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酰亚胺基有机半导体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NDI聚合物现已经成为最成功的N-型高分子半导体,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晶体管性能并保持着多项全聚合物电池的效率记录。郭旭岗同时深入研究了酰亚胺单体家族的另外一个重要成员:双噻吩酰亚胺(Bithiophene imide, BTI),并构建了一系列基于BTI的聚合物半导体(J. Am. Chem. Soc. 2011,133,1405;J. Am. Chem. Soc. 2012,134, 18427;Adv. Mater. 2012,24, 2242; Nature Photonics 2013,7,825;J. Am. Chem. Soc. 2014,136,16345;J. Am. Chem. Soc. 2015,137,12565)。与NDI和PDI相比,BTI具有更高的化学活性和大幅度减小的位阻,从而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对其结构进行拓展优化。在前期工作中,郭旭岗团队利用稠环策略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半)梯型有机半导体,并在晶体管和全聚合物电池中取得了可比于NDI和PDI聚合物的器件性能(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9924;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5304; J. Am. Chem. Soc. 2018,140,6095.)。但是,噻吩相对于苯环更富有电子,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半导体的电子亲和力。因此通过拉电子基团功能化BTI不仅会产生更强的电子受体单体,同时还能解决NDI和PDI结构上的缺陷。基于此,郭旭岗团队克服了合成上的挑战,成功制备出新颖的氟取代的酰亚胺及其聚合物半导体。理论计算表明,相对于没有氟的单体f-BTI2,氟取代的单体f-FBTI2表现出更低的能级,有助于提升聚合物的N-型性能。 相比于f-BTI2-T和之前报道的s-BTI2-FT和f-BTI2-FT的全聚合物电池,以f-FBTI2-F为电子受体材料的电池实现了性能的巨大提升,能量转化效率达到8.1%(图2),同时实现了高达1.05V的开路电压值和低至0.53eV的能量损失。与NDI和PDI有着不同的结构和电子特性的新型受体单体f-FBTI2的出现将衍生出更多高性能N-型聚合物,为发展高效的全聚合物电池提供了全新的材料体系。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4-ADPA
化学名称:4- 氨基二苯胺CAS 注册号:101-54-2产品规格: 外观 灰色至紫褐色液体或固体 纯度 (GC), % ≥ 99.0 熔点 ( 初熔 ),° C ≥ 70.0 结晶点 ,° C ≥ 71.5 加热减量 (65-70° C ),% ≤ 0.20 灰分 ,% ≤ 0.12 ◆  用途:      -4-ADPA用于生产对苯二胺类橡胶防老剂4010NA、4020等。 ◆  包装条件:200kg/铁桶 
山东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0
E-4
威海中威橡胶有限公司 2021-09-01
R-4A
威海中威橡胶有限公司 2021-09-01
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
项目负责人:唐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WeBank讲席教授、大模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人才,ACM/AAAI/IEEE Fellow。研究兴趣包括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数据挖掘、社交网络、大语言模型等。曾获ACM SIGKDD Test-of-Time Award(十年最佳论文)、IEEE ICDM研究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运营团队:2019年,智谱AI成立,迅速形成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98级张鹏为CEO、高文院士弟子刘德兵为董事长、清华创新领军博士王绍兰等为核心的运营团队。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李涓子、唐杰、许斌等人建立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情报挖掘与智能服务平台,申请专利40余项。2019年,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AI”)成立,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与学校合作研发了双语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GLM-130B,并基于此千亿基座模型打造了对话模型ChatGLM,具有双语、高精度、快速推理、可复现、跨平台等核心优势,在此基础上开源单卡版模型ChatGLM-6B,全球下载量已超过1000万次。 2024年1月,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正式推出,整体性能相比上一代大幅提升,比肩世界先进水平。它支持更长上下文,具备更强多模态能力,推理速度更快,支持更高并发,大大降低推理成本。同时,GLM-4的智能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可根据用户意图,自动理解、规划指令以完成复杂任务。GLMs个性化智能体定制功能亦同时上线,用户用简单提示词指令即能创建属于自己的GLM智能体,由此任何人都能实现大模型的便捷开发。
清华大学 2025-05-16
新型无磷水处理剂聚环氧磺羧酸 (PECS)
水是生命是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之一。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水的供需矛盾就成为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保护水资源、合理使用水资源和节约水资源成为我国水法的主要目的,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在我国2000年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8.6%,而在工业用水中80%是循环冷却水,因此节约工业循环冷却水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关键之一。各国逐渐认识到提高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是降低工业用水量和污染排放的最好途径,要解决有关问题就是开发和使用水处理药剂,也就是水质稳定剂。我国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较大规模研究和使用水质稳定剂,逐步在石化、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我国水处理技术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八五”、“九五”攻关在水处理药剂,在水处理剂开发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目前在阻垢分散剂方面较好的品种主要有有机膦酸、聚丙烯酸及含膦酸基、磺酸基的二元、多元共聚物等,这些含膦酸基的水处理剂在使用和排放中会产生正磷酸盐影响水体,随着环保和节水意识的加强,“绿色阻垢剂”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并成为21世纪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但是真正“绿色阻垢剂”还在开发之中。因此,在水处理药剂的低磷化、无磷化、环保化方面,在水处理药剂生产的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方面,水处理药剂生产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技术方面相对滞后,影响了我国水处理技术的整体水平,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难以适应工业生产和保护水资源日益提高的要求。本专题以我们自主开发的新型无磷水处理剂聚环氧磺羧酸 (PECS)的工业化生产为目标,产品无磷,含有羧酸基、磺酸基和聚醚等多种官能团,产品的阻垢、分散性能优良,所研究建立一套1000T/a的示范工程装置及相应的软件包,可操作性强,对水处理药剂的生产有示范作用,能够提供成套生产技术对国内外进行技术转让。本专题的成功开发,可大大缩短在水处理剂的研究开发、生产方面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提高我国水处理技术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为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因此本专题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设备或产品的应用范围新型无磷水处理剂聚环氧磺羧酸 (PECS)是一新型的水处理药剂,该化合物分子中同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和醚键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是目前一般水处理剂的活性官能团,该化合物将这些官能团集于一体,利用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它具有更好的阻垢、分散性能;同时该产品的无磷和氮,对保护环境有利;并且本产品原材料简单易得,生产成本少,价格低,易被客户接受,容易推广。因此,本产品是一新型的水处理剂,是目前使用的有机膦酸、磺酸等水处理剂的更新换代产品,可在在石化、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广泛使用,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D(一)-对羟苯甘氨酸合成工艺
C8H9NO3;左旋-α-对羟基苯基氨基乙酸是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的侧链重要原料,是新型广谱抗生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阿扑西林(Aspoxicillin)、头孢哌酮(Cefoperazone),头孢羟氨苄(Cefodroxil)、头孢罗齐(Cefoprozil)等药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中间体,其在医药工业上应用广泛,发展前途广阔。同时,它还应用于感光领域和用作铁、磷、硅等的分析试剂。   开发的本课题已经过湖北省化工行业办鉴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本课题已作为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一种复方芬苯达唑片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芬苯达唑片剂,其中,每片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制得:芬苯达唑300‑500mg、吡喹酮15‑30mg、伊维菌素0.01‑0.05mg、填充剂600‑1000mg、崩解剂80‑120mg、粘合剂100‑200mg、润滑剂10‑20mg和矫味剂1‑3mg。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得到的复方芬苯达唑片剂,犬只自然感染蠕虫驱杀效果明显,单只虫卵减少率达到95%以上,用于驱虫增加了种类,并且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效果更好,并且安全,没有毒副作用,药物溶出度好,耐高温,耐光照,重现性好,稳定。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新型高性能基体树脂——苯并噁嗪
我校研究的苯并噁嗪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获教育部发明二等奖。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开环聚合酚醛树脂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ZL 94 1 11852.5,粒状多苯并恶嗪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ZL 95 1 11413.1,植物油改性苯并噁嗪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ZL 99114603.4,可用于树脂传递模塑的改性苯并恶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ZL 03117779.4)。本技术通过分子模拟、固化反应和固化机理的理论研究及工艺控制,解决了传统苯
四川大学 2021-04-14
苯妥英银促伤口愈合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兼备杀菌、消炎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特点的新化合物苯妥英银。大鼠及广西巴马小香猪体外实验证实,苯妥英银的促伤口愈合效果优于市售壳聚糖成膜喷剂,且治疗过程中伤口未出现化脓、红肿、隆起及深度感染(疖痈)现象,对皮肤无明显刺激性。体外抗菌实验证实,苯妥英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抗性。急毒及药代动力学实验已证实,苯妥英银入血浓度低,对机体的毒性小。 技术创新点: 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将具有促伤口愈合作用的苯妥英和具有抗菌作用的 Ag 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得到既能抗菌又能促愈合作用的苯妥英银。该化合物溶解性较低,涂于伤口上,可使其在伤口结构面不断地向外缓慢释放苯妥英和银,然后形成一个屏障,保护伤口的同时,加快愈合。 市场应用前景: 临床上传统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只能抑制伤口感染或只能促进伤口愈合。但促伤口愈合效果较好的药物常表现出一些毒副作用,所以对于促进伤口愈合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一些大的伤口,由于创面愈合时间长,很容易造成感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 因此开发一种既能抗感染,又能快速地促进伤口愈合且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尤为重要。本研究目的在于合成一种新的化合物,既能杀菌消炎抗感染,又能促进伤口愈合且具低毒副作用。 这一药物研发成功,将会填补兼具杀菌促愈合外用药物的市场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预测,全球高级伤口护理市场在 2023 年将达到 163 亿美元。 合作方式及条件: 本项目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合作,既可与企业联合研发后续工作,也可通过技术转让方式进行合作,还可通过其他形式进行合作。 已获得的知识产权 苯妥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CN 104016923B )
南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