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鲜食玉米病虫害一体化系统 生物防控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超甜玉米新品种-中农甜414品种简介
一、品种简介 中农甜414属于超甜玉米单交种。2012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该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选育。 植物学特征:该品种株高198公分;穗位63公分,株型半紧凑,花药青色,颖壳青色,花丝青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3公分,14行,穗粗4.8公分。子粒黄白双色,黄色3/4;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枇杷新品种“华白1号”、"金华1号"
“华白1号“是西南大学2014年审定的新品种, 1、该品种树势强,分枝密、角度大;果实大,平均单果重46.3g ,最大单果重65g ;果形端正,扁球形;果 皮黄白色,果面光洁,无锈斑,果点小,果皮薄,易剥;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柔软多汁,味浓甜。成熟 期在5月中旬,可溶性固形物13.4% ,可食率65.4% ,品质极佳。 该品种丰产、稳产,田间栽培管理容易,抗花腐病,无缩果和日灼,自然座果力强,果实品质优良。是 T 分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枇杷品种,在枇杷主要产区均适宜推广发展。 2, 预期经济效益 栽培条件好,亩产量可达800kg ,产值可达3万元/亩 “金华1号”是西南大学2014年审定的新品种。1、该品种树势强,枝中密;果实大,平均单果重49.1g ,最大单果重66g ;果形端正,梨形;果皮橙红色, 果面光洁,锈斑少,果点不明显,果皮薄,易剥;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嫩,柔软多汁,味较甜。成熟期早, 可溶性固形物11.6% ,可食率82.23% ,达到特级,品质极优。该品种早结、丰产、稳产,田间栽培管理容易,高抗花腐病,不裂果、缩果和日灼,自然座果力强,果 实品质优良,耐贮性好。是一份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枇杷品种,在枇杷主要产区均适宜推广发展。2, 预期经济效应效益栽培条件好,亩产量可达1000kg ,产值可达3万元/亩以上。
西南大学 2021-04-13
白中科
白中科,男,汉族,1963年10月生,山西运城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曾任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土壤学”学科带头人。持续从事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方面的科研工作。 学术兼职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土地复垦方向带头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地学会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副主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营养学会肥料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土地利用、整理、保护分类技术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评估中心生态环境评估常聘专家,国土资源部土地复垦核心专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首批评审专家,《生态学杂志》、《农业工程学报》编委。
白中科 2023-03-17
一种米线加工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线加工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选择直链淀粉含量为15%以下、胶稠度为60毫米以上的水稻品种I为母本,与直链淀粉含量为30%以上、胶稠度50毫米以下的水稻品种II进行杂交,得到F1代种子;以水稻品种II为父本,与F1代回交1次;BC1F1自交;BC1F2-BC1F3代植株中,选择直链淀粉含量为30-32%、胶稠度为60-70毫米的水稻植株;BC1F4代株系中,选择回生值SBV小于30RVU、崩解值BDV大于50RVU的亩产400公斤以上的株系;BC1F5-BC1F6,开展系统选育,获得回生值SBV小于30RVU、崩解值BDV大于50RVU的米线特用水稻。本发明的米线加工专用水稻的选育方法,解决了米线硬而不爽滑或软粘易糊的质量问题。
浙江大学 2021-04-13
白仲虎
长期从事发酵工程、合成生物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医疗器械的研究,主要承担发酵工程技术与原理、生物医药研究进展等课程的讲授工作。近年来共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33 篇,累计影响因子 106.418(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27 篇,影响因子 67.5);申请发明专利 30 余项,授权发明专利 15 项;主持包括 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 15 项;获得商业联合会全国科技进步 2 等奖 1项。江苏省“双创人才”领军、无锡市领军人才。
白仲虎 2021-12-31
白成刚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09-04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所在单位: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bcg@buaa.edu.cn Email:bcg@buaa.edu.cn
白成刚 2021-12-31
白志红
白志红,工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的研究工作。 2008年12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9年1月前往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2011年10月至今在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任教,期间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前往加拿大Ryerson University开展访问和交流。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特别资助项目等;在《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知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多篇;担任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白志红 2021-12-31
一种夏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夏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专用缓控释肥组合物由合成物一、合成物二、合成物三按质量比1∶5∶4制成;其中,合成物一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钙镁磷肥30%、硫酸钾40%、七水硫酸锌15%、七水硫酸亚铁10%、十水硼砂50%制成;合成物二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尿素47.5%、磷酸一铵17.5%、氯化钾20%、10%硫磺,5%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与石蜡的混合物;合成物三由质量比为6∶1的尿素与甲醛制成。本发明还包括专用缓控释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种植夏玉米中应用。本发明之夏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组合物具有缓控时间长、高效、环保、安全、经济的特点。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留胚米专用巨胚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留胚米专用巨胚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1)选择留胚率为80%以上的水稻品种为母本,胚重是普通稻胚重的2.0-2.3倍的水稻品种为父本,杂交获得F1代种子;(2)F1代自交获得F2代种子;(3)F2~F3代,按单株种植,选择留胚率80%以上、胚重为普通稻胚重2.0-2.3倍的水稻植株;(4)F4代株系中,按单株种植,选择亩产450公斤以上的水稻单株,种植株系;(5)F5~F6代株系中,按单株种植,系统选育,选择留胚率80%以上、胚重为普通稻胚重2.0-2.3倍的水稻植株;(6)种植株系至F7代,按单株种植,选择留胚率80%以上、胚重为普通稻胚重2.0-2.3倍的水稻植株作为定型品系。本发明选育方法得到留胚米且巨胚的水稻品种,富含营养且防止营养过度流失。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