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正渗透作用的不同浓度果汁同步浓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正渗透作用的不同浓度果汁同步浓缩装置,包括管路系统和N个箱体;箱体内部设有纵向的渗透膜,将箱体分为左侧果汁容纳空间和右侧NH4HCO3溶液容纳空间;管路系统包括左管道干路和右管道干路;左管道干路分别通过N个左管道支路连通N个箱体的左侧空间;右管道干路分别通过N个右管道支路连通N个箱体的右侧空间;所有管道支路上均设置阀门。通过在箱体的NH4HCO3溶液容纳空间通入不同浓度的NH4HCO3溶液,实现了浓度的同步分离,可同时生产出多种不同浓度的果汁,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管道和阀门的控制,不同浓度的果汁不会互相混掺;利用正渗透过程的自发性,不需外加作用,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实现果汁浓度改变的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气体温度、湿度及VOC浓度调节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气体浓度调节装置和气体浓度调节装置及方法,包括恒温水浴槽(5)、气体混合箱(6)及控制模块;气体混合箱(6)设置在所述恒温水浴槽(5)内;在恒温水浴槽(5)内设有加热器;在气体混合箱(6)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VOC浓度传感器;在气体混合箱(6)上设有进气孔、加湿循环孔、VOC浓度循环孔以及输出混合后气体的导出管(7);进气孔连接除湿装置(2),加湿循环孔连接加湿装置(3),VOC浓度循环孔连接加VOC装置(4);除湿装置(2)通过气泵与导入管(1)连接。本发明的气体温度、湿度及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浓缩池的悬浮物浓度实时检测系统
本发明属于浓度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浓缩池的悬浮物浓度实时检测系统。本发明包括固定架、重物探测机构、对重物进行清洁的自清理机构、位移探测器、拉力探测器和控制器,所述重物探测机构至少包括驱动单元、探测绳、重物和第一卷筒,驱动单元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卷筒相连,所述探测绳的一端与第一卷筒固接,且探测绳卷绕在第一卷筒上,所述探测绳的另一端自由下垂并与重物固接;所述探测绳的长度使得重物处于能够自由进入或脱离浓缩池中悬浮液的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浓缩池内悬浮物浓度变化的自动、连续、及时地测量,测量数据准确,且整个检测系统自成体系,并实现实时监测和反馈。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抗癌药氨鲁米特的三个新共晶化合物
共晶技术是提高化合物水中溶解度的有效手段,通过控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在不改变化学结构的情况下,改变原料药的理化性质。本课题合成了3个氨鲁米特新共晶,新共晶的水中溶解度与原料相比,均有明显提高。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研发背景:氨鲁米特(Aminoglutethimide,3-乙基-3-(4-氨基苯基)-2,6-哌啶二酮)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药及抗肿瘤药。结构:   氨鲁米特的抗癌机理是P450芳香化酶的抑制剂,阻止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临床适应症是:用于绝经后或卵巢切除后的晚期乳腺癌,对雌激素受体或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疗效较好。用于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需要解决的问题:氨鲁米特在水中极微溶解,溶解度约为2mg/ml。属于微溶物质。不仅影响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而且严重影响该药物的新药开发和临床使用效果。 创新性: 本课题合成了3个氨鲁米特新共晶,新共晶的水中溶解度与原料相比,均有明显提高。新共晶结构见图1、图2、图3。 图1氨鲁米特-3,5-二硝基苯甲酸共晶 图2氨鲁米特-间甲基苯甲酸共晶 图3 一种氨鲁米特+2-硝基苯甲酸 技术先进性:共晶技术是提高化合物水中溶解度的有效手段,通过控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在不改变化学结构的情况下,改变原料药的理化性质。共晶体使活性药物成分(API)除了物理化学性质外,其流动性、化学稳定性、压缩性和吸湿性也发生变化。共晶体成为一种潜在的新药固体形式,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1-3]。 推广应用价值:提高药物水中溶解度的方法很多,共晶技术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该合成技术不需要特殊条件和设备,成本低、容易实现。具有开发成新药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课题合成的三个氨鲁米特新共晶的溶解度与国外文献报道氨鲁米特共晶溶解度对比情况,见表2。 表2 三个氨鲁米特新共晶与国外文献报道情况对比 化合物名称 水中溶解度 (mg/mL) 水中溶解度提高倍数(倍) 氨鲁米特原料药 2.025   氨鲁米特-3,5-二硝基苯甲酸共晶 (AG-DNBA)# 6.064 3 氨鲁米特-间甲基苯甲酸共晶 (AG-m-TA)# 3.660 1.8 氨鲁米特-2-硝基苯甲酸共晶 (AG-2-NTA)#   6.0 3 氨鲁米特-咖啡因共晶 (AMG-CAF)* 6.0 3 氨鲁米特-尼古丁共晶 (AMG-NIC)* 5.5 2.75 氨鲁米特-乙酰胺共晶 (AMG-NIC)* 4.8 1.9   注:#是本课题组合成的氨鲁米特共晶水中溶解度情况。 *是文献报道合成的氨鲁米特共晶水中溶解度情况[4]。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氨式法HCN固定床反应器计算机优化控制技术
Ø 氨式法HCN固定床反应器是当前应用较多的由天然气生成HCN的生成装置,利用金属铂作催化剂,在1600℃高温下反应合成HCN。该反应器对反应温度、气体纯度、气体配比和流速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国际上先进的氨式法反应器的收率一般都在78~82%,而国内该种反应器在2000年之前的收率基本都只有45%左右,操作稳定性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低收率造成该种反应器在当时使用普及度不高,也同时使HCN产品链主要依靠石化副产物的HCN,从而对产能有很大的约束。氨式法HCN固定床反应器计算机优化控制技术通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具有抗肿瘤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荆三棱酚Ⅱ及其制备方法
【发 明 人】梁侨丽 ; 李军 ; 雷玲玲 ; 邹娜姝 ; 俞晶华 ; 吴启南【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从荆三棱中分离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的茋类新化合物荆三棱酚II以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摘要】本发明涉及抗肿瘤抗菌新化合物荆三棱酚II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荆三棱酚II为新顺式茋类化合物,结构如下式。它可以从莎草科蔗草属植物荆三棱的干燥块茎中提取制备,即用80%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再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反复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纯品。荆三棱酚II具有很好的抗肿瘤和抗菌作用,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IC50值为7.218μ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值皆为79.3ug/ml。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取富含愈创木酚生物油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取富含愈创木酚生物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碳酸钠为添加剂,称取一定量的添加剂,配成水溶液,加入粉碎后的生物质原料,保持生 物质原料和添加剂质量比为 8-10%时,干燥去除自由水分,再置于流化床裂解反器中裂解, 裂解产物经冷凝后得到富含愈创木酚生物油。本发明的原料来自天然的生物质,无毒,反应 过程简单,同时原料廉价,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针对现阶段生物质催化热解后添加剂随固 体产物随意丢弃的现象本发明也提出了一套措施-循环利用催化剂,本发明不仅得到了制取 富含愈创木酚的生物油方法,也更经济环保的解决了热解过程后催化剂何去何从的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临界萃取联合分子蒸馏纯化制备苹果和葡萄籽油、多酚及其产品开发
一、成果简介 苹果皮渣和葡萄籽是苹果和葡萄加工产品开发后的副产物,富含高品质的功能性油脂和多酚,如籽油含量达到 22-28%,其中功能性多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达到了70-80%。近年来的一系列科学研究发现,苹果和葡萄籽油具有重要的功能特性,如降低血清 胆固醇、降血压、抑制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棉油皂脚中提取棉酚的高附加值增值加工利用项目
棉油皂脚经采用本技术加工,可在不影响脂肪酸的品质和收率的前提下从中 提取出棉酚,每吨棉油皂脚的棉酚的收率,以原料的新鲜程度,在 0.5-3%。投资 800 万元建设一套年处理 3000 吨棉油皂脚的装置,可年产药用原料棉酚 1500 kg 以上,按 16 元/g 计,年产值可达 2400 万元以上,利润在 1500 万元以上。同时可彻底根除皂脚加工酸化油过程中的废水的产生。
江南大学 2021-04-13
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加药系统
废水处理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pH控制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控制难题。废水的pH随时会在2到11之间大幅度变化,要求处理后的排放水pH值接近中性。 本方案采用美国通控集团博软公司的MFA无模型自适应专利控制技术,不但有效克服了pH过程本身的严重非线性和大时滞造成的控制难点,而且其强大的鲁棒性和自适应功能对由于工况变化引起的过程动态特性的变化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系统特点:精确控制药剂的投加量,改善了pH控制的质量,至少使波动减小了50%;避免过量投药,化学试剂(酸液和碱液)消耗大大减少;减少人为失误和返工,避免因排污超标而遭罚款;系统实施简单易行,所有投资几个月就可收回。
东华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35 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