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小型器件及微系统高加速度实验与标定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产生的高离心力对在高承载环境下使用的器件进行加载试验,采用成熟试验技术方法和检测手段,实现对微小型机械结构件和电子器件、加速度传感器在高承载环境下的高载荷试验和标定。该设备最高加速度实验值:8万g,最高加速度标定值:1万g,实验对象最大回转半径:50mm,加速度实验精度:3%,标定精度:6%,实验对象尺寸:实验件最大尺寸长度≤18mm,实验件三维尺寸处于直径D=18,高度H=15的圆柱体范围里。适合钢、铝及铜质等各种材质加工的,在高承载环境下工作的机械结构件、电子元器件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功能油墨及柔性电子器件的印刷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团队在印刷制造领域有多年的研究基础,形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应用突破”的全链条研究方式,构建了印刷电子低成本制造技术及应用集成模式,发展了系列先进防伪功能油墨、高性能导电油墨和活性储能功能油墨,并实现了其在光学防伪、智能服装以及智能包装等领域的应用推广。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项目团队在印刷制造领域有多年的研究基础,形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应用突破”的全链条研究方式,构建了印刷电子低成本制造技术及应用集成模式,发展了系列先进防伪功能油墨、高性能导电油墨和活性储能功能油墨,并实现了其在光学防伪、智能服装以及智能包装等领域的应用推广,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表SCI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专利23项(发明专利20项)。本成果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基于上/下转换多模式光学功能油墨化策略,发展了新型长效功能防伪油墨,将传统的单一颜色印刷光学防伪图案升级为全彩色防伪图像,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特定波长防伪和机密印刷图文信息隐藏与编码。实现了一系列包括近红外激发的多色可见上转换发光防伪功能油墨、紫外光激发多色下转换发光防伪油墨以及兼具上/下转换发光特性的防伪功能油墨的配制,能够满足多种印刷方式(丝网印刷、喷墨印刷以及R2R印刷),在多种包装基底材料上(PET、纸张、织物等)具有良好的印刷效果和防伪应用。 (2)创新的采用同时从电极结构内部和功能油墨外部优化的双重策略,利用大面积丝网印刷技术实现了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全印刷工艺制备,率先揭示了印刷工艺对器件性能影响的关键决定机制和内在工作机理。实现了多种高性能储能材料,如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MOF类功能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油墨化处理,所制备的印刷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可达到16.8 mF cm-2(0.1 mA cm-2),同时具有长的循环稳定性(>5000次),优异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0.5 mW cm-2)。本项目提出的印刷电子技术代表了超级电容器制造业的一种范式转变,它为柔性超级电容器提供了一系列简单、低成本、省时、多功能和环保的制造技术,在未来电子产品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3)发展了系列功能传感油墨,实现了高度灵敏和循环稳定的柔性传感器的全印刷制造,揭示了功能导电油墨组分与配比对传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印刷柔性传感器的传感机理,系统评估了印刷柔性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所制备的印刷传感器的应力传感范围可达到155%,最大灵敏度为6.3×104,最快响应速度可达到18 ms,循环稳定性>1000次,并且成功应用于运动、健康监测和智能包装中。 (4)完善了全印刷制造相关理论,解决了印刷制造薄膜类电子器件结构精度低共性问题,利用多种印刷技术实现了高性能柔性/可拉伸电极和柔性加热器件的图案化制造,研究并揭示了其运行工作机理,实现了部分印刷电子器件的集成与成果转化。
武汉大学 2022-08-15
废弃印刷线路板元器件无损拆解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
研制开发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环保、高效、可靠的废弃线路板无损拆解技术、粉碎技术、分离技术、再利用技术等相关技术,设计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废弃线路板回收处理及再利用整体工艺及生产线,实现对废弃线路板的无污染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该设备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的废弃线路板元器件无损拆解设备,由传动、加热、振动、除烟味等单元构成,该设备主机长为3.5m,宽0.8m,高为1.5m,生产能力为300~700块线路板/小时。在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中,“线路板无损拆解设备”获得节能环保专项奖和大赛银奖。拆解效率高,温度可控,节能效果好,元器件无损拆解率高;设备环保;功率小,便于中小规模生产;加工操作简单;故障诊断、自我保护和声光报警功能。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 功率:4KW 2. 拆解率:98%3. 电压:220 4. 烟尘、气味:过滤效率99.9%5. 产量: 100~200 kg/h 6. 主机外形尺寸: 3500×80×1500 7. 整机重量:1.0台/t 废弃线路板基板的主要组成是纤维强化热固性树脂,由于热固性塑料本身的特点,除了焚烧回收热值,还有作为粉末用于涂料、铺路材料等重新利用,这些再生品质量低下、档次不高,而且在经济投资和资源利用方面也是不合理的。本项目根据废弃线路板基板原材料的不同,进行分别粉碎处理,将粉碎后的PCB粉末作为填料或增强体,以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材料作为基体,采用热压成型工艺,最终生产出多种复合材料,根据复合材料的不同性能,可以制成多种产品应用在广泛的领域里,代木、代钢、代塑、代瓷制品,所以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该技术解决了固体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节约了一次资源,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主要性能指标如下。抗弯强度/MPa 冲击强度/ Kg•m-2密度/ g•cm-3使用温度/℃ 成本价格/元/吨 废弃PCB粉体/短切玻璃纤维/不饱和聚酯150 17.92 1.59 50 4000 废弃线路板粉体/环氧树脂/偶联剂134.1 11.67 1.54 139.1 7000 申请专利:1. 吴国清,张宗科. 一种应用于废弃线路板无损拆解的处理设备及方法,专利号:200810224887.7 2. 吴国清,张宗科. 一种线路板夹具体,200810224853.8 3. 吴国清,张宗科,赵玉振. 废弃线路板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 200910091996.0 4. 吴国清,赵玉振. 废弃电子元器件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 200910091995.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一种柔性电子器件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子器件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1)准备可弯曲和拉伸的基板;(2)拉伸所述基板,并在拉伸后的橡胶基板表面涂覆粘合剂;(3)在所述基板上沉积栅极;(4)在经步骤(3)处理后的器件上沉积有机介电层单元;(5)在所述有机介电层单元上分别沉积源极单元层和漏极单元层;(6)基板松弛,释放作用在基板上的载荷,并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界面应力和器件的压应力;(7)沉积有机半导体层单元。本方法通过一种机械拉伸基板的方法减小器件的沟道宽度,有效提高了制造精度,提升了柔性电子器件的分辨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同质结型感存算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质结型感存算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同质结型感存算集成器件包括:柔性衬底;底电极,其为有机导电聚合物,形成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第一功能层,其为经退火后的三元素n型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具有光电响应的结晶相,形成在所述底电极上;第二功能层,其为未经退火的三元素n型氧化物半导体薄膜,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材料相同,共同构成同质结;多个彼此间隔分布的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功能层和所述第一功能层至底电极,其内填充有隔离层;顶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二功能层上,其中,第一功能层在光照下产生光生载流子,对光学信息进行感知,并以电流的形式反馈至器件,同时借助第二功能层的忆阻特性,以实现整体器件状态的记忆存储,通过对器件不断地施加光电信号,实现器件电导的连续调制,从而实现神经形态计算中权重更迭。
复旦大学 2021-01-12
混合导通机制鳍型栅场效应晶体管器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导通机制鳍型栅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包括鳍型栅场效应晶体管、第二源区与第二漏区;鳍型栅场效应晶体管包括衬底、鳍型沟道区、第一源区及第一漏区;第二源区的高度不低于第一源区与第一漏区之间的衬底的高度;第一源区与第一漏区中掺杂有第一离子;第二源区形成于衬底与第一源区之间,第二漏区形成于衬底与第一漏区之间,第二漏区与第二源区中分别掺杂有第一离子与第二离子。该方案解决了鳍型栅场效应晶体管的底部电流泄漏的问题,且通过增设第二源区和第二漏区,相当于在鳍型栅场效应晶体管的底部并联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结构,可以实现鳍型沟道扩散漂移电流和底部沟道带带隧穿电流混合导通,从而获得更优的超陡开关特性。
复旦大学 2021-01-12
技术需求、电子、电器线路的图纸设计、操作程序自动化的设计 研究
1.电子、电器线路的图纸设计、技术指导 2.操作程序自动化的设计 研究
山东施卫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5
高速线材控冷段在线性能预报系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轧钢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外型和尺寸精度的控制,而是追求对产品内部微观组织和最终性能的更为精确的把握,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最近,急切需要在加工过程中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降低成本、实现组织性能在线预测及控制。计算机技术与塑性加工理论的结合使塑性加工从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以“试错”为基本方法技艺阶段向以模型化、最优化和柔性化为特征的科学阶段过渡。 目前,棒线材在我国的热轧产品中占50%以上。国内对棒线材生产工艺的研究以实际生产摸索为主, 这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而且结果很难得到推广。北京科技大学与重庆钢铁公司的科研项目《品种钢组织相变索氏体化》[2005-2007]在吸收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已开发成功在线性能预报模型,在重钢高线厂得到实际应用,该厂的一些钢种通过模型的优化,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北京科技大学与江苏沙钢集团的科研项目《高速线材性能预报系统研发》[2006-2008]也引进了该模型,针对沙钢的沙景和润忠两条高线生产线进行开发,目前控冷段在线模型已进入生产调试阶段,正在进一步优化及完善。我国高线生产的一个问题是产品性能不稳定,在线模型投入到实际生产将会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及成材率,提高新产品的开发进度。开发的高线控冷段在线性能预报系统是国内外首创,将对钢铁生产行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电导检测的阻垢剂性能快速自动评价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检测仪表和计算机构成的用于水处理剂阻垢性能快速自动评价装置,包括滴定剂容器,恒流加药泵,磁力搅拌器,电加热棒,测定池,其特征在于,滴定剂容器内Na2CO3经恒流加药泵送入测定池,测定池内有CaCl2和被测阻垢剂;利用检测仪表,计算机和配套软件实现电导率自动检测系统,加药量,磁力搅拌,溶液温度自动调节系统;随着滴定剂的加入,电导率增加,当滴定剂加入量达到某一特定值,电导率值突然下降,计算机记录对应滴定剂量,以此用来进行相同条件下的不同阻垢剂阻垢性能评价.这种装置准确率高,重复性好,评定快捷,操作方便,可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建材,供热,轻工等行业使用的水处理剂阻垢性能快速自动评价.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4-30
区块链实时分阶段性能监测平台
本项目通过创新数据获取方法、创新区块 链性能分阶段评估指标,建立了耦合度较低的 后端数据获取、云端数据处理、前端数据可视 化的性能评估平台原型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