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吉星高拍仪AF-T458视频展台500万A4
广州市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吉星高拍仪DJ-T458视频展台500万A4
广州市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吉星高拍仪T488M视频展台800万A4
广州市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MKRB-Y4电弧增材制造机器人工作站
机器人打印3D工作站六轴关节机器人,数字化焊接电源,推拉丝焊枪与防碰撞装置、3D离线编程软件、铣削减材系统、移动式煌接除尘器、3D柔性连接平台、控制系统、防碰撞焊枪、移动烟尘净化器、安全围栏等组成一套智能3D增材制作机器人打印工作站,可广泛用于有色金属的3D成型打印及工艺试验。满足教学需求,方便实际应用的高配置型机器人3D接工作站。本工作站按照企业应用要求:标准模快化设计,通过学习机器人工作站结构,配置选型、控制原理,PLC控制原理与编程,以及系统之间的通讯、3D打印工艺分析、工艺评定,工装设计原则、机器人外部轴的添加与联动。安全防护、1/0通讯、程序数据、程序编写、硬件连接、通讯方式设定。掌握机器人编程操作、M参数设定、工装设计基础、变位机选型与通讯。适合中高职、本科院校自动化、焊接及材料成型类相关专业《金属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与控制技术》、《焊接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金属3D打印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教学,提供机器人的编程、维护、焊接工艺的编制、工作站的项目设计及项目管理全方位实训与工艺试验论证。使用KRL结构模式设置可快速编写打印程序。将零件的三维模型输入到计算机3D打印制造软件中,由软件通过几何层面的分析,确定增材制造的策略,数模分层切片,多种加工策略,包括增材和减材制造的交善时机,并生成多种加策路和加工代码。
宁波摩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7
XM-S4A全功能旋转式桡动脉穿刺手臂模型
XM-S4A全功能旋转式桡动脉穿刺手臂模型   该模型是在模拟动脉血压的情况下进行动脉抽血、动脉注射和动脉输血等各种穿刺训练,采用机械旋转式移动桡动脉,可使穿刺损坏的血管移动,解决了经过穿刺后血管渗漏现象,这样可反复穿刺操作训练。   功能特点: ■ 模型为手臂桡动脉,可进行动脉抽血、动脉注射或动脉输血等操作训练。 ■ 用小皮球气囊打气提供模拟的动脉搏动及真实的动脉血压。 ■ 进针有明显落空感,穿刺方法正确时有明显的动脉回血产生。 ■ 采用机械旋转式可移动桡动脉穿刺破损部位。 ■ 手腕皮肤和动脉血管破损后可更换。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子材料3D打印设备开发与应用
该项目是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3D打印技术是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先进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精密驱动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的系统集成。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发展趋势必定是面向个性化、智能化的3D打印系统的不断涌现。按照3D打印制备的材料类别分析,目前聚合物及金属(合金)材料及其结构件的报道较多,而很少涉及到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但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可对电子材料进行高精密3D打印的技术。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三维人脸识别系统3D-FRS
生物特征识别是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方向,是涉及国家社会公共安全的战略高技术,同时也是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从今年开始,我国已经开始计划在第二代身份证和电子护照中嵌入生物特征信息以提高个体身份认证的可靠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国家的人口管理、安全反恐、机场安检、出入境边检、门禁与安全系统、权限控制、对象监控、金融防伪、电子商务、社保福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东南大学 2021-04-10
电子材料3D打印设备开发与应用
该项目是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3D打印技术是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先进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精密驱动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的系统集成。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发展趋势必定是面向个性化、智能化的3D打印系统的不断涌现。按照3D打印制备的材料类别分析,目前聚合物及金属(合金)材料及其结构件的报道较多,而很少涉及到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但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可对电子材料进行高精密3D打印的技术。应用范围 柔性电子是在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或其它柔性基板上制作的一种新兴电子技术,其独特的性能以及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如柔性电子可应用于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电子用表面粘贴(Skin Patches)等。与传统IC技术一样,制造工艺和装备也是柔性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项目阶段 团队经过两年的攻关,已经在电子浆料研发、精密压电超声刮刀、高分辨率工作台和Z轴压电驱动器、界面软件、系统集成与控制五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系列阶段性的科研成果,完成了样机的初步研发和制作。知识产权 项目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压电、铁电、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拥有30项中国和美国授权发明专利,发表SCI文章100余篇。2014、2015年被国际Elsevier评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之一。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技术入股。
北京大学 2021-04-11
野外环境3D打印维修保障系统
“野外环境3D打印维修保障系统”是针对野外环境条件装备应急抢修所研发的野外修复装备,系统包括零部件数据库软件、三维反求测量系统、金属激光3D打印系统及后处理模块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基于 3D 的电气设备试验仿真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80 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