粉是耐磨损耐腐蚀硬质合金防护涂层、高性能硬质合金块材生产的关键原料。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超细/纳米WC基复合粉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325 3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