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自动包装机卷膜
卷膜特性:可满足120℃蒸煮及抽真空 长度及宽度:不大于60cm 厚度:双面8-40丝 材质:复合袋,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复合膜 印刷:凹版印刷,九色 质量认证:ISO9001/SGS 产地:山东青岛 交货期:十万条以内七天交货,不含制版时间
青岛正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2
生物降解-水溶膜
山东森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2
一种抗硫抗水的低温脱硝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硫抗水的低温脱硝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以菱沸石分子筛H?SAPO?34为载体,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Cu和Mn的复合氧化物,助剂为Ce、Fe、Co、Mo、Cr中的一种,负载量按质量百分比计:活性组分中铜元素和锰元素的质量分别为2%~10%,助剂为1~10%。该发明的脱硝复合分子筛催化剂与单一组分的Cu或Mn
东南大学 2021-04-14
西湖大学李旭团队揭示Notch通路信号整合传递及转录复合物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
Notch通路失调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及遗传病等。尽管目前已有十余种针对Notch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针对携带Notch激活突变的癌症均收效甚微。特异性靶向活化Notch及其下游转录复合物药物的缺乏与其复杂的转录调控机制密切相关。
西湖大学 2022-09-23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疫苗及治疗性大分子开发
1. 痛点问题 本项成果涉及新型疫苗的设计与应用,具体涉及生物大分子药物及疫苗的研发过程中的抗原精准设计。 2. 解决方案 基于AI的大分子药物及疫苗抗原设计。
清华大学 2024-09-24
肿瘤前期诊断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其分子影像活体诊断系统
常见肿瘤的前期诊断是目前的一个技术难点,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分子荧光探测技术,这些技术的核心是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以及这种分子探针的肿瘤靶向特性,我们已经合成了可以进行部分肿瘤标记的近红外分子探针,并在几种肿瘤的前期诊断中获得了成功。同时我们也已经成功开发了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以进行分子荧光探针应用的相关研究。应用于医疗器械:肿瘤的前期诊断,获发明专利2项,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我们已经合成了可以进行部分肿瘤标记的近红外分子探针,并在几种肿瘤的前期诊断中获得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一种采用图形喷嘴的有机气相成膜装置及其成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图形喷嘴的有机气相成膜装置,包括蒸 发腔、与蒸发腔连通的喷印头及与喷印头相距一定间隙的基板载台, 基板载台受控制相对喷印头分别沿喷印头主轴方向、与喷印头主轴垂 直平面内的水平方向以及平面内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直线移 动。喷印头包括喷印头基体、包覆喷印头基体的加热套、位于喷印头 基体一端的图形喷嘴、与图形喷嘴连通的混合腔以及连通所述蒸发腔 与混合腔的气体入口。图形喷嘴的开口具有一定形状,蒸发腔用于蒸 发固体有机材料得到气相有机材料并通过喷印头的气体入口进入喷印 头的混合腔,接着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分辨率 CMOS 数字相机
已有样品/n高分辨率数字相机是机器视觉与工业检测中影像获取的主要手段。 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 CMOS成像技术由于其高分辨率、 低成本、 全数字化等优点, 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采用高性能CMOS探测器及FPGA等技术研制的高分辨率CMOS数字相机,能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 交通、 大楼等监视系统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多模态纳米分子影像光热
纳米分子探针是一类能准确回答生物医学问题的功能性物质, 它介于药物与传统医疗器械之间,具有 “看得早、准、全”特征,是可视化探测分子细胞水平异常的利器,对于检测早期的肿瘤病变、老年退行 性病变(阿兹海默症)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已有多种模态的肿瘤分子探针问世, 它们可通过分子成像对肿 瘤多种恶性表型特征进行检测, 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本项成果利用对生物组织高穿透能力的近红外 激光照射源,激发磁光热三模态纳米探针,使其通过分子影像方式提供早期肿瘤病变形态及其分子生物学 信息,并在诊断的同时进行光热-光动力学联合协同治疗,实现早期肿瘤的安全及时诊治。上述多模态纳 米探针采用特殊的纳米组装技术制备,在探针的特异性肿瘤靶标挂接、诊治效率提升及纳米毒性控制三个 关键环节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推动这项探针新技术的临床前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山大学 2021-04-10
配位超分子自组装
利用氨基功能化配体与钙盐组装得到一种新颖的二维层状Ca-MOF。其通过{Ca3O18}簇与配体连接而成的金属-有机层上悬挂配位的DMF分子,并进一步通过DMF间的范德华弱作用力层层堆叠,形成“范德华MOF”多层结构。基于DMF的动态配位活性,该独特的金属-有机多层MOF能实现层内稳态和层间动态的有效平衡,并存在具有半导体发光特性的层间激子(exciton)发光和层内激基缔合物(excimer)发光的双通道发射。发展了二维MOF设计和利用的新概念,将“自下而上”的金属-有机配位组装与“自上而下”的后合成形貌加工调控相结合,实现了超薄二维MOF的简便、绿色、宏量制备的新方法,并为光学存储器等应用建立了元器件模型。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81 18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