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及装备
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率先提出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将先进复合材料与3D打印工艺深度融合,突破传统复合材料基于模具制造的工艺理念,实现了具有复杂结构的复合材料构件低成本快速制造。研发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支撑下,攻克了连续纤维3D打印多项难题,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填补技术空白,开发了连续纤维3D打印工艺装备,建立了复合材料多尺度界面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4
工业危险气体泄漏的非制冷红外成像检测技术与装备
本项目研究突破了宽波段非制冷IRFPA、检测波段优选、宽波段红外物镜、微弱气体图像滤波增强、检测系统性能评价等理论和关键技术,实现了对典型工业危险气体(烷烃、烯烃,氨气、六氟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泄漏的远距离成像检测和定位,经过专业检测基地和工业现场检测验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危险气体泄漏是当前工业重大安全隐患之一,迫切需要能够及时发现泄漏隐患,定点预防重大工业危险气体泄漏事故的先进检测技术与装备。基于气体特征吸收峰的红外光谱检测是泄漏气体非接触遥测的有效途径, 采用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IRFPA)已被证明是工业气体泄露遥测的有效手段,但高昂的价格,且工作寿命也难以适应石油天然气与化工行业昼夜连续工作的要求。近年来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性能的迅速提高,使其用于工业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检测成为可能。 本项目提出基于非制冷IRFPA 的工业气体泄漏成像检测技术思想,并2011 年起陆续获得北京市自然基金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的支持,针对非制冷 IRFPA 灵敏度偏低,长波红外波段偏窄等问题, 研究突破了宽波段非制冷IRFPA、检测波段优选、宽波段红外物镜、微弱气体图像滤波增强、检测系统性能评价等理论和关键技术,实现了对典型工业危险气体(烷烃、烯烃,氨气、六氟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泄漏的远距离成像检测和定位,经过专业检测基地和工业现场检测验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完成工程样机基础上,近期与北京智慧共享合作研制完成在线式产品样机,现场应用示范效果明显,具备批量生产的基本转化条件。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生物质全降解工业缓冲包装制品关键技术及装备
针对当前工业缓冲包装制品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成果对以秸秆纤维/玉米淀粉等生物质资源为主要原料、模压发泡成型并且生产过程零排放、产品废弃无毒全降解的生物质全降解工业缓冲包装制品的成型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系统进行研发,为生物质全降解缓冲包装制品的大规模产业化提供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应用于泡沫塑料、纸浆模塑等各类包装产品的替代。研究了以淀粉、植物纤维等可再生资源为主料的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的成分配伍、降解机理和固液共容均相体形成机理,重点突破了淀粉塑化、植物纤维处理等技术,
山东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等离子体金属表面强化技术及装备
项目简介    渗氮渗碳强是广泛需要的技术,等离子渗氮渗碳强化零部件表面,环保、高效等, 但渗层不均、打弧等。本项目发明了一种交互式双阴极等离子表面热处理装备,强化电场强度,  
西华大学 2021-04-14
面向煤机装备的虚拟现实装配技术与系统
系统基于虚拟现实、“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面向采煤机等煤机装备,进行设计软件开发与信息化系统研究,以虚拟现实煤机装备、“互联网+”煤机装备等为研究主线,进行煤机装备与虚拟现实“协同-融合-改造-创新”的深度研究。 系统由煤机装备虚拟现实模型资源库、基于OSG的煤机装备虚拟装配方法与系统、基于UG的煤机装备虚拟装配方法与系统、煤机装备虚拟现实装配人机交互技术与系统、煤机装备场景仿真和漫游技术与系统、煤机装备虚拟现实装配网络化技术与系统以及基于WebGL的煤机装备数字模型技术与系统等七部分组成。 系统可通过融合VR场景仿真与漫游、虚拟装配与人机交互关键功能设计等关键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虚拟装配和虚拟运行;通过将工作面装备和地质数据进行采集录入,建立3D全景显示的综采装备虚拟运行系统,完成装备的姿态与轨迹预测,丰富煤矿工作面计算机集中监测控制功能;实现CAD模型导入VR环境、煤机装备VR场景制作,实现煤机装备虚拟抓取、移动、旋转和装配,实现煤机装备虚拟环境沉浸式立体显示等。 系统入选2022年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为该榜单电子信息领域25个上榜项目之一。
太原理工大学 2023-07-13
一种用于修正热气流对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精度影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正热气流对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精度影响的方法,先对稳定热气流影响前后的圆形标识点阵列进行识别,然后通过3D?DIC算法求解喷有散斑的试件沿x,y,z方向的位移量,并采用热气流的影响造成圆形标识点产生虚位移场的参数矩阵对上述x,y,z方向的位移量进行修正,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在热气流影响下被测试件表面位移场。本发明测量装置简单,易于实现,便捷有效、成本相对较低,有效减小了热气流对系统成像的影响,能够有效地修正热气流对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精度的影响。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均值漂移的不同精度三维点云数据的融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均值漂移的不同精度下的三维点云数据 的融合方法,针对两组精度等级不同的三维点云数据,利用高精度点 云建立低精度点云的误差分布,进而对低精度点云进行均值漂移,消 除低精度点云的漂移误差,从而实现两组数据信息的融合,该方法包 括:S1:建立低精度点云的拓扑结构信息,包括每个样点的邻域点集 和单位法矢;S2:利用高精度点云对低精度点云进行密度聚类,根据 聚类结果确定低精度点云每个样点的漂移误差;S3:利用低精度点云 的拓扑结构信息和所述漂移误差确定低精度点云各样点的漂移矢量, 根据该漂移矢量对低精度点云的各样点进行漂移,实现融合。本发明 的方法在消除低精度点云漂移误差的同时,可实现小幅度噪声的光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均值漂移的不同精度三维点云数据的融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均值漂移的不同精度下的三维点云数据的融合方法,针对两组精度等级不同的三维点云数据,利用高精度点云建立低精度点云的误差分布,进而对低精度点云进行均值漂移,消除低精度点云的漂移误差,从而实现两组数据信息的融合,该方法包括:S1:建立低精度点云的拓扑结构信息,包括每个样点的邻域点集和单位法矢;S2:利用高精度点云对低精度点云进行密度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低精度点云每个样点的漂移误差;S3:利用低精度点云的拓扑结构信息和所述漂移误差确定低精度点云各样点的漂移矢量,根据该漂移矢量对低精度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复杂零件全流程加工精度/效率/能耗预测技术与智能工艺优化决策系统
本项目突破了机理模型与工况数据混合驱动的航空/航天复杂薄壁曲面零件全流程加工精度/效率/能耗预测技术,提出了零件全流程加工智能工艺优化决策方法,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加工产线工艺全流程智能决策和优化软件系统。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本项目突破了机理模型与工况数据混合驱动的航空/航天复杂薄壁曲面零件全流程加工精度/效率/能耗预测技术,提出了零件全流程加工智能工艺优化决策方法,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加工产线工艺全流程智能决策和优化软件系统。 1、提出机理模型和工况数据混合驱动的航空/航天复杂薄壁零件全流程加工精度/效率/能耗高效高精预测算法,突破全流程加工工艺智能优化与决策技术。 2、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加工产线工艺全流程智能决策和优化软件系统,实现能耗监测/DFM/CAM/CAPP等工艺设计软件核心算法完全自主可控。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Enlogic EN2102 测量精度正负百分之一的PDU
产品详细介绍Enlogic的EN2000 系列产品---IRMC级别测量,输出端口可开断系列将电能测量,功率和环境监测与远程控制输出端口开/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保护和管理您的机柜环境的功能。输出端口上电顺序开启能防止浪涌电流造成的危害并允许用户自定义设备的启动顺序及延时。远程开/端控制技术允许授权用户远程控制设备,可通过关闭空载的输出端口实现机柜电源的管理。 计费级精度的瓦-时电能测量为用户计费,PUE及效率计量,工程项目规划以及容量管理提供了精准的电能测量数据。 持续地为IRMC每相的输入电源和断路器提供实时监测。该实时监测数据能在每个潜在电源问题发生之前提供预警,并保证用户更好的实现输入相和分路之间负荷的平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电源效率。 Enlogic的超薄机身及断路器的设计吻合了用户节约机柜空间的需求。每个Enlogic IRMC上可连接多达6个外置传感器,实现了完整远程监测和报警的解决方案。企业级的网络管理允许您轻松的通过HTTP, HTTPS, SNMP, 或Telnet实现管理功能;而与LDAP/S和AD(活动目录服务)的巧妙整合,允许您轻松的集成到现有的目录服务中。其他显著特点包括带色标识别的输出端口及断路器,标准的锁紧IEC插头,高可视角的OLED 显示屏,以及可现场热插拔的网络管理卡等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并能减少人为错误造成的损失。输入允许输入电压:: 220-240 VAC +6%, -10%每相输入电流:: 32APhase Type: 1-phase最大输入功率(kVA):: 7.68输入频率(Hz):: 50输入插头类型:: IEC309 516P6输入电源线长度:: 3.0m输出输出电压:: 220-240 VAC总输出端口数:: 32IEC C13 输出端口数:: 32内置断路器的数量:: 2断路器类型: 1-pole hydraulic-magnetic每个断路器的最大输出电流(A):: 16每个输出端口的最大电流:: 10A物理尺寸长,mm:: 1826 mm深,mm:: 50 mm宽,mm:: 55 mm外壳颜色:: Black环境要求:可运行温度:: -5 to 55°C可运行相对湿度:: 5-95% RH, non-condensing最高可运行海拔高度:: 0-3,000 m存储温度:: -25 to 65°C存储相对湿度:: 5-95% RH, non-condensing存储最高海拔高度:: 0-15,000 mCompliance ApprovalsUL: 否EMC: 是安全认证::环境认证::
深圳市鸿佳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5 106 107
  • ...
  •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