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试高压反应釜---树脂合成制备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50L中试高压反应釜---树脂合成制备系统1 使用范围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他高分子树脂的合成制备与中试研究2 执行标准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HG/T 20592-94 机械搅拌设备HG 20592~20635-97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T 20546-2009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3 中试50L高压反应釜系统规格3.1 设备规格型号50L高压反应釜系统及辅助设备3.2 设备外观尺寸50L高压反应釜制备系统外观设计尺寸见各自分设备尺寸4 中试50L高压反应釜系统的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 4.1 不锈钢反应釜及其系统4.1.1高压反应釜(1)材质:304不锈钢材质,内外抛光;50L容积;厚度≥6mm;(2)工作温度范围:-20℃~300℃;(3)夹套可以承受的温差:≥60℃;(4)高压反应釜正常工作压力范围:–2MPa ~ 5MPa;(5)零死角底放料阀,釜体需设计取样口;(6)釜体口与釜盖连接处凹槽“O”型圈式设计,使高压反应釜体系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满足系统的真空度要求。(7)侧接口:采用不锈钢法兰密封,保证整个导热系统的导热介质大流量充分循环。(8)标准高压反应釜盖,有可视窗口,开口设计不少于5个。(9)配备立式分馏柱、立式冷凝柱、卧式冷凝器、馏分储罐(带视镜)。4.1.2常压掺合反应釜(1)材质:304不锈钢材质;内外抛光;100L容积;厚度≥6mm;(2)工作温度范围:-20℃~300℃。(3)掺合釜压力工作范围:常压。(4)零死角底放料阀。(5)标准反应釜盖,有可视窗口,有投料口,釜内预留温度传感器接口(掺合釜夹套内通循环水,温度无需监控)。4.1.3搅拌系统搅拌电机功率范围:0.4KW≤功率≤1.2KW;最大转速为120 r/min,配备变频器。搅拌方式的设计需满足充分搅拌反应物料(无死角)的要求。4.1.4搅拌密封系统套管式密封搅拌系统,PTFE或更高材质密封,可根据情况选配机械封。要求整体密封性达到真空度小于2000Pa。4.1.5进料系统恒压滴定漏斗或负压进料,两釜体通过管路密封相连。4.1.6减压蒸馏系统冷凝回流柱,配减压蒸馏系统。4.1.7支架系统凳式支架或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整个系统拆卸与安装要求方便。4.2 高精度温控系统(1)全封闭温控系统,控制温度范围:-20~300℃;(2)控温精度稳定性在:±0.1℃,精确控制高压反应釜体温度,配备液晶屏显示器,显示设定温度、夹套温度及实际反应温度,并可显示三者的温度曲线;(3)可设定釜体和夹套的最大温差,防止温度差过大引发的爆裂;(4)可编程控温,保存并随时调出使用,方便快捷;(5)如遇突发放热现象,超过机器设定值,加热功能停止。
烟台松岭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双层玻璃反应釜、高压反应釜
产品详细介绍双层玻璃反应釜,既可以叫双层玻璃反应釜也可以叫做不锈钢反应釜,外层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内层由耐高压的双层可视玻璃制成,两层玻璃之间充有用于给反应釜加热的加热油,以保证加热的均匀性。带有可关闭可打开的可视窗口,既安全防爆又可以清楚地观察反应釜内的反应过程。本釜采用卡环或螺栓连接结构,省力快开,具有釜盖升降或釜体升降、旋转出料或下出料等功能。 搅拌采用强磁环形回转式偶合结构,经合理的设计与试验,获得满意的搅拌力矩,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增减搅拌能力。 本系列反应釜的零部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安装与操作极为方便. 安全阀采用爆破膜片,爆破数值误差小,瞬间排气速度快,安全可靠。 采用针形阀,往复开关结构,经久耐用,密封可靠。各类阀安装合理,泄放畅通无死 角。可加设下出料阀以达到减小开盖次数方便出料的目的。1、SCBF双层玻璃反应釜特点:1.1本釜具有:①标准化通用互换、②结构布局合理、③操作使用简单方便、④可依工艺变化自行增减零部件、⑤采用特殊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1.2 结构特点: 1. 本釜采用双层石英玻璃,外部采用1Cr18Ni9Ti材料制造. 2. 本釜采用卡环或螺栓连接结构,省力快开,具有釜盖升降或釜体升降、旋转出料或下出料等功能。 3. 搅拌采用强磁环形回转式偶合结构,经合理的设计与试验,获得满意的搅拌力矩,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增减搅拌能力。 4. 本系列反应釜的零部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安装与操作极为方便。 5. 安全阀采用爆破膜片,爆破数值误差小,瞬间排气速度快,安全可靠。 6. 采用针形阀,往复开关结构,经久耐用,密封可靠。各类阀安装合理,泄放畅通无死 角。可加设下出料阀以达到减小开盖次数方便出料的目的。2、SCBF双层玻璃反应釜主要产数:2.1 容积规格:0.1L----3L 2.2 压力:1.0MPa(根据要求) 2.3 温度:0℃--220℃(特殊要求另议) 2.4 搅拌转速:0—1000rpm无级调速。 2.5 加热功率:1.2KW 2.6 使用电源:220V。 2.7 控温精度:±0.5℃。 2.8 标注说明:字母为产品系列号,字母后面的数字为容积,--后面的为 不准超过的使用压力。除了1Cr18Ni9Ti外,其余材质的釜需要在压力后面标注材质。
烟台松岭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直流输电的低速齿轮箱双馈型风电机组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流输电的低速齿轮箱双馈型风电机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风电领域。该方法采用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拓扑结构对包括齿轮箱、双馈发电机(DFIG)和直流变流器的双馈型风电机组进行优化设计及控制;首先采用定子磁通矢量定向控制策略,求优化前后所述DFIG的定转子电流、总电流及直流变流器总电流之比;其次求优化后双馈型风电机组总成本Cs2;最后求风电机组优化设计参数:根据Cs2公式,绘制Cs2‑λ曲线,λ为优化前后齿轮箱增速比之比,求得Cs2的最小值和λ的最优值,由此获得优化后齿轮箱增速比和DFIG的定转子电流、同步转速、定子额定频率。本发明使齿轮箱增速比降低,可降低故障率和成本,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5-07
一种基于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同一换流站内正、负两极换流器独立控制;其中一极换流器采用恒交流电压幅值/频率控制方式,作为电压控制极提供稳定交流电压;另一极换流器采用有功/无功解耦控制方式,作为功率驱动极,通过修改有功功率参考值实现换流站所传输功率在正负极直流电网中的主动灵活分配。本发明通过极间协同控制策略,根据系统的有功消纳需求和运行工况协同两极间具体功率分配,功率驱动极具有良好的功率调节特性,而电压控制极的直流电压保持稳定,且能够在非正常工况下由健全极主动承担部分故障极功率,避免故障极传输功率过剩,增强了双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实测雷击数据的输电线路击杆率获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测雷击数据的输电线路击杆率获取方 法,该方法以实测输电线路本体雷击数据,包含雷击避雷线次数、雷 击杆塔次数及雷击导线次数,分析线路杆塔相对整个档距的引雷性能, 综合计算线路杆塔击杆率。主要步骤如下:首先根据输电线路经过的 地形划分杆塔区间,然后在输电线路各相导线上分布安装行波监测装 置,监测各相导线上的高频电流数据,建立波形辨识判据,获取某一 区间一段时间内线路雷击数据,包括线路雷击避雷线次数 n1、雷击杆 塔数据 n2 及雷击导线次数 n3,获得该区间内线路等效击杆率。本发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交直流解耦控制方法及其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直流解耦控制方法, 包括在电流内环控制中增加直流电流控制,且直流电路控制包括正极 直流电流控制和负极直流电流控制,从而交流电流控制的输出、正极 直流电流控制的输出以及负极直流电流控制的输出共同作为 MMC 各 相桥臂的输出电压参考值的主要分量;控制交流电流控制、正极直流 电流控制和负极直流电流控制的参考值和输出,即可实现对 MMC 各 相桥臂的输出电压参考值的主要分量的控制,进而可实现防止直流故 障时换流器因桥臂过电流而闭锁。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在柔性直 流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输电线路双足机器人末端机械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双足机器人末端机械手装置,包括机械手足部板、行走轮安装座、行走 轮模块、行走电机和夹紧电机模块,行走轮安装座设于机械手足部板上端,行走轮安装座包括行走轮安 装座底板和三个行走轮安装孔;行走轮模块包括作为主动轮的行走轮二、作为从动轮的行走轮三、以及 作为压紧轮的行走轮一,行走轮二通过行走轮轴二安装在行走轮安装座底板上,行走轮二与行走电机的 转轴固定相连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雷电侵入波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雷电侵入波采样装置及 采样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金属圆盘、金属支柱和采样电阻;所述金属 圆盘水平置于换流站直流母线正下方,通过金属支柱支撑;所述金属 支柱一端与金属圆盘中心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采样电阻设置于金 属支柱中间段;所述雷电侵入波采样方法采用本发明装置,当雷电侵 入换流站时,获取采样电阻两端电压,根据杂散电容与采样电阻两端电压获取换流站母线雷电侵入波分量。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以及方 法能够实现对换流站雷电侵入波的在线监测,对换流站设备影响小、 结构简单、体积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动态条件下的输电线路故障双端测距方法
一种动态条件下的输电线路故障双端测距方法,它经过输电线路两端相量测量单元获取两端电压电流信号后,依据线路参数的估计和动态线路参数的方法,得到动态正序阻抗、导纳、波阻抗和传播系数,最后依据两端推导至故障点的正序电压相等,应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关于故障距离的非线性方程,从而得到输电线路故障动态测距结果。该方法能更有效地解决动态条件下的线路参数和故障距离估计,故障测距结果精确、可靠。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1
一种基于分层时间模糊 Petri 网的输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时间模糊 Petri 网的输电网故障诊断 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的 Petri 网模型应对不确定及缺 失的报警信息的容错能力仍有待加强;本发明的分层时间模糊 Petri 网 模型,包括分层子模型和综合诊断模型,在保护和断路器发生误动或 拒动、报警信息缺失以及发生多重故障等情况下,均能给出正确的诊 断结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