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工信
部
:我国
汽车
产销总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举行的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
人民网
2022-01-12
安徽
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近30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门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8个本科专业。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2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94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席教授4人,青年皖江学者3人,省“百人计划”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0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9人,13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省级教学名师,29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43800余人,其中,研究生49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700余人,留学生26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7000余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4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45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294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不配不补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拥有数字资源90种,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书目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3000多人次,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设立了孔子课堂。 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正在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战略, 不断开创“实力师大、特色师大、活力师大、开放师大、幸福师大”建设的新局面,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安徽师范大学
2021-02-01
安徽
科技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近70年的栉风沐雨,一代代安科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发展。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6998人,已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学校现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现有5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6个专业群实验中心(室)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9个。馆藏纸质图书137万册,电子图书128万册。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优势农科和新兴工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和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专业7个,现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36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63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柔性引进微纳分子传感器团队等省级领军人才团队。省级“115”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36人。校外特聘教授50人,特聘创业型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65人。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0多部,发表二类以上学术论文12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66项。获批专利683项,其中发明专利202项,连续多年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500余项。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拥有3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先后有255人赴美、韩攻读本科双学位,94名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良好教风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在校生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和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学生考研率一直保持较高比例,部分专业考取率达60%。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校多次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并先后被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称号。首届“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获得者杨俊森,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在凤阳县小岗村开展科技创业的苗娟,受到胡锦涛同志的接见,并被评为“全国自主创业典型”。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2013年又作为教育部遴选的全国首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单位接受了审核评估工作,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2017年,学校获批省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并顺利通过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验收,跻身安徽省“双一流”大学行列。迈向新的历史征程,新一代安科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秉承“实践、创新、敬业、垂范”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安科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发展,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五大战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早日建成现代化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
2021-02-01
安徽
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的多科性财经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高校。2012年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4年入选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学校于1959年5月始建于安徽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校址设在交通路。1983年,校本部迁至龙湖西校区,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迁入龙湖东校区。 学校占地总面积98345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5135.32万元。图书总藏量310.63万册,其中纸本馆藏211.7万册,电子馆藏99.03万册。另有在线电子期刊1.6万种,其中中文期刊1万种,外文期刊0.6万种,在线数据库55个。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2个省级研究机构,35个校级研究机构;62个本科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394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46人,硕士博士化率达86.82%。在校普通本科生21226人,硕士研究生1944人。自2010年起,学校进入一本招生,2017年一本生源比例达98.4%,录取分数线在省属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体育设施及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学习条件良好,生活环境优雅,先后荣获“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食堂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荣获“全国百佳食堂”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选派教师赴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瑞士、丹麦、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修、访问、攻读学位,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院校之间的交流。先后与美、英、澳、日、韩等国家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共同开展留学生教育和2+2、3+1、3+2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民主开放、贡献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017》,学校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排名列第11位,在全国高校中综合排名列第227位。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推进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设置英国特许会计师班(ACA)、金融实验班等特色班,探索和实施本科特殊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安徽省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位列第6名。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汲取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承接徽商文化和淮河文化的底蕴,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安徽财经大学建设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突出,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 邮政编码:233030 网址:http://www.aufe.edu.cn/ 联系电话:0552-3175978(传真)
安徽财经大学
2021-02-01
从产销双增到良好开局 我国
汽车
工业
发展
势头强劲
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交出了亮眼答卷——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26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连续13年保持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
人民网
2022-03-11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山西
省
技术
创新
中心的通知
推进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创中心”)建设工作,根据《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晋科规〔2023〕3号),现就组织申报2023年度省创中心工作通知如下
山西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建设处
2023-07-05
关于湖南
省
科技
创新
计划项目重大事项变更的公示
根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湘科发〔2020〕69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变更、终止和结题工作程序的通知》(湘科计〔2021〕7号)规定,经相关程序,拟同意“嗜热菌的筛选及其在高温快腐堆肥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重大事项变更申请,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8月8日至2023年8月14日(公示期5个工作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2023-08-08
《河南
省
高层次科技
创新
人才行为指引(试行)》印发
本指引所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包括在河南省工作的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领军人才、中原学者、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省杰青、省优青,以及同等层次的其他科技创新人才。
河南省科技厅
2024-02-19
汽车
教具
汽车
分解模型
汽车
教学设备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上海市闵行区正式出台《闵行区支持企业科技
创新
的政策意见》
本意见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8月31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
2025-08-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52
53
54
...
655
6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