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高途云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高途课堂是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跟谁学旗下专注于中小学的K12在线教育机构,采用“名师授课+双师辅导”的在线直播双师模式,名师平均教龄超过10年,致力为6到18岁孩子提供优质的教学产品和服务。目前提供小学、初中、高中全学科的在线直播课程,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北京高途云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东莞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检测设备的研发与生产,是兼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和高效专业的售后服务人员,技术力量雄厚,工艺先进,产品精专,具有一套严格的测试系统,精细的品质管理和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决以精美的外观设计,认真务实的工作精神,良好周到的后续服务,赢得了客户良好的口碑。“诚信经营”是我们的原则,“品质第一,服务至上”是我们的宗旨。我们以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完善的服务网络,为您提供最专业、最高效、最理想的服务。如果贵公司对我们的产品有需求意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并按贵公司对产品的需求提供最完美的设计方案。我们深信“我们的成功是建立在您成功的基础之上”,我们愿与您携手共创高质量的产品!         
东莞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2021-01-15
浙江高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高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属技术创新型企业,重点研发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台,光电传感器实验台,传感器实验箱,激光多功能光电测量综合实验仪,基于NI虚拟仪器的机电传感器,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汽车教学实训设备,新能源汽车教学实训装置,电工电子实验台,电力电子及电机拖动实验装置,电机拖动及控制技术实验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装置,PLC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实训装置,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装置,透明电梯仿真教学实验装置,智能楼宇实训装置,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学装置,测控实验箱,自控原理实验箱等教学仪器。公司根据教学实验需要开发了一系列教学实验仪器。我们依托雄厚的研发实力,本着“服务教学,不断超越”的宗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开发适应飞速发展的教学实验需要的新产品。我们通过人才引进及现代管理等手段,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推出新品,不断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得到了目前所有在用的大、中专院校对我们的肯定。公司利用技术创新和科技开发的综合优势,在光学工程、检测技术、汽车教学、电工电子领域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不少项目拥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目前,我公司已成为推动国内教学仪器技术前进步伐的中坚力量,是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生产、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教学仪器专业企业。 一直以来,公司特别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我们在采购环节严把质量关,杜绝使用廉价配件,我们配备了专门的售后服务团队全国检修;公司特别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会引进一部分高端技术人才;公司特别重视新技术研发,每年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留作研发费用;公司特别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在产品品牌、软件等方面都申请了专利保护;公司特别重视校企合作,每年都会接受一部分高校学生前来实习。我们将秉承一贯的传统,与中国的教育事业一起与日俱进,为中国教育装备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浙江高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2021-02-01
高可用--银河麒麟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
银河麒麟高性能计算系统是在“银河”/“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的适合中小规模应用需求的高性能计算系统。系统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和银河麒麟高性能计算(HPC)套件,支持InfiniBand、万兆高速计算网络,支持国内外主流的高性能服务器、刀片服务器、海量存储、高速网络交换等硬件设备,提供资源管理、HPC集群管理、并行编译、并行计算等功能,主要面向密码算法、卫星遥感、气象预报、生物医药、资源勘测、图像处理等领域,满足科学计算和海量数据处理。 产品特点 安全性 基于国内高安全等级的银河麒麟国产操作系统,整体达到结构化保护级安全级别,同时支持国产飞腾CPU。 易用性 提供基于WEB的图形管理接口,便于管理员进行资源管理、作业提交、监控管理、集群部署等操作。 自主安全 银河麒麟HPC套件包括并行编译、集群管理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良好的安全创新性。 高速互联 采用高带宽的并行多路串行传输技术,实现高密度、高可靠的互连子系统。 扩展性 全系统采用模块设计,各模块可以根据不同计算需求进行灵活扩展。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2022-09-14
挥发性有机气体处理新技术-等离子体除臭技术
等离子体被称为是除固、液、气三态以外的第 4 种物形态,它是由电子、离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组成的呈电中性的导电性流体,一般分为热等离子体(平衡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非平衡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半导体工业、聚合物薄膜、材料防腐蚀、等离子体电子学、等离子体合成、等离子体冶金、等离子体煤化工、等离子体三废处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通常是采用加热或放电的手段产生. 自然界中等离体产生的方式主要包括: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火花放电、辉光放电、汤生放电和弧光放电。其中,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就可操作,因而被广泛应用。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一种全固态T1离子选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Tl离子选择电极及制法,它是由树脂管,Tl离子小体柱敏感材料的树脂管底,树脂顶盖组成.用光谱纯Tl2S,Ag2S和AgI,按50:25:25摩尔比经充分混合研磨后,压制成小长方体,放进石英瓶中,在干燥氮气的条件下,加热至350℃,保持4小时;然后自然退火,再把小长方体研磨碎,制成高/宽比为0.25~4的小柱体,放进真空石英瓶中,加热至350℃,保持4小时,然后自然退火,取出抛光,制得Tl离子选择敏感柱形材料;用导电银浆在小柱体一侧焊接并引出一铜导线,将小柱体封装在树脂管底,管顶用树脂盖封死,制得全固态Tl离子选择电极,携带方便,快速准确检测水,水果和蔬菜等中的Tl离子.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4-30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FCC汽油电化学脱硫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及汽、柴油脱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离子液体进行催化氧化脱硫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无污染,催化剂易于分离且易于降解,可将FCC汽油中的硫含量降至10ppm以下,达到欧洲五号标准,而不影响其他质量指标的绿色脱硫工艺。
辽宁大学 2021-04-11
离子交换法处理阳图PS版电解槽
项目简介:据我们了解国内生产阳图PS版的生产厂家有十来个,每天每厂家有约百吨的含铝含酸废水排入江河或湖海,因此他们都有较迫切的要求来进行技术技术改造,以降低生产成本,回收废水中铝减少废水的排放。以前有不少厂家想试验用离子交换来处理阳图PS版,但都因技术难关来解决而宣告失败。功能及技术指标:我们试验的新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解槽,只需间歇加少量盐酸,以维持电解时的酸度要求,基本不用排放含铝含酸废水。该技术的投资不大,每条生产线仅需购买约两吨阳离子交换树脂,设备仅是几个大塑料处理槽,一次投资约3万元左右。应用情况:目前温州奥光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在应用。市场情况:可以较短时间内向全国有关阳图PS版生产厂进行推广。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吸附-等离子体同步烟气脱硫脱硝回收硫酸技术(APDSNSR)
研究历程:“吸附-等离子体同步烟气脱硫脱硝回收硫酸技术(APDSNSR)”系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和国家863计划项目基础上,经七年研究、开发,完成了烟气NOx/SOx 同步脱除及其回收硫酸的机理与方法研究、工程化技术基础和工业试验研究(连续48小时运行试验和累计运行600小时以上)。
东南大学 2021-04-10
“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朱宏伟教授团队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Cation-π Interactions in Graphene Containing Systems for Water Treatment and Beyond)的长篇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在水处理(膜分离、吸附)、新材料合成、纳米发电、能量存储及溶液/复合材料分散等应用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分析了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综述了现阶段相关理论工作进展,讨论了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阳离子-π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在自然界,尤其是生命体中普遍存在,在诸多生命反应进程中必不可少。近年来,阳离子-π相互作用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中的重要性被广泛关注。石墨烯是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可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芳香族大分子。阳离子和石墨烯中离域π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阳离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富集、溶液中离子及石墨烯结构中电子的重新分布,进而影响石墨烯材料的本征性质及基于石墨烯的器件的性能。深入理解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对于石墨烯特性的调控、器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近年来,朱宏伟教授团队在石墨烯等新型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设计及其在能源(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光电催化)、环境(水处理、空气净化、土壤治理)、柔性传感器件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该综述论文以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对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通讯作者为朱宏伟教授,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16级博士生赵国珂。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面上项目资助。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905756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1 62 63
  • ...
  •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