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在二维反铁材料MnPS3中磁振子输运的实验进展
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韩伟课题组在二维磁性体系中展开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观测到了二维反铁磁体系中磁振子的长距离输运。MnPS3晶体是一种层状反铁磁材料,利用机械剥离手段得到了二维的MnPS3薄片。MnPS3薄片上制备了用于测量磁振子输运的非局域器件,器件结构如图A所示。器件左侧Pt电极通过热方法来注入磁振子,右侧Pt电极探测在二维MnPS3中扩散传输的磁振子。在二维反铁磁MnPS3中,实验上观测到了几微米的磁振子扩散长度。并且从图B中可以看出,随着注入端和探测端距离的增加,探测到的非局域信号表现出e指数衰减的形式,跟一维漂移扩散模型的理论模型一致。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系统研究了MnPS3厚度对磁振子弛豫性质的影响。随着MnPS3厚度从40nm降低至8nm,磁振子弛豫长度由4μm减小到1μm(图C),这可能是由较薄的MnPS3中较强的表面杂质散射效应导致的。 二维材料中的磁振子输运实现为二维磁性材料在磁振子电子学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有望推动磁振子在量子尺度下的新颖量子物理性质研究。图:二维反铁磁体系中磁振子输运研究。(A)二维反铁磁MnPS3中的磁振子输运测量结构示意图。(B)自旋信号R_NL^*随电极间距的依赖关系,与理论预言的e指数衰减吻合。(C)磁振子弛豫长度随MnPS3厚度的依赖关系。
北京大学 2021-04-11
二维磁性CrI3中磁序引入的反常偏振拉曼散射谱
近年来二维磁性材料由于其丰富的物理性能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在众多的二维磁性材料中,CrI3由于层间反铁磁相互作用弱,可以通过外加磁场、电场、掺杂与压力等外部手段进行调控,使得其在磁电存储、自旋滤波、自旋晶体管等方面展现了潜在的应用价值,从而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焦点。 除了应用前景以外,二维磁性材料还有许多新奇的物理性质,例如最近人们在双层CrI3中,发现层间反铁磁序破坏了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手性( 2,2- 二甲基-1,3 二氧环戊烧-4- 基)轻基甲磺酸盐制备方法
项目简介 : 在食品医药及化工行业中, 手性甘油醒缩丙酮是合成手性药物和具有
西华大学 2021-04-14
Basys 3
Basys 3是一款可由Vivado®工具链支持的入门级FPGA开发板,带有Xilinx® Artix®-7 FPGA芯片架构。特别适合刚开始接触FPGA技术的学生或初学者。即用型的硬件,丰富的板载I/O口,所有必要的FPGA支持电路,免费的软件开发平台,以及适合学生群体的售价。
美国迪芝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021-02-01
旭日®3
全新一代 AIoT 边缘 AI 芯片 旭日®3 是地平线针对 AIoT 场景,推出的新一代低功耗、高性能的 AI 处理器:集成了地平线最先进的伯努利2.0 架构 AI 引擎( BPU® ),可提供 5TOPS 的等效算力。新的 BPU 架构极大提升了对先进 CNN 网络架构的支持效果,以及极大降低了 AI 运算对 DDR 带宽的占用率。辅以地平线天工开物® AI 开发平台,极大简化算法开发与部署过程,降低 AI 产品的落地成本。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2-28
HarmonyOS 3
HarmonyOS 3 新风貌,全面进化。现在,更多设备加入超级终端,实现自由连接。随心组合的协同,让你多方位高效协作;操作自如的卡片服务,助你轻松直达目的;独具个性的交互和智慧服务,妙趣体验新意不断;还有更强的性能和隐私安全体验,让智慧生活更进一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2-09-19
石墨烯能源与传感应用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典型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狄拉克电子结构、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浓度,在高速、高质量薄膜器件集成等方面显示出潜在应用优势。然而,本征石墨烯呈金属或半金属特性,限制了其在器件中的应用。本成果从石墨烯的可控生长及多维多尺度宏观结构组装出发,探索调控石墨烯电子结构的有效方法,推动其在纳米能源和传感器件中的集成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 1.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大面积可控制备、转移工艺,及多维多尺度宏观结构组装技术; 2.开发了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产品,具有规模集成的纳米能源器件制造方法和工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超过 15%;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比同类商用光电器件高 3 个数量级,在保持同样光电流响应的情况下,其暗电流和噪声等效功率分别了降低了 2个和 3 个数量级; 3.开发了系列柔性传感器产品,及面向移动医疗可穿戴应用的传感器制造方法和工艺。不仅可探测应变、压力、扭转、有机物、声波等信号,还对多种微变形(包括损伤、振动等)高灵敏度识别,具有与生理信息互联的特点,可监测和扫描生命体的生理状态,如脉搏、呼吸、心跳、语音等人体活动。 
清华大学 2021-04-11
氮掺杂石墨烯大单晶制备的研究
本研究利用氧气对非骨架掺杂选择性刻蚀的效应,首次在Cu衬底上实现了石墨烯的完美骨架掺杂生长,氮掺杂后的石墨烯迁移率高达13000 cm2/Vs,比其他工艺制备的掺杂石墨烯要高出数个量级。同时,石墨烯的面电阻也降低到130 oh/sq,掺杂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北京大学 2021-04-11
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其宏观组装材料
首次提出石墨烯纤维的概念,提出液晶湿法纺丝策略实现了石墨烯纤维的连续制备及高性能化,开辟了从石墨制取碳纤维的全新路径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技术分析 本成果具有创新性、先进性。从高校的原创科学到原创技术,再到工程化推进,且已实现量产的技术成果。 成果第一完成人带领科研与产业两支队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其宏观组装材料的产学研协同发展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与产业化攻坚,获得的成果如下: 发现了氧化石墨烯纤维在溶剂作用下精确可逆融合与分裂现象,揭示了二维大分子的独特界面效应,打破纤维越粗越弱的Griffith定律,为未来粗且强的高性能纤维制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2)发现氧化石墨烯的层状和手性液晶新相态,为石墨烯宏观有序组装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石;(3)首次提出石墨烯纤维的概念,提出液晶湿法纺丝策略实现了石墨烯纤维的连续制备及高性能化,开辟了从石墨制取碳纤维的全新路径;(4)建立了较系统的液固相转变组装方法学,制备出“世界最轻固体”石墨烯超轻气凝胶,突破固体表观密度极限;解决了宏观材料高导热和高柔性不能兼顾的难题,获得了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导热膜。 发明的新型石墨烯纤维,得到了Nature在线新闻(2011, 78)、Nature 石墨烯增刊(2012, 483, S33)等杂志期刊的高度评价:“石墨烯物理性能优异,但要驾驭这些性能,必须找到能将优异性能纳米级粒子转化为宏观材料的方法。来自中国杭州浙江大学的许震和高超正好实现了这一目标”等。石墨烯纤维打结图与美国奋进号、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等一起入选了Nature 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图像,入选理由为:“这一400微米石墨烯结由中国浙江大学许震和高超制备,显示了纳米尺度精巧的结构控制。许和高将氧化石墨烯液晶纺制成米级柔性纤维并转化成石墨烯纱线”。成果第一完成人“因石墨烯纤维的基础研究工作”,获得首届钱宝钧纤维材料青年学者奖。 获得的多维度多功能石墨烯宏观组装材料,得到了Nature(Nature 2013, 494, 404)、(Nature 2013, 497, 448)及Advanced Science News等的亮点评价或撰文评价:“浙江大学高超团队用非模板法获得了导电、弹性并且密度低于空气的固体泡沫材料”,“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及同事报道了具有超高导热且超柔性特性的石墨烯材料。这样的设计理念和实验策略能够拓展至其他二维纳米材料中,使得很多大面积多功能的二维材料能够应用到现实世界的柔性器件中,从航空航天到智能手机,不一而足”等。超轻石墨烯气凝胶获得了 “世界最轻固体”吉尼斯世界纪录,入选了“2013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在Science、Nat. Electron.、Sci. Adv.、Adv. Mater.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连续四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百余件、国际专利8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重点、杰青项目及军科委、科工局等项目10多项,项目总经费近亿元。
浙江大学 2022-07-22
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改性石墨烯,以及制备这 种改性石墨烯的方法。通过非共价键的作用,在石墨烯表面修饰高分 子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这种改性石墨烯的具体制备方法为: 在芳香族小分子上接枝咪唑类化合物,通过咪唑引发环氧开环聚合或 与末端带有卤素基团的长链高分子直接反应,得到末端为芳香基团的 长链芳香族化合物,并在分散有氧化石墨烯且具有还原性的溶剂中, 通过一步法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同时将其以非共价键的形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171 1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