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温
型锰酸锂锂离子动力电池
目前动力电池主要是钴酸锂锂离子电池,但钴酸锂材料价格昂贵、有毒,污染环境,且世界储量较少。锰酸锂具有大电流充放电、价格便宜(是其的十六分之一)、世界储量大且环保、无毒,是最有可能替代钴酸锂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材料。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新型惰性气体保护
高温
加热炉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该惰性气体保护炉结构特点是:加热处理室采用工作台与盖子可同时上升或下降的结构,上升下降式机构设置在底部,热处理室盖子与工作台以圆锥表面相配合,盖子与工作台之间留有一段间隙,它们之间的磨损,不影响它们的配合,保证配合紧密,工作时热处理室盖子通过上升机构紧压在炉顶,更增加配合紧密性.因此是同类密封式热处理炉子中最为理想的结构.本产品获得一项专利,专利号:ZL200420076090.4。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温
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
干熄焦技术是近年来黑色冶金焦化行业迅速发展的节能与环保新型技术,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国有关企业都竞相采用。干熄焦余热锅炉作为干熄焦装置系统中重要的余热回收装置,起到了熄焦工艺中节能减排等关键作用。可回收利用红焦显热的83%左右,使炼焦过程的热效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可降低红焦与水接触(湿法熄焦)产生大量的酚、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阻止环境污染等重要作用。同时,干熄焦技术可省去因湿法熄焦每吨红焦而需耗水0.5吨,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干法熄焦改善了焦炭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由于焦炭质量的提高,炼铁生产中矿焦比降低了2%~2.5%,生产效率提高1%~2%。干熄焦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提高焦炭质量的三重效益。 推广应用干熄焦技术是实现焦化、冶金工业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随着干熄焦焦炉的大型化发展,对余热锅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参数、大容量将是干熄焦余热锅炉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开发的干熄焦余热锅炉如图 该干熄焦锅炉,在其性能指标上完全达到日本新日铁公司同类产品水平。 ①适当地提高了锅炉的烟气流速,有利于提高锅炉的换热效果,采用对第二级过热器上的前四排管子采用超声速喷涂Ni-Cr合金技术,其防磨性能比日本干熄焦锅炉更为可靠。 ②为锅炉设计了专用的炉墙的密封结构,其设计比日本干熄焦锅炉更为合理。 ③为了避免锅炉热膨胀性,锅炉本体采用悬吊形式,其结构比日本干熄焦锅炉更为科学。 ④采用全水平式蒸发器结构,其结构紧凑,安装维护简便。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过程装备的能源高效
利用
一、团队(专家)简介高秀峰,男,工学博士、副教授,2000 年 12 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主持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 863 计划 3 项、主持省部级及企业横向科研课题 30 余项。参编手册、专著、教材共 6 部,累计撰写 100 余万字。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1、№3)、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4、№5)、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1)。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 70 篇,其中SCI 和 EI 收录 20 余篇,累计获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 20 余项,获 CNG 加气站压缩机科技成果鉴定一项(№1)。先后从事《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密封技术》、《粉体工程》、《过程装备课程设计》等近 10 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擅长从事工程实践类研究项目与实际产品的研发,擅长从事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工作,主持研发的多项产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市场推广。主要研究方向1) 过程流体机械:石油、化工、动力、制冷用各种容积式压缩机与流体输送泵,主要专长为往复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磷尾矿综合
利用
研究
中试阶段/n项目组年承担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工业磷酸及其磷酸盐工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07BAB08B08,2007~2010已结题),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盐酸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磷酸盐”(项目编号:2007AA101C23,(项目编号:2007AA101C23,2007~2010已结题),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电子级磷酸制备工艺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07DA108,2007~2010已结题)。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编号:2011BAB08B01,2011~2016已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13BAB07B01,2013~2015已结题)。完成了自选项目“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吴汉军:硕士毕业论文,2015年已结题)。与湖北鄂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磷尾矿处理生产粗磷酸盐”项目(2016年完成),发表与项目直接相关研究论文,“间接硫酸法高镁磷尾矿中磷并制备硫酸镁的方法”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专利号:ZL 201410143917.7)。为该项目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本项目开展了相应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作。研究了盐酸分解磷尾矿的工艺。在分解温度为60度条件下,钙、镁、磷的分解回收率均为95%以上,成功地分离出氯磷酸钙产品。研究了利用硫酸铵分离分解母液中钙元素俺的工艺条件,获得了结晶程度好硫酸钙产品,二水磷酸钙的含量达到99%,溶液中钙的除去率达到99.9%,较好地实现了钙与磷镁的分离。研究了磷、镁、铵溶液中分别沉淀磷酸镁铵和碳酸镁的方法,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磷酸镁铵和碳酸铵产品。研究了石膏转化为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技术,碳酸镁达到工业指标要求。石膏的转化率达到99.9%,硫酸铵溶液部分循环利用,部分结晶硫酸铵产品。硫酸铵产品达到工业级质量指标。研究了氯化铵溶液浓缩结晶工艺技术,蒸出液用于氨水配制,结晶氯化铵母液循环利用,氯化铵产品达到优级品指标。并对整过磷矿处理工程进行了水平衡实验,整过过程无废水排放,CO2气体回收利用,无废气排放。只有少量的硅渣排放,由于硅渣呈中性,可以用于生产水泥或路基材料。所形成的成果正在申报专利。基本完成了实验室研究。目前正处于中试阶段。。本项目截止目前为止,已投入资金60万元,投入人力10人,进行了1年半的研究。成果应用正在与相关磷化工企业联系,准备推广实施。。支持额度:。300。万元。承接单位:。湖北省。项目进展:。项目组年承担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工业磷酸及其磷酸盐工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07BAB08B08,2007~2010已结题),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盐酸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磷酸盐”(项目编号:2007AA101C23,(项目编号:2007AA101C23,2007~2010已结题),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电子级磷酸制备工艺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07DA108,2007~2010已结题)。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编号:2011BAB08B01,2011~2016已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13BAB07B01,2013~2015已结题)。完成了自选项目“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吴汉军:硕士毕业论文,2015年已结题)。与湖北鄂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磷尾矿处理生产粗磷酸盐”项目(2016年完成),发表与项目直接相关研究论文,“间接硫酸法高镁磷尾矿中磷并制备硫酸镁的方法”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专利号:ZL 201410143917.7)。为该项目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项目基本内容:。本项目开展了相应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作。研究了盐酸分解磷尾矿的工艺。在分解温度为60度条件下,钙、镁、磷的分解回收率均为95%以上,成功地分离出氯磷酸钙产品。研究了利用硫酸铵分离分解母液中钙元素俺的工艺条件,获得了结晶程度好硫酸钙产品,二水磷酸钙的含量达到99%,溶液中钙的除去率达到99.9%,较好地实现了钙与磷镁的分离。研究了磷、镁、铵溶液中分别沉淀磷酸镁铵和碳酸镁的方法,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磷酸镁铵和碳酸铵产品。研究了石膏转化为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技术,碳酸镁达到工业指标要求。石膏的转化率达到99.9%,硫酸铵溶液部分循环利用,部分结晶硫酸铵产品。硫酸铵产品达到工业级质量指标。研究了氯化铵溶液浓缩结晶工艺技术,蒸出液用于氨水配制,结晶氯化铵母液循环利用,氯化铵产品达到优级品指标。并对整过磷矿处理工程进行了水平衡实验,整过过程无废水排放,CO2气体回收利用,无废气排放。只有少量的硅渣排放,由于硅渣呈中性,可以用于生产水泥或路基材料。所形成的成果正在申报专利。基本完成了实验室研究。目前正处于中试阶段。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镁屑安全回收
利用
技术
镁化学性质活泼,目前镁屑的回收利用不仅烧损严重,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本项目开发了一种安全回收利用镁屑的技术方法,并可以进一步提高镁合金材料的品质。该项技术已经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 项。产品性能、指标采用本项目技术回收利用的镁屑,金属镁的收得率达到 90%以上,回收过程安全、可靠,回收得到的镁合金材料力学性能不低于同类合金材料。适用范围、市场前景适用于生产各种镁合金锭材或零部件的企业,如作为压铸镁合金锭,或者做成手机外壳、汽车方向盘等。
江苏大学
2021-04-14
蜂胶的综合开发
利用
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对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进行了较详 细地研究,确定了 8 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工艺技术 先进,可有效地提取、保护和利用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以及易 挥发、易氧化变质组分,保留蜂胶特有的香脂味,很好地解决蜂胶制品的 水溶性问题。同时以早大米为微胶囊的壁材,进行了有效的精制与除铅工 艺,可消除蜂胶潜在的安全隐患;蜂胶微胶囊化小试研究和中试探索,蜂 胶的包埋率达到 95%
南昌大学
2021-04-14
地热资源开发
利用
成果创新点 通过大量的各类实验对地下岩层的地热梯度、地热储 量、岩石强度、渗流特性进行综合数据分析,建立开发前 的完备地热数据资料系统,划分地热系统的成因类型、确 定补给源、估算热储温度、计算地热水年龄、研究地热水 与其它天然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与地热水成份的形成 与演化有关的水热化学作用、研究热源与开发点间的热能 对流效应,为后期的产能评价、保温输送、地下水回灌、 产能优化、智能开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航空发动机
高温
薄膜传感器技术
基本概念:航空发动机高温薄膜传感器技术是将温度、压力等敏感材料以薄膜的形式沉积在航空发动机高温结构件(如涡轮叶片、机匣等)表面,并进行绝缘、防护、图形化,制成与结构件一体化集成的薄膜传感器。 主要功能与应用领域:集成在结构件表面的薄膜传感器使结构件能够感知温度、应力应变、振动、热流、摩擦阻力等状态参数,能在航空发动机高温、高速、强氧化气流冲刷的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图1 薄膜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 涡轮叶片上的薄膜传感器 特色及先进性:与埋入、粘贴、焊接的传统传感器相比,采用薄膜形式集成在结构件表面的薄膜传感器不破坏结构件的力学强度,不影响结构件的工作环境(如流场等),厚度仅约30μm,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好的优点,是当前世界上航空发动机高温、高速、强氧化气流冲刷恶劣环境下的先进测试技术。 技术指标:最高工作温度1100℃,测试精度优于5%,900℃下寿命>10hr。 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本成果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燃烧室火焰筒、燃烧室冷却试验件、燃烧室机匣、涡轮机匣、涡轮盘等高温结构部件表面的状态参数测量,如温度测量、应力应变监测、强度疲劳评估等,解决当前航空发动机高温结构部件的健康监测难题。此外,本成果能够推广用于核电、燃气轮机、汽车发动机、陶瓷发动机等高温零部件状态参数的测量和健康监测,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航空发动机
高温
薄膜传感器技术
航空发动机高温薄膜传感器技术是将温度、压力等敏感材料以薄膜的形式沉积在航空发动机高温结构件(如涡轮叶片、机匣等)表面,并进行绝缘、防护、图形化,制成与结构件一体化集成的薄膜传感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11
12
13
...
70
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