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国家承认学历。学校地处京昆高速正定西口,交通便利,风景如画,建有校内水系、亭台、园林,以及标准跑道、足球场、游泳馆、体育馆等高标准的运动、休闲场所。教学楼、实验楼、实训楼、人体生命科学馆图文中心等教学场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一所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等学校。 学校以“为城镇社区培养有道德、精技术、重实践的医疗保健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生源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校生1.7万余人。学校占地面积1693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拥有各专业实验实训室189个,资产总值1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4亿元;图书馆面积2.47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47.57万册、电子数据库14个。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隶属附属医院2所,经河北省卫计委专家组评审批复的教学医院26所,能够保障学生完成临床实训、实习任务。 根据社会需求,我校目前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助产、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医养生保健、康复治疗技术、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心理咨询等19个专业。所设专业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我校历来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实习就业网络,每年定期召开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会,不定时召开各种小型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学校引进了多名外教,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加大了对外合作交流的力度,举办国内、国际教育交流的各种培训,并推荐优秀学生到省外和国外就业。一批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成长为各大医院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医院的管理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符合医学教育需求的专兼职结合、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有专职教师1017名,其中,教授104名、副教授206名,“双师型”教师507名。学校坚持科技兴校,提升科研质量。2013年以来,学校教师共出版专著、主(参)编教材56部;发表论文284篇,其中核心期刊44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5 项,校级课题4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国家专利 1 项。 学校建立了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全面加强行政和教学管理,高度重视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每年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各类教育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被国家和省命名为“平安校园”。学校曾出席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并作大会书面发言。 一路汗水,一路华章。办学三十多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先进实验校”、“国家民政部诚信自律建设先进单位”、“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良好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等30余项荣誉称号,被评为“河北省依法治校诚信办学示范学校”、“河北省5A级诚信单位”,培养出三进火海救男童的“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张志鹏、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好军嫂张绣桃、受到省领导接见的“最美乡村医生”周桂祥等优秀学生。近十万名毕业生为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重庆市文化名区——沙坪坝区大学城。学校始创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一后方医院卫生学校。七十多年办学,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笃学求真,懿德善能”的校训,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学校,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有首批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有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是教育部、卫生部“专科临床医学(3+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第一家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专业直招士官的医药卫生行业学校,全国“青爱工程”十大标杆学校。是国家卫生职业技能鉴定站,教育部药学专业、护理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护理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基地,中国护理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校本部占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8亿,图书馆藏书50多万册。建有万兆级无线网络、云计算中心,是重庆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和重庆市智慧校园试点单位。学校本部教授、副教授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27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3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60余人。有一批国家级优秀教学科研团队,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专家、国家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校院合作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药品教学指导委员会药物制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青少年培养导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最受喜爱的健康卫士、重庆市名中医指导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十佳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市全科医学会会长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学校近三年担任全国教材主编70人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300余项。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和社科成果奖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82篇,其中SCI 77篇,EI8篇。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学生近15000人。学校开设有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学、中医养生保健、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预防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制药设备应用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针灸推拿、眼视光技术、医学营养、医学影像技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医疗器械经营与管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25个大专专业,形成了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药物制剂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护理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有地方财政支持的生物制药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重庆高校中首家模拟GMP药学实训工厂等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有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中首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等独立设置的研究机构。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共建共管附属医院1所、非直管附属医院17所、教学医院20所及大中型制药厂、医药公司、医院等校外实习基地100多家。其中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重庆市中毒控制中心)是一所以职业病防、治、研及中毒处置为特色,以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市属三级医院。有首批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集团内就业,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在集团内实习。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连续三年评估数据显示,学校就业综合竞争力居全市高职高专前茅,专升本通过率居全市前茅。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以上,学生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双证获取率97%以上。21世纪,学校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精准对接健康服务、智慧医疗和药学服务等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医药职业素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引领产业发展。以药学专业群、护理专业群为龙头,推进医养、医技、医工、医管等专业群协调发展,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主干专业优势突出,行业办学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医药高职院校。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5年11月,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学校有云宫和大坪两个校区。云宫校区位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该校区占地面积400亩,新校区位于都匀经济开发区,占地1350亩,一期占地面积850亩,投资10.66亿元。学校现有教仪设备总值7200余万元,纸质图书49.9万册,电子图书45万种。现有教职工513人,其中,专任教师399人,副高以上教师13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21人。 学校下设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技术系、基础医学部、公共课教学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高等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部等教学系部。主要开展三年制专科、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中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医学类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现有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中药、中药制药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9个招生专业,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有在校生11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9700人。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以上,目前已为社会输送医药卫生人才近4万人。 学校承担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1个,国家财政部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实验室4个;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培训基地7个,三甲附属医院2个,教学实习基地82个。中医药科普馆为贵州省第三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之贵州省优秀校园文化育人基地。学校先后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广州中医药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10余所一流医学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4年以来,分别有3名和18名学生到加拿大和台湾中山医学大学交流学习。 近年来,1名老师获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二名,1名辅导员获“贵州省第二届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和最佳博文单项奖,2名教师分别获黔南州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学校学生多人多次荣获全省护理技能大赛暨全国护理技能大赛选拔赛一、二、三等奖,并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护理技能大赛。2015年,荣获全省大学生宪法现场知识竞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贵州赛区一等奖,贵州省第十届大学生微视频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当前,学校在州委州政府、贵州省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顽强的作风,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同级同类院校“三个一流”、升格为贵州民族医药学院的黔南医专“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大创新”“十强产业” “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
三个“十大”行动计划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4-05-16
关于印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中央高校开展自主选题研究工作,使用方向包括:重点支持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升基本科研能力;支持在校优秀学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支持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研究;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
财政部 2021-12-14
教育部公示7所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名单
拟同意设置重庆中医药学院等7所学校
教育部 2023-05-23
高级氧化水处理综合实验装置在本科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高级氧化水处理综合实验装置在本科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科利尔(青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3-03-03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到2026年,全省普通本科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金额突破6亿元。
贵州省教育厅 2024-01-24
《纲要》出台首年,各地教育准备这么干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教育强国建设画出一张“蓝图”。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了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等成为报告中的高频词。
《中国青年报》 2025-02-21
基于计算机笔迹辅助鉴别的高自考毕业审核系统
一、 项目简介笔迹鉴别是根据手写笔迹来判断书写人身份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笔迹鉴别,不仅可以提高鉴定速度与准确性,而且为更为客观的人工鉴定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本系统设计了一套计算机笔迹鉴别系统,能够将大部分非作弊的考生排除,只留下少部分有可能作弊的考生,然后再由专家评审,从而能够减轻专家的工作压力,同时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该项目和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联合开发,历经5年,笔迹鉴别算法不断成熟。课题研究应用现有的笔迹鉴别算法,经过试验能够有效的进行笔迹鉴别,并有较高的准确率。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集成考生管理,课程管理,笔迹鉴别,报表打印等多项功能的自学考试毕业审核系统。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该项目列入全国教育考试考试“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计算机笔迹辅助鉴别的高自考防作弊研究”,并于2012年鉴定通过。申请一项软件著作权“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审核系统V1.0”。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该系统适用于高自考的毕业审核,可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维护高自考的严肃性。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本系统售价5万(包括培训),加上服务器及数据库系统软件,总投资预计10万元。六、 效益分析使用该系统可以降低高自考毕业审核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毕业审核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可以有效的维护高自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防止考试作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七、 合作方式软件使用权转让,包括软件的安装和培训。八、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于明 yuming@hebut.edu.cn九、 高清成果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286 2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