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水泥基材料的磷渣微粉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基材料的磷渣微粉制备方法。选用甲酸钙、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二种配伍,作为功能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将黄磷电炉实时产生的熔融磷渣直接排入掺有功能调节剂的水溶液中进行水淬浸泡处理后,送入电烘干机烘干,然后进入立磨设备进行粉磨,制得成品。功能调节剂水溶液中的钙离子结合磷渣中引起水泥基材料缓凝的组分,形成难溶性沉淀物;浸泡在功能调节剂水溶液中的磷渣颗粒表面均匀附着上甲酸钙/氢氧化钙,将有助于激发掺有磷渣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水化活性。该方法相对于在机械粉磨磷渣过程中添加活化改性剂或活性激发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低温制备CrB或CrB2粉体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19062.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B或CrB2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是将摩尔比为1:4或1:6的氧化铬和无定形硼粉与一定量的熔盐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800~1100℃下热处理0.5~2h得到CrB或CrB2粉体。反应产生的副产物三氧化二硼和熔盐可通过用热水浸润溶解的方法去除。本发明方法合成温度低,合成周期短,采用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批量生产。所制备出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前气流分级脱粉机
本发明属于煤炭洗选前脱粉分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前气流分级脱粉机。本脱粉机包括如下组成部分:使物料在气流冲射下经碰撞后彼此分散的物料分散区;经 360度全环向布风布料机构将分散后的物料分为一次细颗粒物料和一次粗颗粒物料的一次分级区;经风力旋转驱动分级机构将一次细颗粒物料分为二次细颗粒物料和二次粗颗粒物料的二次分级区,二次细颗粒物料和二次粗颗粒物料分别排出二次分级区以完成最终分级。 本发明的物料分级过程包含两次分散和两次分级,在提高了分级效率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筛孔堵塞问题,实现了分级粒度在 0~13mm 间根据需要进行调控,满足了全粒级干法的分级、分选要求和确保了坑口电厂用循环流化床炉发电用煤。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 种聚乙烯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及喷雾造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的熔化与输送:采用加热装置制备聚乙烯蜡料液,保温齿轮泵将所述聚乙烯蜡料液通过管道输送到位于喷雾造粒塔内部的雾化器处,所述管道和除去喷孔外雾化器的其他部分需整体保温;(2)压缩空气和雾化:空气压缩机提供的压缩空气经过另一路管道输送至雾化器,与具有压力的所述聚乙烯蜡料液相互匹配,将所述聚乙烯蜡料液充分雾化,雾化后的雾滴在造粒塔内冷却固化为微粉;(3)产品的收集:收集装置收集冷却固化后的微粉,即得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喷雾造粒系统,用于聚乙烯蜡微粉的制备。本发明所述方法能耗低、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且制得的产品粒度小。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碳包覆正交晶系纳米棒状 Nb2O5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碳包覆正交 晶系纳米棒状 Nb2O5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油 酸和三辛胺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 A;然后将一定量的铌酸铵 草酸盐加入到混合物 A 中搅拌得到溶液 B;将溶液 B 进行微波水热反 应;将步骤 3 中反应后得到的产物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固液混合物 C; 最后将固液混合物 C 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煅烧处理。将上述制备方法制 得的 Nb2O5 材料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掺量复合工业废渣辅助性胶凝材料在水泥中的应用研究
高掺量复合工业废渣辅助性胶凝材料属本课题组开发的“新型绿色水泥及混凝土制造技术”的组合技术之一。该技术能复合利用各种工业废渣(钢渣、矿渣、粉煤灰及其它工业废渣)制备高性能辅助性胶凝材料产品;大幅度提高了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程度和资源化效率,使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到70%以上,在混凝土中替用水泥量60%以上。研究表明,与用普通辅助性胶凝材料(混凝土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近红外反应型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红外反应型双光子荧光探针,该近红外反应型双光子荧光探针为一种由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罗丹明酰肼与4?吗啉基?1,8?萘酰亚胺?苯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制得的荧光分子。本发明还提供该近红外反应型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近红外反应型双光子荧光探针,发射近红外波段红色荧光,通过汞离子诱导的酰胺基硫脲脱硫?环化反应及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罗丹明内酰胺的开环反应等多步串联反应可灵敏调控其在近红外波段的荧光性能,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生物相容性好,在近红外双光子荧光成像、双光子荧光传感器、生物荧光分析、荧光标记、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负电性蓝绿色固体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负电性蓝绿色荧光材料,是由四苯乙烯四苄溴和磺化杯[4]芳烃交联而成的一种无规聚合物,其构筑基元为四苯乙烯‑磺化杯[4]芳烃聚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分析和存在问题,提供一种负电性蓝绿色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负电性蓝绿色荧光材料对于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N-甲基吡啶鎓碘盐分子有着极佳的吸附性能、四苯乙烯-磺化杯[4]芳烃聚合物不仅能限制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N-甲基吡啶阳离子的分子内扭转并且可以和其发生高效的固态荧光共振能量传递,随着被吸附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N-甲基吡啶阳离子的量的改变,在365nm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荧光颜色由蓝绿色渐变为黄色至橙红色。
南开大学 2021-04-10
安徽大学在生物分子动力学荧光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观测活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过程和信号小分子对生物大分子的调控作用对于探索生理病理新机制及疾病治疗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张忠平课题组(张瑞龙、田肖和、韩光梅、刘正杰),针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通过设计一系列多响应、多重定位的新型光学探针,实现了活细胞内信号分子对蛋白/酶活性的调控以及遗传物质动力学的分子影像分析,在理解细胞内生物分子动力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代表性进展主要包含:(1)气体信号分子对细胞内酶活性的调控; (2)膜穿透性碳点对活体内DNA和RNA结构及动力学的超分辨影像分析;(3)超分辨成像揭示活性氧调控线粒体核蛋白动力学;(4)超分辨STED和电镜关联成像对细胞微管蛋白超精细结构的分析。 上述进展解决了生物探针对细胞内多种组分和细胞器的特异性识别问题,不仅有效避免了荧光光谱的重叠,还同步结合电镜对生物大分子精细结构的进行研究,为我校双一流学科生物医学探针和成像方向再添新成果。
安徽大学 2021-04-10
表面包硅的近红外荧光磁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表面包硅的近红外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 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的交叉领域。本发明是在微乳体系中,将磁性纳米粒子与近红外荧 光量子点纳米粒子或近红外荧光有机染料分子一起包埋到二氧化硅粒子中,形成表面包 硅的近红外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粒子,这种纳米复合粒子中还可以结合抗癌药物以及具有 靶向识别功能的抗体、配体、多肽、细胞因子等多种生物分子。本发明通过纳米粒子的 磁学性质、量子尺寸效应、光的热效应以及抗癌药物的药效作用和生物分子的识别功能, 将制备的纳米复合粒子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在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2 63 64
  • ...
  • 74 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