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欠驱动的仿生四足机器人
一种欠驱动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领域,解决现有仿生四足机器人腿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过大的问题,同时减小与地面碰撞产生的能量损失,增加腿的柔顺性。本发明由机身以及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构成,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和后右腿组件的结构相同,前左腿、前右腿组件左右对称、分别连接于机身前部的左右两侧,后左腿、后右腿组件左右对称、分别连接于机身后部的左右两侧。本发明驱动电机都布置在机身上,减小了腿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提高机器人运动速度;通过拉线方式实现膝关节和踝关节联动,减小了主动电机的数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仿生多孔镁合金/水凝胶/生物陶瓷复合骨支架
多孔骨支架材料是修复骨缺损最有前景骨替代材料,但制约其临床应用的瓶颈是支架深部骨再生能力,本研究在复习文献,总结现有骨支架材料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仿生多孔复合骨支架材料的设想。自骨单位——哈弗斯系统结构特点得到启发,从结构与成分仿生出发,结合现有的生物合金、水凝胶及陶瓷支架的优势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镁合金/水凝胶/生物陶瓷复合骨支架。支架内部由力学强度较高的多孔镁合金支架构成核心,支撑支架形态,可体内降解,且降解产物有助于成骨;支架其余部分由仿生多孔水凝胶/陶瓷复合骨支架填充,具有中央大孔和周围放射层板状孔隙结构(图1)。该孔隙结构开放度高,骨传导性强(图2);水凝胶/陶瓷支架可在体内降解,并模拟骨组织细胞外基质特点,为成骨细胞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图3)。新型仿生多孔镁合金/水凝胶/生物陶瓷复合支架具有力学强度适宜,可体内降解,生物活性优良等特点,有望逐步取代现有的陶瓷或金属骨支。
中南大学 2022-11-24
类视网膜仿生光电和图像传感器芯片
基于事件驱动方式的仿生视觉图像传感器,用于高速场景的拍摄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虚拟增强现实(MR)技术、自动驾驶、物联网以及机器视觉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对图像传感器的采集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基于“帧”扫描形式的CMOS 或 CCD 图像传感器较难满足高速运动物体的拍摄需求,若提高相机的图像采集帧率,则需要采用高性能且结构复杂的模数转换器,大量的图像会带来较大的数据冗余,此外,也会面临功耗高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的光电和图像传感器,生物视网膜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视网膜中的光感受器可根据外界光强的变化自适应调节增益,能够感知超过 180dB 的光强范围。另外,视网膜基于事件驱动式的采集方式,仅输出场景中光强发生变化的信息,因而,能够滤除低频信息带来的冗余。在信号处理和传输上,采用异步通信的方式,通过神经节细胞将光强信息转换为时空脉冲信号,实现低功耗。 受到生物视网膜的启发,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方式的仿生视觉图像传感器,用于高速场景的拍摄。该类传感器多采用对数像素电路作为光强探测单元,因其动态响应范围宽,可随机读取。然而,对数电路在弱光环境下灵敏度低,几乎没有光响应,即仍然无法模仿视网膜弱光下的高灵敏度,除此之外,其输出受到 (Fixed Pattern Noise,FPN)的影响,降低了图像质量。 我们提出了一种兼容 CMOS 工艺的光敏二极管体偏置场效应晶体管器件(PD- body biased MOSFET,简称 PD-MOS),其结构图和等效电路如图 1所示。 利用 PD 的感光特性以及 MOSFET 的正向衬底偏置效应实现集成光强探测及信号放大于一体的光电器件。该器件可解决对数电路在弱光下灵敏度低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种明暗传感器的方案以降低噪声。设计成像测试方案并搭建静态图像采集测试系统,实现静态显示,通过 MTALAB 进行图像恢复从而实现动态图像显示功能。   图 1 (a) PD-MOS 器件结构及其 (b) 等效电路图 经过商用 180nm CMOS 工艺流程制备后的器件概貌如图 2 所示,图 (a) 为三种不同像素设计的芯片实物图,从上至下分别为环形结构、条形结构及对数像素电路,将其中的环形结构在显微镜下放大观察可看到图 (b) 所示的形貌,图 (c) 为4个像素的显微图。   图 2 (a) PD-MOS 成像阵列芯片的实物图,(b) 环形结构芯片在显微镜下的放大图以及 (c) 环形结构像素放大图 上位机实时显示效果如图3所示,可以明显看出两根头发相交。子图 (a) 为暗态时的 100 帧平均灰度图,子图 (b) 为暗态时的曲面图,子图 (c) (e) (g) (i) 为光态下的图,子图 (d) (f) (h) (j) 为光态下的图像数据减去暗态下图像数据的降噪图,可以发现在30nw/cm2 辐照度下已经出现头发的轮廓,当辐照度继续增加,头发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当辐照度达到 3mw/cm2,仍然可以看到头发的轮廓。   图 3 阵列芯片采集的图像 不同于传统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图像采集方式,生物视觉系统的成像由视野场景中发生的事件触发,且生物视网膜具有宽动态响应范围、超低功耗以及异步传输等特点,这为仿生视觉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随着物联网、自动驾驶以及安防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它们对高速动态图像传感器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近些年,针对这些需求,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采集高速动态信息的类视网膜相机,成为了一大热点研究方向。类视网膜相机的工作原理模拟了生物视网膜事件驱动型的采集方式及异步型的传输模式,为动态视觉成像提供了硬件基础。综上,该类传感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意义和深远的经济价值。
中山大学 2022-08-15
全自动基因测序建库仪-草履虫P3
长沙演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19
神盾100M身份证阅读器河南身份证阅读总代理
产品详细介绍 神盾身份证阅读器ICR-100  产品性能特点   通用性强:采用标准计算机通讯接口,支持WIN2000/XP/NT/LINUX等操作系统。  开放性好:提供SDK供系统集成商进行二次开发。  操作简便:随机阅读软件自动设置通讯口和通讯参数,自动找卡和阅读。  体积小巧:内置式天线,电源直流插孔巧妙地设计在通讯插头上。  外形美观:专业的造型设计和模具制作技术打造。  主要技术指标  符合公安部行业标准(GA 450-2003)、国家标准(GB/T 18239-2000)以及国际标准(ISO 14443)  通讯接口:智能型,同时支持RS-232C和USB     注意:实际使用时用户要选择其中一种通讯方式  读卡时间:<1s  提供身份证阅读系统及开发套件  应用平台:WINDOWS/LINUX/UNIX  开发工具:API支持VC/DEPHI/VB/PB等  供电方式:计算机端口取电或外接电源适配器(DC 5V,功率≥2.5W)  使用环境: 温度:0oC~50oC   湿度:20%~90%RH  主机重量:约250g  外形尺寸:160(L)X106(W)X31(H) mm  注:产品重量和外形尺寸可能发生变化,实际使用请以实物为准。   应用领域  公安:身份证申领、户口登记迁移、人口管理等。  民政:求学、就业、参军、婚姻登记等。  民航:机票购买、登机等。  银行:开户、信用卡交易、大额取款等。  旅馆:住宿登记等。  邮局:领取邮件汇款等。  证券:股票、期货交易等。   
河南身份证阅读器服务有限公司 2021-08-23
HH3
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 2021-09-01
仿生扑翼飞行器升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446620.8)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生扑翼飞行器升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扑翼飞行器技术领域。该发明主要包括连接轴、摆杆、斜杆、支架、大齿轮、小齿轮、立柱、底盘、传感器、发送器等;其中:连接轴、摆杆和立柱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连接轴固定在摆杆的下端,摆杆的上端与斜杆下端铰接,斜杆上端与大齿轮固定联接,大齿轮由轴承支承在支架的立轴上,并与电机轴端的小齿轮保持啮合,支架、立柱和底盘连接形成固定机架,发送器安装在传感器的尾部。传感器测量摆杆相对于斜杆的角位移,由数学模型计算出对应的升力。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测量范围大,测量准确度高,测试时模型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生物矿化过程模拟及仿生牙修复方法的建立
课题主要研究在模拟及真实口腔环境中,发展缺损牙齿和种植体表面蛋白质组装体等生物调控因子的程序化构筑和仿生矿化修复技术,并从微、介到宏观尺度探究材料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组装体介导的生物矿化机制。该研究为原位仿生矿化方法修复牙损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陕西师范大学 2021-02-01
一种液晶基多眼套叠仿生成像探测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基多眼套叠仿生成像探测芯片,包括多眼套叠成像探测架构,其包括同轴顺序设置的驱控与图像预处理模块、面阵可见光探测器以及面阵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面阵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包括 m×m 个单元微透镜,其中 m 均为正整数,面阵可见光探测器被划分为 m×m 个子面阵可见光探测器,每个子面阵可见光探测器包括 m×m 个光敏元,面阵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用于接收目标光波,并将该目标光波离散分割到面阵可见光探测器中不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具有储能效应的仿生四足机器人
一种具有储能效应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领域,对现有仿生四足机器人的刚性脊柱进行改进。本发明由前躯干、后躯干、脊柱以及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构成,前后躯干分别与脊柱前后两端连接,脊柱能够带动前躯干相对后躯干转动;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的结构相同,分别连接于前、后躯干的左右两侧。本发明在前后躯干之间增加了脊柱,整体外形与实际的四足生物更接近,行走时前后躯干通过脊柱的上仰或下俯摆动,能使前后步距更大,提高了机器人行走速度;还可以减小机器人与地面碰撞时的能量损失,提高运动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98 9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