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电池材料绿色合成与高比能电池应用
高比能电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仅锂电池 2017 年市场规模已超过 1 亿 kWh,并且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需求快速增加,市场规模很快将超过 3000 亿元。 本项目为陈军教授团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 1. 开发了两类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取代型锰系尖晶石正极材料和掺杂型超高镍含量三元层状材料。相对于 LiCoO2,这两种材料原料便宜、制备工艺(连续共沉淀与梯度加热)简单,成本优势明显,并且性能优异,产品晶相纯度高、形貌规整、振实密度大、长周期循环稳定性好。 2. 针对传统无机电极材料的不足,研发有机电极材料,它们由高丰度的 C、H、O、N 等元素组成,具有易合成、低成本、绿色环保等突出优点,并且由于可实现多电子反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此外有机电极材料柔韧性强,在柔性可折叠等新颖结构电池体系中应用前景巨大。部分有机电极材料在实验室中已实现公斤级制备,并组装 Ah 级软包全电池,经18所等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通过安全性测试。计划 5 年内完成 1-2 种有机电极材料的中试,并实现部分电池产品的应用示范。 所需条件支持:希望能获得 60-80 万/年经费与 100-200m2实验室支持,用于购置大容量控温控压反应釜、连续式沉淀反应釜、箱式气氛炉、旋转窑炉、电池封装机等设备,进行材料制备的进一步工艺优化、宏量放大制备以及大容量电池装配试验,推进中试和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4-13
LED照明用导热覆铜板快速制造技术
21世纪初LED照明在中国大陆开始发展,导热基板从根本上解决LED照明中产生的热量问题,从而使得LED照明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至今,导热覆铜板在LED照明及变频模块领域的应用每年以惊人速度成长!导热铝基覆铜板结构中的导热绝缘树脂胶黏剂层是产品的核心技术。金属基导热覆铜板加工方式主要采用丝网漏印方式将导热胶固定在铝板上,再和铜箔复合,经热压制备导热覆铜板。 目前,金属基铝基覆铜板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有:(1)绝缘层电击穿强度低,体积电阻率低;这与使用的树脂基体、导热填料及制备工艺、环境有关;(2)绝缘层热阻高;(3)制造过程繁琐、成本高。  我们技术主要针对以上3点问题进行改进和解决。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导热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热塑料,它是由包括基体树脂和导热填料在内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导热塑料的原料还包括高沸点液体;其中,高沸点液体的质量为导热塑料总量的5~15%;所述高沸点液体选自液体石蜡、甘油、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所述混合物优选至少含有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的混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导热塑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研究发现,在塑料中加入导热粉体材料和高沸点液体后,可以明显提高塑料的导热性能,并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提供了一种性能可靠的新材料。
四川大学 2016-10-08
导热系数测试仪(护热平板法)
产品详细介绍KY-DRX-PB导热系数测试仪 (护热平板法) 该仪器基于护热平板法的原理,兼配相关国标要求,并作出了相应的改进,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测试工作,并对各状态点进行数字化显示。亦可人工完成测试,满足了材料检测研究部门对材料导热系数的高精度测试要求。仪器参考标准:GB/T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3392-82《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GB/T3139-2005(纤维增强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玻璃钢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等。 主要技术参数 1、应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测定干燥或不同含湿状况下匀质板状材料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范围:0.015~2w/m·k(或0.035~5w/m·k) 2、可以完成平板法测试,仪器提供了对实验温度实现可控状态下的测试。 3、仪器实现数字化及测温程度优于0.2级,室温自动电子补偿,亦可采用外部冰点补偿。 4、电源:220V/50HZ,采用高精度稳压电源。 5、测量结果,准确度:±3%,(±5%) 精确度:±2%,(±3%) 重复性:±2% 6、计量加热功率35W±1%。 7、可连接上位机(实际计算机自动测试,在稳态条件下只需6秒钟可测试一组数据)。 8、可显示实验参数、曲线,并实现数据打印输出。 9、工作条件 ①环境温度 :10°~35℃ ②相对湿度 :≤80%RH ③室温要求稳定:日平均温度波动≤±1.5℃ 10、试样尺寸及有效面积要求:最大尺寸及有效面积:200×200×50(mm) 最小尺寸:100×100×5(mm) 要求与极板接触面平整。 二、仪器装置 仪器由高精度稳压电源内置,测温仪表;上极板加热器, 上、下极板,测温热电偶,上、下极恒温水糟,计算机测试系统组成。 1、试件部分:包括恒温装置,最高80℃。 2、加热系统:计量功率加热器。 3、保护热板层,温度可设定。 4、测温系统:采用数显示高精度仪表,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并实现零点内部补偿。(也优采用模快化设计的系统)。 5、计量功率采用恒定加热,并数字显示,精度优于1%。可调节。 6、计算机测试部件,包括,计算机一套(用户自备)和通讯组件及软件。  
上海实博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力学性能优异的高Bs高导MnZn软磁铁氧体材料 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
本成果先在绵阳赛茂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化推广应用,实现新增产值4900万元,利税919万元,后技术转让乳源东阳光磁性材料有限公司,两年多时间内共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2250万元,利税2295万元。 本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形成企业标准12项,发表论文40余篇。本成果促进了电子整机系统的多功能集成化、小型轻量化和提高可靠性,提高了我国软磁铁氧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定价话语权,推动了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器件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本成果原创性地建立了Ni2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电阻率金属氧化物材料表面电镀技术
电镀作为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电镀也开始在非金属导电材料的表面改性领域取得相当规模的工业应用。但高电阻率氧化物材料表面金属镀覆一直以来不能采用电镀工艺,这是因为这类材料的电子电导小,电镀液中被镀金属离子不能从材料表面得到电子,所以不能沉积下来。传统的绝缘氧化物材料表面镀覆金属的方法有化学镀、真空蒸镀、溅射镀、涂覆金属浆料后再烧结等方法,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含有氨水的化学镀银溶液不稳定,甚至有可能生成有爆炸危险的叠氮化合物。真空蒸镀和溅射镀有设备投资大、维护费用较高等缺点,涂覆金属浆料后再烧结的方法有金属层厚度不均匀等缺点。 我们发明了一种高电阻率金属氧化物材料表面电镀的技术,解决了多种高电阻率金属氧化物材料表面不能电镀的问题。高电阻率金属氧化物材料电镀的基本过程是首先对氧化物材料表面进行原子氢致电导改性处理,提高其表面电子电导,使材料表面出现半导化甚至金属化,然后在氧化物材料表面直接电镀金属层。我们在这个方向上已经进行了近十年的研究,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      本技术适用于由氧化物功能材料制造的电子元器件表面电镀,也适用于氧化物材料颗粒或块体的电镀等,所得金属镀层厚度均匀,与氧化物材料表面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筑路材料、沥青道床及高铁路基防护技术
1、无砟轨道结构防水减振结构。在无砟轨道基座板底部与基床表层/桥面板顶面之间,全宽铺设防水联接层和缓冲保护层。本发明利用全断面铺设的联接层与缓冲保护层实现全面立体防水与整体性,利用特种改性增强剂调整沥青混凝土防护层的动态模量、阻尼特性与变形适应能力实现刚度匹配与缓冲减振功能,利用特种改性增强剂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荷载扩散能力、疲劳耐久性与抗水损害能力,有效解决现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防水层过早破坏失效与层间唧浆、脱空甚至冻胀等问题,提高轨道下部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平顺性、均匀性和长期稳定性,为无砟轨道板提供良好的稳定支撑,以延长轨道板的疲劳寿命,是一种长效的防护方案。 2、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适用于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路基基床表层,在无砟轨道结构支承层与基床底层之间铺设,所述结构由上至下包括沥青碎石排水层、粘结层、全断面密实沥青混凝土防水抗冻层。利用沥青碎石排水层的大空隙性与良好渗透性将降水快速排出线下直接动力作用范围,再利用具有一定横坡度的密实沥青混凝土将沿沥青碎石层空隙下渗的水从沥青混凝土层表面横向排出路基范围,为基床底层提供良好的抗冻保护,有效解决无砟轨道路基表面积水、水泥混凝土防水层过早破坏失效与级配碎石基床翻浆冒泥破坏路基稳定性等问题,提高轨下基础结构排水性能和长期稳定性,是理想长效的铁路基床表层设计方案。
东南大学 2021-04-13
非金属材料激光高精加工技术及设备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镍锰酸锂正极材料
尖晶石结构的镍锰酸锂(LiNi0.5Mn1.5O4)具有三维扩散通道,其理论放电比容量可达 147 mAh g-1,电压平台高达4.7 V,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中最具前途与吸引力的正极材料之一。该材料在0.1 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132.7 mAh g-1,5 C时,放电比容量仍有93.8 mAh g-1,容量保持率可达7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发展了空间约束制备高稳定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锂-硫电池因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且价格低廉,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 高能二次电池体系。然而,受限于硫及其放电产物硫化锂(Li2S)的绝缘特性, 以及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多硫化锂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液的缺点,导致锂 -硫电池中正极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偏低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欠佳,严重影响锂- 硫电池性能的发挥与实际应用。众所周知,单质硫主要以环状 S8 形式存在,而 这些易溶性多硫化物(Li2S8、Li2S6、Li2S4 等)主要产生于 S8 与 S2 之间的转 变过程中,而通过与碳材料复合可有效地解决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62 2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