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数字化高可靠性超大功率IGBT变频电源高端控制装备
本产品技术由华南理工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发团队开发,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该产品采用最新技术让电极寿命增加了50%以上,节能30%左右,且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整个控制器都集成再一块核心电路板上,集控制、驱动、电源于一体,既减少了控制器尺寸,又便于售后维护,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产品主要用于家电、汽车生产线、制冷压缩机、电池、精密五金、航空航天、低压电器、汽配五金等行业的生产过程。目前已在8家企业中得到成功应用,获得广泛好评。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内电势响应的全功率风力发电机的惯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电势响应的全功率风力发电机的惯量 控制方法及装置,当全功率风力发电机系统突加或突减负荷时,通过 减小锁相环带宽并改变锁相环的阻尼比,使得锁相环不能立即锁准电 网相位和频率,从而使得直流母线电容电压因电网的突变而发生相应 的变化;通过减小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环的带宽,并调节直流母线电压 环阻尼比,使得直流母线电压不会太快地调节到其参考值,利用直流 母线电压的快速响应来对电网表现惯性;将直流母线测量值与直流母 线电压指令值作差,将此差值乘以比例系数获得附加指令,并将附加 指令加入转速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三相六开关整流器负载电流观测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方法
三相六开关整流器负载电流观测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整流器负载电流观测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技术,其步骤是:A、通过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分别测出三相电流、三相电网电压和直流侧电容电压;B、通过测量的直流电容电压计算出八种开关组合(000,001,010,100,011,101,110,111)对应的电压矢量;C、给定的直流电压通过滤波器后得到本采样周期的瞬时参考电压,根据直流侧和交流侧功率守恒原则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低纹波高精度大功率加速器脉冲电源用直流有源滤波器
大功率的低纹波、高精度稳定电源和脉冲电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种电源,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医疗、工业生产、环境保护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项目针对大功率稳定电源和脉冲电源对电流纹波和动态响应的严格要求,提出并实现了采用有源滤波器和负载并联,检测直流侧纹波电压、利用PWM控制技术的并联直流有源滤波器来抑制电流纹波和提高动态响应的方案。其显著优点:在对传感器和电路元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基于有功功率波动性和周期性的洗衣机非侵入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波动性和周期性的洗衣机非侵入辨识方法,包括在一定的采样频率范围内,对总电源进线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形成电压信号采样序列u和电流信号采样序列i,并计算平均功率序列P;构造长度为N的滑动窗Wn,并计算滑动窗内有功功率序列的标准差Sn;求取序列Sn的子区间的最小值位置序列Mt,记录最小值所在位置;计算序列Mt差分序列ΔMt,根据ΔMt的周期性来判别是否为洗衣机运行,并计算启停时间。本发明提综合利用洗衣机的周期性以及波动性这两个特性,提出了有效的洗衣机辨识方法,将平均有功功率序列转换成标准差序列,避免了偶尔情况下现实工况带来的功率波动而会被误辨成洗衣机的情况。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有功功率波动性的洗衣机运行非侵入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波动性的洗衣机运行非侵入辨识方法,该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一定的采样频率范围内,对总电源进线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形成电压信号采样序列u和电流信号采样序列i,并计算平均功率序列P; 对平均功率序列P构造一个大窗口W,该大窗口可以划分为m个均匀的小窗口wk每个小窗口包含n个离散有功功率点; 求取大窗口内小窗口wk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定义为极差Dk,给定阈值D0,统计大窗口W内满足Dk>D0的小窗口个数M; 如果M>m/2,则定义该大窗口为波动窗口; 统计连续3个大窗口,如果有两个大窗口为波动窗口,则判断洗衣机运行。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洗衣机辨识度和准确度。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大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是建立远距离量子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相比二维系统,高维量子网络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从而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是当前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通信,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从2016年开始采用光子的路径自由度编码,解决了路径比特的相干性问题[PRL 117, 220402 (2016)],制备出了高保真度的三维纠缠态[PRL 117, 170403(2016)];解决路径维度扩展问题,实现了32维量子纠缠态[PRL 125, 080503 (2020)];解决路径自由度的传输问题,实现了高维量子纠缠态在11公里光纤中的有效传输[Optica 7, 738 (2020)]等。研究组从2017年起开始了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研究。然而理论研究表明,在线性光学体系中,必须采用辅助粒子才能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研究组首先巧妙的提出了纠缠辅助的方式,利用log2d-1个辅助纠缠光子对就可以高效的实现d维的量子隐形传态,从而解决了资源消耗问题。然后实验上利用主动反馈技术实现路径间的相位锁定,干涉可见度在45小时内保持在0.98的水平,从而利用六光子系统实现了三维的量子隐形传态。研究组对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做了过程层析,保真度达到0.596,以7个标准差超过了经典极限值1/3,证实了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量子特性。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现为构建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项目成果/简介:量子隐形传态是建立远距离量子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相比二维系统,高维量子网络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从而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是当前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通信,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从2016年开始采用光子的路径自由度编码,解决了路径比特的相干性问题[PRL 117, 220402 (2016)],制备出了高保真度的三维纠缠态[PRL 117, 170403(2016)];解决路径维度扩展问题,实现了32维量子纠缠态[PRL 125, 080503 (2020)];解决路径自由度的传输问题,实现了高维量子纠缠态在11公里光纤中的有效传输[Optica 7, 738 (2020)]等。研究组从2017年起开始了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研究。然而理论研究表明,在线性光学体系中,必须采用辅助粒子才能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研究组首先巧妙的提出了纠缠辅助的方式,利用log2d-1个辅助纠缠光子对就可以高效的实现d维的量子隐形传态,从而解决了资源消耗问题。然后实验上利用主动反馈技术实现路径间的相位锁定,干涉可见度在45小时内保持在0.98的水平,从而利用六光子系统实现了三维的量子隐形传态。研究组对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做了过程层析,保真度达到0.596,以7个标准差超过了经典极限值1/3,证实了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量子特性。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现为构建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及其发泡技术
生产发泡聚丙烯的关键难点在于通用聚丙烯的熔体强度极低,在发泡过程中包裹不住气 体,而产生熔体破裂,不能发泡或发泡倍率很低。此外,发泡聚丙烯的生产方式和品种主要分 为挤出发泡聚丙烯、珠粒发泡聚丙烯以及注塑发泡聚丙烯三种,所有这些发泡聚丙烯都需要采 用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作为原料才可能得到。可当今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的通用大宗聚 丙烯树脂都属于线形半结晶高聚物,未融化之前是坚硬的固体,一旦融化后其熔体就几乎没有 强度,无法包裹气泡形成泡沫材料。要将通用聚丙烯改成高熔体强度,可以包裹气泡形成泡沫 材料的聚丙烯,世界上目前只有巴赛尔、北欧化工等少数公司拥有该技术。 反应挤出研究室从2000年即开始了发泡聚丙烯的研究。分别在聚丙烯分子链长枝化、基础 发泡理论以及与该理论相应的发泡工艺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项目的研究抓住了问题 的核心,首先从聚丙烯分子链长枝化方面取得突破,获得了熔体强度以及可发性超出国外最优 秀产品的长枝化聚丙烯。并且完成了从基础理论、小试、中试到工业化技术路线确定的全过 程。 为了对发泡聚丙烯发展进行实质性的推动,我们对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下游产品挤出发泡 聚丙烯 (XPP) 、珠粒发泡聚丙烯 (EPP) 以及注塑发泡聚丙烯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着重进行了基 础发泡理论的研究,特别在建立聚丙烯拉伸黏度与聚丙烯泡沫可发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如 何通过工艺技术实现发泡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透明纳米复合节能膜及其节能玻璃制品
国家“863”计划课题“高透明紫外阻隔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材料及其工业化制备技术”专家组验收意见认为:“课题研究创制了高透明纳米功能颗粒液相分散体新技术和玻璃节能用高透明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制品新技术和新产品,解决了无机纳米颗粒在高分子膜基体中纳米级分散的难题,攻克了规模化生产关键工程技术,建成了100 吨/年无机纳米功能颗粒液相分散体生产线和500万m2/年的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示范生产线,实现了稳定批量生产。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制品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紫外线和红外线阻隔率分别大于99%和90%。该产品已成功用于建筑玻璃节能改造上,具有隔热保温作用,可使室内保持冬暖夏凉,夏季空调用电节能可达30%以上,与国内外玻璃节能同类产品相比,该新产品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市场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92 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