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的快速精铸技术
高温合金叶片研制是航空发动机、大型舰艇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国之重器”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因技术难度大、发展起步晚、国外封锁严等,成为制约国家安全能力提升的技术瓶颈。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融合新型的3D打印技术和成熟的精密铸造技术,发明了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的快速精铸技术。该技术可显著提升复杂叶片的制造能力、大幅缩短叶片制造的工艺路线、大幅降低制造对叶片设计的限制,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体系和研制体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目前,在国家项目和各级部门大力支持下,研究团队已攻克了该技术的关键难题,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建成了小批量生产线,具备了服务于我国先进航空发动机创新设计的能力。 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的快速精铸技术的技术。以CAD数字数据直接驱动,利用光固化3D技术成形制造树脂原型,采用凝胶注模方法将陶瓷浆料一次贯注成型,冷冻干燥处理后,烧失树脂原型和烧结陶瓷,经过强化处理后,制备出芯壳一体化陶瓷铸型,在此铸型中浇铸金属,经凝固、脱芯等工序,即可得到高温合金叶片。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高温固体散料自均衡热量蓄存及余热分级提取技术
工业中大部分高温固体散料是宽粒径分布(0.1-20mm)的混合物料,微细粉体填充在块料的空隙,冷却气体既吹不起散料,也穿不透散料,难以直接从散料取走热量;移动床内间接换热过程中管间距过大换热不充分,管间距过小颗粒易堵塞,热回收效率低;高温散料的粒度覆盖范围宽、产率及温变跨度大,余热回收难度大、效率低,技术不成熟。针对现有的余热回收工艺适用性差、回收效率低,对于含微细粉体且粒度分布宽、产率及温变跨度大的余热散料难以有效回收的现状,设计开发适应粒度、产率和温度宽范围变化的高温散料均匀布料装置和自均衡连续出料装置;研发以散料侧多频喘动及流体侧强化换热为特征的间壁式换热技术;提出适用于粒度、温度和产率宽阈度变化的热质自均衡蓄存技术与热量分级提取方法,形成组合式散料蓄存与余热分级提取工艺。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温超导车载变压器及低温恒温器制造项目
项目成果/简介: 中国在国际超导磁悬浮上展开的竞争,争取轨道交通未来的主导权,需要发展超导磁悬浮技术,基础是:超导、杜瓦、制冷。本项目新材料新技术所生产的超导变压器为高速列车的重要组件,该项目已经得到中车、科技部支持,完成相关的设计,进行开发。 掌握了超导牵引变压器和构建复合低温恒温器相关的复合材料的核心技术。探索出该材料的成型工艺及高强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1-12
耐高温腈基聚合物的分子构建与先进功能材料
该成果通过分子设计构建了一系列芳腈基聚合物,发明了荧光性、磁性、导电/介电性的芳腈基聚合物与先进功能材料,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25项。突破了合成控制、产品纯化、环保处理与规模装备等关键技术,形成了1000吨级聚芳醚腈产业化合成成果及其系列先进复合材料、薄膜、纤维应用技术;获得了500吨级的邻苯二甲腈树脂合成装备及耐高温先进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取得的大部分发明成果近三年共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取代了部分相关产品的进口。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深冷加工镍基高温合金的参数优化方法
以喷射液氮的方式执行深冷加工,并为包括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进给量在内的一系列待优化输入加工参数设定取值区间;根据 正交试验来执行多种工况下的车削加工,相应建立车削模型,并求解 各工况下作为研究变量的输出结果;选取切削温度、加工平面方向的 表面残余拉应力和最大残余压应力的深度这三个变量作为优化目标, 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拟合;对三个优选目标分别设定优化系数,并求 解获得在深冷加工条件下,上述待优化加工参数的最优解。通过本发 明,能够在主要车削加工输出结果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有效执行对 整体切削工艺参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耐高温高可靠性的自击穿气体开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可靠性的自击穿气体开关,适用于 高温、高压以及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其主要包括长电极杆,电 极,绝缘套管,不锈钢外筒,连接垫圈以及充气阀孔,整个装置由阴 极和阳极两部分构成且呈轴对称设置。电极放电表面为椭圆导角,电 极通过连接垫圈焊接在电极杆一端,绝缘套管紧套于长电极杆外部, 并通过连接垫圈与不锈钢外筒进行无缝焊接,在保证气密性的同时, 可提供更加可靠的机械强度,从而避免气体开关因多次持续放电冲击 而导致结构松动的情况。本发明在保证开关电气性能的同时,使开关 在高温高压环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井下耐高温高效传递激波的胶膜护套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耐高温高效率传递激波的胶膜护套装置, 其置于柱型液电脉冲激波发射器的侧面,主要由胶膜护套、密封钢圈 与紧固装置组成。胶膜采用耐高温(300℃)、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 性、耐腐蚀性、伸长率在 200%以上的材料。胶膜护套表面光滑,能 耐受激波的高强度重复瞬时机械冲击。胶膜护套能保持激波发射器内部的清洁,使放电液体的参数与放电回路及液电间隙匹配程度最优, 提高激波发射器由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效率。胶膜能够高效将激波能 量传递到胶膜护套外,对激波的波形不产生大幅度畸变,提高激波的 机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产生的耐高温酶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产生的耐高温蛋白酶及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选育一种可产生耐高温酶的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AN‑PK‑9K‑GS115,然后将其进行培养,从发酵液中提取耐高温蛋白酶,将其用于羽毛粉的水解,可以有效水解羽毛粉,将其中蛋白质组分高效降解为小肽成分或者氨基酸成分,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增加采食量,提高动物健康水平。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9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高湿污泥移动床高温裂解制富氢燃气技术及装备
针对高含水污泥(特别是危废)预处理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等难题,开发了高湿污泥移动床高温裂解制富氢燃气技术和装备。采用生物质微米云燃烧提供外热源,对高湿污泥进行一体化裂解气化,巧妙利用高湿污泥的水分作为气化剂和氢源,并使得重金属玻璃化固溶于固体残渣中,减少二次污染。建成了示范,处理量为200~300kg/h,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技术指标 污泥处置所得燃气中H2含量可达55%,热值在10 MJ/Nm3左右,投资回报2年。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超(超)临界机组关键高温设备完整性与寿命评估技术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 11 个重点领域之首的能源领域,发展高效洁净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而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提高使得高温管道等设备的服役环境更加恶劣,特别在最薄弱的焊接接头部位,频繁的早期失效事故引起的机组非计划停运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对设备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与预测,避免突发性的早期失效,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津市科委及电力行业的大力支持下,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关键高温设备,探明了耐热钢焊接细晶区 IV 型开裂、焊缝内部埋藏裂纹、插套焊接头振动疲劳开裂等典型早期失效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耐热钢焊接工艺、现场局部热处理规范、插套焊焊接工艺与焊趾熔修用焊接材料等相应的延寿技术;开发了在役高温设备实时老化性能的微创测试技术与设备,建立了基于蠕变损伤累积的剩余寿命评估技术;揭示了残余应力和拘束水平对蠕变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定量考虑这两者影响的高温缺陷寿命预测模型,丰富了高温寿命评估方法。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项目提出的寿命预测模型的精度大大提高,延寿技术更科学、全面、有效。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经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4 项)、获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31 篇,其中 SCI 论文 12 篇,EI 论文 9 篇,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该项目推动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部件寿命评估与延寿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超(超)临界机组目前面临的早期失效难题,不仅可保证机组的安装质量,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返修,减少机组因非计划停运和检修周期超期带来的巨大发电损失,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领域:新技术 技术转化条件: 近三年来,该项目开发的寿命评估软件与延寿技术在全国 10 个省市的 16个电厂得到应用,经济效益达 2.3 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合作方式及条件:根据具体情况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