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直流润滑(密封)油泵控制系统
1.直流润滑油泵往往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启动,其启动电流对直流系统产生较大冲击,引起电压波动,严重时会造成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该控制系统是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采用PWM控制技术构成的无级调速系统,成功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原老式装置的控制系统接触器触头很容易被烧毁粘结,故障率高、维修工作量大。该控制系统的控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JTUIS-II超声成像检测系统
JIUS-II超声成像检测系统利用点探头或相控阵探头形成模拟超声图像,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其转化成数字图象,并利用现代化信号处理技术对材料、焊接构件的表面及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分析、存储及打印等。系统采用集成思想,可完成A、B、C等多种扫描方式,在超声图象卡中设计了高精度声速测量电路、三个高精度界面门确定电路及一个多通道高保真射频切换电路,精密三维扫描平台具有高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干式变压器CAD集成系统
该系统以数据库为支撑,集干式变压器的电磁设计、结构设计、性能分析和全套干式变压器的生产图纸和工装模具图纸自动生成诸多功能于一体,实现干式变压器设计的高度自动化。目前已用于工厂产品设计。 全部工作都是数据库支撑下完成的,不需查表格输入任何数据。从电磁设计到生成全套图纸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快且节省人力,满足当前市场要求交货快的需要,且投标时已可完成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全光纤的扫频光源系统
搭建扫频光源应用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以及图像处理,干涉的办法检测液体折射率,应用于食用油的检测等,光谱分析应用于糖尿病检测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起重机智能快速设计系统
桥式起重机快速设计系统适用于起重机设计生产企业,设计人员输入一些主要参数后,系统根据知识库自动确定主梁、起升机构、小车等机构的形式,经设计人员确认后,自动生成所有结构的三维及二维(AutoCAD)图纸,自动进行强度刚度校核,自动生成设计文档,满足 GB3811 的要求。系统具有设计速度快,设计接果准确,基于三维设计的特点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大规模智慧家居控制系统
大规模智慧家居控制系统包括大规模接入系统、海量信息存储系统、大规模家庭事件分析系统。该系统具备如下能力: 1、单个区域接入与控制系统可以支持 10 万家庭用户的家庭传感信息的接入与分析处理;可以支持 100 万个移动设备的远程访问与控制; 2、每个接入节点可以支持 1 万个家庭设备的实时接入和远程控制,其成本控制在 1 万以内;3、每个计算节点可以支持 1 万个家庭事件的实时分析;4、存储节点领用 HBASE 数据库,可以支持 1 万个家庭设备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太阳能光伏热泵系统
太阳能光伏光热联用技术就是将单一的光伏组件和太阳能集热器有机结合 起来,光伏组件即作为光电转换装置,又作为集热器的吸热体,同时将太阳能转 换成热能和电能,从而实现热电联产,以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光伏/光热集热器(photovoltaic thermal collector,简写为 PV/T 集热器)与传统独立的 光伏系统和集热系统相比,具有 1、提高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2、它可以共 用一些组件,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成本;3、减少了需要的安装面积,有利于建筑 的美观。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超声法层析成像系统研发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抗震支吊架物联网监测系统
抗震支吊架物联网监测系统是一个基于加速传感器实现抗震支架智能监测的物联网终端产品,填补了国内抗震支吊架缺乏合理、准确和可靠智能监测系统的空白。产品自研发之始就构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线加速传感器,适用于复杂恶劣环境的组网和数据传输,为解决抗震支吊架的结构安全问题提供了智能监测方法和手段,大幅提高了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效率和便利。该系统采用远程化、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理念,把对抗震支吊架安全问题的消极防范变为主动监测和预防,对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性能进行监测和预警,将先进传感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物联网技术完美结合起来,是具有智能化、远程化的新型抗震支吊架性能监控系统。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6 127 128
  • ...
  • 537 5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