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磨削工艺优化技术
基于声发射磨削过程监测技术,开发了可视化的磨削工艺优化技术,主要提供磨削效率以及磨削精度改善技术,已经用于数十家企业磨削工艺优化之中。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植物光效优化
通过大规模筛选,鉴定到一个重要的光效调控基因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1(HPE1)。研究发现HPE1基因编码一个新的叶绿体RNA剪接因子,其缺失改变了细胞核编码的叶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优化了捕光色素,最终增加了光捕获能力和光合作用量子产量,提高了实际光合作用效率。该工作提示了一种光效优化的新策略。
中山大学 2021-04-13
高效苯系物检测传感器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的污染极大地威胁到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迫切需要高效、低成本苯系物气体传感器。然而,苯系物由于化学键较强而导致传统的半导体气敏材料难以对其高效检测。本成果利用“催化-气敏”串联策略,通过设计CeO2/ZnO双层结构,实现半导体气敏材料对苯系物高效检测。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15
低电压碳系水性电热油墨
本研究以多元低维碳材料为发热主体,构建由不同形态的碳材料之间协同作用,搭建三维立体载流子传输通道的水性电热油墨体系。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导电填料的微观形貌、粒径、导电性以及流变性与油墨电热性能的关联关系。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创新性: 本研究以多元低维碳材料为发热主体,构建由不同形态的碳材料之间协同作用,搭建三维立体载流子传输通道的水性电热油墨体系。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导电填料的微观形貌、粒径、导电性以及流变性与油墨电热性能的关联关系。根据发热器件的实际使用需求,指导油墨配方的调整,明确提高电热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指导得到高电热转化效率、低成本、低功耗、可大规模生产制备的碳系水性电热油墨。 先进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公司和科研机构都致力于研发低成本高电热效率的电热膜,快速的加热性能和低驱动电压是其核心目标;大规模低成本的制备工艺、均匀的加热分布、电热膜的耐用性及其规模化生产仍然是一个挑战;良好的柔韧性以及动态稳定性是实现其大范围应用的关键;环保无毒害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构建了一种多元碳体系水性电热油墨。该油墨以水为溶剂,炭黑、纳米级石墨片、少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碳系材料作为导电发热填料,水性树脂作为连接料,利用不同形态碳材料之间的桥接效应和协同作用,降低电热油墨的渗流阈值并提升电加热性能。该电热油墨具备低功耗、低成本、低单位面积使用量的特性。研究了碳材料本身的结构和性能、不同配合体系油墨的导电、导热机理,优化制备方法,形成高电热转化效率、适用于各种复杂场景使用的多元碳体系电热油墨,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意义。 独占性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碳体系电热油墨工作电压高(220 V)、实际电热转化率低、功耗大、发热性能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难以规模化生产等问题。本项目拟以低成本、大规模制备、高电热转化效率、绿色环保为目标,构建多元碳体系电热油墨。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揭示额定条件下油墨的电热转化效率与体系中碳材料的形貌结构、碳材料与连接剂和分散剂等的配比以及制备工艺之间的关联性;探讨界面处发生的各种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研究多元碳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构建了在24 V~220 V条件下均可使用且能量内耗低、电热转化效率大于90 %、油墨用量少的环保性碳系水性电热油墨。并实现丝网、凹版一次印刷即可满足24 V工作电压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拓宽了应用范围和领域。
武汉大学 2022-08-15
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系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系统。该系统基于电子技术、通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通过多深度土壤水分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以及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监测茶树的生长环境状态,由CPU采集、处理数据信息,并及时做出合理的灌溉决策,实现智能自动灌溉。环境参数可由液晶屏实时显示或通过GPRS网络发送至上位服务器系统,便于茶园管理人员准确了解茶树生长环境状态,进一步优化管理方法或采取相应措施。智能茶园自动灌溉系统不仅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现代茶园的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实现增加茶叶产量和优化茶叶品质的目的。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锥体外系XM-655C
XM-655C锥体外系   XM-655C锥体外系左侧半表示皮质—纹状体—苍白球系,由苍白球发出纤维组成豆袢和豆核束,它们分别与红核、黑质、底丘脑核、丘脑核发生联系,右侧半以示皮质(额叶、枕叶、颞叶)桥脑—小脑—红核—脊髓系,部分纤维至丘脑核,由此发出纤维至运动皮质,形成环路。 尺寸:放大,42×45×75cm 材质:优质铁丝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412门静脉系模型
XM-412门静脉系模型   XM-412门静脉系模型产品上至颈根部作水平切,下至大腿根部、上肢于上三分之一横切,打开胸腹壁示门静脉系的组成。 ■ 躯干部示上腔静脉、左右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头臂静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及奇静脉的断段。 ■ 腹腔内示肝、胃、肠、食管的部分外形。 ■ 门静脉系示各级属支及属支的配布。 ■ 门静脉系统主要示肠系膜上下静脉、脾静脉附脐静脉、食管静脉、胃左右静脉、胆囊静脉、胰十二指肠静脉等以及和门静脉系有关的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脐旁静脉丛、胸腹壁静脉、腹壁上下静脉以及腹壁浅静脉等。 ■ 尺寸:36×17.5×53cm ■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55C锥体外系
XM-655C锥体外系   XM-655C锥体外系左侧半表示皮质—纹状体—苍白球系,由苍白球发出纤维组成豆袢和豆核束,它们分别与红核、黑质、底丘脑核、丘脑核发生联系,右侧半以示皮质(额叶、枕叶、颞叶)桥脑—小脑—红核—脊髓系,部分纤维至丘脑核,由此发出纤维至运动皮质,形成环路。 尺寸:放大,42×45×75cm 材质:优质铁丝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齿轮传动与轮系组合展示台
齿轮传动与轮系组合展示台
南昌市精鹰科教实业有限公司 2022-07-21
高炉大喷煤时煤粉利用率分析技术及应用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是目前国内各铁厂的主要目标。由于焦炭价格不断增高,使得焦炭和喷吹煤粉的差价显著增加。增加高炉喷煤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水平,而且保持炼铁厂可持续发展。作为钢铁流程中能耗最大的高炉炼铁,采用高炉大喷煤和综合喷吹技术,降低焦比和综合燃料比是目前炼铁最为迫切的任务。 高炉喷吹的煤比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高炉尘中的碳含量会有较为明显地增加,特别是在二次灰中增加的速度较快。碳含量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在炉内未被消耗的煤粉。随着喷煤比增加,高炉尘中碳含量增加得越快。高炉尘中含未消耗煤粉量越多,煤粉的利用率越低。大喷煤的同时应该保证煤粉有较高的置换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与宝钢合作开发了确定高炉大喷煤条件下分析喷吹煤粉利用率的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中国专利 ZL 02 1 31238.9)。通过对高炉炉尘中未消耗煤粉的分析,确定出不同条件下高炉喷吹煤粉的利用率,提出进一步提高高炉喷煤量需要采取的措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