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物理学院刘开辉课题组在12英寸二维半导体晶圆批量制备研究中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开辉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提出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生长技术,成功实现了半导体性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批量化高效制备,晶圆尺寸可从2英寸扩展至与当代主流半导体工艺兼容的12英寸,有望推动二维半导体材料由实验研究向产业应用过渡,为新一代高性能半导体技术发展奠定了材料基础。2023年7月4日,相关研究以“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技术批量制备12英寸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Modularized Batch Production of 12-inch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by Local Element Supply)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北京大学 2023-08-22
中山大学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将量子点精确地集成在带有角向光栅的微环腔的波幅位置、并结合超低吸收的零场镜面高反结构,同时实现了单光子的发射增强和轨道角动量的高效提取,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可携带轨道角动量的高亮度固态单光子源,有望为高维量子信息处理提供小型化、可集成、易扩展的半导体核心光量子器件。
中山大学 2022-05-30
高导热高强度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镁合金是作为一种轻质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能好、电磁屏蔽效果好、铸造性能优良和加工性能好的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镁合金产业化应用过程中,稀土往往作为制备过程中的优化剂来改善合金的熔体纯净度、晶粒细化度及产品外观质量,同时可大幅度提升合金的强度与延伸率。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稀土镁合金强度低导热性能差,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导热性、高强度的镁合金对于扩大镁合金在 5G 通信、3C 器件及汽车产品等需要高散热领域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导热高强度镁合金是在一定配比的 Mg-Zn-Zr 系列合金中添加 Nd 稀土金属,Nd 的添加可以改善合金的熔体纯净度、晶粒细化度及产品外观质量,并有效析出基体中的 Zn和 Zr 原子,有效提升合金的导热性能和力学强度。镁合金的导热性能可以通过导热率来体现,力学性能可以通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体现。高的导热性能可以保证合金在散热器件领域的热导性能指标,使器件可以具有较快的热量传输能力,使设备内部热量及时排出;高的力学强度可以保证合金作为结构件的力学性能指标,使其作为结构件更为可靠。相较于传统镁合金,团队通过添加 Nd 稀土元素可以有效提升镁合金的导热性能和力学强度,Nd 一般分布于晶界,可以弱化镁合金的织构,提升镁合金各晶粒之间的协调能力:而且 Nd 在镁合金成型过程中可以与 Zn 原子结合形成热稳定的第二相,促进动态再结晶提升镁合金的强度:此外,Nd 元素的添加会与基体中的 Zn 元素结合,减弱基体中的晶格畸变,提升镁合金的热导率。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新型自复位抗震结构体系
新型自复位抗震结构体系(包括自复位框架、墙及拉索结构),使结构具备了较好的复位能力和耗能能力,在强震作用下能够避免或显著减少结构的残余变形、损伤和震后经济损失。基于地震韧性设计理念,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摩擦耗能技术相结合,发明了一组新型自复位抗震结构体系。其中,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和附加的摩擦耗能件分别给结构提供了复位能力和耗能能力。本项目发明的新型自复位抗震结构体系主要用于具有高性能设计目标的新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或性能提升,还可以应用于桥梁工程等领域,以及减震阻尼器、自复位桥墩等产品的开发。
东南大学 2021-04-11
煤系高岭土合成SiAlON体系材料
煤系高岭土合成SiAlON体系材料是以煤系高岭岩(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以及残存的碳)为主要原料,采用多种介质(碳、金属粉、氮化物等)协同还原-氮化的方法合成高性能SiAlON体系耐火材料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工艺过程是:将煤系高岭土与少量添加介质均匀混合,添加有机粘结剂混合后压制初始强度成型,在高温下通入氮气还原氮化合成SiAlON耐火材料。目前,我国已成为耐火材料的生产大国,耐火材料市场巨大,故合理利用煤炭工业废弃物、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特点是:一方面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合成工艺非常简单,有利于大型工业化生产, 可以高效、清洁、充分利用煤系高岭岩矿的有价值成分,是制备高温耐火材料的又一个新途径;另一方面可以明显降低我国耐火材料原料紧张的压力,提高耐火材料质量。本课题在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在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配方、新工艺,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分别获得了教育部二等奖、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可用于合成低成本、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氮氧化物复合材料。其应用领域包括:高炉炉腰、炉腹和下部炉身耐火材料,新一代高炉复合炉衬陶瓷杯,钢包透气砖,水平连铸防裂环,连铸浸入式水口防堵塞材料热电偶套管,喷射冶金炉喷涂料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可以全面地指导企业进行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的 建设和实施。该体系由8种模型构成,通过各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对 信息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并形成企业基础数据源标准和信息分类编码标 准,指导企业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编码体系组织管理结构并形成相应的编 码管理规范;建立在对柔性编码分类方案的基础上,开发了可自定义编 码子系统的可重构柔性信息编码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编码全生命周期的 管理和编码标准体系的动态维护;通过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实现了信 息编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体系结构建模工具
本项目主要研究基于 UPDM 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特征,研究与开发装备需求分析与体系结构建模工具,支持体系结构建模框架设计和体系结构建模方法,为装备需求分析和体系结构论证提供技术支持。 项目关键技术:流程动态配置、UPDM 框架实现、元模型及数据模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10-24
CL建筑保温结构体系施工
山东巨能兴业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9-01
ZTC-III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定考评仪系统
ZTC-III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定考评系统   ZTC-III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定考评仪系统应用了计算机、传感器的技术,在测力平台四周下方,分别装有能识别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的应变传感器,可感应小力的变化,因而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的测力平台是从三维空间表达推拿手法作用力,并充分体现了力的向量特性,这些传感信号转化成计算机变化,经动态电阻应变仪加以放大,再由A/D转化卡转化成数字元信号输入计算机,软件将对所有捕获的资料进行分析管理,输出并打印结果。仪器表面采用了人体仿真材料的虚拟肤质,手感光华舒适,能模拟人体肌肉的弹性、韧性和柔软度。   一、主要特点: ■ 借助windows界面特征,各项主要功能选择操作简便易行。 ■ 系统功能齐全:不同用户操作接口、获取资料、资料编辑、资料分析、数据管理、结果打印等。 ■ 智能化功能提示,引导用户进行系统操作。 ■ 各项功能操作方便,只需鼠标即可完成。 ■ 可建立专家资料库,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评分系统会根据这个标准进行评分。   二、主要功能: ■ 不同操作界面:包括管理者用户、普通用户、个人用户。 ■ 个人用户管理功能:在管理者用户界面可增删个人用户及手法类型,并可建立个人密码。 ■ 数据采集功能:出样频率、操作者、手法类型、操作时间。 ■ 资料编辑功能:资料选择、资料剪辑。 ■ 资料分析功能:三维压力曲线,合力作用力轨迹,轨迹面积比、力量集中比、平均周期、平均周期误、标准误水平。 ■ 数据管理功能:资料增删、分类、结果打印等。 ■ 评分功能:可以对各类手法根据标准手法进行评分。 ■ 回映功能:能随时打开被记录的文件进行重放,还可以通过“放速率”控制曲线播放速度。 ■ 对比功能:能在同一坐标轴上显示静态的标准手法曲线和动态的实时操作手法曲线来进行对比,从而提高练习者的手法正确率。 ■ 打印功能:能进行曲线打印。 ■ 快捷帮助功能。   三、标准配置: ■ 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定考评仪系统:1台 ■ 电源线:1条 ■ USB连接线:1条 ■ 操作软件:1套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DTS-III型电动油毡不透水仪(力特)
产品详细介绍DTS-III型电动油毡不透水仪(力特) 本仪器是用来检测石油沥青油毡及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的不透水性的仪器。可满足GB32B所规定的试验要求,采用电动气泵加压,操作简单,可供有关科研、施工、生产、设计教学等部分使用。 主要技术参数: 1.电源电压:220V 2.允许最大试验压力:0.6Mpa 3.可试件数:3件 4.试件尺寸:135mm 5.透水盘内经:92mm
沧州力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