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蜂窝网络下的联合功率控制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云环境下基于信任模型的跨租户访问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环境下基于信任模型的跨租户访问控制方 法,针对云计算多租户架构特点,实现一个租户的用户经过相应授权 可以访问其他租户的资源,解决租户之间协作带来的资源安全性和隐 私性问题。通过定义两种类型的租户信任关系,将租户信任关系概念 引入访问控制模型中,反映在两个租户之间的访问控制需求。通过模 型元素的定义和模型函数的形式化描述,构造了租户信任模型,以适 应云计算多租户的特点,实现跨租户访问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虚实交互场景下的机器狗视觉控制系统研究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史雨杰 电信院/自动化 2019.9/2023.7 201931072537 李耀辉 电信院/机器人工程 2019.9/2023.7 201931072628 刘忠跃 电信院/自动化 2018.9/2022.7 201831073203 王怡欣 电信院/自动化 2018.9/2022.7 201831073423 孟泽涛 电信院/自动化 2018.9/2022.7 201831073302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李杰 电气信息学院 讲师 人工智能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基于虚实交互技术、仿生机器狗运动控制、机器视觉、机器算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其目的在于增强虚实场景下机器狗与现实环境的交互能力,使其更快速地适应复杂地形,并借助机器视觉丰富其应用性。机器狗采用Jetson-Nano为主控板,其上运行ROS系统,采用分布式运行rosserial_arduino、rosbridge实现机器狗运动控制和虚拟场景通信的环节;利用SLAM技术精确构建地形图样,模拟人的真实视觉功能并通过图像摄取装置赋予机器狗,使机器狗能够对图像信号进行获取和识别,并通过数字化处理以实现其在多目标环境下的个体追踪功能以及对人体的姿态识别功能。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17
高速公路除雾技术
1 成果简介 大雾导致高速公路封闭给乘客带来的麻烦和给高速公路运营商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由于高速公路及其上方空间广阔、水雾扩散性强,有效除雾的难度同样也是巨大的。 雾滴有着与细微固体颗粒同样的荷电特性,以及在电磁流体场中的运动行为。基于十多 年对细微颗粒凝聚变大及被吸附清除研究形成的除雾技术,可望对高速公路上的雾滴实现高效清除,从而大幅度降低大雾对高速公路的影响。2 应用说明 将高速公路隔离带设置成除雾装置,必要时再辅助车载除雾装置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可使控制范围内的雾滴被清除、提高能见度。 隔离带除雾装置貌似一段铁笼子隔断,内设凝聚吸附电极。靠高速移动机动车对空气产生的压缩和诱导实现含雾空气进出净化装置。 车载除雾装置实现凝聚吸附电极向含雾空气的扫掠净化或含雾空气被吸入除雾装置,净化后排出,由此降低空气中的雾滴浓度。
清华大学 2021-04-11
高速公路除雾技术
1 成果简介大雾导致高速公路封闭给乘客带来的麻烦和给高速公路运营商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由于高速公路及其上方空间广阔、水雾扩散性强,有效除雾的难度同样也是巨大的。 雾滴有着与细微固体颗粒同样的荷电特性,以及在电磁流体场中的运动行为。基于十多年对细微颗粒凝聚变大及被吸附清除研究形成的除雾技术,可望对高速公路上的雾滴实现高效清除,从而大幅度降低大雾对高速公路的影响。2 应用说明采用车载除雾装置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或在高速公路隔离带设置除雾装置的方式,使控制范围内的雾滴被清除。 车载除雾装置主要由凝聚吸附电极和循环风机组成。除雾车在公路上行驶时,高速公路上的含雾空气被吸入除雾装置,净化后排出,由此降低空气中的雾滴浓度、提高能见度。 隔离带除雾装置貌似一段铁笼子墙壁,内设凝聚吸附电极。可设置风机强化高速公路上含雾空气的循环,也可不设置风机,靠高速移动的机动车对空气产生的压缩和诱导实现含雾空气的循环。当然,也可设置风机,只有在检测到雾滴浓度高于某个设定值时才启用。3 效益分析全国有众多的高速公路常常因大雾封闭,除雾装置造价又不高,相信高速公路运营商会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利用率和自身收益购置除雾装置。4 合作方式联合开发、填补国内外空白。5 项目所属行业领域能源环境、 公共安全。
清华大学 2021-04-13
条件反射电动模型(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演示器
XM-D028条件反射电动模型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演示器)   XM-D028条件反射电动模型(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演示器)显示狗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 尺寸:60×43×9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云环境下的多模式访问控制策略制定和执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环境下的多模式安全访问控制方法,针对 云环境下不同域内数据访问特点,选择最优的访问控制方法。通过定 义一种访问策略描述语言,统一约束访问策略的制定和使用规则,使 得 IBAC、ABAC 和 DABAC 协同工作,实现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障。 在个人域内使用 IBAC 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在群组域内使用 ABAC 实现高效可扩展的访问控制,并在现有属性访问控制基础上,引入动 态属性的概念,采用多叉树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物体浮沉条件演示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速智能堤坝抢险打桩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
针对抗洪抢险环境的特殊性和打桩的要求,本项目“高速智能堤坝抢险打桩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在水利部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经费的资助下,河海大学课题组成员将机械、自动化、液压控制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和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开展了对智能堤坝抢险打桩平台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 课题组将机械、自动化、液压控制等多学科的关键技术和堤坝抢险的特殊要求相结合,提出一种能适应堤坝抢险现场复杂环境、具有陆地和浅水爬行能力的高效率智能化堤坝抢险打桩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对液压振动打桩的实验平台,振
河海大学 2021-04-14
基于智能锁模算法、时间拉伸技术和实时高速电路建立的实时光谱分析控制平台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系义理林教授课题组基于智能锁模算法、时间拉伸技术和实时高速电路建立的实时光谱分析控制平台,实现了锁模激光器输出飞秒脉冲的实时光谱调控,对飞秒激光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关成果以“Intelligent control of mode-locked femtosecond pulses by time-stretch-assisted real-time spectral analysis”为题目于2020年1月发表于国际光学顶尖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Nature出版集团合办期刊),并入选为封面文章,在“News & Views”栏目被专门评述。博士生蒲国庆为第一作者,义理林教授为通信作者。 图说:期刊封面文章 飞秒尺度(1E-15秒)脉冲对应着原子分子、材料、生物蛋白、化学反应等丰富物质体系的众多超快过程,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锁模激光器作为产生飞秒脉冲的重要基础研究工具,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信息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飞秒锁模激光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明以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分别于1999,2005,2018年获得过诺贝尔奖。 随着超快光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应用需要对飞秒脉冲的时域和光谱进行精细控制。由于飞秒脉冲的产生涉及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和色散传输效应,达到特定脉冲状态的稳态输出需要对激光器多个参数在高维空间进行优化,传统基于激光器光学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已被证明难以精确实现。 通过对飞秒脉冲状态进行智能识别,结合智能算法对激光器多参数进行全局优化,有望获得理想的飞秒脉冲输出,但其主要挑战在于飞秒脉冲难以实时精确识别。低速时域采样无法识别飞秒脉冲宽度和形状,光谱仪虽可识别飞秒脉冲积分光谱但无法识别其瞬时光谱,因此传统方法都无法做到实时控制飞秒脉冲精确锁模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义理林教授课题组提出在锁模控制环内引入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TS-DFT)技术,通过时域到光谱的转换,采用低速时域采样即可识别飞秒脉冲对应的瞬时光谱宽度和形状。结合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了以1.4nm为精度对飞秒脉冲光谱宽带从10nm到40nm进行可编程控制,光谱形状可编程为高斯型或三角形等。这是本领域首次实现飞秒锁模脉冲光谱宽度和形状高精度实时编程控制,解决了飞秒锁模脉冲锁模状态无法精确调控的难题。 基于实时的光谱控制,该研究还展示了从窄谱锁模态至宽谱锁模态以及从三角形光谱脉冲态至宽谱锁模态的演变过程,发现两者动力学过程具有相似性,提出了目标锁模状态可能决定中间动力学过程的猜想,为人们进一步探索锁模激光器内部机理提供新视角。 图说:基于快速光谱分析的飞秒锁模脉冲智能控制 非线性光学著名专家John Dudley教授(欧洲物理学会主席,IEEE/OSA Fellow)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的“News & Views”栏目撰文介绍此项工作,认为本工作极具创新性,开拓了研究锁模动力学新的可能性,很可能应用于多种锁模光纤激光器中。 义理林教授课题组过去六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飞秒锁模激光器的智能控制问题,2019年发表在光学领域顶级期刊《Optica》的“智能锁模激光器”成果入选美国光学学会旗下新闻杂志《Optics & Photonics News》2019年光学年度进展“Optics in 2019”。该方向工作部分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5122)的支持。《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论文全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251-x《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ew & Views”评述论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270-7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