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博会系列报道 | 第三届科技赋能教育系列报告活动在重庆举办
4月8日,第三届科技赋能教育系列报告活动在重庆举办。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左敏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300余人参加相关活动。活动由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处长徐向阳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4-28
一种有机稀土固体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稀土固体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方法,有机共轭小配体作为第一配体,一种具有两亲性二嵌段聚合物作为第二配体,二者与稀土元素氯化物溶液混合掺杂进行自组装形成有机稀土固体胶束,以此来提高稀土元素的荧光发射强度和荧光效率。然后将制备好的有机稀土固体胶束旋涂在太阳能电池的ITO层之上,制备成具有有机稀土固体胶束的太阳能电池,由此可以加大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光电转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制备成具有有机稀土固体胶束的太阳能电池,由此可以加大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光电转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和刀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和刀具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以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为原料,经预处理与成型后,将坯件装配烧结单元放入高温高压装置中,在压强为7-25GPa温度为1000-2700℃,烧结固溶强化10s~30min,获得晶粒大小均匀,晶界严密闭合,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晶界之间硼、碳、氮原子形成高原子密度、三维网状、强共价键的致密结构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再将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加工成等高的圆柱体,两端抛光平整之后加工成边长和厚度均为2~3mm的三角柱体,在真空度1x10-3Pa,温度800℃与钢质合金基底焊接,然后用激光加工成半径为0.4~0.8mm的刀尖圆弧的超硬合金刀具。
四川大学 2016-10-11
一种 SnS2/SnS 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一次性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SnS2/SnS 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一次性制 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片预处理,混合原料备用,真空获 得与基片加热,氩气等离子体清洗腔体和基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 相沉积法沉积异质结,真空退火冷却,制备 SnS2/SnS 异质结薄膜太阳 能电池,本方法中通过设置混合原料的比例,并设定反应源加热温度 数值 T 与反应沉积时间数值 t 的关系,就能在一次实验过程中先后沉 积出质量比较优异 SnS2 和 SnS 薄膜,从而直接一次性制备出太阳能电 池的核心部件 p-n 结,大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导电碳浆、碳对电极、电池及制备方 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导电碳浆,其包括有机 溶剂、粘结剂和导电填料,还包括无机添加剂,所述无机添加剂为 ZrO2 或 NiO 粉末,所述粘结剂占导电碳浆质量百分比为 6%~15%,所述 导电填料占导电碳浆质量百分比为 14%~20%,所述无机添加剂占导 电碳浆质量百分比为 3%~5%。还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碳 对电极,采用如上所述的导电碳浆以丝网印刷方式制备获得。并公开 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碳对电极。还公开了一种 制备上述导电碳浆的方法。本发明导电碳浆不仅不会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闻动态】“15MeV/9MeV双能加速器及CT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由我校“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珏教授牵头主持,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15MeV/9MeV双能加速器及CT系统”项目于2020年6月6日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
重庆大学 2020-06-07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重大专项旗舰项目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根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十四五”行动方案》,现启动2023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重大专项旗舰项目(自由申报部分)申报工作(申报指南见附件1)。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27
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微纳米气泡强化富氧和水生植物种植的高效耦合修复技术
我国湖泊水库近在近20年来富营养化发展速度相当快,藻类爆发日趋频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饮用水水质。上海地处平原,河道水流缓慢,近年来日益严重的“黑臭河道”现象也是典型的半封闭性水域的富营养化。曝气富氧和种植水生植物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技术,但是常规大气泡富氧方式富氧效率低,容易造成底泥扰动反而加重水体污染;水生植物在冬季修复效率低下。前期研究结果发现微纳米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上浮速度慢的特点,可以改善下层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恢复好养微生物和浮游动物的活力。本课题针对富营养化水体,采用微纳米气泡富氧技术与水生植物种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水质条件(水库、黑臭河道)调控相应的微纳米气泡的应用方式及条件,结合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促进植物根系发展提高冬季氮磷去除效率,从而实现水体的高效净化。通过对修复过程中的水质变化规律和微生物演替规律进行动态监测,观察不同微纳米气泡的实施条件对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根际微生物变化的影响,探索微生物群落特征与水体修复效果的映射关系,用以指导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我国湖泊水库近在近20年来富营养化发展速度相当快,藻类爆发日趋频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饮用水水质。上海地处平原,河道水流缓慢,近年来“黑臭河道”现象日益严重,黑臭异味的根源是半封闭性水域的富营养化,外源污染物的过量输入超越了水体的环境容量。封闭性和半封闭性富营养化问题亟待解决,本项目拟开发的环保绿色高效的修复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济大学 2021-04-11
关于发布多物理场高效飞行科学基础与调控机理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多物理场高效飞行科学基础与调控机理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3-07-31
利用新型介孔二氧化钛晶体的钌原子单分散以及电化学高效析氢
一种独特的仿生矿化刻蚀法,合成钌原子单分散的介孔单晶TiO 2 ,析氢性能极其优异。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元素面扫描测试结果表明,单个钌原子的均匀分散在具有介孔结构的TiO 2 晶体中。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首次证实,钌表现出异常的+5高价态而非+4价,而晶格中的部分钛原子接收来自钌的电子形成Ti 3+ 。在0.1 M KOH电解液中,Ru-TiO 2 的起始过电势仅为82 mV,通过铝还原调节样品的电子结构,其析氢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起始过电势降低至45 mV,10 mA/cm 2 的电流密度下过电势仅为150 mV。通过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计算证明,Ru 5+ 与Ti 3+ 协同作用降低了氢吸附能,使得其与氢吸附火山顶更为接近,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析氢性能。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