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 3D 的电气设备试验仿真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基于并联机构的 3D 打印机
3D 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实现增材制造(快速成形)的一种设备。它 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物体。3D 打印技术 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具有绿色智能特征的前沿先进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 国防军工、工业制造、生物医学、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并联结构是一种闭环结构,其动平台或称末端执行器通过至少 2 个独立的运动 链与机架相连接。打破了原有 3D 打印机的笨拙的三维的直线运动。并联 3D 打 印机器人相比于传统机构 3D 打印机具有打印范围大、打印速度快、打印精度 高、打印机制作成本低等众多优点,该打印机适用多种工程塑料(ABS、PLA、 PPSU 等)。用于大尺寸工业模型、建筑模型、艺术创意设计、科普教育等领域, 可以满足市场上对大尺寸 3D 打印机的需求,符合新一代 FDM 式 3D 打印机的 发展方向,推动了 3D 产业的发展。
山东大学 2021-04-13
3D打印混凝土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成果介绍3D打印混凝土技术是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增材制造原理进行分层打印混凝土建筑物的新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混凝土成型工艺相比其具有无模化、快速化、自动化、灵活化的优势。本项目涉及高性能3D打印装备、3D打印混凝土的材料、3D打印产品及其应用。涵盖从效果图设计开始,到建筑图设计、施工图深化、建模、打印、养护、安装、主体装修等工序,可实现个性化、多样化3D打印混凝土制品的设计、制备及工程推广应用。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适用于不同工程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打印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根据不同工程3D打印构件实际需求,深度优化原材料(外加剂、纤维等)配比,调节其凝结时间、黏度、流变特性等,并优化打印速度、打印路径等打印参数,使其可泵送性、可挤出性、可建造性等满足打印需求,其力学强度、耐久性等满足后期使用要求。(2)较大尺寸及复杂结构建筑物的实现方式-装配式。就目前3D打印技术而言,尤其是对于较大尺寸及复杂结构的建筑物或构件,其不仅仅对材料性能有较高要求,同时对整体结构稳定性、安全性等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结构优化,分割合理的打印单元模块,设计合理的打印路径及打印参数,并辅以配筋、构造柱、圈梁、“卡扣”等,同时考虑构件的起吊、运输、安装,实现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3)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增强技术由于特殊的打印工艺,打印界面属于受力的薄弱位置。通过界面增强技术,保证打印的接触界面有足够高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满足结构负荷的要求。(4)含粗骨料的3D打印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及工艺优化技术3D打印工艺对骨料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原材料配比及打印工艺参数改进,优化粗骨料掺量、粒形、最大骨料粒径、粒径级配等,实现粗骨料混凝土连续、稳定打印,提高打印成品的抗裂性能。(5)大型混凝土3D打印设备及核心器件的研发与制造大型混凝土3D打印设备具有整体刚度高、承载能力强、控制简单、稳定性高等优点,同时,响应速度快、挤出速度可调,打印过程中可保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可实现高精度打印控制。另外,3D打印轻骨料混凝土、3D打印泡沫混凝土、3D打印混凝土钢筋连接技术等也取得一定成果。市场前景该项目创新技术已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另外,形式多样的3D打印景观小品艺术围栏、景观长廊、花箱、树池、湿地等也在多地推广应用。不仅有良好的实用性、公共性,同时在审美上给予人民群众以愉悦、独特的视觉体验。3D打印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方式,在景观提升方面蕴含着较大的潜力与发展空间。应用结果表明,建筑3D打印技术具有施工方便、缩短工期、节约劳动力等优点。此外,建筑3D打印技术可以使建筑结构在造型设计方面更美观新颖、在造价控制方面更低廉、在功能使用方面更灵活,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 4D 座椅的数据采集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4D 座椅的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座椅动作采集器,座椅动作采集器包括支撑座及直线位移传感器,支撑座包括底架、多根立柱和活动顶架,每根立柱上均安装一直线位移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外壳及能沿外壳的纵向移动的活动电刷,多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均与一用于采集其数据的多通道数显仪表连接,多通道数显仪表连接有能拟合出每个活动电刷的速度时间关系曲线和位移时间关系曲线的数据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快捷产出 4D 动作文件,且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修方便和智能化程度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3D舞台数字仿真及控制系统
Ø 3D舞台数字仿真及控制系统能够帮助舞美设计师完成数字舞台创意的智能评估与选择、仿真设计与三维生成、可行依据实施。在创意完成的初期阶段,帮助完成空间分析与计算,预先评估、校正和选择,最终修正和确定可行的台形方案。在创意仿真设计阶段,可以建立全息的时空的动态三维仿真模型,将筛选出的可行创意台形方案逼真、实时的展示给设计师。在创意舞台实施阶段,依据运动模型生成仿真数据,提供给机械师进行编程控制,为缔造全息的舞台时空架构提供了可行、精准的设计保证。该系统为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号演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嵌入式3D打印水凝胶器官模型
本课题组为复杂手术的提前预测提供客制化的解决方案,研发了专用仪器与设备,开发了具有优异性能的水凝胶材料。在嵌入式3D打印策略的基础上研制了基于逆过程的嵌入式3D打印。所制作模型可以达到“一人一例”高度客制化,模型具有柔软、透明、可剥离等先进特征。 其中,微量高精度步进泵以及微针装置填补了技术空白,超高透明度触变性水凝胶前体在国内为首次研制。 创新要点如下: 1) 所制作3D器官模型在材质和触感上远超普通3D打印方式,具有多内表面、柔软、透明、可切割、可剥离等先进特征 2) 所研制的嵌入式3D打印机在国内尚属首例,可完成广泛意义上的嵌入式打印,兼容多种支撑介质 3) 打印速度相比一般3D打印(光固化,熔融沉积),速度快50%以上,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4) 整个打印过程无需任何后处理和额外支撑
东南大学 2021-04-13
交互式3D多媒体教学系统
交互式3D多媒体教学系统是针对历史教学需求,而研发的与历史课本相配套的3D互动教学系统,并设置了演示、交互、测试、标注等几大部分,为学生提供前沿、创新、有效的学习辅助资料,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学习氛围。系统采用了新型的集成触控技术以及独具创新的硬件和软件应用设计,将现有触控显示技术与软件资源进行完美结合,学生可以在人机交互中学习地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的兴趣,拓展历史学科知识面。
无锡羿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12听觉传导电动模型
XM-D012听觉传导电动模型   XM-D012听觉传导电动模型按正常人体为依据,附以灯光演示技术进行设计和制作,可演示听觉传导通路和某些部位损伤后出现的耳聋,其特点是模拟逼真、直观,对听觉传导的教学有实用价格,也便于学生理解。   一、显示内容: ■ 正常听学传导通路开关:声波→处耳道→鼓膜→锤骨→钻骨→镫骨→外淋巴(前座阶→鼓阶)→内淋巴→蜗螺旋器(大)→蜗(大)神经节→蜗腹背侧核(大)(内换元)→上橄榄核(换元)→同侧或对侧上纠→下丘(部分换元)→下丘臂→外侧膝状体(换元)→听辐射→大脑颞叶的颞横回皮质。 ■ 传导性耳聋A:声波→外耳道→鼓膜(鼓腹破坏)听觉不能传入。 ■ 传导性耳聋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损坏)听觉不能传入。 ■ 神经性耳聋A: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外淋巴→内淋巴(蜗螺旋器损坏),听觉不能传入。 ■ 神经性耳聋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外淋巴→内淋巴(蜗神经损坏),听觉不能传入。   二、技术参数: ■ 尺寸:51×23×86cm ■ 材质:PVC材料+木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12听觉传导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15心的神经支配电动模型
XM-D015心的神经支配电动模型   XM-D015心的神经支配电动模型由微电脑集成电路控制配以灯光演示,示人体心脏的神经支配、传导和血压调节关系。   一、显示内容: ■ 感觉神经传导:心肌→脊髓后角,主动脉弓→孤束核→网状结构 ■ 交感神经传导: 脊髓侧角→颈上、中、下节 〉 →心肌(心跳快) 胸1、2、3、4节 ■ 副交感神经传导: 迷走神经脊核→ 心上支 〉 → 心肌(慢) 心下支 ■ 牵涉性痛反射途径: 心→交感干 〉 → 脊髓后角→脊髓→丘脑束→丘脑→皮质 胸内侧→脊神经 ■ 血压调节: 颈动脉弓→舌咽神经 〉 → ↗ 迷走神经脊核→心肌 主动脉弓→迷走神经 ↘ 网状结构→脊髓侧后角→心肌   二、技术参数: ■ 尺寸:51×23×86cm ■ 材质:PVC材料+木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15心的神经支配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19平衡觉传导电动模型
XM-D019平衡觉传导电动模型   XM-D019平衡觉传导电动模型适用于医学院校、卫生学校、医院临床授课时作为直观教具,平衡觉传导具体途径主要通过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完成眼肌前庭(如眼球震颤)、头颈姿势、躯干四肢姿势的反射性调节。   一、显示内容: ■ 内侧纵束(MLF): 第一节神经元炎双极细胞,其胞体构成前庭神经节(位于内耳道底)胞体的周围突组成上下两支。上支的纤维分成三个终支,分别到达椭圆囊斑、上半规管的壶腹嵴、外半规管的壶腹嵴;下支分为两支,分别到达球囊斑、后半规管的壶腹嵴。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与蜗神经一起组成位听神经入脑桥,止于前庭神经核(前庭内侧核、外侧核、上核、下核)。前庭神经核为第二级神经元,由前庭神经各核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内侧纵束,内侧纵束包含越边和不越边的纤维,其中这么多纤维又分为上行支(外支)和下行支(降支),其中上升的纤维止于两侧的动眼、滑车、展神经核,完成眼肌前庭反射(如眼肌震动),下降的纤维至副神经脊髓核(位于脊髓上六颈节前外侧部细胞)和上部颈髓前角细胞,完成头颈姿势和反射性调节。 ■ 前庭脊髓束: 由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组成前庭脊髓束,在脊髓前索中下行,止于各节段的前角运动细胞(终于周侧脊髓板层Ⅶ、Ⅷ,少量纤维止于板层IX,此束可下达骶髓。由于板层Ⅷ细胞有越边联系,所以刺激一侧前庭外侧核,可引起两侧肢体运动反应),完成躯干、四肢姿势的反射性调节。   二、技术参数: ■ 尺寸:51×23×86cm ■ 材质:PVC材料+木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19平衡觉传导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2 43 44
  • ...
  • 252 2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