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枯草杆菌高效生产四甲基吡嗪技术
该技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甲基吡嗪高产枯草杆菌,通过有效的发酵 控制策略,提高四甲基吡嗪内源前体乙偶姻的积累,并建立了乙偶姻发酵偶联四甲基吡嗪非酶促合成的两步法工艺,四甲基吡嗪生产水平达到目前国际领先水平;采用减压蒸发、低温结晶等技术方式对四甲基吡嗪进行提取纯化;所得产品具有天然等同度,并在产品纯度、风味贡献度等方面相比化学合成四甲基吡嗪具有明显优越性。 创新要点 采用的四甲基吡嗪高产菌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四甲基吡嗪两步法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性。 
江南大学 2021-04-11
废纸及生物质纤维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1 成果简介 生物质材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和生物质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和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基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纸包装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制备的材料用以替代木材和黏土等材料,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本课题利用废纸、黏合剂和生物质纤维原料(各类农作物秸秆粉末等)采用挤出法加工一种一定截面形状的型材,可进行多种后期加工,可制成包装构件、包装型材和轻质墙体材料等,生产工艺先进,技术方案新颖,生产效率高。 2 关键技术 项目成果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 (1)基于挤出工艺的原材料配方研究。通过配方和工艺参数研究,解决了一般生物质材料难以挤出加工的瓶颈,实现了连续挤出加工。形成配方方案一套; (2)基于废纸和生物质材料的型材制备技术方案研究。开发完成主要技术装备方案,设计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成型模具一套,可较好实现材料制备。相关设备方案经细化和放大即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3)为满足挤出制品后期加工的要求,开发了一种复配表面施胶剂,可用于制品的表面处理以及覆面材料的粘合,以利于加工制造外观美观、综合性能优越的型材成品。形成专利配方一套。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获得发明专利 3 项: ZL 201410097780.6,环保生物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 2012105235432,植物纤维发泡包装板材及其加工工艺和模具; ZL 201310583602.x,复配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4 项目成熟度 该项目已完成实验室成果,成熟度 85%。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该项目期望以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方式进行进一步转化,预期投资额 500-700 万元(不含厂房)。其项目成果、技术方案在国内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方面属领先地位。项目产品属材料制备基础技术;可用于不同生物质原料的连续式挤出加工处理,后续跟进各种最终加工工艺以制备不同生物质基型材。预期应用领域包括包装辅材、建材、家具。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效抗菌纺织品的开发关键技术
卤胺化合物(N-halamine)是一种新型高效抗菌剂。这种化合物具有一系列不可替代的优点:如高效抗菌性、抗菌功能可再生性、广谱抗菌性等。本项目研究卤胺化合物纺织品的制备及其应用。以高效抗菌、耐久、生物相容为目标,通过设计和合成卤胺化合物前驱体,并将以化学方法接枝于纺织品上,制备出性能优良抗菌纺织品材料。 关键技术 经过改性后的纺织品能够在 5-10min 内杀死浓度为 10^6-10^7 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次,抗菌纺织品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经过 50 次机洗后抗菌组分得到了较好的保留。第三,抗菌组分具有较好的紫外稳定性,经过 24 小时紫外光照射后,活性成分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同时,本项目还实现了抗菌、抗皱、抗紫外等纺织品的动功能整理的同时进行,实现了抗菌和染色的同浴进行。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一种卤胺类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1210293286.8 一种反应型卤胺类抗菌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201310475978.9 项目成熟度 小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应用情况:张家港互益染整有限公司、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效超细纳米复合纤维过滤材料的开发
项目通过静电纺丝喷头的设计、熔融静电纺连续化加工系统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了可工业化生产的的熔融静电纺丝及其复合物加工的技术,并通过热压粘合等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熔融纳米纤维与常规非织造材料之间的复合技术难点。 关键技术 针对个体防护和工业过滤的需求,开发了熔融/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直径小、孔隙率高、孔径分布均匀的过滤材料,满足高效低阻过滤要求,过滤效率>99.97%,阻力压降<100Pa,突破批量化生产关键工艺和装备。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授权专利:一种新型高效率静电纺丝线型喷头(专利号: 201310252853.X)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200 万元 应用情况:江苏菲特滤料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2021-04-13
废纸及生物质纤维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生物质材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和生物质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和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基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纸包装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制备的材料用以替代木材和黏土等材料,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课题利用废纸、黏合剂和生物质纤维原料(各类农作物秸秆粉末等)采用挤出法加工一种一定截面形状的型材,可进行多种后期加工,可制成包装构件、包装型材和轻质墙体材料等,生产工艺先进,技术方案新颖,生产效率高。 关键技术 项目成果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 (1)基于挤出工艺的原材料配方研究。通过配方和工艺参数研究,解决了一般生物质材料难以挤出加工的瓶颈,实现了连续挤出加工。形成配方方案一套; (2)基于废纸和生物质材料的型材制备技术方案研究。开发完成主要技术装备方案,设计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成型模具一套,可较好实现材料制备。相关设备方案经细化和放大即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3)为满足挤出制品后期加工的要求,开发了一种复配表面施胶剂,可用于制品的表面处理以及覆面材料的粘合,以利于加工制造外观美观、综合性能优越的型材成品。形成专利配方一套。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获得发明专利 3 项: ZL 201410097780.6,环保生物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 2012105235432,植物纤维发泡包装板材及其加工工艺和模具; ZL 201310583602.x,复配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项目成熟度 该项目已完成实验室成果,成熟度 8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该项目期望以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方式进行进一步转化,预期投资额 500-700 万元(不含厂房)。其项目成果、技术方案在国内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方面属领先地位。 项目产品属材料制备基础技术;可用于不同生物质原料的连续式挤出加工处理,后续跟进各种最终加工工艺以制备不同生物质基型材。预期应用领域包括包装辅材、建材、家具。
江南大学 2021-04-13
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主持完成的"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玉米精深加工在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深加工高值化和功能化关键技术缺乏,产业链延伸不充分,制约了玉米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该项目突破鲜食玉米供应链,玉米主食化加工与品质控制,玉米淀粉绿色生产及其深加工,玉米蛋白生物转化等关键技术,研制核心装备和质量控制平台,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玉米主食工业化和资源高效利用,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成果在14家大中型企业应用,近3年新增销售收入59.8亿元.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破壁灵芝孢子维生素C胶囊加工技术
成果描述:灵芝在我国已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灵芝在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作为一种草药被广泛用于医药临床,防治多种疾病,如高血压、支气管炎、神经衰弱、肝病、肿瘤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灵芝具有抑制肿瘤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且无毒副作用。此外,也应用于保健食品,作为重要的原料之一。灵芝孢子( Ganoderma lucidium spore )是灵芝生长成熟期从菌盖弹射出来极其细小的孢子,生物学上称担孢子,为灵芝的生殖细胞,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其药用价值也正日益受到重视。灵芝孢子集中起来后呈末状,通称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粉比灵芝子实体具有更强更全面的作用,它是灵芝的精华部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调节、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提高肌体耐缺氧能力等功能。灵芝孢子粉在增强免疫,抑制肿瘤的药效方面远远超过其母体灵芝。我们开发破壁灵芝孢子维生素C胶囊成功解决了破壁灵芝孢子粉易氧化的业界难题。维生素C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降低血胆固醇作用。同时,维生素C又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通过自身与氧自由基结合防止其它成分的氧化。另外,产品在在生产工艺上也具有独特性:待灵芝孢子破壁后,采用独特的生物涂膜工艺将维生素C喷涂在孢子粉表面形成包裹。灵芝孢子中的功效成份因得到抗氧化涂层的保护而完好无损。市场前景分析:产业化成果。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转让2家企业,均在当年实现赢利。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所有原料符合中国卫生部关于保健的原料要求,产品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功效成分指标和安全性均符合卫生部有关保健食品的相关要求。
四川大学 2021-04-10
航空航天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刀具
一、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航空航天中的钛合金框架类零件,拟通过加工工艺优化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双目标;并以典型零部件,即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的切削大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目标优化分析,研发可替代进口航空航天精密刀具 9-12 种。并将应用对象扩展到大飞机滑轨零件、涡轮盘零件、航空高温合金零件等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二、市场前景及应用该项目成果已在西飞、西航等大型航空航天企业的重点型号工程上得以应用。预期在未来五年内产生 1 亿元的经济效益;相较现有加工方式,预期可节省 10%的原料,同时缩短加工周期;项目预期产生 2 亿元左右的间接经济效益;项目成果的整体性价比优于同类国外进口刀具产品的 15%。本项目极大推动了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制造大数据示范应用及工业 4.0大学版智能制造平台的建设;部分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行业引领和国际领先。三、技术成熟度概念验证四、合作方式联合研发 技术入股 转让附图:原理样机 工程样机 中试产业化授权(许可) 面议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104 工业机器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锥孔镗削加工的辅助装置
(专利号:ZL 201510358391.9)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锥孔镗削加工的辅助装置,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固定刀座、活动刀座、导向键、第一压盖、蜗杆、滑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滚子轴承、深沟球轴承、莫氏锥柄、活动刀柄轴、滑块、第二压盖、镗刀杆、镗刀头、刹紧盘、第一支撑轴、刻度盘、蜗轮、定位盘、第二支撑轴以及角接触球轴承。该装置利用蜗轮蜗杆副调整活动刀座的偏转角度,根据刻度盘显示的标尺数值旋动蜗杆,从而调整活动刀座偏转至要求的角度位置,然后拧紧刹紧盘上螺钉,由刹紧盘锁定活动刀座;镗刀杆切削所需转矩由导向键传递,进给力由刀杆尾部的滑块组件传递。本发明装置配置在普通镗床中,即可实现高精度锥孔的镗削加工,且加工的锥孔尺寸范围广、适应性好。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考虑机床结构误差的多轴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方法
一种考虑机床几何结构误差的多轴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方法,根据机床结构分别建立不含结构误差的机床运动变换链和含有结构误差的机床运动变换链,采用不含结构误差的机床运动变换链求解刀具运动的各运动轴理想运动坐标,该理想运动坐标中不考虑机床结构误差。之后采用含有结构误差的机床运动变换链计算运动计算上述理想运动坐标的补偿量,通过补偿该理想运动坐标,使得机床的实际运动轨迹与设定运动轨迹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保证刀具实际轨迹与设定轨迹的一致性。本发明弥补了传统后置处理方法的不足,可以实现包含机床几何结构误差的多轴后置处理,有助于提高机床加工过程中的运动精度,提高零件加工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8 59 60
  • ...
  •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