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汽轮机叶片模具 CAD 系统
本项目获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无锡市科技进步二等。 1、项目简介 主要对汽轮机典型叶片锻铸模具的自动生成技术及超长叶片的数字化设计 与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并开发相应的汽轮机叶片模具 CAD 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 下: (1)超长叶片锻造余量自动加放技术; (2)超长叶片毛坯锻件曲面形状参数化智能化建模技术; (3)汽轮机超长叶片锻模设计自动化技术; (4)切边模具自动设计技术; (5)超长叶片锻造及模具检验样板自动设计技术; (6)超长叶片热锻件虚拟检验技术。 2、创新要点 项目创新点主要是不仅实现了成品型线驱动设计锻件截面的参数化,而且利 用专家库技术,实现了智能驱动和设计。为非标小批量产品设计,提供了快速智 能化设计的有效途径。具体创新点: (1)开发了一种用于叶片锻模模具自动生成的软件系统; (2)发明了一种锻件锻造成形的方法; (3)开发了叶片切边模具自动生成的软件系统; (4)开发了一种叶片检验框架实体; 3、效益分析376 对具备 10 台机床的小型车间而言,每年净提高产值 100 万元以上。 公司新品模具整体设计效率提高了 4 倍以上,部分设计工序效率提高上百 倍。 4、推广情况 研发百万千瓦等级长叶片的民族产业中。 授权专利: 1.密封件自动修边机 200510094431X 2.自适应真空吸盘工作台 200510094430 3.一种薄型件装夹专用夹具 200910026184.8 
江南大学 2021-04-11
船舶总体设计CAD软件系统
“船舶总体设计CAD软件系统”,它是融合现代造船技术、应用数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面向多种类型船舶的报价设计、合同设计和部分详细设计的、基于微机和MS Windows 98/NT平台的、有充分自主版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实用集成CAD软件系统。 软件由BSRA/Todd60系列船型库、船体型线变换光顺设计和绘图子系统、Holtrop’92阻力预报子系统、MAU/B系列螺旋桨设计和绘图子系统、性能计算子系统、总布置设计绘图子系统、基本结构设计绘图子系统、舾装设计绘图子系统、电气设计绘图子系统和动力装置设计绘图子系统等组成。它支持CCS/ABS/DNV/LR/BV/GL等船级社规范和IMO/SOLAS/MARPOL规则。它具有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和集成的数据库管理,并提供以DXF数据格式与AutoCAD等第三方软件的接口。它可以与基于Windows的其它应用软件进行动态连接与嵌入,提供计算、报表和图形为一体的文档输出。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汽轮机叶片模具 CAD 系统
本项目获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无锡市科技进步二等。 1、项目简介 主要对汽轮机典型叶片锻铸模具的自动生成技术及超长叶片的数字化设计 与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并开发相应的汽轮机叶片模具 CAD 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 下: (1)超长叶片锻造余量自动加放技术; (2)超长叶片毛坯锻件曲面形状参数化智能化建模技术; (3)汽轮机超长叶片锻模设计自动化技术; (4)切边模具自动设计技术; (5)超长叶片锻造及模具检验样板自动设计技术; (6)超长叶片热锻件虚拟检验技术。 2、创新要点 项目创新点主要是不仅实现了成品型线驱动设计锻件截面的参数化,而且利 用专家库技术,实现了智能驱动和设计。为非标小批量产品设计,提供了快速智 能化设计的有效途径。具体创新点: (1)开发了一种用于叶片锻模模具自动生成的软件系统; (2)发明了一种锻件锻造成形的方法; (3)开发了叶片切边模具自动生成的软件系统; (4)开发了一种叶片检验框架实体; 3、效益分析376 对具备 10 台机床的小型车间而言,每年净提高产值 100 万元以上。 公司新品模具整体设计效率提高了 4 倍以上,部分设计工序效率提高上百 倍。 4、推广情况 研发百万千瓦等级长叶片的民族产业中。 授权专利: 1.密封件自动修边机 200510094431X 2.自适应真空吸盘工作台 200510094430 3.一种薄型件装夹专用夹具 200910026184.8 
江南大学 2021-04-13
经编针织物 CAD 系统
经编针织物 CAD 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和高效率的图形、图像 处理能力进行纺织品设计和数码打样的理论和技术,主要体现为织物 CAD 设计系 统的应用。经编 CAD 技术为经编产业的快速设计和开发创造了条件,使经编产品 的种类和花色以及开发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经编 CAD 具有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 力,能够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高质量的生产要求,已经成果经编企业 面对市场竞争的有效工具。 2 关键技术 经编 CAD 软件是针对各种机型的 CAD 软件。它改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模式,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设计人员首先画出花型小样,然后把花纹图案输 技术指标、产品性能或创新要点等 1)可以对目前所有经编织物进行设计和高质量仿真。 2)能兼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花型数据。 3)系统生成的花型数据可直接控制机器生产。 经编 WCAD 系统具有通用性,能根据机型生成相应的上机文件,解决了一般 经编 CAD 系统只与特定机型匹配的问题。系统不仅具有设计功能,还具有仿真以 及虚拟展示功能。通过实现产品的可视化,不仅能够减少设计错误以及经济损失, 更能进一步促进企业间的产品信息交流以及贸易的洽谈,顺应了现今时代信息化 的潮流。促进经编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306 专利:一种经编双色成形鞋面的制作方法 201410650697.7 4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经编针织物 CAD 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台湾 等 100 多家经编企业,例如海宁中国经编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海宁市超达经编 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青岛斯 万窗帘有限公司、广东省飘娜织业有限公司等。英文版已推广至韩国、西班牙、 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家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电力电子系统CAD软件PECS
本项目研究成果电力电子系统CAD软件PECS用于对电力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及交、直流传动系统进行辅助分析与设计。电力电子主电路的仿真采用了研制者提出的系统矩阵变换方法,控制电路的仿真采用了面向结构图的算法,并合理解决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连接,从而使该软件包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价值。交流电机采用dq双轴模型,能正确反映电机的动态过程,并解决了电机与主电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组合式空调机组CAD系统软件
项目概况 该软件可实现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热工计算、选型计算、优化设计、参数化自动绘图等功能,降低设计人员的查阅资料、计算、手工绘图的时间、提高设计效率,优化产品配置、降低成本。主要特点    优化选型、快速计算、自动绘图 1)各功能段及零部件的优化选型;改变常规的手工查样本选型方式。 2)热工计算的人机界面。 3)参数化自动绘图功能 4)设计参数等信息的自动输出功能技术指标    操作简单性、灵活性、人机界面友好、通用性等。市场前景    在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节奏中,降低设计时间成本,从烦琐的计算和绘图中解脱出来,成为工程设计人员梦寐以求的目标之一。市场上此类软件鲜有报道,前景较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大型镶拼结构冲裁模CAD/CAM系统
大型冲裁模具一般采用镶拼结构,与中小型标准结构(国标、部标或厂标)模具相比,模具结构层次和关联因素多,零部件结合关系复杂,设计方法灵活。另外,此类模具的设计与NC编程工作量都非常大,要求CAD/CAM系统实现高效率,有很大开发难度,我们的中小型冲裁模CAD/CAM系统已在多家企业长期应用,软件开发与实际应用中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从93年开始针对拖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基于网络的注塑模三维CAD系统
系统可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完成注塑模具的并行设计。通过智能化提示,进行参数化绘图,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并由三维模型直接或通过标准的IGES格式转换进入不同系统的CAM模块,实现设计与制造信息共享,达到CAD/CAM一体化。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制造周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网络的注塑模三维CAD系统
系统可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完成注塑模具的并行设计。通过智能化提示,进行参数化绘图,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并由三维模型直接或通过标准的 IGES 格式转换进入不同系统的 CAM 模块,实现设计与制造信息共享,达到 CAD/CAM 一体化。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制造周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射频集成电路、SoC 系统集成等 技术
项目简介: 南开大学微电子专业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发展目标,现有一批 集成电路设计的师资力量,具有现成的教学体系,能够在数模混合集 成电路、射频集成电路、SoC 系统集成设计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 具有 10 余批次集成电路流片的经验,具有集成电路设计与实践 的软硬件条件,支持设立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基地,支持集成电路设计 的小微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技术培训、设计实验和合作开发等。 
南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58 5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