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性能氮化镓基电子材料
已有样品/n中科院半导体所是国内最早开展 GaN 基电子材料研发的单位,并一直在该领域起着引领、 示范和带动作用。经过尽二十年的自主创新,攻克了 2 英寸和3英寸蓝宝石、碳化硅和硅衬底上GaN 基电子材料外延生长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在高阻 GaN 外延材料、高迁移率 GaN 外延材料、高迁移率 AlGaN/GaN 异质结结构材料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设计并研制出了多种具有特色的 AlGaN/GaN 异质结构电子材料,并实现了批量供片。市场预期:该技术是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发现高性能SnTe基热电材料
热电材料是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新能源材料,在热电制冷和废热发电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和缓解能源危机有重要作用。相比于传统热电材料PbTe,SnTe由于其廉价、环保等优势而被广为关注。然而由于其极低的赛贝克系数(seebeck coefficient)长久以来SnTe的最高以及平均热电转换效率都远低于PbTe。 文章指出在铟元素摻杂引入共振能级的情况下,将SnTe与AgSbTe2复合,从而在优化材料功率因子的同时,降低了材料的晶格热导率。此外,透射电镜表明两者是以完全固溶的形式而非两相复合的形式存在。最终,在873K时的最高zT优值达到1.3,并在323K-873K温度区间内的平均zT优值达到0.84,是本征SnTe的3.44倍,为目前该体系平均zT值的最高水平。这种将引入共振能级和多相固溶结合起来的方法,也为提升其他体系热电材料的性能指出了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
品摩擦特性稳定、磨损率 小、耐高温,具有传扭柔和平稳、使用寿命长、耐高温和过载保护能力 强等突出优点。 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8项,全部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 防科工局鉴定结论认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能指标:1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原位自生镍基复合材料
以镍及镍合金为基体,在溶体中原位反应生成增强相形成复合材料。由于镍的高温性能优良,因此这种复合材料主要是用于制造高温下工作的零部件。解决了等轴晶铸造镍基高温合金高温性能与工艺性能难以兼顾的难题,实现高耐热温度航空发动机大型复杂结构热端部件整体精铸成型。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
在钛基溶体中原位反应合成非连续增强体,合理调控增强体型貌、尺寸和分布等,大幅度提升了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在450-700℃温度区间材料能保持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优异性能,是超高速宇航飞行器和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等装备高温部件候选材料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高碱度镣基耐蚀焊接材料
本项目己列入江苏省2017年科技厅重点研发资助项目,项目瞄准国际领先的美国SMC国际镣合金集团公司及Techalloy公司、瑞典伊萨(ESAB)公司镣基特种焊条产品,立足本土资源研发出可替代进口产品的国产化镣基焊条。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对NiCrMo、NiCrFe两大系列镣基焊条采用独创熔渣设计思路,攻克了高镣液态金属熔点高、粘度大、流动性差、与熔渣相互粘合从而难于焊接成型及脱渣困难的技术难题。研发出的产品焊缝成型良好、脱渣性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蓝藻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技术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淡水水体富营养化愈演愈烈,有 65%以上的湖泊和水库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且一些大型湖泊和水库都爆发过严重的蓝藻水华。张胜文团队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解决了蓝藻异味的问题,并通过简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明胶/蓝藻复合海绵。本研究解决了蓝藻废弃物处置的难题,使其具有功能性,复合海绵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吸附性能、可生物降解性能,在污水处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明胶/蓝藻复合海绵对 Cr3+的吸附率高达 99%,且通过对复合海绵的改性研究,提高了复合海绵对其他金属的吸附效率。
江南大学 2021-04-13
蓝藻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技术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淡水水体富营养化愈演愈烈,有 65%以上的湖泊和水库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且一些大型湖泊和水库都爆发过严重的蓝藻水华。张胜文团队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解决了蓝藻异味的问题,并通过简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明胶/蓝藻复合海绵。本研究解决了蓝藻废弃物处置的难题,使其具有功能性,复合海绵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吸附性能、可生物降解性能,在污水处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明胶/蓝藻复合海绵对 Cr3+的吸附率高达 99%,且通过对复合海绵的改性研究,提高了复合海绵对其他金属的吸附效率。 关键技术 1、通过先进技术解决了蓝藻的异味问题; 2、通过简易的方法制备了明胶/蓝藻复合海绵材料; 3、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改性,提高了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 获得成果 1、申请专利四项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铋酸锂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
(专利号:ZL 201510560801.8)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铋酸锂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属于封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铋酸锂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铋酸锂纳米棒65‑80%、聚丙乙烯10‑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0.05‑0.5%、三羟甲基丙烷5‑10%、硅树脂甲基支链硅油4‑10%。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子封装材料使用铋酸锂纳米棒作为主要原料,具有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高、耐老化及耐腐蚀性能优良、易加工、绝缘性好等特点,在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金属锂负极
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发展了电化学调控的方法,实现对金属锂表面的电化学抛光和SEI膜的原位成膜,不仅获得了大范围原子平整的锂表面,而且构筑了分子尺度均匀光滑的SEI膜。运用AFM力曲线、XPS深度剖析、FTIR和EIS等显微学、谱学和电化学方法等多尺度表征技术对锂负极进行了详尽研究,结果表明该SEI膜呈现出无机物嵌入、有机物交联的软硬相间的多层膜结构特征和明显提升的离子电导率。这种微观平整光滑且兼具刚性和弹性的SEI膜的锂负极,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对锂枝晶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表现出明显加长的稳定性及对电池电解液的普适性,锂平面电极可在2 mA cm–2(1 mAh cm–2)、100% Li 放电深度(DOD)下稳定循环至少200周且库伦效率高达99%;与硫或者钴酸锂正极材料构成的全电池也同样展现出优越的充-放电循环性能(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1339)。
厦门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242 2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