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工作流的中间件系统
本成果是授权发明专利。成果将具有输入输出和中间处理的中间件单元与工作流过程中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过程的集成管理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提供了数据和流程两类同时集成的有力工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全固态太赫兹前端关器键件
成果简介: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针对太赫兹高分辨雷达和通信系统应用需求,研究了常温固态太赫兹连续波发射和接收的总体方案和实现技术,研究了太赫兹平面肖特基势垒二极管非线性模型的精确模型,提出了太赫兹高效倍频电路和低损耗分谐波接收电路的拓扑结构,掌握了太赫兹倍频器和分谐波混频器的优化方法,解决了固态太赫兹关键技术的工艺难题,突破太赫兹连续波发射和接收的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为我国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和太赫兹系统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提供技术支撑。 2、特色和先进性 1)国内首次报道了400GHz以上频段的太赫兹源,输出功率大于5mW 2)首次开展了太赫兹高功率多管芯二极管的三维电磁模型研究; 3)国内首次报道了220GHz、380GHz和664GHz分谐波混频器,变频损耗指标由于10dB; 4)国内首次开展了基于光电结合的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系统实验,通信速率大于12.5Gbps; 5)太赫兹核心模块已应用于太赫兹成像和通信系统中。 3、技术指标 太赫兹倍频器指标对比 频段 国外研究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 美国VDI FARRAN 仿真 实测 59GHz 26dBm 20dBm 23dBm 17dBm 91.5GHz 22dBm 15dBm 16dBm 13dBm 110GHz 20dBm 12dBm 16dBm 12.5dBm 212.5GHz 15dBm 4dBm 13dBm 7dBm 340GHz 15dBm 4dBm 13dBm 4.5dBm 420GHz 9.5dBm 无 12dBm 4dBm 太赫兹分谐波混频器指标对比
电子科技大学 2015-12-24
应用服务器中间件
该研究以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项目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伸缩、健壮的、支持Web分布式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系统平台。其技术成果在一些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在重要及核心期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原理:模擬叉車裝卸貨物時,叉車夾具產生的夾持力對貨物產生的影響。以此評估產品包裝要求。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主要技術參數: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外形尺寸(以實際機器為准):長(雙翼張開時)1500mm,寬1200mm,高1200mm.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重量:大約1200Kg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電源:220V/50Hz.5A 最大夾持力:2500LB/1000Lb/500LB 最大夾持空間:長1200mm,寬1200mm,高120mm. 最小夾持空間:長400mm,寬1200mm,高1200mm 最大夾持速度:50mm/min 最小夾持速度:5mm/min 力值精度:國家標準1.6級 手动操作杆模拟叉车实际操作动作控制夹持,张开,升高,降低动作。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配备力量传感器和数字式显示器校正夹持力。
东莞美和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4-07-26
关于印发《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为了做好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进一步规范我省科学技术奖(以下称省科技奖)的提名、评审、授予等活动,保证省科技奖的授奖质量,根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11-19
关于印发《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工作,提高项目组织实施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科研经费管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4-12-02
《江苏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施方案》印发
赋权改革主体范围包括江苏省内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中央驻苏高校院所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方案开展赋权改革。
江苏省科技厅 2025-01-17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60年的“芜湖市中医学校”。2001年,学校独立升格并于次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同类院校率先更名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整合卫生教育资源,壮大学校实力,2006年,市政府将芜湖市中医医院成建制划归学校作为直属附属医院;2012年,附属市牙病防治所成功创建附属口腔医院(芜湖市口腔医院)。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经成为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地方性高等院校,2010年,学校成功创建了“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学校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验收和人才培养工作个性化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学校现为教育部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997亩,总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现有医疗系、药学系、康复保健系、护理系、口腔医学系及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教学系部,开办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药学、药学、护理、中医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含中医养生旅游方向)、医疗美容技术、口腔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29个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53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9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246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学校还聘任国医大师李济仁、长江学者叶文才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下辖2所直属附属医院、1个安徽中药资源研究所、1个天然药用植物园和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及稳定的实习基地120家。学校附属中医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创立于1958年,在中医界素有“江南中医一枝花”的美誉,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 7个市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病,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4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4个。 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省级特色专业、骨干专业、示范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5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16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创新实验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24人,省级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2项,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了各类科学研究项目97 项,其中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9 项,获得7项国家授权专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8篇,其中核心期刊类论文37篇。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05项,其中省级以上63项;获各级获得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57项,其中省级25项。近五年,学校教师主编教材58部,其中2部教材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3年,学校共有15名主编、23名副主编参与第三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国家卫计委规划教材编写、修订。学校主办的《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中药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 建校50余年来,特别是升格近15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济世、日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尚德重技,创新服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中医药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医药对外交流、中医药健康产业研发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为国家培养了5万余名中医药应用型人才。当前,学校正进一步解放思想,同心同德,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办学层次。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是中德两国政府在文化传媒领域合作创建的产学研一体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为全国“印刷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数字出版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及“全媒体采编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成为“长三角新闻出版职教创新联盟”理事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244人,专任教师200人,教授、副教授52人,博士、硕士137人,“双师型”教师62人,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学院现有在校生4500余人,设有印刷包装系、新闻传播系、艺术设计系、经济管理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六个教学机构及实验实训中心、图书信息中心两个教辅机构,面向新闻出版、新媒体技术、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印刷包装等行业和领域开设30个满足全产业链岗位(群)需求的专业,其中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包装策划与设计、印刷媒体技术等六个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版面编辑与校对、出版信息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技术四个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专业试点改革专业;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印刷媒体技术两个专业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为骨干示范专业。 学院建有工业设计、商业摄影、影视后期制作、财务链仿真、定格动画、跨媒体创意设计、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虚拟演播、数字音频、广告策划与制作、商业礼仪能力中心等43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达3500余台(套),总值近1.4亿元。学院藏有纸质图书25.5万册,电子图书291.3万册。 多年来,学院秉承“厚德力行、博学勤思”的校训,坚持内涵发展、特色立校、立足产业、面向市场的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通过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逐步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逐步发展为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教育培训基地。学院依托中德合作项目优势,先后选派72人次教职工赴德国和新加坡等地进行长短期“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和专业进修,同时分批次从德国相关院校和企业聘请教授、专家指导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培训师资,培养了一批能够熟练运用“双元制”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工学融合、项目递进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院坚持走外向型发展之路,与新闻、传媒、设计、印刷、包装类企事业单位开展密切合作,先后与省内外19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人才培训中心和教学实训基地。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教师、引入企业生产实际案例等方式,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经营生产深度融合。学院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印刷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 近年来,学院在各类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共获得三等及以上奖项206个,其中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学院还多次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70多名毕业生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品学兼优毕业生”称号,一批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各条战线上,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紧跟文化产业市场需求,坚持就业导向,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秉承“以德立人、以质强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弘扬“厚德力行、博学勤思”的校训精神,坚持“内涵发展、特色立校、立足产业、面向市场”的办学理念,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省内一流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努力。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1 112 113
  • ...
  • 656 6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