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高效催化水解二硫化碳和羧基硫的多核钯簇合物催化剂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合成非富勒烯三维网络结构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
合成的一种定位三氟甲基取代的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该材料可通过H/J聚集的协同作用形成具有更多电子跳跃传输结点的三维网络结构,可极大改善电荷在分子间的传输,大幅提高器件性能。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二维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的热模态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的热模态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求解考虑拉压、弯曲、剪切变形的二维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线性刚度矩阵K0;(2)求解热结构的初应力刚度矩阵Kσ;(3)求解考虑热应力影响的结构有限元动力学方程的目标函数,即为转化为考虑结构热应力影响的广义特征值问题;(4)基于步骤(3)中的目标函数f,采用复变函数法求解二维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的热模态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本发明考虑了热应力对结构刚度以及结构响应(热模态)分析的影响,能够利用复变函数法分析得到精度较高的热模态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矩阵。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可有效降阻的在线自激式自稳定管式换热器清垢及强化换热技术
针对火电机组汽轮机组凝汽器管式换热器、管式空预器易结垢与积灰、换热 端差大,清洗较困难,且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以带平衡孔的旋 流叶片为核心的清垢、清灰及强化换热装置,其能依靠循环水、烟气的流动实现 旋流叶片自激旋转,强化扰流,实现在线自动清垢清灰及强化换热,且在平衡孔 的作用下,能防止旋流片的偏斜而实现自平衡稳定。应用本方法与装置应用本方 法与装置于火电机组凝汽器,端差可降低为1~3C,应用于火电机组管式烟气换 热器,可提高热力发电厂热效率该装置还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制 药、印染等表面式换热过程,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重庆大学 2021-04-11
东北大学2022年第三批科研设备采购项目——热模拟试验机(进口)公开招标公告
东北大学2022年第三批科研设备采购项目——热模拟试验机(进口)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辽宁工程招标有限公司110房间,疫情期间建议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我公司见报名邮件后通过邮箱发送招标文件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7月12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东北大学 2022-06-21
天津大学地科院全自动热释光/光释光测年仪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天津大学地科院全自动热释光/光释光测年仪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天津大学 2022-06-02
便携式膝骨关节炎磁振热一体化治疗仪的研发与应用
膝骨关节炎在中、老年患者中多发。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疗仪器具有体型巨大、形式单一、参数固定、价格昂贵、且必须在医院使用的特点。未来医疗的终点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工作。当下结合养老产业的家庭康复服务和家庭康复理疗仪器的研发和应用成为热点。 该产品基于三种物理治疗因子主要针对OA病理基础中三个重要特征的事实,提出科学问题如下:是否可以将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s)、振动治疗(VT)和温热治疗(TT)三者整合一体化为一类便携式的骨关节炎治疗仪器,并且各参数可调。具有关键性技术和关键工艺。一体化治疗仪实现磁激励、振动和加热三种物理因子方式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分别工作。以交互式人机界面方式,以高性能的TMS320F2812为中心处理,外加接口控制器和外围处理单元,充分兼顾机械和工程上的精细化和小型化。具有新设计构思和工业材料。引入新型医用材料 PTC ,使之兼具热疗和电疗的效果。此外,电子元器件采用贴片封装,整体电路和温热元件均嵌于护膝内部,穿戴方便舒适,适于各年龄段患者的膝关节解剖结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该产品设计目标是便携式仪器,追求产品的小型化和家庭化。便于操作,做到既安全又有效。
四川大学 2016-04-22
基于结构特异性醇/酯制备用高选择性工业酶的高效创制关 键技术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项目针对立体特异性芳基醇和位置特异性结构脂质为 典型代表的高附加值醇/酯,解决其绿色制造过程中关键酶选择性差,工业适应 性弱,表达制备成本高以及催化反应效率低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工业酶的定向筛选、功能强化、高效表达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合工业化要求的高选择性、高活性、高稳定性工业酶(脂肪酶和氧化还原酶)的高效创制及应用技术体系,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推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持续健康发展。 
江南大学 2021-04-11
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介导新型高效的肝癌转移模式并与抗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生长快,易转移,多数患者就医时已错失根治性切除机会。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是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价格昂贵,且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仅能延长晚期未手术肝癌患者3个月生存时间。目前尚无指示索拉非尼疗效的标志物可用于临床。生命科学学院庄诗美教授团队联合附属肿瘤医院、附属第三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给予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索拉非尼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癌组织中具有肿瘤包绕血管(Vessels that encapsulate tumor clusters,VETC)症状的患者的死亡风险,并延长其总生存和复发后生存时间,但对于不具有VETC结构的肝癌患者则无显著疗效,这提示VETC血管结构可能作为索拉非尼临床用药的标志物。       庄诗美教授团队于2015年首次揭示VETC血管能够帮助癌细胞在血管内皮包裹中成团入血转移,为肝癌提供不依赖于运动侵袭的新型高效转移模式。该研究同样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Hepatology,并获同期亮点推介及专家评述。揭示了肝癌血管生成和转移的新机制。
中山大学 2021-04-13
二硫化钼层化硫化镉−硫化铜核−壳纳米棒用于高效光催化制氢
化学化工学院娄永兵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ACS Nano》上发表题为“MoS2-Stratified CdS-Cu2‒xS Core−Shell Nanorods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二硫化钼层化硫化镉−硫
东南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