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NSFO(无泥芬顿催化氧化耦合)技术
成果介绍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需要,针对“重化围江”和污水排放剧增、处理难度加大、处理成本激增的现状与日渐迫切的环保需求之间的矛盾。东南大学纳米低维净化材料创新团队,在传统芬顿氧化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反应速度快、降解效率高的特点,解决了其产生污泥二次污染、工序复杂、成本高的缺点,首创NSFO(无泥芬顿催化氧化耦合)技术。NSFO技术是离子交换树脂、膜分离技术、厌氧-好氧生化池的互补技术,可应用于化工园区以及农药医药行业,高含盐、高毒性、高COD、低B/C比等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技术特征:进水COD范围1000-20000mg/L,原水不需稀释,非接触式全封闭深度处理。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采用纳米低维水处理催化剂,构筑组合新工艺增强氧化效能。2.在真空紫外光以及负载的金属离子协同激发下,催化双氧水产生超氧负离子和羟基自由基,进而促进高毒性、高浓度废水的无害化处理。3.大幅提升处理效果的基础上避免了污泥二次污染的产生。4.大幅简化处理流程,原水不需稀释,不需预调酸碱;大幅度削减废水量,降低处理负荷。NSFO技术易于与自主开发的模块化工装设备相结合,充分发挥装备化优势,实现源头处理、分质分流;免除土建施工,降低成本。市场前景NSFO 技术,是普适性和平台型的核心反应技术,即能作为改善水质可生化性的预处理工艺,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务、印染、煤化工、石油化工、垃圾渗滤液等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该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在处理高危废水方面具有普适性,可以推广到多领域的高COD、高含盐、高毒性难降解废水处理,在国内外均有广阔的军民两用市场。目前正在开拓适用于民用航天市场以及石化医药化工市场的大规模处理装置,预计军用、民用市场容量高达5000万/年。
东南大学 2021-04-13
合成低级羧酸酯的绿色催化技术(技术)
Ø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用于生产低级羧酸酯的新型催化剂,该类新型催化剂用于由低级醇和低级羧酸反应生产低级羧酸酯。原料包括脂肪族羧酸、芳香族羧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所用的醇为C1-C6脂肪醇等,可以广泛用于有机羧酸酯的合成领域。该类新型催化剂具有环保、对设备腐蚀轻微、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分离、催化活性好、选择性高等特点。并且能够保证反应长时间、稳定、连续地进行。与现有生产工艺流程相适应,本发明不需要在工艺设备方面进行大的改动,可以简化原有生产流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天然脂肪酸甲酯催化加氢技术
项目申请人所在研发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绿色化学和工程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已开发出一系列高活性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其衍生催化剂。 本项目针对天然脂肪酸甲酯研制具有很强的抗硫性能的新型高活性纳米金属镍和磷化镍催化剂,同时开发先进的固定床催化加氢反应技术来进行天然脂肪酸甲酯的加氢饱和研究,促进生产进步,减少污染,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保效益。与本
南京大学 2021-04-14
合成低级羧酸酯的绿色催化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发明专利是一 种 用 于 生 产 低 级 羧 酸 酯 的 新 型 催 化 剂 ,该 类新型催化剂用于由低级醇和低级羧酸反应生产低级羧酸酯。原 料 包 括 脂 肪 族 羧 酸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新型药物中间体催化合成技术
1. 痛点问题 在传统精细化工生产中,特别是生物-化学级联法生产手性药物中间体过程中,存在酶与金属组合催化剂效率低从而导致手性药物中间体制造成本高、纯度低的痛点问题。目前,工业上应用于生物-化学级联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金属催化剂的简单组合,由于酶催化与金属催化反应条件不匹配,易造成催化剂失活。原有解决方案为将酶催化与金属催化分多步进行,存在能耗物耗大、流程复杂、环境不友好、制造过程不绿色等弊端。在“碳中和”目标下,开发绿色高效的新型药物中间体催化剂,将为解决行业现有的痛点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2. 解决方案 针对药物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药物中间体催化技术,构建在常温条件下同时具有高效酶催化和金属催化活性的高分子-酶-金属亚纳米团簇复合催化剂,实现了重要手性药物和农药中间体的绿色高效合成,解决了化工生产中生物-化学级联反应效率低的痛点问题,使多步的级联反应在一锅中高效进行,简化流程、提高时空产率,并减少了生产的能耗与三废的产生。
清华大学 2021-09-14
氯化氢废气催化氧化制氯技术
我国氯碱工业规模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氯作为重要的化工合成材料和化工中间体,用于合成PVC、环氧树脂、聚氨酯、多晶硅、氯化苯、氯乙酸等。然而,氯的利用率仅有0-5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磁助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
项目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助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动机、反应器、磁线圈、旋转 装置、高梯度磁分离器和磁絮凝剂回流泵,在反应器内部设置有旋转装置和紫外灯组, 旋转装置上设置有磁铁条组和刮泥板。污水从反应器进水管进入,磁性光催化剂在紫外 光照射下,通过磁铁条的搅拌和磁场作用与污水反应,达到处理污水的效果。 性能指标 (1)净化效果好,本发明使污水中的污染物通过磁场、光催化、絮凝等作用得到有 效地去除,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好,去除率 90%以上;(2)成本低,能耗约是同等处理 规模的传统设备能耗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造影剂弛豫率 核磁共振造影剂驰豫率分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NMI20核磁共振造影剂驰豫率分析成像测试仪是一款经典的小核磁,专为核磁共振造影剂研究应用设计开发而成,该设备配套有造影剂专用弛豫时间测试软件,磁共振成像软件,可以直接测试得到不同浓度造影剂样品的T1、T2弛豫时间,R1、R2弛豫速率以及造影剂样品的弛豫效率r,并可完成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和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弛豫时间测试过程非常简单,样品无需特别配置,软件实现中英文双语选择界面,操作简便,易学易用。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5±0.08T,仪器主频率:21.3MHz;3、探头线圈直径:15mm;应用解决方案:1、Gd类,Fe类,Mn类等核磁共振造影剂T1、T2弛豫时间测试,弛豫效率r测试;2、不同浓度造影剂样品成像,T1,T2加权成像,直观评价造影效果;3、细胞液弛豫测试与成像  .....应用案例一:四氧化三铁,T2磁共振靶向造影剂弛豫率测试,磁共振成像测试应用案例二:Gd+ 类T1 磁共振造影剂测试实例,T1弛豫时间测试,T1加权成像应用案例三:不同浓度磁共振造影剂对比成像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产品技术资料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镍基高温合金组织结构超声智能评价方法
航空发动机机匣是一种复杂薄壁零件,其加工变形问题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机匣毛坯组织结构的均匀性是影响机匣加工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是航空发动机机匣的主要原料。镍基高温合金铸、锻件组织结构的无损检测与定量评价是实现组织结构均匀性检测与评价的基础,有助于准确判断毛坯制造质量,表征制造工艺改进的有效性,降低机匣加工变形概率。 超声检测具有穿透能力强,灵敏度和分辨率高、可定位和定量检测等优点,在航空发动机大规格高温合金构件制造质量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超声检测信号特征值与材料组织结构变化、二次相或沉淀物的形成相关,具备有效评价镍基高温合金的组织结构的能力。现有镍基高温合金铸、锻件组织结构的超声检测以噪声波高为主要判据,指标简单、阈值设置严格、误判率高,无法适应不断改进的制造工艺。 组织结构超声定量评价技术的核心是确定微观组织特征参数与超声检测特征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其本质是以模型待定系数为决策变量,以评价准确性为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超声波在镍基高温合金中传播时,受到晶界、相界、孪晶等复杂组织结构的综合作用,若采用声速、衰减系数、非线性系数等单一超声检测参数对组织结构进行建模与评价,会因信息量的缺失而导致评价误差大;若增加检测参数规模,则会导致所对应优化问题的困难性大幅增加。 本研究以镍基高温合金组织结构定量评价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如何利用协同进化算法求解定量评价的大规模优化问题、以及如何同时利用多种微观组织特征参数对镍基高温合金进行综合表征展开研究。科研成果为航空发动机机匣镍基高温合金毛坯制造质量检测、评价、性能预测提供技术支持,为制造工艺改进提供数据支持,也可进一步推广至其它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材料中。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5-04
耐蚀耐磨化学镀Ni-W-P合金
化学镀Ni-P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工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应用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化学镀层是阴极性的,如在施镀过程中形成针孔、麻点以及使用过程中外力对镀层的损坏等,往往造成镀层在腐蚀介质中形成电偶腐蚀,使得镀层不仅对基体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加速了基体的腐蚀。三元合金Ni-W-P镀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Ni-P镀层中所存在的问题。W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镀层的致密性,减小了腐蚀介质穿透镀层在镀层与基体之间形成电偶腐蚀的几率。此外,W是一种自钝化元素,在腐蚀介质中有利于镀层表面钝化膜的形成,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能,因此,P的含量相近时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优于Ni-P镀层。但是Ni-W-P镀层与Ni-P镀层相比在与基体的结合力上并没有提高,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如受到一定外力作用时,镀层很容易脱落,这就使得镀层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该技术针对现有化学镀层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含有一定量W元素的Ni-W-P镀层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提高镀层的结合力和硬度,大幅度提高镀层的耐蚀耐磨性能,延长镀层的使用寿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8 69 70
  • ...
  • 225 2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