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铌酸钾钠-锆钛酸铋钠系无铅压电陶瓷
本发明属于钙钛矿结构环境协调性压电陶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铌酸钾钠-锆钛酸铋钠系无铅压电陶瓷,该无铅压电陶瓷由通式(1-x)(KuNav)NbO3-xBi0.5Na0.5Zr1-yTiyO3表示,式中,0<x≤0.05, ?0≤y≤0.3,0.40≤u≤0.55,0.45≤v≤0.60,且u+?v=1。本发明提供的无铅压电陶瓷具有较高的压电性能,所用原料价格低廉,节约成本,有利于促进实用化进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四川大学 2021-04-11
在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的进展
以传统两步法为基础,设计提出了钙钛矿籽晶诱导生长的两步旋涂法,通过在碘化铅薄膜中引入含铯钙钛矿籽晶,使籽晶提供后续钙钛矿生长的成核位点,引导高质量薄膜生长,解决两步法中无机阳离子的有效掺杂问题。通过籽晶诱导,可实现对成核和晶粒大小的精确调控,有效掺入无机Cs离子,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提升至21.7%,同时,器件在AM1.5G太阳光下持续工作140小时后,仍然保持超过60%的初始效率,远优于传统两步法数小时的稳定性。图1. a) 籽晶法制备钙钛矿薄膜过程示意图。 b) 光致发光显微原位探测籽晶法中钙钛矿实时生长过程。 进一步的,赵清教授课题组设计了氯化铯增强碘化铅前驱液两步法,在进一步提高钙钛矿薄膜中碱金属离子含量的同时,减缓钙钛矿的成核、生长过程,获得了具有更大晶粒、更低缺陷态密度的钙钛矿多晶薄膜。基于此制备得到的平面正式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22.1%、器件的长时间工作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在AM1.5G太阳光下工作70小时后,依然能够保持90%的初始效率。在两步法制备钙钛矿薄膜与太阳能电池器件方面,对碱金属离子的均匀高效掺入、器件性能的提高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大学 2021-04-11
带疑合钢针的钛软丝和不锈钢软丝
由缝合钢针和缝合软丝组成。软丝长度为1米、70厘米、50厘米,直么为0.8、0.7、0.6、0.5mm。钢针分为三棱针、圆针二种。采用DL100kg拉力试验机对钛软丝、不钢钛丝、美国不锈钢丝、聚乙稀丝性能测定,抗拉强度(MPa)是:Φ0.5,钛软丝500~515;美国Φ0.8不锈钢丝715~735;美国聚乙稀线315~325;不锈钢软丝Φ0.5,910~9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镧掺杂铌镁算铅-钛酸铅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物理化学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镧掺杂铌镁酸铅-钛酸铅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先以MgO、Nb2O5、PbO、TiO2和La2O3为原料,用高能球磨法制备PMN-PT粉体,再用干压成型或冷等静压工艺压制陶瓷坯体,烧结后在氧气氛条件下间歇抽真空保温得到PMN-PT透明陶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PMN-PT陶瓷,具有不含焦绿石相的纯钙钛矿相,致密度高,红外波段透光率最高可达67%,接近其理论透光率。(2)本制备方法中采用高能球磨,而不是传统工艺中的行星球磨,转速快,得到的粉体粒径小、成分均匀,而且耗时短。(3)使用廉价的普通烧结炉,采用一步烧结,降低粉体制备工艺耗时,可以制备复杂形状透明陶瓷,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成本低。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当前国家十三五战略规划新兴产业,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十大重点产业之一。在信息通信领域,电光开关、电光调制器是光通信领域的核心器件,而铌镁酸铅-钛酸铅基透明电光陶瓷则是开发上述器件的核心材料。铌镁酸铅-钛酸铅基透明电光陶瓷的专利技术与相关企业,如青岛海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浦芮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研发生产基于PMN-PT透明陶瓷的高性能电光器件,扩展其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推进我国光通信网络建设。也可和相关企业转让,实现产业化。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中山市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创新平台
中山市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创新平台是以程一兵院士及其团队在钙钛矿材料与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技术储备为基础,以推进钙钛矿薄膜光伏产业化为目标建立的科研开发型基地。在钙钛矿光伏产业化技术开发的同时,注重结合中山市在灯饰、家居、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产业,服务中山市现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力争中山本地孵化覆盖钙钛矿光伏产业上、下游配套技术的高技术企业,持续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中、青年骨干力量,务实建设高水平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团队。以此在推动钙钛矿薄膜光伏产业发展进程的同时,带动中山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企业提供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和有利的科技创新实验平台。 环境亲和性更好、经济性更高的光伏产业; 薄膜特性使得在建筑幕墙、车辆贴膜及表面涂层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由于其弱光发电特性,可深度融合家居、灯饰以及智能穿戴等产业。
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高功能涤纶蛋白复合面料和粘胶纤维蛋白复合面料
涤纶织物虽具有良好的挺阔性、褶皱弹性,但不亲水,对人体皮肤不友好,没有保健功能。粘胶纤维织 物具有 良好的吸湿、抗静电,但对皮肤没有保健功能。 开发的全新改性接枝技术,可以在涤纶纤维和涤纶织物表面接枝各种动植物蛋白,如蚕丝蛋白、牛奶蛋 白、大都蛋白、花生蛋白、蚕蛹蛋白等等。从而制备各种高功能涤纶蛋白复合面料。 改性接枝的涤紛蛋白复合面料,蛋白质都分布在涤纶纤维表面上,在服用时,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的全是 各种动植物蛋白,对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同时,织物的吸湿性、抗静电性都得到很好的改善;褶 皱弹性、挺阔性保持良好。 高功能涤纶复合蛋白面料,适宜制备高档涤纶面料,具有很高的附加值,生产工艺流程较短、成本较 低,无需投资购买新设备。该技术也同样适用于粘胶蛋白复合面料。粘胶蛋白复合面料对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西南大学 2021-04-13
二氧化钒基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及二氧化钒基单晶体
绝缘体-金属相变材料领域。 利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备大尺寸高质量二氧化钒单晶体,实现了二氧化钒单晶体电阻的快速温度响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关于发布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先进制造及故障诊断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先进制造及故障诊断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2-10-14
高温煤焦油馏分加氢制清洁燃料油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高温煤焦油是煤焦化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其组分非 常复杂,估计上万种,已被鉴定五百多种,并且高温煤焦油是很多稠环化合物和 含氧、氮及硫的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来源。目前,煤焦油很大一部分作为燃料油直 接燃烧,这样既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又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高温煤焦油馏分较宽,同时加氢需要按最苛刻的反应条件设计,而按馏分加 氢可根据原料中各馏分含量设计反应条件,这样既降低设备的及节省催化剂投资, 又能降低过程的能耗。 各馏分经过加工可得到萘、α-甲基萘、β-甲基萘、喹啉、异喹啉、吲哚、联 苯、苊、芴、蒽、咔唑、芘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重要原料,用途广泛。 技术原理与流程简介: (1)化学品提取:综合精馏、结晶、萃取等分离方法可得到符合下游厂家 要求的萘、α-甲基萘、β-甲基萘、喹啉、异喹啉、吲哚、联苯、苊、芴、蒽、咔 唑、芘等多种产品; (2)剩余馏分加氢精制制备清洁燃料:提取化学品后剩余煤焦油的利用价 值较低,可通过加氢精制过程,进行芳烃饱和、脱硫、脱氮,得到产品硫氮含量 符合国家标准的清洁燃料; (3)通过利用加氢过程的放热,优化工艺过程,实现能量的合理利用。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在煤焦油加工方面,天津大学具有工业萘加工,洗油加工,蒽油加工的工业 化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发的高温煤焦油馏分加氢制清洁燃料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 30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水平,该技术成套工艺包的开发正在进行之中。 应用前景分析以及效益预测: 根据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新型煤化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 品必将成为国内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煤焦油宽馏分油中含有多种高附加值的化 工产品,在加氢之前首先加工提取这些化工产品,再对剩余的油品进行加氢,既 不影响加氢原料油的质量,又能进一步提高焦油加工的效益。 应用领域:高温煤焦油深加工领域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有稳定的煤焦油来源;廉价的氢气来源; 合作方式及条件:双方共同协商
天津大学 2021-04-11
高温固体电解质电化学传感器
为促进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对冶金生产的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在对ZrO2电解质定氧电池失效原因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型的长寿命连续定氧传感器。通过对固态参比电极性质和电解质中氧位分布等研究,从理论上给出了参比电极的选择原则和依据。通过有关热力学研究,扩展了快速定氧测头的应用范围。通过对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和性质的深入研究,改善了定氧传感器的性能。在冶金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有关传感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例如把氧传感器应用到金川含镍粗铜阳极炉熔炼的研究中,确定出恰当的氧化和还原终点,从而结束了建厂19年来只能生产等外阳极铜板的历史,一级品率达98%以上,年创经济效益240万元以上,获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类似的还有“金川阳极板铜模铸造”、“攀钢120吨转炉合理脱氧工艺研究”、“熔融钴基合金中氧活度快速测定”等项目。传感器也被用于有关的冶金物理化学实验研究中,已测定了15种稀土化合物的Gibbs生成自由能,研究了硅酸玻璃中的组元活度以及硫化铜提取热力学等。 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有关论文五十余篇,取得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另有三项专利申请已通过实审。本项目获得了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型的长寿命连续定氧传感器是钢铁生产以及有色冶炼等领域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的最有利的工具之一。例如转炉炼钢终点预测及脱氧过程的控制,沸腾钢和半镇静钢的冶炼过程控制。直接定氧技术已成为提高钢材质量,节约脱氧剂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且易于实现生产的在线控制。目前世界定氧测头的年消耗量在百万支以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7 88 89
  • ...
  • 317 3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