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异硬脂酸催化合成关键技术
C18饱和支链脂肪酸(异硬脂酸)是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分子式与硬脂酸相同,但是常温下呈液态。异硬脂酸及其酯在合成润滑油、液压油、燃料添加剂、高档化妆品、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纺织、涂料和医药等工农业生产的许多行业以及军事、航空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异硬脂酸的生产只局限在欧洲的少数几个规模较大的油脂化工企业,如英国Corda、比利时 Oleon 等。在国内,一方面尚无企业掌握异硬脂酸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异硬脂酸产品需求逐年增长,2016 年我国进口异硬脂酸产品超过 10000吨。这样的局面造成异硬脂酸产品市场的供求严重失衡,价格居高不下。尤其在国内,该产品是典型的卖方市场,2019 年异硬脂酸国内的市场价格达到 6.5 万人民币/吨,利润惊人! 近年来,江南大学自主研发了异硬脂酸合成工艺,以廉价的工业油酸为原料,经催化异构化、氢化合成异硬脂酸产品,可将异硬脂酸的生产成本控制在 1.5 万人民币/吨以内,同时产品质量达到 Corda 和 Oleon 的现有水平,发展前景广阔。 技术指标: 拥有低成本、高活性催化剂制备的核心技术; 掌握催化异构化、氢化关键技术参数; 掌握产品纯化分离技术; 催化合成异硬脂酸的收率超过 70%; 在小试基础上,开展 1000 倍工艺放大实验,效果良好。 项目成熟度: 1)小试成熟; 2)工艺放大:已经成功完成 1000 倍工艺放大实验; 3)产品成本:采用江南大学自主研发的合成工艺生产异硬脂酸,生产成本低于 1.5 万人民币/吨。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档精致纸浆模塑制品关键技术
1 成果简介 高档纸浆模塑技术可以结合立体造纸技术的成型优势、生物质纤维材料的环保特性而制造出代替纸板、代替塑料和代替金属材料的各类包装产品,甚至方便向非包装制品方向发展。本成果包括高档精致纸浆模塑制品加工中的直壁纸浆模塑产品成型技术、纸浆模塑制品表观质量处理技术、表面精致化压纹技术等关键技术等,可以用于酒盒、礼品包装内衬、消费级电子产品内衬包装等高档纸浆模塑产品的加工。 2 关键技术 项目成果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 (1)直壁纸浆模塑产品成型技术。通过模具结构和加工工艺创新,解决了一般纸浆模塑产品因拔模斜度而导致的制品外观单调现象。 (2)纸浆模塑制品表观质量处理技术。通过纸浆模塑制品防掉屑浆内与浆外施胶配方工艺的研究,解决高档精致纸浆模塑产品表观粗糙、易掉屑的问题,实现精致产品制造。 (3)针对用工量较大的酒盒、礼盒类产品,开发了折边粘合结构和开锁结构,具有结构新颖、不易仿制的优点。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获得发明专利 2 项: ZL 201310151784.3,用于组合式酒瓶底托的多向全折边粘合机构; ZL 201310150152.5,具有开锁结构的组合式酒盒; ZL 201310583553.x,包装纸和纸板用疏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完成江苏省科技厅科研项目一项。 承担的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特种纸浆模塑产品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项目编号 BY2014023-35)于 2017 年 8 月通过验收。 4 项目成熟度 该项目已完成实验室成果,成熟度 90%。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该项目期望以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方式进行进一步转化,预期投资额 600-700 万元(不含厂房)。其项目成果、技术方案在国内纸浆模塑行业属领先地位。 项目产品属新产品开发成套技术;可用于传统纸浆模塑产业产品升级、礼盒酒盒生产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预期应用领域包括包装印刷业、酒业、礼品行业等。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品质麦芽糊精的酶法生产关键技术
麦芽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生物酶法控制淀粉水解程度,从而得到DE 值处于 5-20 的淀粉水解产物。麦芽糊精的分子量介于淀粉和淀粉糖之间,是一种价格低廉、口感滑腻、没有任何味道的营养性多糖。 高品质的麦芽糊精流动性良好,无异味,几乎没有甜度;溶解性能良好,有适度的粘度;吸湿性低,不易结团;有较好的载体作用,是各种甜味剂、香味剂、填充剂等的优良载体;成膜性能好,既能防止产品变形又能改善产品外观;极易被人体吸收,特别适宜作病人和婴幼儿童食品的基础原料;对食品饮料的泡沫有良好的稳定效果;对结晶性糖具有抑制晶体析出的作用;有很好的乳化作用和增稠效果;有促进产品成型和良好地抑制产品组织结构的作用。由于麦芽糊精所具有的优良使用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饮料、冷冻食品、糖果、麦片、乳制品、保健品等行业,还可应用于纺织、日化、医药生产中。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档精致纸浆模塑制品关键技术
高档纸浆模塑技术可以结合立体造纸技术的成型优势、生物质纤维材料的环保特性而制造出代替纸板、代替塑料和代替金属材料的各类包装产品,甚至方便向非包装制品方向发展。本成果包括高档精致纸浆模塑制品加工中的直壁纸浆模塑产品成型技术、纸浆模塑制品表观质量处理技术、表面精致化压纹技术等关键技术等,可以用于酒盒、礼品包装内衬、消费级电子产品内衬包装等高档纸浆模塑产品的加工。 关键技术 项目成果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 (1)直壁纸浆模塑产品成型技术。通过模具结构和加工工艺创新,解决了一般纸浆模塑产品因拔模斜度而导致的制品外观单调现象。 (2)纸浆模塑制品表观质量处理技术。通过纸浆模塑制品防掉屑浆内与浆外施胶配方工艺的研究,解决高档精致纸浆模塑产品表观粗糙、易掉屑的问题,实现精致产品制造。 (3)针对用工量较大的酒盒、礼盒类产品,开发了折边粘合结构和开锁结构,具有结构新颖、不易仿制的优点。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获得发明专利 2 项: ZL 201310151784.3,用于组合式酒瓶底托的多向全折边粘合机构; ZL 201310150152.5,具有开锁结构的组合式酒盒; ZL 201310583553.x,包装纸和纸板用疏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完成江苏省科技厅科研项目一项。 承担的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特种纸浆模塑产品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项目编号 BY2014023-35)于 2017 年 8 月通过验收。 项目成熟度 该项目已完成实验室成果,成熟度 90%。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该项目期望以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方式进行进一步转化,预期投资额 600-700 万元(不含厂房)。其项目成果、技术方案在国内纸浆模塑行业属领先地位。 项目产品属新产品开发成套技术;可用于传统纸浆模塑产业产品升级、礼盒酒盒生产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预期应用领域包括包装印刷业、酒业、礼品行业等。
江南大学 2021-04-13
移动云计算环境数据主动防止泄漏关键技术
针对传统的信息安全领域老三件(防火墙、VPN、IDS)已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环境、特别是移动云计算环境和云计算环境中的信息安全要求,在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移动云计算环境和云计算环境中数据安全保护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之后,立足于“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创新理念,认为“当对用户数据和用户应用数据以密文形式进行存储、传输和访问时,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信息安全”。为此,项目组围绕这一理念系统地展开移动云计算环境下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关键技术和技术实现架构的研究,围绕密文的存储、传输和访问针对性地研发出动态透明加密技术、双向双因子认证技术、密文检索调度技术、基于可信计算的密文存储技术,以及面向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支撑平台研发。支撑平台通过在客户端与云端之间架构数据安全管理层,构筑防止数据泄漏的 3 层防御体系,通过利用所研发的动态透明加密技术对所产生的敏感信息和重要文件实现可选透明加密和强制透明加密,从而实现从源头上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实现“事前‘预防’”;通过利用所研发的双向双因子认证技术、密文的可信存储技术、密文的透明调度和访问技术以及外发文件的安全控制管理技术,避免越权访问事件和系统管理人员主动泄密事件的发生,实现“事中‘控制’”;通过综合利用审计追踪技术,对访问日志、用户操作进行监控跟踪,实现“事后‘追踪’”,最终实现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多级、立体化安全防御。这一技术架构能同时兼顾隐私保护、防止信息泄密的技术要求。 创新要点: (1)动态透明加密技术。在传统强制透明加密技术基础上,实现了可选、动态透明加密; (2)双向双因子认证技术。面向终端设备的物理特征,实现用户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多重双向认证; (3)密文检索技术; (4)面向云存储的可信程序操作文件备份技术; (5)通过研究创新、现有技术改进和综合应用多项信息安全技术构筑了一个“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踪”的多级、立体的数据主动防止泄漏安全防御体系。 效益分析: 该技术适用于信息隐私保护和防止信息泄密的多数应用场合;适用于对传统信息安全保护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产品的升级改造;适用于传统信息管理系统在向云计算环境、移动互联网环境移植时,同样能保护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应用情况: 全部或局部地通过与数家高科技公司合作,改造、升级了若干件软件产品,为公司创造了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10G 一体化网络数据深度安全检查和分析系统
当前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主流是向全息安全(Holistic Security)发展。无论是网关与端点的结合即网络准入控制(Network Admission Control),还是入侵防御与泄露防范 (Information Leakage Prevention)的共生,无论是无线与有线兼容,亦或信息安全与数据安 全的结合,都是安全防护技术一体化和集成化在不同侧面的具体表现。在这一发展潮流之中, 传统的安全网关也从单纯防火墙的边界保护(perimeter protection)门卫角色,发展到统一 威胁管理(UTM)的区域保护(local protection)首领地位,不但监控经过的各类流量,而 且监控邻域以致虚拟邻域的终端、应用和数据。本项目将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研究与成熟的工程队伍和技术创新机制相结合,研制 了基于软硬件协同的应用系统,具有完善的多层次协议分析与过滤能力;具备细粒度访问控 制、入侵检测和防御、防病毒、VPN、反垃圾邮件、内容过滤、流量监控、安全策略统一部 署等安全能力。由于单台设备能够承受超过 20G 的系统吞吐量、10G 的安全能力、7G 的内容过滤流量,依照电信 2M 上网带宽的标准,可以为电信提供至少 3500 个用户的接入,效益十分可观。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高性能 UTM 的内容过滤,将大大降低遭受病毒、垃圾、钓鱼等攻击的 危险性,为企业良好的网络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 UTM 领域,内容过滤的准确度、内容过滤性能提高和协议兼容性是应用层处理所面 临的共同问题。例如 NAI-McAfee 的防病毒网关每秒最多只能处理几十个电子邮件,防垃 圾邮件处理能力性能更低,其他厂家针对性能的提高提出了各种方案,将性能提升到上百封 的处理能力,但是如何解决慢速网络连接下的协议兼容性和流畅性并未得到改善,局部性能 的提高,并不能在整体上带来好的用户体验。再比如,在 http 协议的处理上,传统代理架 构的方式必将被淘汰,就算在内容过滤上能够做到每秒上 G 的性能,但是代理过程的延时 几乎没有用户可以接受,如何在流的方式下提高并行处理能力,如何在协议允许的范围内提 高反馈能力,都是需要值得延伸的技术研究。应用层安全网关功能的发展呼唤着新的软硬件 解决方案,像 Tarari 这样专门从事内容过滤(特别是 XML 处理)芯片设计的厂商将在短期 内增多并大有用武之地。总之,安全功能在 OSI 协议架构单层上的集成正在完成,多层间 的集成未艾,并需要有新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实现来突破性能瓶颈。当前最重要的目标是带动国产 UTM 性能上突破 10Gbps,从而推动国产高端 UTM 产品 的成熟和完善,提高国产高端 UTM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 UTM 在高 端市场上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满足国内迅速增长的网络安全产品市场需求,为建设我国信息 安全框架提供基础产品,更好地保障我国网络信息安全。
清华大学 2021-04-11
航空通信系统OFDM传输技术信道估计方法
根据航空信道只有两条径以及线性变化的特性,首先找出这两条径的位置,然后再把这两条径以外的其它径置零。这不仅降低了噪声对信道估计的影响,提高了估计的准确性,而且还减少了为估计大量信道参数的导频数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复杂多变海况与恶劣运行环境中,大型综合电力系统各类型扰动和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了大功率变频装置与高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系统安全稳定问题远比陆地电网严峻,亟需突破解决。提高装备性能和系统调控水平,是保障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围绕综合电力系统优化与智能运行技术难题,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技术成果: 1、发明基于多电平功率模块的大功率变频系统及自适应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制国产5MW大功率多重优化控制变频装置。 2、首创多频带混合电力滤波器及参数动态优化技术,开发变压器可控预充磁装置,研制船舶电能质量诊断与协同优化控制系统。 3、提出大型船舶电站-电网自适应广域协调保护方法,研制协调保护装置与模糊多目标故障智能自愈系统。 4、发明船舶负载功率波动模糊分频与协同优化分配技术,提出综合电力系统分级协同稳定控制机制与方法,开发船舶能量动态智能优化管理系统。 项目获16项专利,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解决了我国民用船舶电力系统关键装备“卡脖子”的问题,有效支撑了综合电力系统的优质运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洋981”半潜式钻井平台、“雪龙2”等综合科考船、大型箱船,其中“东方红3”科考船电网运行参数部分世界领先,获CCTV、新浪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核心装备与系统打通了高技术船舶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了上海船舶工业高端化转型与发展,近三年新增产值10.39亿、利润1.48亿、利税0.5亿,衍生技术已拓展应用至多个配电网示范工程。 图 2 自主优化控制大功率变频装置 图 3 混合滤波器实物图  图 4 电能质量主动优化控制系统 图 5   智能保护与自愈系统现场应用及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复杂多变海况与恶劣运行环境中,大型综合电力系统各类型扰动和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了大功率变频装置与高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系统安全稳定问题远比陆地电网严峻,亟需突破解决。提高装备性能和系统调控水平,是保障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围绕综合电力系统优化与智能运行技术难题,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技术成果:1、发明基于多电平功率模块的大功率变频系统及自适应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制国产5MW大功率多重优化控制变频装置。2、首创多频带混合电力滤波器及参数动态优化技术,开发变压器可控预充磁装置,研制船舶电能质量诊断与协同优化控制系统。3、提出大型船舶电站-电网自适应广域协调保护方法,研制协调保护装置与模糊多目标故障智能自愈系统。4、发明船舶负载功率波动模糊分频与协同优化分配技术,提出综合电力系统分级协同稳定控制机制与方法,开发船舶能量动态智能优化管理系统。项目获16项专利,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解决了我国民用船舶电力系统关键装备“卡脖子”的问题,有效支撑了综合电力系统的优质运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洋981”半潜式钻井平台、“雪龙2”等综合科考船、大型箱船,其中“东方红3”科考船电网运行参数部分世界领先,获CCTV、新浪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核心装备与系统打通了高技术船舶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了上海船舶工业高端化转型与发展,近三年新增产值10.39亿、利润1.48亿、利税0.5亿,衍生技术已拓展应用至多个配电网示范工程。图 2 自主优化控制大功率变频装置图 3 混合滤波器实物图 图 4 电能质量主动优化控制系统图 5  智能保护与自愈系统现场应用及测试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科技部重大专项、上海市重大项目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