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真空烘箱
产品详细介绍适用于在真空条件下对物品进行真空干燥、烘焙、熔腊、灭菌、固化、热处理等,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医药卫生等单位。按工作温度分普通型和高温型,控温方式有自动恒温型和精密程序控温型,工作室尺寸有多种规格,内胆有冷钢板和不锈钢两款。主要技术参数1、最高温度:250℃;2、电源及功率:AC220V/500KW;3、测温:K分度号热电偶+数显智能控温仪;4、控温:数显自动恒温;控温精度:±2℃;5、真空度:-0.1MPa;6、内空尺寸:∮350×400mm;7、冷钢板内胆。
湘潭市三星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适用于换热管的插入式强化换热组件及强化换热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换热管的插入式强化换热组件,其包 括收容在换热管内的支撑杆及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强化换 热扰流单元,所述支撑杆沿所述换热管的轴向设置,其上设置有多个 间隔设置的安装节点。所述强化换热扰流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杆 的涡杆及连接于所述涡杆的弧形杆,所述涡杆与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 所述涡杆包括连接于所述节点的固定端和垂直连接于所述弧形杆的连 接端。所述弧形杆相对于所述涡杆对称设置,且其弧面与所述换热管 的内壁面相互平行。所述强化换热扰流单元与所述换热管的内壁面之 间的最小距离大于零且小于等于所述换热管内径的 0.05 倍。本发明还 涉及具有上述插入式强化换热组件的强化换热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HCRG-XA型超热管余热回收器(气一气)热管式烟气换热器
HCRG一XA超导热管余格回收器是德煤、油、气锅炉(密炉)余热回收的专用设备,安装在锅炉(密炉)烟口或烟通中,将烟气余热回收后加热空气,热风可用作锅炉(密炉)助憾和干燥物料。其结构如下翻所示;四周管箱,中间后板将上下两侧通道期开,热管为全翅片管,可单极热管更换,工作时,高温湘气流经回收器下部冲期热管,此时热管吸热,端气放热温度下降,热管将吸收的热量传至上部,将流经热管上部的冷空何加热,此时热管放热,空气吸热温度上升。
山东海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6
热管式生物质气化炉
热管式生物质气化炉是将高温热管技术引入生物质气化炉中,实现生物质的间接气化,使得生成的燃气中不含氮气,热值可达15MJ/Nm3。试验结果表明与用空气直接供热气化的气化炉气体组分和热值比较,用热管式生物质气化炉间接供热得到的气体组分中H2的含量很高,约是用空气直接供热气化的10倍,热值是用空气直接供热气化的2~3倍。用所开发的热管式生物质气化炉建立小规模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合理利用生物质能,解决我国分散地区的热、电供应问题。已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目前均已授权。旋转热管生物反应器是采用回路热管的技术原理,依靠热管吸热段上的热管浆叶来实现吸热。热管浆叶和热管搅拌轴是相通的,两者组合的旋转热管本身是一个等温体,当热管浆叶围绕搅拌轴旋转时,在釜内形成圆筒形的液体等温层,并通过布置多层热管浆叶,就可实现整个釜内的温度均匀性。优点是吸热桨叶单元占用空间小,强化管外反应器内介质的传热传质,提高反应器内传热效率和生物反应效率,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目的。已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目前已授权。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热管换热器的研究与工业应用
成果简介: 1.一本专著(已发表) 庄骏, 张红.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植入式智能换热墙体,包括低能耗建筑物的墙体,其特征是:所述低能耗建筑物墙体的内或外保温层表面分别设有内表面换热管和外表面换热管,所述外表面换热管通过连接管与内表面换热管相连,所述换热管内置有工质。有益效果:针对低能耗建筑的特性,在墙体的内外表面安装换热管,墙体内外表面换热管之间通过在墙体内的连接管连接,依靠热管内工质相变吸热和放热的特性,利用热管内工质自然重力循环实现室内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将可再生能源与低能耗建筑有机地结合,形成新型的节能、舒适、环保的热环境系统。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汽车冷却系统热管理分析
可开展冷却风扇模块 CFD 分析、基于一维和三维的冷却系统热管理分析、 HVAC 蒸发风机 CFD 分析、风窗玻璃除霜效果分析等。为车辆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或在研项目:高强韧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铝合金复合汽车轮毂制造关键技术研发、车身变截面板轻量化的 CAE 技术研究、汽车冷却模块的优化匹配分析、专用车轻量化设计、轿车前风窗除霜效果的 CAE 分析性能指标满足工程要求。所处阶段成熟
江苏大学 2021-04-14
极端热管理与应用技术
本技术以在高温井下(>200℃)作业的测井仪为研究对象,采用绝热-储热-导热三种技术联用的方式,对井下电子进行热管理,保障其正常作业。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在国防、航空航天、石油勘探等领域,电子器件常面临极端的高温环境(150℃以上),常规热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其散热需求,亟需开发一套极端环境下的电子器件热管理系统。本技术以在高温井下(>200℃)作业的测井仪为研究对象,采用绝热-储热-导热三种技术联用的方式,对井下电子进行热管理,保障其正常作业。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针对井下电子数量多且分散特点提出了分布式储热均温系统,设计了导热储能一体集成模块并成功实践;2)新型相变材料的研制、封装、可靠性测试及其在极端热环境下的应用;3)极端环境下热管理系统的热学建模及实时温度预测算法开发。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小型热管蓄能空调机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用上了大型的冰蓄冷空调,但它们都是用在大型的建筑物内。而小型的、家用的蓄能空调却迟迟未出现。我校研制了一种小型蓄能空调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蓄能制冷循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410041383.3)。并得到国家863计划支持。同时研制了一种空调用相变蓄能材料,其相变温度与空调工况相吻合,相变潜热较高,无过冷和相分离现象,无毒、无腐蚀性,性能稳定、重复性好。可克服水蓄冷系统蓄冷密度低和冰蓄冷系统蓄冷温度低的缺点,提高了蓄能空调系统的蓄能量和蓄能效率,减小了蓄能
南京大学 2021-04-14
新型真空玻璃
该产品由我扬州大学以张瑞宏教授为首的团队经过十年的努力,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已完成了中试。 2005 年最终实现关键工艺上有所突破,特别是侧边封头工艺及一次性封接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可大大简化生产工艺,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根据扬州大学的生产工艺生产的真空平板玻璃可将其成本控制在 100 元/m2 左右。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8 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