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清华大学药学院鲁白团队研发出改善女性生育力的潜在新药
鲁白团队长期致力于BDNF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工作,近年来开发了TrkB激活型抗体,能够全面模拟BDNF通过TrkB介导的生物学功能,而其理化性质则优于BDNF,有望成为治疗包括脑卒中、渐冻症、阿尔茨海默病(AD)等多种神经系统的重大疾病。
清华大学 2022-02-23
介孔ZrO2和Al2O3球形粉体颗粒的制备
采用自主创新的雾化反应法新工艺,能够制备出介孔ZrO2和Al2O3等球形粉体颗粒,通过进一步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实现颗粒粒径和颗粒微结构可控的介孔ZrO2和Al2O3等球形粉体颗粒制备技术。目前行业上制备出的ZrO2和Al2O3等球形粉体主要为实心颗粒,颗粒球形度不太好,本方法制备的ZrO2和Al2O3等球形粉体球形度好,有利于成型;介孔结构,颗粒密度小,节省锆资源。 应用范围: 固体催化剂或载体;人工骨原材料和口腔材料;药物释放;氧气传感器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2H-1-苯并吡喃-2-酮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通过对 2H-1-苯并吡喃-2-酮的实验研究,首次发现 2H-1-苯并吡喃-2-酮可明显对抗刀豆蛋白 A(ConA)诱导的 T 淋巴细胞增殖、脂多糖(LPS)诱导的 B 淋巴细胞增殖及巨噬细胞毒性,可降低 LPS 诱导的 B 淋巴细胞表面 B 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CD268 的表达及髓来源 DC 细胞和 LPS 诱导的原代 DC 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 CD86 的表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及抗炎作用。同时对多种癌细胞系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免疫抑制剂及抗炎、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可定制外型结构氧气传感器O2S-FR-T2-18X
产品详细介绍 可定制外形结构氧气传感器O2S-FR-T2-18X 一、产品简介: 氧气传感器采用两个氧化锆盘,在其中间是一个密封空间。其中一个盘起的功能是可逆氧气泵,依次充满样品气和抽空此小空间。另一个盘用于测量氧分压差比率,得到相对应的传感电压。氧化锆盘作为氧气泵运行时,需要的700 °C 的温度由加热元件产生。氧气泵使小空间范围内达到额定的最小和最大压力所花的时间和环境中氧分压值具有对应关系。 二、产品特性:  1) 非消耗性的氧化锆传感元件  2) 氧压范围 2 mbar...3 bar  3) 高稳定性和精度,可测量0…100% 氧 4) 对于其他气体无交叉干扰  5) 无需温度稳定  6) 内置加热元件 7) 加热器电压: 4.35 ±0.1 VDC (1.85 A)  8) 允许气体温度: -100...250 °C ;  9) 线性输出信号 三、产品参数
深圳市新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CO2 分离膜制备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用于 CO2 分离的膜技术在天然气、沼气的 净化,三次采油中的 CO2 回收,密闭空间中的 CO2 脱除以及减轻温室效应等领 域有广阔的应用性前景。与传统的 CO2 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方法具有投资少, 能耗低,环境友好,设备简单紧凑、节约空间、高效灵活、易于操作等优点,而 且 CO2 浓度越高,膜法分离越经济,即使 CO2 浓度低于 5%,用膜法的费用也 仅为吸收法的 64.7%。 18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9 可以用于脱除酸性气体的膜主要有液膜、无机膜和高分子膜,实际应用中满 足气体分离要求的目前只有高分子膜。但普通的高分子膜也存在高的渗透性和选 择性不能兼得的缺点。含有固定载体的促进传递膜兼具液膜和普通高分子膜的优 势,能同时具有高的分离系数和透过速率,而且稳定性好,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 的气体分离膜,已引起国际上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本研究成果合成了几种对 CO2 具有促进传递作 用的固定载体膜材料,通过载体与 CO2 的相互作用促进 CO2 在膜内的传递,因 而具有较高的渗透选择性。同时由于载体是以化学键固定在高分子上,因此具有 很好的稳定性。 本成果以自主开发的固定载体膜材料为分离层,以多种材质的超滤膜为基膜, 制备了用于 CO2 分离的固定载体复合膜。所研制的复合膜,其 CO2/CH4 透过分 离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所制备的固定载体复合膜 CO2/CH4 分离因子 可达 100~300,CO2 渗透速率可达 10-6~10-5 cm3(STP)/cm2·s·cmHg。 本研究成果共获得发明专利 3 项,分别为: 1. 用于酸性气体分离的固定载体复合膜制备方法(专利号:ZL02148632.8) 2. CO2 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专利号:01144974.8) 3. 用于分离酸性气体的固定载体复合膜制备方法(专利号:ZL02158530.X) 本成果与所在课题组其他成果一起,获 2004 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本研究成果所开发的 CO2 分离膜制备技术其经 济效益是明显的。首先,采用 CO2 膜分离可以降低我国能源生产的成本。我国 目前的天然气产量已经超过 300 亿 m3,若其中的 10%以膜分离方法来进行净化, 则需要约 12 万 m2 的膜才能满足需要,与传统方法相比每年可节约 4000 万元。 此外,由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采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工业垃圾生 产沼气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至今,我国已建设了大中型沼气池 3 万多个,总 容积超过 137 万 m3,年产沼气 5.5 亿 m3,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这些沼气也需要 大量的 CO2 分离膜。最后,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及农业生产中气肥的大 量使用,对 CO2 分离膜的需求和产生的效益也很大。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应用领域: 1. 天然气、沼气的净化; 2. 三次采油中的 CO2 回收; 3. 密闭空间中的 CO2 脱除; 4. 农业生产中气肥的使用。 该项目需要以下条件: 1. 聚合物合成的相关设备及原料:反应釜,冷却装置等。 2. 复合膜加工设备及原料:涂膜机,干燥器,膜交联设备,交联剂等。 3. 膜组件加工设备及原料。 4. 需要厂房面积大于 1000m2。 合作方式及条件: 由天津大学提供膜材料合成、复合膜制备、交联等相关技术,由合作方提供 厂房、设备、原材料及相关的人员配套。 
天津大学 2021-04-11
2-甲基呋喃生产技术
本技术以糠醛、氢气为主要原料,采用常压气相法工艺,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由糠醛催 化加氢合成2-甲基呋喃。同现有工艺相比,本技术具有设备投资小,催化剂活性高,操作能耗 低,产品收率高等优点,最终产品2-甲基呋喃的纯度≥99.5%,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对于年产3000吨2-甲基呋喃设备投资约600万元。主要设备包括:固定床反应器、氢气压 缩机、汽化器、贮罐、产品精馏塔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白介素2―穿孔蛋白融合毒素
IL2-Perforin融合毒素是将人IL-2和人穿孔蛋白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连接后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基因工程产品,经体外实验及初步动物实验证实该融合毒素有杀伤IL-2受体阳性T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的功效,可被用来治疗肾移植,骨髓移植等同种植排斥及某些白血病。该产品较现有的移植免疫抑制药不同,因其作用具有选择性,其应用不会引起非特异性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跨临界CO2热泵系统
1.痛点问题 原油,特别是稠油在管道输运过程中,由于其高粘度,必须采用加热降粘的措施。目前,国内外针对稠油输送的常规加热方式,多为水套炉、电加热技术,存在能源效率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双碳目标要求,发展先进高效的低/零碳的供热方案变得尤为必要。 2.解决方案 根据原油管输加热的要求与原油的物性特点,本团队所研发的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技术,通过系统热力学优化、换热器传热性能优化和控制系统优化等一系列措施,开发出的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技术,可在-25℃~40℃的环境范围内,将原油稳定加热至55~85℃,在满足原油加热需求的前提下,可实现零碳/低碳供热,很好的解决了原油输运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供热领域替代化石能源的优势方案,将有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跨临界CO2热泵原油加热系统原理图与实验现场如下: 3.合作需求 (1)标准厂房1000平米,工业用电负荷300KVA,办公与实验区500平米; (2)拥有油田业务资源的企业进行合作推广应用。
清华大学 2022-12-16
XGD-2缓蚀剂生产技术
内容介绍: XGD-2缓蚀剂是针对石油天然气工业中井下设备和地面管线腐蚀及工 业酸洗现状而研制的一种高性能的缓蚀剂,具有腐蚀速率低、用量少和 产品无毒的特点。该产品在水溶液中分散好,适用于多种酸性介质中碳 钢的缓蚀,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甜瓜——寿研1号、2号
寿研1号:杂种一代。白皮,植株生长健壮,易坐瓜。中早熟,坐瓜后35天左右成熟。果实高圆形,单瓜重1.5kg左右,果大小均匀,果皮洁白,果面光滑细腻,有透感,外观娇美。果肉浅绿色,肉质酥脆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72 7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