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二倍体基因组三维结构科研成果
几乎所有高等动物都是二倍体,即生物拥有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两套基因组。人类的二倍体基因组一般以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呈现。因为同源染色体序列高度相似,常见研究一般不区分同源染色体的父本和母本。这样研究得到的结果是这两套基因组的均值,忽略了同源染色体间的差异。同时,没有同源染色体相互作用信息就无法构建真正的三维基因组,无法研究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利用远亲杂交产生后代携带大量杂合位点的优势来区分同源染色体的父本和母本。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生物基因工程可溶性表达及产物后加工新技术
本项目面对行业世界性技术难题,解决大肠杆菌包涵体产物妨碍重组蛋白质药物生产的问题;建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表达载体和体系。本项目通过深入了解蛋白质折叠过程、建立了微生物可溶性表达及后加工技术体系,通过多环节调控蛋白质折叠的策略,有效解决大肠杆菌包涵体难题,高效率低成本生产重组蛋白质药物。在生产环节发明了多种基因工程高效表达和不同层次助溶新技术及其整合;在制备环节发明了基因工程表达产物分离纯化及后加工新技术及其集成。本项目获8件发明专利授权、含1件美国专利,专利全部获得实施许可。本项目技术在美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变异种系 SCN11A 基因在制备诊断芯片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异的 SCN11A 基因,即人类周围神经发作 性疼痛致病基因 SCN11A,其特征在于该变异的 SCN11A 基因的第 673 位碱基由野生型的 C 变异为 T;或该变异的 SCN11A 基因的第 2423 位碱基由野生型的 C 变异为 G。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来源于人体 生物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基因的突变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本发明提供 的变异的人类 SCN11A 基因可用于制备人类周围神经发作性疼痛基因 诊断芯片,变异的人类 SCN11A 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可作为治疗人类 周围神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因编辑新型底盘工具Cas12i和Cas12j的发掘
利用Cas12i和Cas12j在水稻、玉米、大豆、拟南芥和猪等农业生物中验证了基因编辑的靶向剪切活性,达到产业应用的基本要求,为我国基因编辑产业化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基因编辑技术的核心是底盘核酸酶(Cas9、Cas12a、Cas12b),核酸酶的原始核心专利被美国等少数国家所垄断。这些底盘核酸酶的多个核心专利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获得授权。因此,我国农业生物基因编辑技术在产业化方面有受制于人的风险,必须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酶,打破国际专利垄断。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积极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底盘核酸酶发掘。2017年以来,研发团队从微生物宏基因组中发掘了一系列核酸酶,申报了14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Cas12i(专利号ZL201980014560.3)和Cas12j(专利号ZL 201980014005.0)两个基因编辑核酸酶已于2021年获得中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发明专利授权,并向美国、日本、欧盟等14个国家或地区提交专利申请。已经利用Cas12i和Cas12j在水稻、玉米、大豆、拟南芥和猪等农业生物中验证了基因编辑的靶向剪切活性,达到产业应用的基本要求,为我国基因编辑产业化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两个专利已经以排他性的方式许可给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8-15
材料学院生物功能材料研究团队在Matter发表中药材料学策略治疗H1N1~MRSA混合感染肺炎成果
临床上,由于病原体与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病毒-细菌混合肺炎会导致非常高的死亡率,对全世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期间,几乎所有严重的COVID-19患者都因继发性细菌感染而接受抗生素治疗,许多患者死于细菌继发感染而非病毒本身,包括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天津大学 2021-09-23
一周科创资讯|11月1日-6日
一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热点新闻导读
高教科创 2022-11-07
结合IGF-1C多肽的可注射性水凝胶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C结构域多肽(IGF-1C)的壳聚糖水凝胶,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这类活性水凝胶具有可注射性,能够作为载体材料,促进干细胞对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其为移植干细胞提供适宜的组织再生微环境,从而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干细胞在损伤区内的存活及驻留,促进移植细胞存活、增殖,减少凋亡,促进损伤部位血管新生以及功能恢复,进而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此外,移植后水凝胶并没有促进干细胞发生不良分化。
南开大学 2021-04-10
1比特压缩感知的低功耗数据采集与重构方法
本发明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将将测量的信号通过1比特量化,去掉了之前被测信号能量为1的假设,通过循环迭代的公式最小化凸的替代函数,最终恢复出要测量的信号,相比于之前相关算法明显的提高的信号的恢复精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1、插齿加工机床数控化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齿轮作为重要的基础传动元件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 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多轴联动的数控插齿机是对齿轮机床的根本变革。数 控插齿机虽然减少了机械传动环节,但其在机械系统精度、加工效率等方面如何 提高,特别是定量描述系统的几何误差、建立齿轮误差及传动链误差分析模型,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该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意味着数控插齿机床在 国内研发和生产已具备较完善的技术储备。本项目的理论成果可以向其他数字化 机械装备行业推广。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应用功能化虚拟样机技术,以多体系统为理论核 心,建立了数控插齿机床整机虚拟模型和运动学模型,提出了数控插齿机床的几 何误差描述方法。 从齿轮加工工艺出发,分析研究影响齿轮精度的各种因素。将多体系统运动 37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学理论与齿轮啮合原理相结合,建立齿轮误差及传动链误差分析模型,实现了齿 轮的数控加工误差定量计算。 以 YK5120 数控插齿机为典型设备,实现了对数控插齿机的主轴回转误差的 测量和补偿。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本项目的理论成果可以向其他机械制造装备行业 推广。 应用领域:数控机床,通用数字化装备。 合作方式及条件:合作开发。
天津大学 2021-04-11
CP-1汽轮机内湿蒸汽测量仪
  汽轮机内工作蒸汽经膨胀降压进入湿蒸汽区后,由于自发凝结会产生大量细小的水滴悬汽流中,这些水滴的直径虽很小,但却对汽轮机(包括核电汽轮机)有很大的危害。它不仅降低机组的经济性,还会对叶片产生水蚀,从而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汽轮机中的水滴除了有自发凝结较大的生成的小水滴外(称一次水滴,其直径一般不超过2-3μm,数量很多,与汽流的跟随性好),还有一部分是直径较大的水滴,它是由聚集在叶片表面的水膜在叶片后缘被高速汽流撕裂、破碎后所形成的水滴,称二次水滴。二次水滴的直径较大,从10μm以上到数百微米。虽然按重量计,它们在全部水滴中所占的份额一般不超过5%,但它们的流动情况十分复杂,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与主汽流偏差较大。正是这部分为数不多,但直径较大的二次水滴对汽轮机叶片造成了严重的水蚀侵害,为此世界上有关汽轮机的主要研究机构和制造公司都在对此进行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资助下,我们研制了可同时测量1次水滴、2次水滴和流场的CP-1汽轮机内湿蒸汽测量仪,并在国内外的不少电厂进行了测量研究。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可为汽轮机内的湿蒸汽两相流机理研究,大功率汽轮机低负荷运行特性等的研究提供新的测量手段。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能同时测量湿蒸汽所有这些参数的类似仪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4 45 46
  • ...
  • 76 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