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创建于1949年, 前身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专门培养农业机械化和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学校。2001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晋升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荣获全国高职高专评估优秀院校,2009年荣获黑龙江百姓口碑最佳单位,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被授予“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5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有多项建设成果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成果展。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副部长王湛、鲁昕等领导相继莅临学院检查指导工作,对学院发展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爱心与责任并重的育人主理念。学院始终坚持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凝炼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内涵提升、特色育人”的内涵发展模式。确立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的育人目标,创新了“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农为本,工农结合、以工促农、农兴工旺”的办学特色。 优越而健全的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5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体育馆、塑胶运动场、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活动场馆一应俱全;拥有汽车综合性A级检测线、MPS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网络技术实训平台等现代化实训室135个;多媒体教室116个,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拥有宝马BEST培训中心,中兴通讯学院、福特培训中心、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智能化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心等22个校内教学生产实训基地。是国家数控技术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与百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与就业一体化基地493个,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需求。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学院在校生8200人,教职工581人,专任教师404人,教授35人,副教授118人,双师型教师30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部级教学名师18人。近三年,共有70名教师分别获得凯斯纽荷兰、华为、西门子等国际大企业培训师资格,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学院设有农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汽车学院、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和人文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等涵盖理、工、农、管等门类共35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示范点)10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专业建设水平位居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前列。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学院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建设。将“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与德育教育和素质拓展有机结合,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2011年以来,在职业技能、文体等领域多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赛事,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三等奖以上奖项66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30%以上。在历届全国高校学生创新成果交流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各2项,位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学院还设有国家技能鉴定所和农业部185号职业鉴定站,可鉴定工种107项,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考取相应职业技能证书。与三一重工、哈尔滨三大动力等百余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毕业生60%以上就业于大中型企业,连续三年就业率达到95%。学院连续多年获得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就业质量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稳步推进的国际合作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德国、韩国等8个国家12所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形成了合作办学类、技术服务类、师资研修类、学生交流类四大类项目。与韩国4所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国际化新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近五年选派368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累计培养学生1095人。先后选派386人次教师赴德国、英国、美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访学、研修和交流。学校服务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亚欧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开展对俄劳务输出农业技术培训241人次,开展跨境电商物流技术培训310余人次;与ABB公司、宝马集团等跨国企业合作,引进国际标准,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快捷有效的专科本科衔接。学院注重高职和本科教育的衔接工作,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自学考试提高学历,也可在三年级时通过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接受大学本科教育,毕业获取本科院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切实提高学生学历层次。 享誉国内的社会服务和辐射。学院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教师服务社会能力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我院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省农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国家专利74项。为农业部、交通部开发了农业行业、汽车行业国家职业标准、培训教材、鉴定试题库累计12个。联合省域内大中型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和应用技术项目研究53项,研发新产品13个,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2000余万元。学院辐射带动省内30余所职业院校共同发展,对口支援四川剑阁职业中专和甘肃畜牧工程职业学院两所西部院校建设,充分发挥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打响了高职教育的龙江品牌。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团队与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团队合作完成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各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以下简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该研究在线发表于《中医杂志》。作为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应急攻关项目,该项研究全面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 汇总分析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发布的系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国家《方案》”)及各地区《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证候分型、分期以及方药特点进行梳理,总结规律,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此次疫情以及快速应对同类疫情。 研究团队对治疗性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国家《方案》将新型肺炎按照病程进展,将治疗期分为寒湿郁肺、疫毒闭肺、内闭外脱、肺脾气虚四型。21个涉及治疗的地方《方案》中,对该疾病的分期分型基本遵循了病情由轻到重,邪气由表及里的规律。将新型肺炎分为医学观察期、治疗期的有山西、河北、宁夏、上海、内蒙古;按照病情轻重分型的有浙江、陕西、天津、北京、福建、重庆;21个地区 《方案》分型均涉及了中医证候。  《诊疗方案综合分析》通过梳理分析24个地区《方案》,认为各地中医在新型肺炎的证候分型和传变规律上认识是一致的,均在国家《方案》基础上,结合了本地区气候、人群特点从不同角度完善了证候分型,提出了具体化的防治措施,为我国战胜此次重大疫情给出了科学权威的中医方案。 该项研究还对方药推荐情况进行了梳理:治疗性地方 《方案》中仅列出药物组成,而未列出方剂名称的有26处,观其药物组成,多为数个经方合用加减化裁而成,具有明确名称的中药方剂共40种,中成药32种。按照应用频次排序,中药方剂中麻杏石甘汤频次最高为15次;其次为宣白承气汤和升降散;中成药中,安宫牛黄丸频次最高为15次,其次为血必净注射剂和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通过分析,研究团队建议:1.随着病例的增多,应主动开展临床证候学调查,掌握临床第一手资料,根据病患临床表现,经过专家认真分析,进一步总结疫情病症特点,证候演变规律,从而完善全国防治 《方案》;2. 希望各地在全国《方案》 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继续调整、优化本地区中医药防治 《方案》;3.在临床实践中注重总结治疗经验,观察病情转变规律,总结有效方药,不断完善方案,并将经验转化为临床评价证据;4.此次疾病恢复期,虽然两次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符合出院标准,但患者还有乏力、干咳、憋闷等症状,肺部影像仍有散发阴影,此时中医辨证多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可以采用益气养阴、通络散结法治之;5.建议在 《方案》制定及实践应用中,注重防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 “治未病思想”。在不同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康复,全程发挥中医药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 2021-04-11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立全日制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黑龙江省卫生学校,始建1948年。2008年黑龙江省卫生学校与黑龙江省第二卫生学校、黑龙江省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合并组建为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校。学校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持单位,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现代护理实训中心,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学校名列“全省十佳和谐校园”之首;获得黑龙江省卫生计生系统唯一一个“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护理专业学生在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比赛中连续夺冠。 学校现有南岗区学府路和阿城区金源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5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办学基础设施完善。学校设有护理实训基地和口腔实训基地两个中央财政项目及150多个实验实训仿真模拟技能训练室。2013年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9443平方米的现代护理实训中心,这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护理实训基地,设备价值2705万元,是黑龙江省卫生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和专业引领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口腔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能满足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两个专业全部实训任务。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生命科学馆,完成、形象、真实的反映了人体结构的秘密,为医学基础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场景。学校建有的灯光音响高清屏幕设施先进的“天使剧场”,可容纳近千人。每个校区各有一座体育馆,馆内设有球类馆和形体训练馆。 学校设有护理、涉外护理、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助产、卫生信息管理、口腔医学技术、中药、药品经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共12个专业。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生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367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155人;博士2人,硕士98人。有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各一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2人,省卫生厅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以立足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服务定位,以实习拉动就业,创新管理机制探索校企合作。目前,学校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解放军301医院、305医院、306医院、455医院、411医院、深圳人民医院、深圳第二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医院,黑龙江省医院等的70多家单位国内省内三甲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行定向实习、定向就业。近几年来,每年派600余名学生赴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实习就业。实习生凭其标准的普通话、优雅的气质形象、规范的护理礼仪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赞誉。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模式和国际互认人才培养标准。学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中央医院合作,韩国光州大学、济州大学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沙特、新西兰等国家的护理学院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3年9月,学校与澳大利亚西悉尼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首批招收80名学生,今后每年都将继续办好合作办学班。涉外护理系从2013年开办了两期雅思班,成绩都到达5.0分以上。2013届涉外护理系50余名毕业生根据相关条件,正办理赴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沙特等留学就业申请手续。 学校重视教学名师、教师骨干的培养;支持鼓励在职教师的深造,选拔优秀教师到国内外一流院校进行学习培训;坚持医教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了由教学名师为专业带头人、临床专家参与的具有双师素质结构的专、兼职教师以及辅导员队伍所构成的教学团队。同时,还建立开放式教师成长培养体系,实行“四阶梯”教师成长培养模式(教学新秀-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初步形成了一支教学适宜、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教师的结构、数量明显改善,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明显提高,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过硬的教师队伍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2012年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届高职组护理技能比赛中,我校4名学生组成的黑龙江省第一代表队,在来自全国各地的52所高职院校的208名选手的角逐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佳绩。2014年的第二届高职组护理技能大赛中我校两名选手参加,一人获一等奖,一名获二等奖。 学校积极开展本专科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进面向社会的育婴师、美容师、护理员、西药调剂员,口腔修复等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近二万人次。承担卫生部与拜耳医药保健公司共同开展的战略伙伴合作项目“走进西部”万名县级医院院长培训以及乡医水平能力测试、省优生优育培训等任务,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学校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瞄准市场,培养人才;同时用国际化视野谋划学校的未来,确定了学校国际化发展新战略。在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正在向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稳步迈进!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校园 ★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黑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1958年建校,2008年被评为全国百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全省仅有的四所国家示范校之一,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A档立项单位,建立了中高职、本专科畅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学院毗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AAAAA级国际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占地12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80万册。设有经济贸易、财务管理、农学、动物科技、食品药品、机电工程、信息工程与人文艺术八大分院,各类社会急需的高职专业4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7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在校生8280人;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资源库优质课程2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现有教职员工50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126人,双师素质教师304人,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4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新秀等22人。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培训基地6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4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省级“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学院与300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与上海迪士尼乐园、扬子江药业、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好利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市人家装饰(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合作关系,为学生成才和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生在毕业期间,可以有三个以上的就业岗位供其选择,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被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职业教育专家誉为“最适合学生读书的地方”。近年来,央视《新闻1+1》栏目、新华社、凤凰网等各类新闻媒体上累计报道百余次,培养了入职“核武摇篮”的新时代匠人团队、全国种粮标兵刘彩华等一大批具有坚韧品格、匠人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隶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领导的一所集数字传媒、环境艺术工程、服装设计工程、影视动画设计与美术教育研究为一体的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是黑龙江省唯一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美术学院。 学院地址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大来镇,在北京和哈尔滨分别建有教学实习基地。拥有专家、教授、副教授292人,双师型教师达到78%;开设有22个专业(含专业方向),拥有5大国家级品牌与省级重点专业,每个专业都建有校内设计公司和校企合作单位,在“工学结合”上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果,为学生成才、就业提供了保障。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自1980年创办以来,栉风沐雨,已经走过了38个年头。38年来,学院为人才培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万余名毕业生全部就业,有2800多名毕业生独立创业,开办公司,年收益多则千万,少则过百万。学院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三江美院的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发展潜力较大。学院被誉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摇篮”,并荣获“全国高校先进单位”称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数十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过我院的办学事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国的教育代表团在我国国家部委及省市领导、专家、学者的陪同下来院参观访问、洽淡合作,三江美院已步入国际职业教育交流行列。 2011年荣获“黑龙江省十大知名艺术设计机构”称号,2012年和2013年被省文联、省文化厅授予“优秀艺术设计学院”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称号和教育部第三届服装设计教学成果展示优秀成果奖。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政法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部级重点学校和省级重点学校,被司法部授予集体一等功。学院是全国教育管理创新示范院校,并于2012年当选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奠定了学院在全省法律类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龙头地位,为进一步推进学院法律类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搭建了新的平台。 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人民警察和法律服务工作者。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在职继续教育,突出警官学院办学特色,提高警官学院办学水平;办学特色是:从严治警、从严治校,强化养成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发展定位是:立足系统,服务社会;立足龙江,面向全国;特色立校、从严治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融入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是:加强预备警察培养基地建设、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司法行政理论研究基地建设。 学院地处高校集中的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交通便利,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实训区布局科学合理,拥有综合配套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学生宿舍、办公楼共12座,有学术报告厅、教学录播系统、图书馆、室内体育馆、游泳馆、警体训练馆、实弹射击训练馆,还拥有刑事影像处理实训室、痕迹检验实训室、现场勘查实训室、罪犯个体心理咨询实训室、罪犯团体心理咨询实训室、罪犯心理测量实训室、监狱安全信息采集实训室、司法会计模拟实验室、司法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司法会计职场模拟实验室、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室、司法信息采集实训室、司法信息技术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人民调解实务实训室、法律咨询实训室、社区矫正实训室、法律文书制作实训室和模拟法庭等现代化的教学基础设施。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实际,设有4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15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全省24个监狱、14个戒毒所,以及多家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等。学院设有黑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90人,“双师”素质教师109人,校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11人,具有一支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双过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 学院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培养学生高素质、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实施以“五化”(德政教育体系化、警容风纪标准化、警体训练常态化、学习生活制度化、内务卫生规范化)为内涵的学生警务化教育管理。 学院为有志升入大学本科层次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每年按省教育厅统一规定的报考比例推荐应届毕业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符合录取条件者可升入专业对应的省内本科院校学习,毕业时颁发全日制第一学历本科文凭,并授予相应学位。 学院是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的首批高职高专院校“专本衔接”考试的试点院校。学院与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本科自考助学班,专科生在校期间可同时参加自考本科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可以获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参加学位考试外语合格者,同时可以获得本科学士学位。 学院在哈尔滨、北京、重庆、深圳、广州、大连等地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每年负责安置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学院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就业实践,提供就业服务,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师生之间一对一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导师制的实施,塑造了省内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培养和就业指导模式。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素有“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城”、“东北小延安”之称的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国家智慧城市——佳木斯市,学院南毗水源山公园、北邻火车站,风景秀丽、交通便利。 办学历史悠久 学院始建于1948年,历经松江省呼兰农林技术专门学校、松江省佳木斯农林高级职业学校、松江省农业技术学校、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合江地区“五·七”中等专业学校、合江地区“五·七”大学、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等时期,2001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省内首批由中专学校晋升为高职学院,步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行列,现为黑龙江省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学院。 办学条件优越 学院校区占地面积660亩,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1亿元,专业实验室138个,校内实训基地13个、校外实训基地300多个、多媒体教室51个。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水平较高,校园内无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428人,其中专任教师27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4人,副教授94人,“双师型”教师103人,博士10人,硕士153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8人,省级名师4人,省级教学新秀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奖个人4人、集体3个,省高校师德标兵6人,第六批佳木斯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3人。同时,学院还聘请了美国新泽西大学赵庆十教授等一大批行业内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专业门类齐全 学院设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军事体育教学部等11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理、工、农、经、建等学科门类的38个热门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精品课11门,分析检测中心1个,职业技能鉴定中心1个。目前在校学生5653人。 办学形式多样 形成了“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带薪顶岗、出国留学”为鲜明特色的办学模式。国内订单培养与青岛海尔集团、北汽福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集团、深圳博伦特光电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订单培养。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环首都经济圈的30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以保证毕业生高层次、高薪酬就业。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85%以上。对外国际合作与日本拓殖大学、苫小牧驹泽大学、新泻国际综合学院、仓敷艺术科学大学、千叶科学大学、罔山理科大学、东日本国际大学和俄罗斯远东国立人文社会科学院、联邦纳霍德卡商业技术学院、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现有近500名学生出国留学深造。 办学成果丰硕 近几年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首批“省级骨干高职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级花园式学校”、“省级高校文明校园标兵”等。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3月16日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在宁古塔(现宁安市)两等小学附设的师范学堂,至今已有113年的办学历史。1990年以后,牡丹江师范学校、宁安师范学校、牡丹江幼儿师范学校三所学校合并,建立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高等学府,是全国最早组建的三所幼儿师专之一。学校占地面积 1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7.8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455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3575万元,图书馆藏书49.46万册。学校现有学前教育系、外语系、艺术系、初等教育系和基础教育部等五个教学系部。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体育教育、小学教育、科学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美术(书法特长),艺术设计,歌舞表演,社区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钢琴调律等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是我省首批高水平骨干专业和学徒制试点专业,是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现有教职工448人,全日制专科生4650人。学校升专10年来,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各项改革和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突出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语言教育和艺术教育三大专业群,中央和省级6个重点专业顺利通过验收。完善了四模块(人文素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编写了52门课程核心标准,开设了6门贴近幼儿园实际的校本课程。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每学期引入15门精品慕课,供学生在线选修学习。加大精品慕课建设力度,《手工DIY》和《一起学说普通话》两门慕课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正在申报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学校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管理质量奖2项。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2010年以来,学校有100多名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因教学基本功扎实,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2010年以来,全校共有340人通过国家专升本考试,进入了本科高校学习深造。 二是特色体系建设成效不断扩大。学校注重特色办学,结合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开展特色项目研究。目前已研发了17个特色项目,有11个项目进入课堂实施。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出版了校本教材23部,其中,有4部教材已被教育部确立为“十二五”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在学制改革上,制定了《黑龙江幼专学分制管理实施方案》,完成了7个专业9个方向学分制人才培养办法的制定,并已启动实施。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凝练出“学训融合,园校共育”的“2+1”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学习与实训有机融合并贯穿于学校和幼儿园共同育人全过程,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28个,农村支教实习基地95个、省内外顶岗实习基地220个,为学生提供了2000多个实习实训岗位。三是主题校园文化建设色彩纷呈。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以“兰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得到全面落实。把“兰花”确定为校花,搭建了“五四”兰花校园艺术节、兰花艺术团、兰圃大讲堂、兰墨迎春笔会、兰心志愿者服务队等校园文化建设和展示平台,编写完成了独具学校特色的兰文化校本教材,兰文化教育已经正式进入课堂。校园内兰文化的氛围浓郁,兰文化的功能显现,兰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的经典文化名片。四是招生就业和继续教育登上新台阶。近年来,在全省高校生源减少、招生计划总量缩减的情况下,我校连续三年完成招生计划。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通过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创建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平台等途径,千方百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年来,学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都超过95%,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继续教育紧紧抓住成人教育和国家、省两级培训这两个重点,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收到显著成效,提高了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是师资队伍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学校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人才强校战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明显改善。全校现有260名专任教师中,教授41人,副教授119人,硕士学位教师140人,博士学位教师2人,在读博士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143人。学校注重教师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连续多年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修学习,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4个。科研工作硕果累累,2008来,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近3000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2篇。出版了263部理论和教学书籍。有128多项省级立项课题,107多项科研课题结题。2013年,我校《构建0至3岁婴幼儿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通过了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审批,实现了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六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09年投入1356万元新建了9000平方米的学生教工就餐大楼,学生食堂被评为全省高校标准化食堂。2008年以来,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1677平方米的独具特色、国内领先的学前教育实习实训中心,为学前教育教学、实训和科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设了60个多媒体教室、6个微格教室、1个沉浸式教室、1个精品课录播室、2个语音室、4个数码钢琴室,改造和精装了9个舞蹈室,建设了拥有600多台电脑的核心机房。整修了校园道路,改造了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对办公楼、学生公寓楼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建成了安全技防系统,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力度,环境育人的功能不断显现。强化后勤管理,进一步完善购买服务模式,深化后勤保障改革,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独立二级系部学生管理机制,落实党务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决策和执行的透明度,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百年耕耘,馨香满园。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先后被确定为首届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黑龙江省学前继续教育师资培训中心、黑龙江省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及黑龙江省高素质、技能型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安全和谐校园、省级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市级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加大改革和建设力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立足龙江,辐射全国,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学前教育资源信息中心,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龙湾路4号,毗邻圭峰山(国家4A级风景区),环境幽雅,空气清新,交通便利。学院占地约320亩,教学设备约3000万元,图书馆藏书16万册,学院师资雄厚,现有教职工200多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51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122人;学院拥有一间1000多床位的直属附属医院和80多校外实习基地。学院设立了护理临床系、药学系、医学基础部,开办护理、药学、中药、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助产、中医学等9个专业,面向全省招生。 学院注重发挥中医药文化的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建设特色鲜明、区域领先、服务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狠抓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与医院、高端养老机构共建“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教、学、研战略联盟”,打造以“健康养老、高端医疗、心灵度假”为主题的健康养生科普体验馆、岭南中医药文化博览基地、中医药产业、健康养老业的人才培养与研发基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卫生职业人才。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2021-02-01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者发表药物生物技术分析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本草基因组学团队在《ActaPharmaceuticaSinicaB》期刊(中科院1区)在线发表题为“EmergingbiotechnologyapplicationsinnaturalproductandsyntheticpharmaceuticalAnalyses(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分析中的新兴生物技术)”的论文,我校张三印教授、徐彬杰博士后、周豫新博士等作为共同作者,陈士林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09-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184 1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