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在葡萄霜霉菌RxLR效应蛋白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葡萄霜霉病菌RxLR型效应蛋白RxLR50253通过与结合并稳定宿主体内感病因子VpBPA1从而降低植物防御反应以促进感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南科大王培毅团队与合作者在新一代新冠肺炎重组蛋白疫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南科大生物系、冷冻电镜中心研究教授王培毅团队与合作团队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以“Protectiveprototype-BetaandDelta-OmicronchimericRBD-dimervaccinesagainstSARS-CoV-2“为题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这是该团队今年以来与合作团队在顶级期刊发表的第二篇关于新冠肺炎的研究论文。
南方科技大学 2022-05-09
一种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自下而上依次有基底、二氧化钛纳米点层以及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点层中二氧化钛纳米点的尺寸为20~300nm,密度为1.0×109~1×1011/cm2,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充满二氧化钛纳米点之间的间隙,并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点。其制备:包括制备二氧化钛前驱体溶胶;依次将前驱体溶胶、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的混合物旋涂在基底上并进行热处理。该所得到的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细胞的初始附着、增殖和后续脱附。可广泛用于体外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浙江大学 2021-04-13
同源染色体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三维结构、染色质动态、组蛋白修饰及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该研究利用两个不同品系小鼠杂交获得杂交小鼠,构建杂交小鼠父本与母本的Hi-C、ChIP-seq、RNA-seq等组学数据。根据杂交小鼠的多态位点和小鼠品系特异基因型把杂交小鼠组学数据分成父本来源基因组和母本来源基因组,这样就可以在单倍型水平构建三维基因组和研究基因调控。分析表明,同源染色体具有高度相似的相互作用模式,这种相互作用模式的相似性与其等位基因的共表达水平高度相关。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安睿特重组人白蛋白获批上市,填补全球空白,开启生物医药新篇章!
2024年4月8日,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睿特)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完成在俄罗斯的注册,成功获得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联邦卫生部(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批准上市。安睿特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于2023年在俄罗斯完成三期临床,达到了设定目标,取得了安全、有效、可靠的临床试验结果。此次安睿特在俄罗斯获批上市5%、10%、20%三个浓度,包含软袋与硬瓶在内多个规格的产品。除俄罗斯外,安睿特也与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的多个国家达成了合作,同时与奥地利、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立了广泛的伙伴关系,并计划在美国进行FDA快速临床申请。
北京知禾新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4-07-31
一种从鸡蛋黄中联合提取IgY、卵黄高磷蛋白、卵磷脂、蛋黄油及脱脂蛋黄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鸡蛋黄中联合提取IgY、卵黄高磷蛋白、卵磷脂、蛋黄油及脱脂蛋黄粉的方法。首先将蛋黄液用水稀释并离心,获取的上清液采取盐析、聚乙二醇沉淀提取IgY;下层为蛋黄浆质,先采用乙醇脱除蛋黄浆质水分,接着利用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萃取蛋黄总脂质,然后利用乙酸乙酯处理可获得卵磷脂和蛋黄油两种产品;最后利用氯化钠溶液处理脱除脂质后的蛋白可获得卵黄高磷蛋白。本发明工艺操作简便、环保无毒,生产成本低,且产品纯度,产率较高,为蛋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7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半焦负载型催化剂制备及其在CO2光催化合成甲醇过程的应用
本项目以陕西榆林及内蒙地区生产的半焦焦粉为原料,通过高温催化处理以实现半焦焦粉的有序化、多孔化和功能化改性;进而将改性半焦焦粉作为催化剂应用在 CO 2 光催化反应过程中。本项目通过考察改性半焦对 CO 2 光催化转化产物组成和产率的影响,揭示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对半焦结构的调控规律及作用机制;进而揭示改性半焦作为催化剂在 CO 2 光催化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转化机制,以期探寻半焦焦粉应用的新途径及 CO 2 转化的新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零价铁与TiO2光催化耦合的类芬顿光催化反应体系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价铁与TiO2光催化耦合的类芬顿光催化反应体系的方法,该方法步骤:配制1L浓度为10mg/L-100mg/L的模拟染料废水置于玻璃容器中,向该模拟染料废水中加入0.1g-2g?Fe0,用浓度为1mol/L的HCl溶液调节所述模拟染料废水的pH=3,然后向所述染料废水中投加1g/L的TiO2催化剂,开启λ=254nm的紫外灯,将盛有模拟染料废水的玻璃容器置于所述紫外灯下,开启曝气泵,采用玻璃容器底部曝气方式驱动混合反应体系中的HCl溶液、TiO2催化剂和模拟染料废水,反应结束后,关闭紫外灯和曝气泵,往反应体系中加入2-10ml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静置沉淀30-60min。本发明的效果是可降低反应体系中35%-50%的色度和浊度,出水水质可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要求。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一种类石墨烯的新颖二维半导体Ca3Sn2S7
石墨烯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颗迅速崛起的明星,开启了二维材料的大门。作为纳米光电子器件广泛使用的理想电极材料,石墨烯除了具有优异的弹性和刚度外,还具有最高的载流子迁移率(104-105 cm2 V-1 s-1)。然而,石墨烯作为一种典型的半金属材料,它的零带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半导体工业的应用。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它的零带隙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  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最主要的打开石墨烯带隙方法可以概括为下面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掺杂、吸附、衬底相互作用、外加电场、应变、建立二维异质结等方法直接打开石墨烯的带隙。不幸的是,在打开石墨烯带隙的同时,保持其具有超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线性电子色散的多种尝试,至今仍未成功。第二种方法是开辟新的路径,寻找新的具有超高载流子迁移率(线性色散)的二维材料,如二硫化钼、硅烯、锗烯和磷烯等,它们构成了新的二维材料家族。遗憾的是,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具有类似石墨烯线性电子色散和超高载流子迁移率的二维半导体。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史俊杰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注意到:钙钛矿材料具有多样的组成和结构,如ABX3(具有三个不同原子位置的三维结构)、A'2[An-1BnX3n+1] (二维Ruddlesden-Popper型结构)、A'[An-1BnX3n+1] (二维Dion-Jacobson型结构)、A'2An-1BnX3n+3(二维111型结构)和AnBnX3n+2(二维110型结构)等,为材料设计提供了一个理想和庞大的平台。此外,钙钛矿结构中阳(阴)离子价态的劈裂和置换,阳(阴)离子的混合等,为组分工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极大地调节了所设计的钙钛矿材料的电子结构(带隙和电子色散)及物理、化学性质,为寻找具有新奇性质的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图注:左图为二维Ca3Sn2S7钙钛矿结构示意图,中图为它的三维线性色散能带图(带隙0.5 eV),右图为它的光吸收系数,并与光伏明星材料MAPbI3及Si的光吸收系数作对比。 最近,他们在硫化物钙钛矿的研究中,意外发现了一种新奇的稳定且环境友好的二维钙钛矿半导体Ca3Sn2S7材料,它具有类似石墨烯的线性Dirac锥电子色散,直接的本征准粒子带隙0.5 eV,超小载流子有效质量0.04m0,室温下载流子迁移率高达6.7×104 cm2V-1s-1,光吸收系数高达105 cm-1(超越钙钛矿光伏明星材料MAPbI3),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实现了打开石墨烯带隙的梦想。该研究将会为二维钙钛矿材料的设计和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并进一步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 g-C3N4/NiCo2S4 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 g-C3N4/NiCo2S4 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是将 g-C3N4 和 NiCo2S4 混合得到,该混合可以是固相混合,也可以是液相 混合,本发明得到的 g-C3N4/NiCo2S4 复合材料能极大的增加了提高材 料的稳定性,将复合电极作为超级电容器工作电极材料进行测试,在 大电流密度条件下仍能具有较高的比电容量、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 稳定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8 89 90
  • ...
  • 96 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