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浙科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正式上线啦
《浙科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软件概述 跨专业平台主要由搭建平台运行环境、制造企业运营、行政业务和金融业务等几大部分组成。以现代制造行业为蓝本,设置总经理办公室、销售部、生产部、采购部、仓储部、外贸部、市场部、财务部、人才资源部、企业投资融部等十大制造企业职能部门;真实模拟行政办事部门,提供工商局、税务局、会计事务所、银行、物流、保险公司、贷代公司等办事场所;系统虚拟扮演公安局、质量与技术监督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原材料供应商、海关、商检、外汇管理局、船公司等服务性部门行业。攘括了与制造行业有关的所有相关行政办事部门和服务性行业。该实训室主要承担经管学院会计、财务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综合仿真实习。主要实训任务包括企业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销售管理、投融资管理、财务管理等七大主要业务。学生通过实习可以熟练掌握企业岗位工作要求,掌握企业运作流程与规则,学会团队沟通与协作,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 业务一:企业注册 通过真实的模拟操作过程掌握企业注册登记的流程,以及相关知识的巩固,加深对工商注册的各个环节和部门的深刻理解,了解工商局、税务局、律师事务所、质量监督局以及相关银行等在公司注册和今后的公司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图片1.png业务二:人力资源管理 1.通过实验了解企业人员招聘的流程,学会编制招聘计划以及应聘人员的管理和筛选 2.掌握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方案的制定、效果的评估 3.掌握绩效考评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如何构建绩效管理体系 4.了解薪酬管理过程模型 5.了解员工激励管理 6.掌握员工劳动关系主要内容,实操流程 一、 人员招聘录用 人力资源1.png二、 培训与开发管理 人力资源2.png三、 绩效考核管理 人力资源3.png四、 薪酬福利管理 人力资源4.png五、 员工激励管理 人力资源5.png         六、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6.png业务三:市场营销 1.掌握市场调查策划书的编制以及市场营销信息整理的程序和分析方法 2.明确对企业在市场环境下进行SWOT分析的方法、步骤 3.明确对企业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方法、步骤 4.明确产品组合的内容,掌握产品线决策的各种策略内容 5.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掌握新产品开发程序 6.掌握产品定价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市场情况运用价格变动策略,系列产品定价策略和心理定价策略为产品确定价格,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一、 市场调查分析 市场营销1.png二、 产品定位 市场营销2.png        三、市场营销组合  市场营销3.png 业务四:生产管理 1.了解企业生产的基本流程 2.理解ERP系统中生产管理信息流程及单据特征 3.初步了解主要的基础数据含义及其设置方法 4.帐务生产管理中操作流程及单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图片6.png业务五:销售管理 通过国内销售实验,熟悉销售订单、销售发票、销售备货、仓储发货等各业务环节的处理;学会掌握销售管理系统基础资料的维护;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熟悉国际贸易交易流程,,并熟练掌握从事国际贸易买卖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流程,能根据合同、信用证、法律法规、国际惯例等缮制全套单据。使学生能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会进出口交易的全过程,为成功的走上外经贸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真实体验国际贸易网、商贸网、门户网、招标网在网络营销中的作用。 通过招投标实验 ,使学生能够掌握招标、投标全过程及相关文件的内容,体验招投标过程中的实际场景。 一、 国内业务 国内1.png        二、国际业务  国际2.png        三、企业招投标管理 企业3.png业务六:投融资管理 1.熟悉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技巧,以及投资项目、企业对各种融资方式的运用。 2.了解资金的流动对于企业、项目的重要性,同时 也应认识到投融资活动可能给企业、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 3.了解投融资办理的具体流程和所需申请书等文件。 一、 银行贷款 银行1.png       二. 企业间拆借 企业间1.png 三. 民间借款 民间1.png 业务七:财务管理 通过会计实验,使得学生较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使每位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能够切身的体会出纳员、会计、财务经理等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图片9.png
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12-16
智能移动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
MV-AIBOT 是一款模块化智能移动机器人,包含移动底盘、图像处理模块、SLAM激光雷达模块、智能语音交互学习系统模块和通信模块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可单独使用,可配套对应的课程实验。适用专业:机器人、人工智能、自动化、机电、电子、计算机等。1、丰富的模块化设计:包含移动底盘、图形处理模块、SLAM 激光雷达模块、智能语音交互学习模块、通信模块。2、独立电源管理单元:各模块均带有独立的电源单元,可单独供电使用,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应用。3、全 wifi 覆盖:各模块均带有独立的 wifi 系统,适应在无 wifi 环境下,构建局域网,同时预留 RJ45 有线接口。4、多种扩展资源:各模块预留独立的电源输出接口、扩展 GPIO 口、USB 口、TF 卡槽、HDMI 口等,使用方便,足以应对不同二次开发应用。5、丰富的支撑课程: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移动机器人实验、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机器人视觉实验、机器人传感器技术、ROS 实践教学、Python 实践、人工智能算法实践
南京乐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6
MXY9001光电技术创新综合实训平台
一、产品简介         MXY9001光电技术创新综合实训平台是在MXY8001光电技术应用开发综合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款实训产品。它由各类光电传感器件可搭建设计组件构成,学生根据原理图在主机及各类光电传感器件可搭建设计组件上,自己动手搭建完成各类应用系统设计。是真正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设计能力的利器,在学生已经熟悉光电传感器件的原理及特性之后,学生更需要掌握光电传感器件的具体应用,从而能够设计出产品。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仪器外形尺寸:500mmX360mmX100mm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光电器件的基本原理 2、了解各类光电器件的基本应用 3、学习掌握实验系统的设计原理 4、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5、了解并掌握线阵CCD驱动设计 6、了解CPLD的应用开发技术 三、实验内容                                                1、光敏电阻光控开关系统设计 2、光敏电阻光控灯系统设计 3、热释电报警系统设计 4、光电报警系统设计  5、太阳能充电系统设计 6、硅光电池光照度计系统设计 7、简易光功率计系统设计 8、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9、红外体温计系统设计 10、四象限位置测量系统设计 11、对射式、反射式光电耦合开关里程表系统设计 12、对射式、反射式光电转速计系统设计 13、光电测距系统设计 14、基于R、G、B的颜色识别系统设计 15、光纤烟雾报警及浓度显示系统设计 16、光纤位移测量系统设计 17、光纤微弯称重系统设计 18、线阵CCD驱动系统设计 19、大功率LED驱动系统设计 20、LED玩具系统设计 21、PSD位移测量系统设计 22、数字温度计系统设计 23、太阳能节能台灯系统设计 24、音频信号的光源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25、光电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MXY9002 光电成像基础与应用实训平台
一、产品介绍        光电成像基础与应用实训平台包括CCD和CMOS两大方面,这两方面原理与应用是《光电技术》和《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重要章节,也是教学的难点章节,因此,monxyuan开发了光电成像基础与应用实训平台。该平台采用搭建式、开放式设计,直观展现了线阵CCD、面阵CCD和CMOS的工作原理,并且设置了工程实际检测的实验,是学生理解和认识CCD和CMOS工作原理与实际应用的最理想的教学实验系统。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线/面阵CCD和CMOS的原理; 2、了解线/面阵CCD和CMOS的软件使用方法; 3、了解并掌握面阵CCD和CMOS信号处理方法; 4、了解并掌握运用面阵CCD和CMOS进行尺寸测量和图像处理的方法; 5、了解并掌握学生掌握线阵CCD的几种典型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1、面阵CCD 原理与驱动实验; 2、面阵CCD 数据采集与计算机接口实验; 3、面阵CCD 边缘与轮廓检测; 4、面阵CCD物体尺寸测量实验; 5、面阵CCD 图像的点运算; 6、面阵CCD 图像的几何变换; 7、面阵CCD 图像采集与参数设置; 8、面阵CCD 投影与差影图像分析; 9、面阵CCD 图像的滤波与增强; 10、面阵CCD 形态学处理; 11、面阵CCD 旋转与缩放; 12、面阵CCD 颜色识别与变换; 13、面阵CCD图像采集程序设计;  14、线阵CCD 工作原理与驱动波形观测; 15、线阵CCD 模拟输出信号的调整; 16、通过采集卡对线阵CCD的模拟输出信号进行A/D转换和数据采集; 17、通过软件浮动阈值对CCD的输出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 18、利用线阵CCD 对物体尺寸进行非接触的实时测量; 19、利用线阵CCD 对物体的角度进行测量; 20、利用线阵CCD 测量物体的振动; 21、利用线阵CCD识别一维条形码; 22、利用线阵CCD扫描物体的二维图像; 23、利用外置相机进行实物尺寸测量 24、用硬件提取边缘信号的二值化 25、CMOS原理与驱动实验; 26、CMOS数据采集实验; 27、CMOS图像采集程序设计 28、CMOS用于边缘与轮廓检测实验; 29、CMOS用于物体的尺寸测量实验; 30、CMOS用于图像采集与参数设置实验; 31、CMOS用于投影与差影图像分析实验; 32、CMOS用于图像的滤波与增强实验; 33、CMOS用于颜色识别与变换实验; 34、扩展性实验     (1)通过提供的CPLD程序,学生可以了解CPLD对外围器件的控制;     (2)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自己编程来产生方波;     (3)通过提供的SDK和DEMO程序,编写程序来采集扩展相机的数字信号;     (4)利用扩展相机并编写软件进行其他如尺寸测量等实验等; 四、配套文件资料 1、实验指导书1本; 2、实验软件1套; 3、实验录像光盘1套;    客户自行配置电脑及示波器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微观交通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成果应用于诸如机动车跟驰、换道和并道的交通仿真模型,目前随着交通管理以及新的交通信息感知技术的发展,交通检测器布设不断增加,交通基础数据规模急剧加大,交通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大数据的时代的背景下,运用新技术手段构建道路交通仿真技术体系,将是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项目首先明确微观交通仿真系统架构和各模块定义和完成整个系统的架构设计;同时,采用地图数据持久化技术完成对可视化地图编辑工具的开发工作,该地图编辑工具可将地图路网构建模型转换为持久化存储模型,使地图数据能够快速存储或加载,方便仿真系统对城市路网的仿真计算以及对仿真结果的展示、分析等。然后,分别进行路网构建模块、车辆产生模块、车辆行为模块、交通信号控制模块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最终,完成整个软件的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系统集成和集成测试,并实时动态展示微观交通仿真系统模拟车辆流的情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数字化仿真分析技术及其制造领域应用
数字化仿真技术又称数字化模拟技术,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组建虚拟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在天气预报、温室效应评估分析、模拟核试验、军事训练和武器制造、交通训练与指挥、医学虚拟现实手术培训、医学虚拟现实手术培训、虚拟现实建筑物的展示、虚拟现实建筑物的展示、机电产品的虚拟制造与设计等领域得到应用。山东大学数字化仿真分析团队为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过H型钢轧制过程数字化仿真、皮带运输机滚筒优化设计、高速送料机器人轨迹优化、轮胎花纹网格自动化等实际应用。
山东大学 2021-04-10
生态工业园规划评价与动态仿真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量子照明雷达的设计与仿真
量子照明雷达是新兴的研究方向,是量子信息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产物。而量子信息技术又是古老的量子力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不少研究者因晦涩的量子力学而望而却步。为了降低量子照明雷达的神秘感,打破抽象壁垒,我们创造性地发展了量子照明雷达的高效仿真技术,对于未来实现量子雷达的普及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目前,尚未见到关于量子照明雷达仿真平台的相关报道。而该成果基于MATLAB这一易于上手的计算机数值平台,沟通了抽象的量子力学与具体的量子目标探测之间的桥梁,具有创新性和国内领先的技术先进性。 经过近五年的研究和近两年教学实践的检验,该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通过可视化的工作界面,可以给出量子信号源的关键物理参数分析、量子态演化过程、多份量子态条件下量子照明雷达的虚警概率分析等多个方面的图形化界面,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鉴于量子雷达技术是未来新体制雷达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本成果将有望在空间、水下目标探测方面取得应用,市场应前景广阔。截止到目前,该成果已经应用于高年级本科生的培养与实训和北京某研究所的新体制目标探测项目研发中。
北京理工大学 2021-12-07
利用 FLUENT 进行三维流体动态数值仿真
成果简介近年来, 应用黏性多相流理论、 空化模型和湍流理论进行包括空泡在内的各种流场的数值研究已有很多发展。已经利用基于非稳态 N-S 方程的混合多相流理论和滑动网格技术成功预报螺旋桨等流场周围流场压力等参数以及螺旋桨空泡。 尾流场压力、 速度和片空化的数值预报结果与相关实验相比基本吻合, 反映了流场特征变化。 下图是空化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建模与仿真一体化支撑平台
Ø 本平台基于高层分布式仿真体系结构HLA和网格技术构建,在系统建模、仿真、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提供平台级支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仿真软件通用性差、不能灵活应用的问题,为实现系统级的仿真,提出一种基于HLA的仿真软件交互方法。本技术通过将具有不同仿真功能的专业仿真软件进行整合配置,对各个专业软件输入输出接口进行分析和调用,并对仿真流程进行设计与控制,最终实现一个具有一体化仿真功能的、可供二次开发的仿真系统。该技术目前已经获得“一种基于HLA的仿真软件交互方法”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5 66 67
  • ...
  • 671 6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