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电源
目前等离子体技术在灭菌、材料改性、医疗、生物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表现出了巨大的前景。而无论是在等离子体研究和还是等离子体应用领域,等离子体发生电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下图所示为自主研发高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电源,可输出高频高压信号,并实现了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较大范围可调。此外,该电源进行了自动报警、自动恢复等多项安全设计,确保了高压放电过程中操作人员和电源产品本身的安全。目前该电源已经根据产品化标准开发为相应产品,为研究等离子体发生机理、内部参数测量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技术特点: 可产生10KV,数十千赫兹交流电;频率和电压大范围可调;过流过压自动报警自动恢复。    主要技术指标: 输出电压波形:正弦波/脉冲波;输出电压幅值:0-10KV;输出电压频率:0-60KHz;输出电流:0-1 A。 应用范围: 该电源主要用于低温等离子体的生成,而低温等离子体的生成是所有等离子体研究和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目前等离子体研究和应用领域都需要该种电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电流馈电式大功率高频高压静电除尘电源
由于在可靠性、稳定性、生产工艺可操作性方面仍存在问题,国内主流高 频静电除尘电源(基于 LC 或 LLC 谐振技术的同类高频静电除尘电源),虽诞 生十多年且在效率、除尘率方面大幅优于传统的工频静电除尘电源,但是在国 内市场仍未获得大幅推广应用。近几年因为环保需求推动,高频静电除尘电源 的市场推广有加速趋势,但仍未大面积铺开。该项目为一种大功率直流馈电模 式高频高压静电除尘电源,在可靠性、稳定性、生产工艺可控性方面显著优于 目前国内主流产品(国外产品因缺少数据具体情况不太了解),同时相较于传 统工频静电除尘电源,在效率和除尘率方面获得大幅提升(可确定有 20-50%提 高幅度)。该产品在中国北方基本空白,山东省可以确定填补空白。 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款验证样机制作和测试,达到稳定输出 100- 300mA/72KV 直流高压,且经历数百次输出开路、短路实验考验。可以说该样 机已经在原理上和测试中证明了,相较其它高频除尘电源,该样机有更高的可 40 靠性、稳定性和生产工艺可操作性。 由于经费限制,以及合作方生产条件限制,目前该样机仍需对样机的散热 设计进行优化,同时也因资金限制一直没有购买、安装直流高压大功率负载设 备,因此大更大功率样机仍未制作和测试。 也由于合作方非专业油浸式变压器生产企业,缺乏专用的油浸式变压器抽 真空设备,该样机的高压变压器内部无法排净空气,导致在高压生成过程中, 发生过几十次内部击穿,所幸因该样机在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每次都能及时保护,避免了事故发生。要想避免此类问题,需购买油浸式高压 变压器专用生产、测试设备。
山东大学 2021-04-13
一种便携式超高频雷达电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超高频雷达电源电路,主体结构包含三个高效率开关电源、一个高质 量线性电源组成、切换开关和 24V 蓄电池;其中开关电源 1 将 220V 交流电转换为 24V 直流电输入到切 换开关,切换开关可以人为选择雷达系统的供电来源是市电或者 24V 蓄电池;切换开关输出的 24V 直 流电输入到发射机和开关电源 2,开关电源 2 输出 12V 和 5V 直流电,其中 12V 输入到数字信号源,5V 输入到开关电源 3 和线性电
武汉大学 2021-04-14
新型柔性高频天线
当前半导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电子产品向高集成度、微型化、智能化、低功耗等方向发展, 最终的目标是将功能单元实现在单一芯片化。无线通讯作为物联网技术的主要节 点,其关键技术性能取决于天线设计。目前无线通讯技术主要包括无线 RF433/315M、蓝牙、 Zigbee、Z-ware、LoRa、4G/5G 等。目前 4G、5G 移动通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频带调制、信息互联和高速数据传输对天线的设计要求愈来愈高。通讯天线的设计已经从低 频向高频,从单一频段向双频、三频、四频等多频方向发展。然而目前的天线设计主要基于 半导体制备及可重构技术,如开关切换天线的谐振点,及电压调节改变天线的等效阻抗等, 来实现天线的多频化。碳纳米管和单层石墨烯的成功发现获得开始吸引研究者的兴趣。碳纳米管和单层石墨烯 简单的结构、优异的性能和极高的电子迁移率,被认为是后硅 CMOS 时代最有竞争力的电 子材料之一。由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高电子迁移率、优异的力学性能及天然柔性等优点,随 着微电子学、材料学和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与凝聚态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不断发展,通过新 型结构和材料体系设计,柔性高频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天线已成为可能,并进一步缩小系统占 用空间,提高器件集成度和高性能的重要发展趋势。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结合合作团队的研究优势,以碳纳米管和石 墨烯的优化与制备为基础,优化器件结构与尺寸设计,结合 HFSS 电磁仿真模拟,研发出可 应用于无线通讯的新型柔性高频天线。课题组在过去几年中分别在高质量碳纳米管和石墨烯 的高频应用、性能测试、高性能射频天线调控机理研究等方面积累的丰富材料和物理经验, 对研究多频带可调谐石墨烯天线奠定了前期基础。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随着柔性可穿戴产品的不断上市,柔性高频天线的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因此本成果具有较大的推广空间。
清华大学 2021-04-11
美式铝制高频音叉
产品详细介绍
芜湖市徽环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教学Q表(高频)
产品详细介绍
金华市教学仪器设备厂 2021-08-23
轨道车辆用15kW高频隔离直—直交换直流110V控制供电 电源
目前铁路机车车辆辅助用电方面采用先进的直流 600V 集中供电、而后由客车分散变流 供电方式,在机车或客车上都需要由直流 600V 变换到直流 110V 的控制电源。这种直― 直变换均采用高频隔离变频器方案来实现,本成果研制了机车动车用 15kw 高频隔离直 —直变换 110V 控制电源。只要将方案中 IGBT 器件阻断电压等级提高,适当变换方案就 可开发用于城市地铁轻轨车辆用高频隔离 DC/DC110V 控制电源。
同济大学 2021-04-13
RFID电子标签(高频)
1.自带储存空间,存储在其中的资料可重复读,写。 2.在图书资料中贴入电子标签,便于对图书资料的管理。 3.具有一定的抗冲突性,能保证多个标签的同时可靠识别。 4.采用中性粘胶对图书及其它介质黏贴表面无损害 。
深圳市中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超高频RFID标签
产品详细介绍高性能超高频RFID标签简介:尺寸规格 :正华可用户按要求定做工作频率 :860~960MHz国标标准 :EPC CLASS1 G2、 ISO18000-6C 工作温度 :-30℃~55℃ 工作模式 :R/W可读写 数据容量 :96bit/512bit 数据存储时间: >10年 可擦写次数 :10万次  标签材质 :PET,PVC安装方式:带有自粘胶,方便、快速的为产品、资产做上数字标识。适合仓库、超市、生产管理等物流仓储使用。 (正华-范生18682082110)正华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好的RFID电子标签产品制造商
深圳市正华智能卡有限公司 2021-08-23
MICROTEST 6630 高频LCR Meter
精密型LCR测试仪 6630 ‒可选购PC连线软件 ‒开路 / 短路 / 负载校正功能 ‒输出阻抗 25Ω/100Ω 可切换 ‒稳定快速 < 3mS测试(最快挡位) ‒提供数字电桥模式、多步测试 ‒ 磁性材料/铁氧体/磁芯测量导磁系数μr ‒比较器功能/Handler接口/BIN分类功能 ‒自动电平控制 (ALC) 功能精准测量MLCC元件 ‒ 基本阻抗量测精度 ±0.08% ( 典型值 ±0.05%) ‒ 高分子材料/介质材料/电化学阻抗测量介电常数εr -信号源频率范围:DC, 10Hz-1/3/5/10/20/30MHz/50MHz ‒电桥模式下最多可显示四组参数,电感值及 DCR 值可同时显示 ‒ 支援RS-232、GPIB、Handler、LAN、USB Host/Device通信接口   LCR数字电桥 ,提供 7 种频率选项(10 Hz 至1/3/5/10/20/30/50MHz),可以进行交流信号的LCR测试, 测试频率和测试级别可进行连续变化的阶段测量。可在不同测试、模式条件下、进行高速地连续测试。提供 输出阻抗25Ω/100Ω可切换,ALC补偿,多步测试; BIN分类及比较器功能在自动元件生产时进行良品与不良 品分类。并支援RS-232、GPIB、Handler、LAN、USB Host/Device 介面   LCR数字电桥6630可搭配各式各样的测试治具与配件。介电常数测试治具 FX-0000C7,仪器内建公式直接算 出材料介电数值 εr'、εr"。评估 PCB 空板或陶瓷板等。使用液态介电治具 FX-000C20,用来评估电化学材料 特性分析。使用导磁系数测试治具 FX-0000C8,仪器内建公式直接算各种环形磁芯或铁氧体磁芯及电磁屏蔽 涂层材料的导磁系数 μr'、μr"       关注微信公众号,看产品视频    
东莞中逸-益和MICROTEST 2022-06-29
1 2 3 4 5 6
  • ...
  •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