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速光收发器件与模块
可以量产/n该项目带宽宽,可以覆盖Ku以下所有频段,并向Ka频段发展;线性度高,模拟通信不失真;动态范围大,激光输出功率高,相对强度噪声低。可靠性高,全金属化耦合焊接,提高了可靠性和寿命。市场预期:该项目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是通信,目前国内市场需求大于300亿人民币。随着国家宽带战略的实施和物联网的发展,未来5-10年将以大于30%/年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将大于1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高速无刷直流(永磁同步)电机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用于高速驱动,可以提高驱动系统的效率、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减小噪音、提高可靠性,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两对极、分数槽绕组的设计方案,减少定位力矩,优化电机的磁场与电势波形,改善电机的力矩特性和效率特性。采用正弦波驱动,减少力矩波动和降低损耗。采用矢量控制,改善系统特性。转子位置传感器可以为旋转变压器和单个锁定型霍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速铁路设计运营仿真系统
本成果是获得省部级和学会级三等以上奖励的重点纵向成果。该成果是集列车运行计划编制、牵引计算、列车运行仿真于一体的高速铁路设计运营仿真系统,可应用于辅助工程设计,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情况进行全方位模拟仿真,验证线路、站场、电分相、信号等设计方案、运输组织方案的可行性,检验运输设备对运输需求的适应性。该成果已在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线路中得到运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高速列车轮对动态检测系统
本新技术成果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轮对动态检测系统:通过安装在两个相对钢轨内侧的轨上检测装置采集轮对踏面状况的检测信号,并通过与其相连的轨边转接装置将该检测信号发送给现场处理设备,从而由该现场处理设备中的微型计算机对该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以确定列车轮对的当前检测结果,并显示出来,现场工作人员即可根据显示内容及时对列车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该列车的行车安全。其中,由于本成果中的轨上检测装置设置在两条相对的钢轨内侧,在安装时,无需对钢轨进行破坏性改造,而且,该轨上检测装置内部相关器件抗震性好,能够在列车高速运行时获取得到列车的相关信息,此外,该检测系统对列车轮对在线检测过程完全是自动实现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高速软袋装箱机器人
成果简介从时间角度分析, 产品在从原料到最终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 加工等工序过程在产品的生产周期内仅占 10%~20%的时间, 而搬运、 储存等物流过程占到整个生产周期的 80%~90%左右的时间。 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 物料搬运费用约占总费用的 20%左右; 从安全角度分析, 有 40%左右的生产事故发生在物料搬运过程中, 且采用人工搬运产品时, 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产品磕碰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 因此, 采用软袋装箱机器人代替人工搬运操作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大功率高速电磁弹射技术
该成果应用于多功能高速列车运行模拟试验台模型车驱动系统(旨在研究列车在雨雪、地震、气压增减等复杂环境下高速会车时的性能),采用了多相直线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技术,即模型车电磁弹射技术,通过该技术,动子推动220kg模型车在50米范围内可达到112m/s(403km/h),并在9米内动子制动停车,电机功率达到28.6MW。整个电磁弹射系统包括东西两线,每条线在线路上均包括牵引段、制动段,在设备上包括脉冲发电机飞轮储能系统、多相直线无刷直流电机定子、动子以及安装定子和模型车运动轨道的支撑架,另外还包括动子回收、动子保持机构等,运行过程通过过程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记录。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高速碳硫分析仪器
产品详细介绍南京固琦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专业制造各类高速碳硫分析仪器,碳硫联测分析仪 ,碳硫分析仪,定碳仪、数显碳硫仪,碳硫联测分析仪,碳硫仪,硫分析仪,碳硫元素含量化验仪,南京品牌碳硫分析仪,碳含量测定仪,硫含量测定仪器,炉前分析仪,微量多元素分析仪器,快速碳硫分析仪器,高速分析仪,管式碳硫分析仪,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器,电脑碳硫分析仪,碳硫高速分析仪、碳硫快速分析仪器,测碳测硫仪, 碳硫锰硅磷分析仪,智能碳硫分析仪,自动碳硫分析仪器,管式碳硫仪,微机电脑碳硫分析仪,高速碳硫分析仪、炉前碳硫化验仪,炉前铁水分析仪,金属微量元素分析仪, 金属元素测定仪,多元素分析仪,生铁分析仪器,铸造化验仪器,黑色金属分析仪器,金属材料化验仪器,硅碳分析仪,热分析仪,可测定工业材料中碳、硫、锰、磷、硅、镍、铬、钼、铜、钛、锌、钒、镁、稀素的含量土等元素。仪器测量范围广、精度高,高、中、低档齐全,并能接受用户特殊定货。广泛应用于钢铁分析仪器、冶金化验仪器、铸造化验设备、机械分析仪器,化工分析仪器、矿山开发设备等行业及质量监督部门和大专院校。(http://www.gqfxy.com) 025-57357222 13851978239)
南京固琦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零件批量加工数据分析的加工工艺与流程优化技术
本成果提出了基于零件批量加工数据分析的加工工艺与流程优化,主要包括零件加工过程的工艺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基于数据和机理模型相结合的零件加工精度预测、基于机器学习的零件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基于数据驱动的零件批量加工工艺优化方法验证这四方面。以下是各方面具体对应内容: 1)零件加工过程的工艺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方面,搭建了轴类零件全流程加工工况数据实时采集硬件平台,实现对加工力、加工振动、主轴电流等工况数据的实时在线获取。 2)基于数据和机理模型相结合的零件加工精度预测:在航空薄壁件加工精度预测方面,对复杂曲面加工过程混合建模与全流程加工精度预测等理论开展了深入研究工作;建立了零件单工序/多工序加工精度预测混合驱动模型,实现了加工精度的高效高精预测。 3)基于机器学习的零件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在轴类零件全流程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方面,围绕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遗传算法等理论开展了理论研究工作,结合轴类零件加工过程开展了优化工作;提出了加工参数自适应调控联合决策方法。 4)基于数据驱动的零件批量加工工艺优化方法验证:构建加工数据库1套,包含机床设备、加工刀具、加工参数、检测数据等四种类型数据。开发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软件1套(部署于中航发南方公司柔轴车间),实现航轴全流程质量数据感知与工艺优化,其中全流程误差建模与分析模块实现了端到端的零件加工质量智能推理,可以用于工艺设计与现场预先感知,加工过程工艺数据挖掘模块实现基于批量数据的多工序误差流分析,实现后续工序加工误差推理,加工过程工艺优化与智能决策模块实现了零件多工序加工质量数据推理与给定期望指标下的加工参数优化。 图1 本成果对应功能结构示意图 【技术优势】 围绕航空领域制造的加工质量问题,开展基于制造过程数据的工艺全流程智能决策技术与系统的研发,初步实现工艺与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航空薄壁件加工精度预测、轴类零件全流程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零件全流程加工质量智能推理与优化、智能加工产线智能决策技术应用与推广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规范制定方面,研究了薄壁件加工误差产生的深层机理,构建了批量零件加工过程中误差传递的理论模型,探究了机床、夹具、刀具、加工参数全方位、多层次的因素对于零件加工误差产生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零件加工工艺与流程优化策略,形成制定面向航空发动机大长径比轴类零件的决策规范,规定轴类零件全流程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装夹、加工参数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通过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管理系统制定、修改、审批,形成《航空发动机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技术规范Q/2B 1586—2022》。 软件开发方面,将上述理论成果进行高度集成,开发了零件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优化软件(MIO软件)。软件集成了四大功能模块,包括加工工艺数据库、全流程误差建模与分析、加工过程工艺数据挖掘、加工工艺优化与智能决策。相关知识与优化规则形成权。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优化软件以及知识库软件通过第三方测评,测评机构具备MA与CNAS认证资质,最终形成《零件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优化软件第三方测试报告》、《智能加工产线工艺全流程智能决策工艺知识库软件第三方测试报告》。 应用验证方面,结合航空发动机制造具体需求,将相关成果应用到某型号航空发动机轴类零件(动力涡轮传动轴)加工生产中。将零件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优化软件部署在航轴加工车间,在验证产品的加工设备上部署了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加工过程数据,集成企业工艺资源数据库和产品数字化检测系统,获取机床、夹具、刀具、产品质量等信息,构建了加工工艺数据库,开展了航轴加工工艺分析、现场加工质量预先感知、加工工艺与流程优化、现场实际加工验证等工作。通过南方公司现场应用验证,零件次品率平均降低54.53%。(2019年至2020年优化前,次品率为8.38%;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优化后,次品率为3.81%)。相关应用验证通过了中国航发南方公司的效果认定,并形成用户报告。 【技术指标】 1)采用机理模型/有限元仿真技术获取切削力/热/柔度/加工误差数据集,构建代理模型实现了切削过程的毫秒级预测,切削过程关键物理量的预测时间优于10毫秒。 2)建立了机理模型与小样本工况数据混合驱动的预测模型不确定分析与量化模型,提出了贝叶斯框架下的不确定校准方法,实现了加工误差快速(毫秒级)精准(偏差小于5微米)预测。 3)提出了航轴加工质量状态估计方法,建立了现场多源数据信息串联模型,基于隐马尔科夫的决策模型,实现工序间感知平均误差控制在9.21%内。 4)建立了加工次品率与加工参数约束集间双向映射互通模型,首次提出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与遗传算法的联合决策方法框架,联合决策优化框架保证次品率降低优于50%。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6-20
高精度对称加工工作台
在工厂中,孔﹑平面及键槽加工的对称度等位置精度有时要求很高,往往要在具有高位置精度的机床如坐标镗床,加工中心及专用机床上进行加工,成本一般较高,若能在现有的加工条件下对工作台进行适当的改造,来达到以往要靠在具有高位置精度的机床上才能达到的精度要求,就会有可观的效益。基于等分分度新技术及特殊的对称处理新技术而发明的对称加工工作台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工作原理:等分分度专利新技术 + 特殊的对称处理新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花生深加工关键技术
本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1110166508.8)。项目应用变温 压差膨化、负压低温油炸、三段低温真空干燥、微波膨化等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攻克了低过氧化值花生制品生产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了花生制品过氧化值过高、 保质期短等难题;开发了裹衣花生、花生炒货、油炸花生等 14 种新产品。应用 低温压榨、复合保鲜、超声波辅助处理结合酶法改性、生物酶等高新技术,攻 克了活性花生蛋白生产的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了花生蛋白严重变性、低变性花 生蛋白粉易哈败、保质期短、功能性不足的难题;开发了花生浓缩蛋白、分离 蛋白、功能蛋白和活性肽等 6 种新产品。应用微波辅助半仿生提取、超声波辅 助提取、水蒸气蒸馏结合萃取浓缩、生物酶结合美拉德反应等高新技术,攻克 了花生功能成分生产共性关键技术,实现了花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了 花生壳黄酮、原花青素、花生精油和花生天然香味剂等 6 种新产品。 技术优点或者效益预测:本项目攻克了低过氧化值花生制品、活性花生蛋 白、花生功能成分生产关键技术;突破了我国花生制品出口及在国际市场竞争 的技术“瓶颈”,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提高了花 生加工附加值,合理调整了产业结构;提升了花生加工产业,为我国花生加工 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74 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